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機制
㈠ 人民代表大會立法機制變化歷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由人民革命直接創造產生,反映了我國國家的性質,代表了我國國家生活的全面,決定國家的其他制度,是我國國家力量的源泉。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至今已經五十年。人大制度萌芽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經過艱苦奮斗,長期探索,終於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極大地推進和保障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一、從一切權力歸農會到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據我國人民革命根據地政權建設的長期經驗和建國後五年的經驗,並參照前蘇聯和一些人民民主國家的經驗建立的。在我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產生了農民協會、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大大推動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展。毛澤東當時指出:「地主權力既倒,農會便成了惟一的權力機關,真正辦到了人們所謂『一切權力歸農會』,如海員罷工……上海香港兩處的大罷工所表現的力量,就可知工業無產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處的地位的重要」。這時產生的組織形式可說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萌芽。
在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曾指出,根據地建立了工農兵代表會,應當使代表會或代表大會發揮作用。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4年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修正憲法大綱,規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最高政權為全國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執行委員會為最高政權機關,其下設人民委員會,處理日常事務。這可說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雛形,在革命斗爭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形勢的變化,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各革命根據地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權,它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政權,它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民主專政又有區別。它的組織形式是各級參議會,根據《陝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的規定,「邊區各級參議會,為邊區各級之人民代表機關」。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上發表了演說,指出「參議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這一政權組織形式促進了根據地的建設和抗日戰爭的勝利。
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解放區出現了人民代表會議,毛澤東指出這「是一項極可寶貴的經驗……這樣的人民代表會議一經建立,就應當成為當地的人民的權力機關」。這種政權組織形式在進行土地改革和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由中國人民政治仂商會議全體會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從1949年到1954年我國經過各項社會改革、國民經濟的恢復和抗美援朝的勝利,各地先後進行了選舉,召開了人民代表會議或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全國人大會議的條件已成熟。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正式確定在全國實行,成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可見,它是在我國長期革命和建設中產生的,是來之不易的,是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
二。1982年憲法加強和完善國家權力機關及其他國家機關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的新階段1954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建立以後,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不久由於「左」的錯誤思想影響,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基本停開。粉碎「四人幫」以後,各級人大陸續召開,特別是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頒布了現行憲法,1982年憲法總結了1954年以來的經驗教訓,系統全面地加強和完善了國家權力機關的建設,使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這一制度的加強和完善主要表現在:(一)適當擴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是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大舉措和有效辦法。我國地廣人多,全國人大代表人數不宜太少,但人數多了,又不便於開展工作。所以1982年憲法將原來屬於全國人大的一部分職權,交由它的常委會行使,這樣就有力地加強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同時也加強了全國人大。如全國人大和它的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二)加強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使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經常性工作,能得到更好處理。如增設了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這就能及時地處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重要日常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還設有工作機構,各司其職。
(三)恢復建立國家主席和副主席、設立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國家領導人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取消了領導職務終身制。規定了共產黨須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規定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等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完善。
(四)規定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加強了地方政權的建設,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省、直轄市的人大和它的常委會有權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首長負責制,設立鄉政權。
