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胡錦光依法治國視頻

胡錦光依法治國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2-05 04:40:31

① 我學憲法主題內容硬筆書法主要寫什麼

依憲治國

「當今社會,價值觀展現出多元化,已經從單一利益社會轉變為利益多元化社會,計劃經濟已向市場經濟轉變。而現階段的管理方法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強制手段四種。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規定了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各項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公民基本權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違反憲法的法律是無效的。」胡錦光表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這強調了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基礎性地位,更加表明了憲法更是行動層面上治國理政的最高法律指引。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

憲法對於公民個人的基本功能在於保障人權和界定國家權力與公民個人權利的關系,胡錦光在學習大會上講到了公民基本權利(個人權利清單)、憲法保留、法律保留、比例原則、正當程序、授權原則、國家權力分工、稅收與財政法定。

實施憲法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 胡錦光說,「作為我國根本大法的憲法,它的實施不僅是法治建設的標尺,更事關我國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發展戰略。只有有效地實施才能體現憲法的最高權威,憲法實施是憲法價值所在,是發揮憲法功能的前提。 」

憲法實施可以防止憲法規范與社會現實脫節,促進憲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強化憲法的規范功能,提升憲法的法律效力,增強憲法的權威,保障依法治國目標的最終實現。四中全會指出,「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一切違憲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的表述,首次對憲法的實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建立實效性的憲法監督機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權威。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

