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用法

法治用法

發布時間: 2022-02-05 00:56:19

㈠ 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的尊嚴,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請運用有關法律常

(來1)同學甲認為未成年源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專門保護是正確的,認為未成年人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是錯誤的。任何人都必須守法,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2)同學乙的認識是片面的。到敬老院慰問,雖然不是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但這是法律所鼓勵的,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是我們應該履行的道德義務。

㈡ 法治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法治的基本內涵為: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5、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6、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2)法治用法擴展閱讀:

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

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要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靈魂,緊緊抓住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關鍵環節,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訴訟法律制度,規范執法司法行為,進一步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要把促進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作為重要目標,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㈢ 如何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1、樹立法治觀念,當好模範尊法的表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強化法治思維,當好自覺學法的表率。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真正讓法治精神深植於腦、內化於心。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領會依法法國的基本內涵,認真學習憲法以及行政、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法治思維,提升法律素養,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嚴格約束言行,當好認真守法的表率。

要時刻嚴格約束自身言行,在守法上更加嚴格自律,時時處處以憲法法律為准繩,帶頭厲行法治,牢固樹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從內心深處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施政習慣、自覺追求,做到在誘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窮奢極欲、以身試法。

4、堅持依法辦事,當好善於用法的表率。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要在用法上更加積極主動,堅持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帶動全社會樹立對法治的信仰,匯聚起建設法治中國的強大力量。

5、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

著力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始終保持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著力增強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自覺性堅定性,把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

(3)法治用法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為了規范活著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義者把法律當成了僵化的工具、不變的教條。它違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客體,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

㈣ 關於法治的句子『

關於法治的句子

1、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彰顯法治力量,建設法治中國。

2、德行天下,法治社會,人人用法,和諧中華。

3、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讓法治精神成為全民的信仰。

4、學法辨是非,守法踐於行,憲法廣宣傳,社會更安寧!

5、以憲為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人為本,共同構建法治社會。

6、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堅決實施依法治國,讓憲法走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7、學法愛法維護法,知法用法行天下。

8、依憲治國,處處政通人和;依法興邦,人人安居樂業。

9、古語雲:「法不阿貴,繩不繞曲」。只有法律才能保障我們每一位公民的權利和只有!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母法,也是根本大法。大學生更是要主動知法、學法,帶頭做憲法的「代言人」!

10、學法以正,普法以誠,明法以精,尚法以恆。

11、積極學憲,懂法明理,規行矩步,一生受益;人人守法,處處和諧,更好明天,同心協力。

12、普法人甘願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做法治中國的奠基石,致敬!我們和你們一起奔跑在實現法治夢、中國夢的路上。

13、法律知識很重要,學法懂法不可少!學法入心底,不觸高壓線!首發過生活,幸福有保障!用法維權益,說話有底氣!知法守法做表率,家鄰和睦安寧在,人人歡樂笑開懷。

14、忠於憲法,服務社會。

15、發揮憲法作用,樹立憲法權威,普及憲法知識與價值,讓憲法權威深入民心,人民才有法的保障,國家才能更加富強!

16、為官者依法,國泰民安;為名者依法,和諧發展;為商者依法,商機無限;為友者依法,高朋滿座。

17、知法分清榮辱,學法明辨是非,用法處理紛爭,懂法不會吃虧。手法從我做起,護法人人有責,宣法社會更美。

18、普法的核心在於普憲,依憲治國,發揮憲法作用,樹立憲法權威,塑造憲法信仰。憲法作為最重要之法律,一定要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

19、國泰於法正,民安於律清。

20、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棵大樹,憲法就是這棵大樹的根基。憲法是法之統帥,從憲法出發,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21、學習憲法,就是要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觀念,培養憲法意識,普及憲法知識,塑造憲法文化,使憲法更加貼近我們生活,成為生活中的規則與習慣。

22、新時期的憲法經歷了幾次修正以來,更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依法治國,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最終的受益者,憲法保障無處不在,憲法精神無處不在!

23、憲法讓我感受到國家對人民的尊重和保護,守法學法,從你我做起。

24、憲法,乃國之根本,民之倚仗。

25、憲法是根亦是魂,立國之本此為准,護法守法不在口,依法行事在走心。

26、感受憲法價值,擴大憲法基礎,注重憲法形象,維護憲法尊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為人民幸福生活護航!