三。憲法增寫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依法治國等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注入新的活力1982年憲法頒布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日益發展,幾次黨的代表大會提出許多新的理論觀點和重大的方針政策,1982年憲法也經歷了幾次部分修改,增寫了許多新的內容,使現行憲法更加完善,也為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活動注人了新的活力,促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蓬勃發展。
(一)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改革開放時期的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寫入憲法,就規定了它在國家中的法律地位,說明它是國家的指導思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大機關都要以這一理論為指針,這就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活動方向更加明確,更加符合改革開放的精神。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監督、決定重大問題和任命等各項工作也更加符合這一指針。所以鄧小平理論寫入憲法,對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增寫實行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鄧小平同志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就從根本上解除了人們長期將計劃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特徵和優點的問題的思想束縛,使思想上獲得一次大解放。1993年修改憲法時,將」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入憲法,1999年修改憲法時又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入憲法序言。使憲法更為完善,憲法在這里為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任務,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時要鼓勵、支持和引導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並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等。為了實現這些任務,人民代表大會必須加強經濟立法,特別是有關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的法律,為不斷解放生產力和擴大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證。
(三)增寫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容。總結建國後的經驗,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我國現行憲法規定了社會主義法制原則,規定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由於憲法的規定,我國的法治得到加強,無法可依的情況基本改變。由於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1999年修改憲法,在第五條增加了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我國的法治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就要求人民代表大會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監督工作,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依法審判,保持司法公正。憲法頒布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大量法律,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大批地方性法規,還加強了執法檢查和幹部述職、評議工作。現在我國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各級人大的工作十分活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得到蓬勃發展。
四、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提出重要的指針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起來。」這是我國近年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經驗,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民主和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和根本體現,它正是以上述經驗和要求作為自己工作的重要指針,因而得到蓬勃的發展。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也是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保證。要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也只有接受黨的政治思想和方針政策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依照法定程序將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任免國家機關負責人員,在工作中緊密依靠黨的領導,才能使人民代表大會的工作沿著黨指引的方向不斷前進,才能使它的工作符合實際,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的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人民代表大會的任務首先是制定法律、法規,將黨和人民的意志變成國家的意志,監督各級人民政府和司法機關貫徹、執行,使全國人民都能遵守它。其次,人民代表大會要嚴格依法對各項重要問題和事項作出決定和決議,才能保證這些決定和決議的正確性和可行性。所以這些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又是和堅持依法治國分不開的。
㈡ 什麼是立法機制
立法機制就是就有關立法事宜所建立的制度。
㈢ 立法制度的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指特定的地方國家政權機關,依法制定和變動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活動的總稱。
這里所說的特定的地方國家政權機關,在中國現階段,指憲法和立法法確定的可以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地方國家機關,以及根據授權可以立法的地方國家機關。依法,指依照憲法、法律、法規和授權決定規定的立法許可權、程序和其他要求。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與「在本行政區域范圍」不盡相同。前者既可以指效力在本行政區域全部范圍都有效,又可以指在本行政區域范圍的部分區域有效;後者則可以被人誤解為任何法都在本行政區域全部范圍有效。由於事實上不是每個法都在本行政區域全部范圍都有效,因此前者比後者確當。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地方立法的各種法的形式的總稱,在中國現階段包括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被授權的主體制定的效力及於一定地方行政區域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地方立法是相對於中央立法而言的立法,是構成國家整個立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少國家的地方立法本身也是個體系,由多類別、多層次的立法構成。中國地方立法由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和特區地方立法所構成。特區立法又包括經濟特區和特別行政區兩方面立法。在一般地方立法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內部,又有層次的區別。