② 大學里學法律專業都有哪些課程一般上幾年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331101 課程名稱:中國法制史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自夏、商、西周至建國前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立法狀況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內容,旨在使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有個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歷代法制中有益的東西,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並打好法學歷史知識的基礎。教材: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鄭定,《中國法制史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 課程名稱:國際公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公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國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常識。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總論部分闡述國際法基本的理論問題,包括國際法的性質與基礎、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等。分論部分闡述國際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國際法原則、規則的規章制度,包括領土法、海洋法、空間法、國際法上的個人、國際組織法、外交和領事關系、條約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爭端法和戰爭法等。國際法的定義及淵源,國際法主體,國家領土,海洋法,空間法,外交及領事法,戰爭法等。教材: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周鯁生,《國際法》上下冊,商務印書館,1981 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 課程編號:0331103 課程名稱:國際私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並能據此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有關涉外民事法律問題。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國際私法的基本原理,講授國際私法的對象、范圍、性質、定義、原理及其發展,國際私法的基本規范——沖突規范,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講授涉外法律關系主題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法律,適用於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合同性債務的法律適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法律,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涉外繼承;涉外民事訴訟與商事仲裁,講授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管轄,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與國際司法協助,區際私法等。教材: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張仲伯主編,《國際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杜新麗主編,《國際私法教學案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4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和基本概念,並結合我國有關立法、司法實踐活動,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國際結算與支付法律制度、調整和管制國際貿易的法律制度、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保護、國際稅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姚梅鎮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趙秀文選譯,《國際貿易法文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5 課程名稱:知識產權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原則,系統論述了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操作的基本技能,並結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介紹了國際知識產權有關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趨勢,旨在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及其規定,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規定及發展。 教材: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鄭成思,《知識產權保護實務全書》,中國言實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6 課程名稱:合同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系統闡述了我國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民事、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同規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有關問題進行系統的討論。並具體介紹了有關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贈與、借款、融資、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行紀、居間等合同。 教材:陳小君主編,《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參考書目:崔建遠主編,《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阿蒂亞,趙旭東譯,《合同法導論》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新論總則》,2003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7 課程名稱:商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概括闡述了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和破產法等方面的概念、特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介紹我國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商法可以使學生對公司、票據、保險、證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教材:范健主編,《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董安生等著,《中國商法總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趙中孚主編,《商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史際春等著,《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論》(上卷),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8 課程名稱:勞動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勞動法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本課程,理解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勞動法的內容,並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解決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本課基礎上,可對國外勞動法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興,《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參材書目:關懷,《勞動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 課程編號:0331109 課程名稱:法律文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法律文書包括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和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本課程主要講授司法文書與民用訴訟文書,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基本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能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司法文書的作用、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機關的司法文書;檢察機關的司法文書;人民法院的司法文書;律師事物所常用的文書;司法機關的筆錄類文書等。教材:卓朝君 鄧曉靜,《法律文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材書目:寧致遠,《法律文書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10 課程名稱:公司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類企業,特別是公司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在各類企業(公司)管理中的應用;指導學生逐步學會利用法律知識來解決企業(公司)管理中的問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歷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問題、關聯公司、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法律責任、世界各國的公司法立法等。教材:馮果,《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參材書目:雷興虎,《公司法新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1 課程名稱:婚姻家庭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依據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規定,主要講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婚姻的成立――結婚、家庭關系、婚姻的中止――離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通過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對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認知和分析運用的實際能力。教材:馬憶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銀河、馬憶南主編,《婚姻家庭法修改論爭》,光明日報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2 課程名稱:法理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簡述法的本質特徵,法的價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別是關於法律的創制、法律的運行以及法律監督的一般原理;關於法制和法治,法制現代化等問題。通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觀念,並為學習部門法打好基礎。教材:張文顯主編,《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參考書目:葛洪義,《法理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現代西方法理學》;《西方政治法律學說史》 課程編號:03311013 課程名稱:憲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憲法學是以憲法現象為研究對象,研究憲法產生、發展、演變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具體而言,憲法學以國家與公民這一憲法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憲法關系的特點及與普通法律關系的區別。憲法學的內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憲法制度。本課程將在原理講授的基礎上,結合憲法判例、事例或者實例,增強學生對憲法學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並學會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憲法學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憲法學的基本知識,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提高以憲法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教材:鄭賢君,《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許崇德、胡錦光主編,《憲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周葉中,《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韓大元主編,《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編號:03311014 課程名稱:民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法學是以研究民法及其發展規律為主要對象的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由於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學分為民法Ⅰ和民法Ⅱ兩部分。民法Ⅰ是民法總論的內容,主要介紹民法學中的一些基礎理論與制度,是對民法Ⅱ各編均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歷史發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制度和訴訟時效制度等內容。民法Ⅱ主要是關於各項具體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權制度、債權制度、人身權制度、繼承權制度、民事責任等內容。教材:王利明主編,《民法》,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版 張俊浩主編,《民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修訂版 課程編號:03311015 課程名稱:民事訴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事訴訟法學是以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民事訴訟的具體實踐及民事訴訟的運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的教學內容與體系安排:參照我國民事訴訟的立法體系結構,由導論(概括介紹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與訴權和民事訴訟模式和價值研究)、總論(重點講述我國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基本制度、訴訟主體和程序保障)、程序論(包括通常審製程序、特殊程序、執行程序、證據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概念、性質、任務、內容、特點、作用、意義及相互關系等)三部分組成。教學採用理論闡述、法條解釋、分析比較、法案結合、課堂討論等形式、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教材: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陳桂明,《訴訟公正與程序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畢玉謙,《民事證據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16 課程名稱:刑法學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刑法學分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內容。刑法總論研究刑法總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基本原理、原則。刑法總論系統而深入地論述犯罪總論、刑罰總論的刑法基本原理與刑法總則規范,並結合司法實踐闡述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原理、原則,刑法總論是學習和研究刑法分論的基礎。刑法分論則研究刑法分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各種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及其處罰。刑法分論是在刑法總論的基礎上,逐章論述了我國現行刑法分則規定的十類犯罪的共性問題和每種犯罪的罪刑規范及理論問題。教材: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張明楷,《刑法學(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下),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17 課程名稱:刑事訴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作為全國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刑事程序的規定,研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師等進行刑事訴訟的實踐經驗,研究有關刑事訴訟的一些基本理論。該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總論、證據論、程序論,主要介紹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刑事證據理論、管轄制度、迴避制度、辯護與代理制度、強制措施等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項刑事訴訟程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使學生熟悉刑事訴訟法律條文,培養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刑事訴訟問題的能力。教材: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學》(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樊崇義,《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九版 課程編號:03311018 課程名稱:行政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以及有關該學科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行政主體的發展、演變,以及行政相對人的范圍、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體體現,以及各種類別的行政行為運作的相關理論與制度(具體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強制、行政合同、行政復議)。教材:羅豪才,《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參考書目:王連昌,《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王名揚,《美國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 課程編號:03311019 課程名稱:經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經濟法通常被認為是調整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在當代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中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市場經濟和法律制度較為完善的國家中,經濟法與民法、商法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共同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成為現代國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經濟法主要研究和討論各類市場主體的組織機構、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產品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家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財政與稅收、對外貿易秩序等相關內容。經濟法課程是我國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在市場經濟完善的過程中對該課程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材:李昌麒,《經濟法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陳婉玲,《經濟法概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0 課程名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內容包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概述、發展、體系、其法學基礎理論以及其基本原則,環境權與資源權,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污染防治法,環境管理體制和監督管理制度,環境法律責任和國際環境法。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內容。 教材:金瑞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呂忠梅,《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

