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歸根

道德歸根

發布時間: 2022-02-05 15:47:03

1. 道德的產生,發展,文化歸根到底根源於什麼

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產生: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發展: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作用: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就是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1)道德歸根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2. 道德歸根結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我認為道德歸根結底是由人的行為和思想決定的

3. 道德歸根結底有什麼決定

道德作為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對經濟的反應.但是,道德具有能動的調節作用和導向作用.不能機械的理解經濟決定道德,它還會對經濟又一定的能動作用.

4.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歸根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具體表現在:

①經濟基礎的需要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

②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由於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經濟基礎的性質,因而它必然在上層建築領域也占統治地位,並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

③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發展及其方向。

上層建築的各個部分由於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對獨立性,其改變有早有晚、有快有慢。這種情況決定了上層建築中思想文化領域里新舊斗爭的長期性。

(4)道德歸根擴展閱讀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表現在:

1.當一種新的上層建築剛剛建立起來,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同自己的經濟基礎基本上相適應,但也有不完善的環節和方面;

2.經濟基礎是變化的,當它處在相對穩定的階段,在量變和部分質變的時候,也要求上層建築發生相應的變化和進行局部的調整;

3.當某種社會形態已經走向腐朽,生產關系嚴重地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就會同生產力發展所引起的經濟基礎的變革的客觀要求形成尖銳的對抗。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對上層建築加以根本的變革,建立適應新的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

3.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規律的內容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構成了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這一規律的主要內容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性質和發展方向,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取決於和服務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和要求,這一規律表明,上層建築的性質和變化發展,上層建築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決於經濟基礎的狀況。

5. 道德歸根到底是什麼決定的a意識形態 b社會風氣 c上層建築 d經濟基礎

道德是屬於上層建築的內容,道德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所以說這個題的答案應該選擇是D第4個經濟基礎。

6. 道德歸根是由經濟基礎決定,是不是說明經濟基礎越好,道德就越好,經濟基礎越差,道德就敗壞呢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是一種社會意識,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表現在: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

7. 每個人道德形成歸根到底取決於

個人道德

8. 道德歸根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不是說明道德是有錢人的事,與窮人無關呢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是大眾共同生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道德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之服務。這個經濟基礎指的是社會發展的經濟基礎,並不是大眾個人的貧富之差。對於大眾行為來說,道德和有錢沒錢無關,和所受的教育,內涵,個人修養有關。

9.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歸根到底根源於什麼

是通過行為規范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 歸根到底根源於道德的本質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道德是通過行為規范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准則、標准和規范的總和。

道德規范的調控作用幾乎體現於人們的所有活動領域,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中。道德屬於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

道德不是千古不變的,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道德也有自己的發生發展過程。人類社會先後經歷了五種基本社會形態,與此相適應,出現了道德發展的五種歷史類型,即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上升的歷史過程。道德發展的規律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大體一致。雖然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某種停滯或倒退現象,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前進的,是沿著曲折的道路向前發展的。

10. 道德的本質歸根到底是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 是否正確

如果你贊成馬克思的唯物主義, 那就是道德和社會階級有關系,道德是物質的產物!

熱點內容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