對中國地方立法的含義,至今仍然有一些較為普遍的誤解。一是對地方立法的主體作過狹或過廣的理解,把地方立法僅看作國家權力機關進行的活動,或是把地方立法主體擴大到所有的或過多的地方國家機關。二是對地方立法的法的形式作過狹或過廣的理解,把地方立法僅看作產生和變動地方性法規的活動,或認為所有地方國家機關的規范性文件都是地方立法的法的形式。三是對地方立法的行政區域范圍、法的效力范圍作過狹或過廣的理解,或限定在省一級,或擴大到縣一級。為正確理解地方立法的含義,應當消除這些誤解。 第一,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
地方立法的主體只能是地方國家機關。中央國家機關不能是地方立法的主體,即使中央國家機關制定專門解決地方問題的法律、法規,如全國人大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樣的立法活動也不屬於地方立法的范疇。地方立法的任務是解決地方問題,尤其是注重解決應當以立法解決而中央立法不能或不便解決的問題。地方立法可以有或應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基本原則之一是要從本地實際出發,保持地方特色。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圍限於本地行政區域內。
第二,地方立法更具復雜性。從總體上說,地方立法比中央立法更復雜。
首先,地方立法有更多的關系需要處理。在中國,制定地方性法規,至少要處理六種關系:與憲法和法律的關系;與行政法規的關系;與部門規章的關系;與地方政府規章的關系;與上級或下級地方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地方性法規的關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規還要處理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關系。
其次,地方立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更具體,在總體上規定的事項更多,許多不宜由中央立法解決的問題便由地方立法解決,這也增加了它的復雜性。
再次,各地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在使地方立法異彩紛呈的同時,也使地方立法復雜化。當然,地方立法更具復雜性,是從地方立法的總體情況來說的,不是任何一種地方立法,都比中央立法更復雜。
第三,地方立法具有從屬與自主兩重性。
一方面,地方立法與中央立法相比,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一般要以中央法律、法規為依據,或不能與其相抵觸。在立法功能方面,地方立法一般都負有貫徹實施中央法律、法規的責任。在中國,地方立法還有補充中央法律、法規以及先行一步為中央立法積累經驗的任務。一國法制統一原則還要求地方立法的法的體系、法的形式或淵源及其他有關方面,應當與中央立法保持一定的協調性。
另一方面,地方立法作為一國立法體制的組成部分,也有相對獨立的地位,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要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調整地方社會關系、解決地方問題,它可以在不與中央法律、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獨立自主地立法,積極地解決應當由自己解決的問題。地方也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在堅持或顧及法制統一的前提下,在法的體系、法的形式或淵源及其他方面,自主地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有的國家,地方立法的從屬性是更主要的屬性;在另一些國家,自主性是更主要的屬性;還有些國家,這兩重屬性平分秋色。在中國現階段,地方立法對中央立法的從屬性,下級地方立法對上級地方立法的從屬性,是更主要的屬性。認清地方立法具有從屬與自主兩重性,就要防止兩種片面性:一是只看到地方立法從屬於中央立法的一面,把地方立法當作單純是為執行、補充中央立法和為中央立法積累經驗存在的,在地方立法問題上視野狹窄,認識保守,缺乏應有的主動性、積極性。一是過於強調地方的特殊性,把地方立法看成是可以脫離國家法制大局的一種純粹的地方性活動,陷入偏狹的地方主義泥坑。
第四,城市立法在地方立法中逐漸占據重要位置。城市尤其是重要城市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它們應當行使地方立法權。城市的發展狀況是社會文明發展狀況的標志。在現代社會,城市承擔著比一般地方繁重和復雜得多的組織、管理經濟文化和其他方面事項的職責,日益成為整個政治、經濟、法制、科學、文化、教育和居住的中心。城鄉融合的過程,城鄉差別消滅的過程,主要是更多鄉村實現城市化的過程。美國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英國約有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這些情況,再加上城市自身的人口密度大、社會分工細、生活節奏快、矛盾和復雜問題多的特徵,決定了應當注意給予城市特別是重要城市地方立法權。西方國家的市議會一般都有地方立法權。中國雖然自古以農立國,但今天城市的發展速度也頗為可觀,居住在城市(包括市轄縣)的人口已近4億,工農業總產值佔全國總額的85%以上。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國社會生活中日益突出,尤其是這些年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狀況如何,漸成整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而城市地方立法也十分必要和重要。
㈣ 立法權的制度原則
關於立法權,這種制度的原則是什麼?:
立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
立法權是否由人民來行使?
是的,法律一律由人民選出的代表來討論和擬定,然後提交人民批准。
--[法]埃蒂耶納·卡貝:《伊加利亞旅行記》(中譯本)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83頁。
立法權,從它的理性原則來看,只能屬於人民的聯合意志。因為一切權利都從這個權力產生,它的法律必須對任何人不能有不公正的做法。如果任何一個人按照他與別人不同的意志去決定國家的事情,那麼,他就可能經常對人作壞事;但是,如果由大家決定並頒布他們自己的法律,就絕不會發生這種事情。「自己不會傷害自己」。可見,只有全為人民聯合並集中起來的意志(這就是每一個人為全體決定同一件事,以及全體為每一個人決定同一件事),應該在國家中擁有制定法律的權力。
--[德]康德:《法律哲學》,《西方法律思想史資料選編》(中譯本),張學仁等編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419頁。
立法權經過了一段長期才被採用,因為制定法律、訂立規則,不但約束我們自己,而且約束我們的後代,以及從來沒對所制定的法律表示同意的人,這是政府所發揮的最高權力。
--[英]坎南:《亞南·斯密關於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中譯本),陳福生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43頁。
立法權,即為著公共利益而制定法律的權力。
--[英]坎南:《亞南·斯密關於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中譯本),陳福生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43頁。
立法權是享有權利來指導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以保障這個社會及其成員的權力。
--[英]洛克:《政府論》(中譯本)下篇,葉啟芳等譯,商務印書館
,1986年版,第89頁。 (2)授權立法(委託立法、委任立法)
委任立法是基於法律授權的立法,是法律委託行政當局制定具有法律內容和法律同等效力的法規,其許可權由授權法規定。
--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437頁。
委任立法,通常指立法機關(議會)委託行政機關制定法律規范的活動。
--《法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622頁。
所謂委託立法,是指有關政權機關由於國家權力機關或立法機關的委託而獲得一定的立法權。
--李培傳主編:《中國社會主義立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法制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67頁。
授權立法是指一個立法主體依法將其一部分法定立法許可權授予另一個國家機關或組織行使,另一個國家機關或組織根據所授予的立法許可權進行的立法活動。授權立法又叫委託立法,最常見的是立法機關委託行政機關的立法。