③ 學習憲法方面的主題什麼樣的好些

依憲治國

「當今社會,價值觀展現出多元化,已經從單一利益社會轉變為利益多元化社會,計劃經濟已向市場經濟轉變。而現階段的管理方法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強制手段四種。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規定了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各項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公民基本權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違反憲法的法律是無效的。」胡錦光表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這強調了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基礎性地位,更加表明了憲法更是行動層面上治國理政的最高法律指引。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

憲法對於公民個人的基本功能在於保障人權和界定國家權力與公民個人權利的關系,胡錦光在學習大會上講到了公民基本權利(個人權利清單)、憲法保留、法律保留、比例原則、正當程序、授權原則、國家權力分工、稅收與財政法定。

實施憲法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 胡錦光說,「作為我國根本大法的憲法,它的實施不僅是法治建設的標尺,更事關我國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發展戰略。只有有效地實施才能體現憲法的最高權威,憲法實施是憲法價值所在,是發揮憲法功能的前提。 」

憲法實施可以防止憲法規范與社會現實脫節,促進憲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強化憲法的規范功能,提升憲法的法律效力,增強憲法的權威,保障依法治國目標的最終實現。四中全會指出,「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一切違憲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的表述,首次對憲法的實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建立實效性的憲法監督機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權威。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

④ 沒有相關知識,想學習法律專業。想知道哪些書是必看的,請從最基礎的開始,最好是按順序來的。

如果是想系統學習,那就從法理開始1、沈淙靈:《現代西方法理學》2、劉星:《法律是什麼》。3、夏勇:《民權哲學》4、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5、朱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如果是想了解法律,法理的書看著太枯燥了,那就從民法開始吧.

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這套書拿來入門很不錯,就是可能因為是講台灣法律看著有點暈那就看王利明,梁慧星的,書名跟上面的這個類似如果想了解刑法,建議先看《刑法學原理》或《犯罪通論》,有一定基礎,再看張明楷的有關書,如:刑法分則解釋原理,如果還要再上一層的話,可以看一下專著或有關外國著作。僅供參考。

國外精品法學入門讀物
伯爾曼:《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 29.50
施米托夫:《國際貿易法文選》 2900
*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 590
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 2050
德沃金:《法律帝國》 1850
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 1150
詹寧斯等修訂:《奧本海國際法》 上2900下4900
羅伯特.霍恩等:《德國民商法導論》 1650
貝靳斯:《法律的原則——一個規范的分析》 1950
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 4900
加洛法羅:《犯罪學》 1950
韋德:《行政法》 3250
科賓:《科賓論合同》 上3100下3500
拉德布魯赫:《法學導論》 1100
莫里斯:《戴西和莫里斯論沖突法》 上中下8400
勞森:《財產法》 1350
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 1950
馬科斯.韋伯:《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
蓋斯特:《英國合同法與案例》 2500
《俄羅斯聯邦民法典》
密爾松:《普通法的歷史基礎》 2100
吉爾摩:《海商法》 上下6500
我妻榮:《債權在近代法中的優越地位》 1935
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 上1900下3100

丹寧著作: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Freedom under the Law,1949 《法律下的自由》
The Changing Law ,1953 《變化中的法律》
The Road to Justice , 1955 《通向公正之路》
The Discipline of Law 《法律的訓誡》
The Due Process of Law,1980 《法律的正當程序》
What Next in the Law , 1982 《法律的未來》
The Closing Chapter, 1983 《最後的篇章》
Landmark in the Law 《法律的界碑》

⑤ 我國著名的法學家都有誰

法學理論

張文顯 朱蘇力 賀衛方 葛洪義 舒國瀅 沈宗靈 孫笑俠 卓澤淵 李步雲 劉作翔 付子堂 孫國華 信春鷹 郭道暉 郝鐵川 呂世倫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龍 劉瀚 謝暉