27、法由民出,權依法使,學法辨是非,守法踐於行,弘揚憲法,遵紀守法,辦事依法,最好辦法。

28、學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護法,辦事依法。

29、堅守努力,接力前行,法治的力量就會生生不息,法治中國的夢想也定會實現。

30、莫道行路難,守法路自寬。

㈤ "法制"與"法治"該怎麼用

法制是一個靜態的概念,指的是靜態的法律制度
法治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指的是運用法律來治理

㈥ 依法治國對公民的要求: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_____________

維護國家利益

㈦ 「法制」跟「法治」在用法上有什麼區別

一、法制的概念 (一)法制的含義 法制一詞古已有之,但含義、用法不一.通常有兩種意義上的理解和作用: 第一,把法制同法律、制度聯系起來.對這種意義上的法制又有兩種理解和使用方式. (1)指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簡稱.我國古代典籍中的法制一詞多指此義.董必武亦說:「我們望文思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 (2)指國家的法律制度的簡稱,包括國家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諸方面的制度.這兩種意義上所說的制度有所不同,一指國家依法制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各方面的制度,一指法律規定的國家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制度. 同法律、制度相聯的法制,其前提和基本要求、基本內容,是要制定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有法律和制度的國家都有這種法制.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都有法律和制度,因而都有這種法制.對這種法制的作用,有不同說法.我國古代典籍一般認為法制有禁奸、止邪、去私、明分、罰罪的作用.社會主義法制也有這種作用,但本質不同.社會主義法制所「禁」、「止」、「去」的,是損害國家、集體、他人合法利益的「奸」、「邪」、「私」;所「明分」的,是法律確立的社會主義的社會秩序、社會關系;所「罰罪」的,是違反社會主義法律構成犯罪依法應受處罰的行為. 第二,把法制同民主制聯系起來.這種法制指掌握政權階級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並嚴格依法進行國家管理的一種方式、制度.歷史上各種類型的國家都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法律和制度,但並不都有法制,只有實行民主制的國家才有法制.因為這種法制是以民主制為前提和基礎的,同時又體現民主,保障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這種法制的基本要求和內容,不僅在於制定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而且更在於嚴格實施法律、遵守制度.在實行這種法制的國家,所有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都必須嚴格地執行法律,平等地遵守法律和制度.同民主制相關聯的法制是近代意義上的法制,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一般不存在這種法制,在資本主義社會在形式上存在,在社會主義社會才可能真正存在這種法制.以民主制為前提和基礎的法制,一般都要求貫徹合法原則,即一切組織和個人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貫徹平等原則,即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貫徹統一原則,即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嫠制度.但這些原則在資本主義法制中往往不可能貫徹到底,只有在社會主義法制中才可能貫徹到底. 不論哪一種意義上的法制,或哪一種歷史類型的法制,其共同本質、根本 作用和特徵都在於: (1)反映一定社會中掌握政權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規定和維護對掌握政權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2)屬於上層建築范疇,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又轉過來對經濟基礎起重要作用.當這一基礎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時,可以有力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當這一基礎本身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時,就會阻礙以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3)由一定的政權制定,並以政權作後盾保證實現,具有政權的強制性和效力的普遍性. (二)社會主義法制 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簡稱,內容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諸方面的法律制度.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有法可依指國家應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根據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適時地逐步地制定完備的法律制度,使需要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都得到法律調整,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重要方面都有法律制度可以遵循.不重視立法,各方面無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就無從談起,因此,有法可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首要任務. 有法必依指一切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和公民 ,都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制度,依法辦事.有法不依,法再好再完備也不行.同時,有法可依的目的是實現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也是有法必依的邏輯結果.只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切實依法辦事,才能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的作用.從我國近些年來的法制實踐看,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不依法辦事的現象還相當普遍,理論和實踐都表明,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關鍵. 執法必嚴指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一要嚴格遵守法律制度,切實依照法律規定的內容、精神和程序辦事;二是執法嚴明,一絲不苟,忠於事實真象和法律制度,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權;三要嚴肅、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在刑事案件中,正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輕罪與重罪的界限.不能把執法必嚴理解為對任何違法犯罪分子的處理都必須從嚴,也不能把執法必嚴和嚴刑峻罰相混淆.執法必嚴,才能確立和維護法制的尊嚴和權威,保證法律制度得以實現.因此,執法必嚴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 違法必究指對一切違法犯罪分子都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不允許任何人凌駕於法律之上,享受法外特權.