--張根大等:《立法學總論》,法律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212頁。
委託立法亦稱授權立法或委任立法,它是指有關政權機關由於立法機關的委託而獲得一定的立法權。
--張善恭主編:《立法學原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11頁。
委任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製法規的行為。
--吳大英、任允正、李林:《比較立法制度》,群眾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311頁。
㈤ 如何完善立法機制
發揮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建立由全國人大相關版專門委員會、常權委會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方面參與起草重要法律草案機制,建立健全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立法專家顧問制度。加強立法工作力量,提高立法工作能力。
1、加強人大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
2、更多發揮人大代表參與起草和修改法律的作用,廣泛徵求代表意見並認真研究採納。
3、貫徹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精神,開展立法協商。
4、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加強立法宣傳工作。
5、健全向地方人大征詢立法意見機制,探索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
6、增強立法針對性,推進立法精細化,不斷提高立法工作水平。
㈥ 我國立法體制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法許可權、立法權運行和立法主體諸方面制度構成的有機整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幾經變化,逐步形成了現在的立法體制:(1)1954年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實行相當分權的立法體制。在中央,根據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當時行使中央立法權的主要是中央人民政府,它享有制定和解釋法律、頒布法令的權力,批准許多規范性法律文件。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沒有規定政務院享有立法權,但實際上政務院也制定和頒布規范性法律文件,它還批准許多地方性法令、條例和法規。在地方,根據各地方政府組織通則,大行政區、省、市、縣的政府可擬定法令、條例或單行法規;根據1952年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從最基層的民族自治鄉往上,各級民族自治機關都有權制定單行法規。(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後,中國立法體制,變為實行中央相當集權的體制。根據1954年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有權修改憲法,制定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解釋法律,制定法令;國家主席公布法律和法令。憲法除規定國務院有權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提出議案外,沒有規定國務院有其他立法職權,但事實上國務院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議和命令,被視為國家法規,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令一起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中。1954年憲法取消了一般地方享有法令、條例或單行法規的擬定權,僅規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立法體制上相對的分權與集權,在當時都有其原因並都發揮過有益的作用。但開始時連縣政府都有擬定法令、條例的權力,未免分權過甚;以後又取消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所有地方的立法權,未免集權過甚。(3)1979年後,中國立法體制在朝著完善化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有多次改革。首先是1979年地方組織法揭開中國立法體制改革的序幕,規定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之後1982年憲法從多方面推進了這一改革,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行使行政法規制定權,並確定了國家立法權、行政法規制定權、地方性法規制定權、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制定權的劃分、歸屬及其基本關系。接著1982年和1986年兩次修改地方組織法,把地方性法規制定權逐漸擴大到省級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這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還多次授權國務院和有關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單行法規,形成了一個主要由國家立法權、行政法規創制權、地方性法規創制權、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創制權、授權立法權所構成的新的立法體制。同當代媒界普遍存在的單一的立法體制、復合的立法體制、制衡的立法體制相比,中國立法體制是獨具特色的立法體制:(1)它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強調國家立法權屬於中央並在整個立法體制中處於領導地位。國家立法權只能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行使,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要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不得與之相抵觸。(2)它實行多級(多層次)並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一般地方,在立法職權上以及在它們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上有級別之差,它們並存於中國立法體制中。(3)它實行多類結合,即上述立法權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和有關方面享有授權立法權,有類別之差。中國立法體制中的各種立法權不是都可用「級」的概念表明它們的關系:其一,制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與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規不同,後者以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為前提,前者無此前提但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或備案;只有省、直轄市和國家確認的重大的市的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構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其二,行政法規一般能在全國有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不能在全國有效,因此行政法規比後者高一級;但後者不象一般地方性法規那樣必須以行政法規為依據,有的還是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在這點上又不能說比行政法規低一級;把兩者看成平級更不妥。其三,根據授權而行使的立法權更不可能以「級」或「層次」來表明它們在中國立法體制中的地位及其與別的立法權的關系。當代中國這種立法體制,是中央統一領導和適當分權,多級並存、多類結合,相當靈活的民主集中制的立法體制。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法律,統率全局、國務院有重大的規范創制權,但不得與憲法、法律相抵觸;地方也享有相當大的規范創制權,但不得予憲法、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相抵觸