法律史

曾憲義 張晉藩 武樹臣 何勤華 陳盛清 范忠信 邱遠猷 吳建璠 楊一凡 楊永華 俞榮根 韓延龍 懷效鋒 霍存福 劉海年 倪正茂 高恆 蒲堅 朱勇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周葉中 許崇德 韓大元 胡建淼 胡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羅豪才 馬懷德 陳雲生 方世榮 張慶福 張樹義 莫紀宏 浦增元 童之偉 王名揚 王叔文 吳家麟 肖蔚雲 楊海坤 袁曙宏 張光博 朱維究

刑法學

高銘暄 馬克昌 趙秉志 張明楷 陳明華 陳興良 曹子丹 儲槐植 顧肖榮 何秉松 梁華仁 羅大華 歐陽濤 曲新久 阮齊林 蘇惠漁 康樹華 張智輝 周道鸞 盧建平 王作富 何鵬 姜偉 孫謙

民商法學

江平 梁慧星 吳漢東 王利明 孫憲忠 王衛國 趙旭東 鄭成思 魏振瀛 崔建遠 劉春田 劉凱湘 石少俠 司玉琢 覃有土 顧功耘 郭明瑞 龍翼飛 吳煥寧 夏吟蘭 徐學鹿 楊大文 楊立新 楊振山 馬俊駒 沈四寶 巫昌禎 關懷 范健 尹田

訴訟法學

江偉 陳光中 徐靜村 樊崇義 龍宗智 陳瑞華 陳衛東 卞建林 陳桂明 顧培東 景漢朝 劉家興 沈達明 宋英輝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亞新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譚兵 李浩 常怡 嚴端 崔敏

經濟法學

楊紫烜 李昌麒 劉隆亨 劉文華 漆多俊 邵建東 史際春 徐傑 張守文 種明釗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呂忠梅 國際法學 韓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勁松 陳安 董立坤 龔韌刃 黃進 李雙元 劉楠來 饒戈平 芮沐 張乃根 周忠海

軍事法學

叢文勝 顧德欣 李昂 圖們 張建田

⑥ 如何才能使憲法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實施

《憲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講義整理
最近有很多事情纏身,很久沒能回到我的小屋,心中有一絲淡淡的歉意.於我而言,小屋是一種牽掛,一份惦念,她像一個久違的卻忠實無比的朋友,在我忙碌時靜靜地觀望著,在我艱難時默默地支持著,在我歡欣時含蓄的微笑著……無論我是否來過屬於我的這片網路空間,她都一如既往地等待著,期冀著,永無一言片語卻勝萬語千言,我知道,我只會短暫地離開,卻無法永久地將她拋棄了.
前段時間雖然忙碌,還是利用少得可憐的閑暇學習了一些東西.《憲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專題講座,是前段時間開常委會期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胡錦光來機關給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全體幹部職工作的講座,當時就記錄了下來,前幾天才整理出來.
講座中提及的第一個問題是:人類為什麼選擇憲法.
教授講到,我國是在1999年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為什麼要「依法治國」,淺顯地講,是因為一個社會必須要有秩序,生活在有秩序的社會,人權才有保障.道德的說教、宗教的規則、人的意志、潛規則、法律規則都可以形成秩序.相比較而言,法律規則更優越,具有正當性.優越並不是說十全十美,有缺陷,但和其他規則相比還沒有找到一種規則比法律規則更好.全國人大制定法律是在充分的民主之上,具有可預見性、明確性、法定性.