違法必究是從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引申出來的要求,也是實現立法目的和法的普遍約束力所必需,並關系社會主義法制能否取信於民、是否具有尊嚴和權威.因此,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製得以實現的一個保障. 社會主義法制與資本主義法制有重大區別; (1)社會主義法制建立在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自己的基本任務;而資本主義法制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並為其服務. (2)社會主義法制反映工人階級和其他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資本主義法制則主要反映資產者的意志和利益. (3)由於社會主義法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因而在根本上具備了把法制原則貫徹到底的可能性;而資本主義法制,由於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體現少數人意志,難以真正貫徹.這些區別的存在,表明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先進性、優越性. 社會主義法制具有貫徹到底的可能性,並不等於社會主義法制一定能貫徹到底.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必 須作一系列努力,特別要注意三方面: (1)充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使廣大人民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當家作主.這樣才談得上把人民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制定為法律制度;才能為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提供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2)黨要模範地遵守社會主義法制.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要使社會各方面依法辦事,首先要求執政的、領導人民制定法制的共產黨自己依法辦事.能否做到這一點,是社會主義法制能否得以加強、健全和實現的決定因素. (3)要加強法律監督,以保證社會主義法製得以切實貫徹執行.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公民群眾,都有權利和義務監督法律實施. 二、法治的概念 同法制概念一樣,法治這一概念也是古已有之,其含義和用法也不一.通常主要在兩種意義上理解和使用它.一種是作為與「法制」通用 的概念.例如,1959年國際法學家委員會出版的《自由社會的法治》所載英國法學家馬什的報告指出:對大多數法學家來說,Rule of Law(法治)這一片語對一切配稱為法律制度的制度來說,是基本的和不言而喻的東西.受過英國法律教育的人,稱之為「法治」;一個美國法學家則稱「法治政府」;一個法國法學家則稱「法制原則」或「法律規則至上」;在德國通用的同樣內容的概念是「法治國」.另一種是作為與「人治」對應的概念,其基本含義是主張執政者嚴格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的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 首先提出法治主張的是古代思想家.我國先秦法家就是強調建法立制、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學派.他們認為人生而好利惡害,人的這種本性一方面使人們必然要發生相互爭奪要抑制爭奪就要「定分」,使民皆在自己「分」內活動,而定分、止爭都需要實行法治,以具有特殊強制力的法律制度作定分、止爭的標准;另一方面也使得執政者只能用賞罰的法律手段而不能用仁義恩愛的手段來進行統治,行賞才能使好利的人們自願按執政者的要求去做,懲罰才能使惡害的人們不得不按執政者的要求去做,這就需要實行以賞罰為內容的法治.他們認為實行法治也是避免人治的弊病所必需.人治實際上是隨心所欲的「心治」或「身治」,其弊病甚多,如「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予奪與從君心出矣.然則受賞者雖當,望多無窮;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則同功而殊賞,同罪殊罰矣,怨之所由生也.」所以韓非說:「釋法術而任心治,堯不能正一國.」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倡言法治,反對人治,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的命題,認為法治比人治理智、公正,比人治正確、高明,比人治穩定、可靠,並給法治下了定義:「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強調實行法治時,中外古代思想家並不否定人的作用,相反,認為法治與人治應是統一的,法治不排斥個人的智慧. 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特權的革命時期,其思想家一般也都強調法治,這種法治通常也稱法制.它強調按資本主義民主原則立法,一切以法為治.「它意味著所有權力,立法、執法、司法等等權力,都服從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通常被視為表達了法律的各種特徵,如:正義的基本原則、道德原則、公平和正常程序的觀念.它意味著尊重個人的最高價值和尊嚴.」「法治的意思是不僅政府維護和執行法律秩序,而且政府本身要服從法治,決不能無視法律或任意更改法律.」 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也提出了法治主張.但我國要實現的法治,是以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社會主義法律作為國家、社會、機關、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准則. 三、法治與法制的區別和聯系 作為與人治相對應的法治,它與法制有如下區別: (1)法制既指一國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也可指嚴格依法辦事的一種方式、制度.而法治概念的含義則主要在於主張執政者嚴格依法治理國家. (2)當法製作為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簡稱時,它指的是具有實體性的法律、制度,屬於制度的范疇,強調加強法制是強調要有治國的工具.而法治是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相對人治而言,強調法治就是強調法律、制度這種工具在治理國家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國執政者特別看重法律、制度的作用,以法治國,即為通常所說的法治. (3)法制既強調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也強調每個公民守法.而法治強調的主要是一切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 (4)在近現代,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亦即都有某種意義上的法制.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以法治國,都有法治. 但法制與法治又有密切聯系.不僅當法制意指嚴格依法進行國家管理時,與法治含義相同,當法制意指一國法律制度簡稱時,與法治也有密切聯系.因為,一國法律制度的健全需要有法治理論指導,執政者沒有法治觀念,不重視法律制度在治國中的作用,不重視對法律制度的執行和遵守,就不可能真正加強法制.同時,法治這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的實現,又需要以健全法制為條件,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㈧ 法制和法治有什麼區別,怎麼使用

法制 是一種法理制度
法治 是依法治國的意思。

熱點內容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