㈦ 南京國民政府的立法體制和立法機制是什麼
立法頻繁,法規數來量多、體自系龐雜,二重性明顯。①法律內容上,繼受法與固有法結合。②立法層次上看,普通法與特別法並存,且特別法優於普通法。③立法與司法層面看,立法表面上順應了時代發展,體現了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原則,實際司法中,完全是赤裸裸的野蠻、專制、立法與司法的脫節。
㈧ 科學立法要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增強法律法規的( )
針對性和有效性
㈨ 如何完善立法體制
(一)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
立法是憲法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在黨的領導下,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是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應有之義。立法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人大的主導作用應當體現在法律法規的立項、起草、審議、修改、表決等各個環節。《決定》要求,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一是,通過每屆任期的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人大常委會在編制立法規劃和立法工作計劃時,應當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力通過立法推動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強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領域立法,廣泛徵求意見,科學論證評估,對各方面提出的立法需求進行通盤考慮、總體設計,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和系統性。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應當積極督促、推動有關方面落實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二是,加強和改進法律起草機制。《決定》指出,對涉及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等重要法律草案的起草,由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參與起草,並建立相應的機制。探索和逐步形成立法機關主導,有關部門參加,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起草法律法規草案的工作機制,有利於使各方面的意見和關切得到充分表達,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凝聚社會共識,防止部門利益,也有利於加快立法進度、提高立法質量。同時,由有關部門起草的法律草案,全國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提前參與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對專業性較強的法律,還可以探索委託有關專業單位研究提出方案。三是,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立法工作隊伍。《決定》對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包括立法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要求。立法是一項政治性、實踐性、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高素質的立法工作隊伍是黨領導人民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要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下大氣力在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等方面加強立法工作隊伍建設,完善立法工作人才選拔任用、激勵保障等機制,積極推進幹部交流,為優秀立法工作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有利制度環境。
《決定》提出,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專職常委比例。這是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能力建設的重要組織舉措,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的客觀要求。《決定》還提出,依法建立健全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立法專家顧問制度。這也是加強立法隊伍建設、增強立法能力的重要措施,全國人大組織法對此作了專門規定,第六屆、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任命了若干專門委員會的顧問,對專門委員會更好地履行職責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作用,還要增加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次數,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職能,要創新和完善各級人大代表參與立法工作的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
(二)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
一是,完善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民參與政府立法機制。行政法規、規章是保證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方面。我國立法法對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許可權和程序作了原則性規定,國務院制定了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要按照《決定》要求,不斷完善有關程序。要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機制,增強政府立法的公開性、透明性,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一般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以適當方式反饋意見採納情況。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導和協調作用,涉及重大意見分歧、達不成一致意見的,要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決定。積極探索開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會風險評估、實施情況後評估工作。二是,建立由專門的法制機構組織起草法律法規的工作機制。《決定》提出,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由政府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起草過程中,應當把握和處理好權力與權利、權力與責任的關系,既要注意賦予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必要的權力和手段,又要明晰法定責任,防止部門爭權推責,加強對行政權力的規范、制約和監督,促使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正確行使權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
(三)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