⑦ 憲法對於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憲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講義整理
最近有很多事情纏身,很久沒能回到我的小屋,心中有一絲淡淡的歉意。於我而言,小屋是一種牽掛,一份惦念,她像一個久違的卻忠實無比的朋友,在我忙碌時靜靜地觀望著,在我艱難時默默地支持著,在我歡欣時含蓄的微笑著……無論我是否來過屬於我的這片網路空間,她都一如既往地等待著,期冀著,永無一言片語卻勝萬語千言,我知道,我只會短暫地離開,卻無法永久地將她拋棄了。
前段時間雖然忙碌,還是利用少得可憐的閑暇學習了一些東西。《憲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專題講座,是前段時間開常委會期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胡錦光來機關給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全體幹部職工作的講座,當時就記錄了下來,前幾天才整理出來。
講座中提及的第一個問題是:人類為什麼選擇憲法。
教授講到,我國是在1999年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為什麼要「依法治國」,淺顯地講,是因為一個社會必須要有秩序,生活在有秩序的社會,人權才有保障。道德的說教、宗教的規則、人的意志、潛規則、法律規則都可以形成秩序。相比較而言,法律規則更優越,具有正當性。優越並不是說十全十美,有缺陷,但和其他規則相比還沒有找到一種規則比法律規則更好。全國人大制定法律是在充分的民主之上,具有可預見性、明確性、法定性。
為什麼要選擇法治和憲法?是因為人民不可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近代以來,實行的都是代議制,或者說間接民主。國家權力是特殊的分配社會資源的強制力,任何一種社會組織和無法和國家這種特殊組織比較,國家權力是保障人權的最有效力量。其消極方面,一是濫用,因為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國家權力必然會被濫用,所謂絕對權力絕對腐敗,掌握國家權力的領導,如果權力不受監督,必然腐敗。二是擴張。權力會越來越大,人們都喜歡把權力行使到極致,國家權力會一直行使到遇到界線為止,界線在哪裡,國家權力就會在哪裡停下,如果不劃定界線就會無限擴大國家權力,國家權力越大,人權就越小。社會主義的本質是最大權力的保障人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相對較的優越性。資本主義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保障人權,是私有制,有產者的權力會充分體現,無產者的權力表現上有,實際上沒有。
再者,實行代議者必然要有優秀的代表,而優秀的代表是人,這就需要對人性作出判斷,人性是善是惡?是天使還是魔鬼?其實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但制度設計有一種假設,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法律了,依靠道德覺悟就有秩序了。反推過去,社會秩序的形成必須要有規則,制度的設計假定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這樣對於維持社會秩序更為有利,法學和經濟學上都有理論,講人的自私性。例如分粥故事。粥的數量是人限的,讓德高望重的人分粥,很可能他自己和他好的人吃得飽,其他人吃不飽;如果讓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分,再讓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監督,往往是分的人和監督的人吃飽了,其他人吃不飽。最佳選擇是無論是誰分,他最後拿,把希望寄託在規則上而不是某個人身上。這就是法律規則起的作用。封建社會期待清官出現,是把希望寄託在清官身上,制度設計把希望寄託在制度上。合同制定得越詳細就越抑制了人類魔鬼的一面。法制是用法來控制國家權力,保障國家權力,在保障國家權力方面,首當其沖是憲法,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的理念原則規則來具體化,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憲法是主要的控制國家的權力的法里的最主要的法。法治對我們的重要性,在法治中憲法的重要性。憲法是人權保障書(馬克思),憲法是寫滿人權的紙(列寧)。字里行間和憲法背後寫滿了人權。宏觀上確立了保障人權的基本理念。所有的法律都是為了保障人權。最終達到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人,人的尊嚴是國家的最高價值。也是憲法的最高和根本價值。人的尊嚴如何達到?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人權有保障。
教授講到的第二個問題是:憲法如何確立這些基本原則的?
(一)通過控制國家權力以保障人權
1、授權原則。國家權力是公共權力,或稱公權力,與個人權力是不同的。一是權力的來源不同,由權力的來源不同,決定了權力的范圍不同,行使的規則不同,每個人的人權是與生俱來的,人權即人之為人的權力。國家權力是憲法和法律當中明確授予的。個人的權力是法無禁止即自由,規定和沒有規定的是有差別的。寫在法律里的,相對而言,就有了義務的問題。例如公民有勞動的權力,則國家有提供勞動機會的義務。公民的權力相對的義務主體就是國家。個人權力與國家權力的范圍是不同的,法律沒有規定的就是沒有,越權無效。授權原則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講是限權原則,用這個來控制國家機關的權力。授權原則在一定意義上是限權原則。
2、憲法保留和法律保留原則。
憲法規定了很多公民的基本權力,我們的自由不是無限的,是有限的,憲法中規定的公民自由是不能限制的,或者,憲法中規定的某些自由是絕對的,屬於精神層面的是絕對的(憲法保留),比如良心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思想自由,不能通過立法去限制精神層面的東西。行為表現出來的那些自由是要受到限制的。比如宗教信仰,對於你信不信是絕對的,表現出行為的時候是要受到限制的。法律保留是公民(具有一個國家國籍的人)基本權力,什麼是基本,是最低限度的標准,最低限度的權力的范圍。如果少了,人就在國家中不是個人。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力,要受到限制,但是,誰來限制,如果誰都能限制,權力就沒有保障了,所以把這種限制權保留給法律。這就是法律保留。2000年立法法,第八、九條寫明了法律保留的范圍,其他法律文件不能規定,規定就是無效的。例如收容譴送范圍。限制人身自由的權力只有法律才能限制,國務院沒有權力。國務院廢除了收容譴送辦法,因為只有法律才能限制人身自由權。
3、權力分工原則。
我國不實行三權分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每個國家和每個國家不同,三權分立首先一分為三,在一分為三的基礎上互相對抗,達到平衡。我國沒有三權分立,但有國家權力之間的分工。西方是對抗關系,我們是自上而下的監督關系。地位高不等於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人大常委會,人大行使立法、人事任免、重大事項決定和監督作用。是監督而不是代替,一府兩院在各自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權力分工實際上是對國家權力的一個制約,雖然反對三權分立,但是不反對權力分工。
4、正當程序原則。
行使任何權力都應遵循正當程序,中國人對於有沒有權力非常重視,對於已經有的權力怎麼行使是不重視的。程序有其價值。例如聽證程序。程序的價值是公平、克服理性缺陷,保留大量當事人的程序性權力,比如,當事人的知情權、申訴權。
現在的法律條文是法定程序,而不是正當程序。法律中對程序的規定相對簡單,尤其是比較早的法律。當年的制度中有一個要「罰態度」。態度不好成為加重處罰的情節。現在回想,那個制度非常可笑。
正當程序最基本的是兩條,一是重大問題必須聽證,二是決定如果不利於對方當事人,在作出決定之前一定要事前告知,並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充分說明理由)例如教育部在考試之後訂立考試標准,是違法的。正當性是人類的基本的理性。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必要的情況需要犧牲一些效率保證正當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5、公民權利對國家權力的限制。
憲法中規定的公民權力就意味著國家機關的基本義務。國家和公民是一對概念。人有無數身份,每一個身份都有權利義務。
6、社會權利對國家權力的限制。
有限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社會、國家三者之間分離。公民處理不了的問題,社會處理,公民和社會都處理不了的,國家才去處理。這樣就有很大的空間由社會自身處理問題。例如網民對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是強大的力量。
7、合法性審查原則。特別是對行政權的合法性審查。例如行政復議原則,法規備案審查原則。例如地方性法規如果違反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合法性判斷。審查判斷的權力應當是在人大常委會。
8、合憲性審查原則。未來合憲性審查制度必然會運行起來。實踐中出現的大量案例,需要依據憲法來判斷。例如男女退休年齡不同。
9、比例原則。這是任何國家在行使權力時必須遵循的原則,三個子原則,一是妥當性原則,即我們認為國家機關在採取行為時是否是濫用,判斷的標準是能夠達到法律的目標的。手段與目的之間要成比例。如何判斷權力是否濫用,先把達到的目的找到,手段能對應到目的的就不是濫用。手段和目的之間要成比例。例如,深圳大學規定食堂內男女不能互相喂飯。要看其是否違反正常的教學秩序。二是最小損失原則。是第一個子原則基礎上的深化。例如殺雞方式讓雞死的痛苦程度不同。三是利益衡量原則。例如有錯可糾可不糾。
10、信賴利益保護原則。產生的根據是任何一個行為的產生有一個確定力。例如某人開飯店在工商局領取營業執照,後工商局又收回,則工商局就要賠償此人。信賴利益保護在行政法中作了明確規定,是對國家機關的一個制約。