為了防止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部門利益法制化、地方保護法律化的問題,《決定》提出要明確立法權力邊界。法律法規以及規章的起草制定,要嚴格依照立法法規定的立法原則和立法許可權進行,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國家機關的權力和責任。下一步,還要通過立法法的修改。進一步明確不同立法主體的立法許可權。國務院部門制定規章,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不得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不得擴大本部門的權力、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還要完善授權立法制度,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的方式和應當遵循的原則。
(四)完善立法協調溝通機制
立法涉及權利利益關系的調整,立法過程也是不同利益群體間的博弈過程,不同部門、行業、群體都會以不同方式參與和影響立法。因此,必須加強立法協調溝通,理順各部門、各工作環節之間的關系,及時解決立法中的重大分歧。在法律的立項、起草和審議的各環節,起草單位和立法機關要廣泛聽取並認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見。對於立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部門間分歧意見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牽頭起草單位要在深人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商溝通,共同研究解決,努力取得共識;必要時,由決策機關邀請有關專家或者委託社會機構對有關問題進行第三方評估,也可以對一些有重大分歧意見的問題,提出若干解決方案,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後及時作出決定,不能為部門之間的分歧所掣肘而久拖不決。
(五)加強法律解釋工作
《決定》要求,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解釋法律是憲法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重要職權,也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保證法律有效實施的重要內容。制定、修改、解釋、廢止法律,是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的不同形式。法律解釋具有針對性強、反應及時、便於操作的特點,可以根據改革要求和法律實施的實際情況,及時對法律規定的含義和適用予以明確,保證重大改革依法有序進行。例如,2014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司法實踐中的情況和改革的需要,通過了關於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7個法律解釋,對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予以明確。法律解釋出台後,各方面普遍給予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
(六)明確地方立法許可權和范圍
立法許可權劃分是立法體制的核心內容。對立法許可權進行劃分,明確立法權力邊界,目的是為了科學合理地確定立法事項的范圍及不同歸屬,明確各立法主體在立法體制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以及各自製定的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級。我國憲法、地方組織法和立法法規定,有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具體包括: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的事項;屬於地方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國家專屬立法權之外的事項,在法律、行政法規尚未制定的情況下,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規。同時,我國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和行政強製法對地方立法的相關設定權也作了規定。近年來,一些地方提出賦予地方更大的立法權。對此,要總結經驗,認真研究。總的精神是,要進一步明確地方立法許可權,地方立法要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在本地區的有效實施,加強對本地區事務的統籌協調,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做好面向基層和群眾的服務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七)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隨著各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設區的市在城市建設、市容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普遍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客觀需求。近年來,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多次提出議案、建議,要求增加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的數量。一些設區的市向國務院提出申請,要求批准為較大的市,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實際情況是,目前我國除了立法法規定的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己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還有233個其他設區的市沒有地方立法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數量。《決定》進一步明確提出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這就要求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原則,通過修改立法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同時,這項工作政治性強,涉及面廣,需要積極穩妥推進。可以考慮在界定地方立法許可權和范圍、加強立法監督的前提下,有步驟地實施。具體步驟和時間可由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根據所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其立法工作機構能力等因素確定。
㈩ 立法的現代機制
現代社會,各國的立法權一般都是掌握在議會,各國的議會制度也不相同。三權分立的國家,議會單獨掌握立法權。議會除了具有立法權外,通常都具有運用稅款的權力。兩院制的議會制度國家,一般下院掌握最根本的賦稅權,能以否決政府財政預算的方式控制稅款的運用。
在美國,立法權和行政權完全分離,互不幹涉,互相牽制,各自單獨選舉。行政權首腦 - 總統對立法有部分否決權,但如果經議會2/3多數通過,總統無權干涉。經常有總統的反對派掌握議會多數的情況。
在日本,議會多數黨首自動接管行政權,擔任首相,所以行政和立法互相配合。要犯了錯誤,大家一起下台。
荷蘭女王不僅是禮儀元首,尚掌握部分立法權。
芬蘭總統不僅是行政機構首腦,也掌握部分立法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是立法機構,而且是最高權力機構,掌握任命行政長官- 總理和司法長官的權力,但不單獨掌握全部立法權,行政機構 - 政府也有部分立法權,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單獨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章。
院制
現時大部份國家的議會都可分為兩院制或一院制兩種。兩院制的來源通常有兩種:英國式或美國式。英國式是源於英國國會建立初期,貴族和平民的利益無法平衡,於是設立由貴族組成的上議院和以平民組成的下議院以互相制衡。美國式是源於合並成美國的州份各有自己的淵源和文化,為避免人口多的州份侵害人口少的州份的利益,於是設立參議院,各州不論人口均派有兩名代表,以平衡以人口比例分配的眾議院。一院制的好處則是簡單,實行的多是人口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