(二)通過保障國家權力以保障人權。
1、法律的正當性。
2、公定力原理。是指所有國家機關在作出一個決定的時候,制定一個法律文件的時候,一旦做出就被假定為合乎憲法和法律的。兩種可能性:一是違反憲法,二是符合憲法。只有有權機關作出判斷之後才會知道。這樣不行,必須做個假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一旦制定是符合憲法的,是有效的,全國人民都應該去遵守,這就是公定力。推定合法即公定力原理。是保障公權力的有效運行。
3、優益性原則。是物質條件上有充分的保障。
4、優先性原則。指國家機關在行使權力時在行為上的優先性。社會主義原則必須配合協助工作,行為上具有優先性。
5、國家強制力的保障。強制執行,保證權力的實現。
教授講的第三個大問題是:憲法通過法律的實施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制度性保障,沒有法律的具體化,憲法的規定是做不到的。例如憲法中規定,公民有議論自由,界限在哪裡,需要法律來具體化。法律要具體化為法律權力,但要依據憲法的理念原則,與憲法保持一致,否則無效。所以法律的實施就保障了憲法的實施。在這種方式之下,法律實施就意味著憲法在實施。我們和憲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不到,但實際上,光有憲法沒有法律就會出現問題。憲法是為了保證法律是能夠保障人權的。我們不能僅僅從法律層面理解法律,還要從憲法層面去理解法律。光看法律就理解不透。道理就在於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例如,取締上海孟母堂私塾的案例。北京離異父母因孩子是否去學校讀書爭監護權。這兩個案例要從憲法層面去分析。一受教育是自由,也是權利。現代以來,1919年以來,德國魏馬憲法,規定受教育是一種義務。為什麼國家有權強制性地要求公民接受教育?有的理論是從人的社會性考慮,不接受教育就會給社會增加負擔;有的是從父愛主義的角度考慮。取締孟母堂違反了教育的義務性。把孩子放在家裡接受教育也不行。手機污辱縣委書記的案例。如果不從憲法層面分析就分析不清楚,有兩種權利的沖突。一是表達自由,二是侵犯人格尊嚴。這里有個界線,界線叫做是否會帶來明顯而即刻的威脅。例如藏天朔被評為十大丑星之首。網站被罰五萬元。按憲法不應該罰。公眾人物應當接受公眾的評論。例如禁討區的設定。從憲法層面分析,乞討是一種權利?或自由?而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所以乞討只能算一個自由,是個什麼自由?首先是個人身自由,是在北京乞討還是在太原乞討?只有損害公共和他人利益時才能限制他。限制他是因為他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乞丐的身份。乞討是一個選擇職業的自由。
在這里,教授提到鍾南山的觀點:以人為本,是以好人為本還是壞人為本,對壞人的寬容就是對好人的殘酷。但好壞是道德標准不是法律標准。當一個人違法時要根據其性質進行處罰,但沒有違法是不能限制的。
流浪人與犯罪分子之間只有一水之隔,這也只是身份性的觀點,沒有成為犯罪分子之前就是合法公民,應當保護而不是限制。收容譴送制度被廢止就是因為其對身份進行了限制。公民不分普通和特殊,享有同等的權利和自由。憲法對社會發生作用的主要方式就是依據憲法制定法律,法律體現憲法的理念和宗旨。憲法直接發揮作用是不多的,但法律發揮作用是憲法在主導的。把憲法理解透才能把法律理解透。
講座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違憲審查是憲法影響社會的另一種重要方式
(一)合憲性審查與合法性審查的界限。
這個問題教授主要是舉例講解的,例一是,男女退休不同齡可以從憲法層面理解。德國民法典規定,夫妻二人都是孩子的監護人,意見不一是夫妻二人先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以父親的意見為准。德國基本法規定男女平等,但這部法律不平等。違憲了。例二是日本刑法對於殺人罪的規定:殺人者對被殺者無血親姻親關系。晚輩殺長輩一律加罰。但憲法規定人人平等,所以這是違憲的。
當法律文件是否違反憲法遇到挑戰時,憲法才出現。第二種情況是,憲法中有規定,但法律沒有將其具體化。憲法發揮作用的第一種方式是透過法律去發揮。違憲審查這顆牙不咬人。
(二)中國的違憲審查。
2001年由最高法院冒名頂替上大學案,引出「憲法司法化」這個概念,這是絕無可能的。基本條件是,法院要有權解釋憲法,但法院是無權解釋憲法的,法院具有無比的社會公信力才能實現這個目標。但目前並不具備。
中央批示:憲法司法化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需要對原有的作法進行改造,完善起來。讓憲法有充分的尊嚴,對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整個講座用時兩個小時,有很多問題未能深入展開,但通過教授的講解我對憲法的認識加深了一些,筆記雖然記得比較凌亂,加之沒有及時整理,所以有很多內容回憶不起來了,不管怎樣,把講座放入我的小屋,日後再看時,定會再引發不少的啟示。

熱點內容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