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的畢業論文
㈠ 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的畢業論文 請提供一個 !
建議你去"幸福校園"看看 裡面有些樣子 你可以參考
(一)原性則
原則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典型特徵。作為財會工作者,政策觀念一定要強,要勇於堅持原則。政策和職業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范疇,但作為社會主義的財政政策,財會規章制度都反映了國家、集體和廣大生產者、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要使這些政策、法規制度得以順利貫利和實施,必須堅持原則。堅持原則不僅使財會工作者職業義務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強,充分利用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管理權,對各種浪費行為和不正之風進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財會工作者自身不會因時時與錢打交道而成為一個喪失原則、認錢不認方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者。作為財會工作者,如果不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堅持按原則辦事,不僅害了自己,也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㈡ 寫一篇會計職業道德的畢業論文 主要要圍繞一個例子來寫 大家認為用哪個公司來寫更能體現道德缺失
自己上維普、萬方搜阿,什麼資料查到的比較多就寫什麼嘍
㈢ 關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1、忠於職守,愛崗敬業
愛崗就是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於本職工作,為本職工作盡心盡力。敬業是指人們對其所從事的會計職業或行業的正確認識和恭敬態度,並用這種嚴肅恭敬的態度,認真對待本職工作,將身心與本職工作融為一體。敬業是愛崗的升華,是在其職業活動中的表現。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過硬的業務技能。實踐表明,在工作中存在的失誤往往不是因為業務技術難度問題,而是由於缺乏責任心和事業心所造成。只有熱衷本職,准確定位自身,才能適應並熱愛所從事工作。會計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且更易受各種經濟利益傾向誘惑和社會上不良風氣影響,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有「固本守業」的意識、忠於職守的態度和勤奮敬業的精神。會計工作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其必須周而復始的進行報賬、算賬、記賬、報表等細致繁瑣工作,如果不具備堅定的思想意志和崇高的職業責任感,就會覺得工作枯燥、單調,甚至只對金錢利益感興趣,就更談不上愛崗敬業了。
2、堅持准則,提高技能
准則是國家立法機關或政府部門制定的,用以規定人們職業行為的標准。會計准則就是由國務院授權財政部制定發布的,規范會計核算行為的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會計人員必須熟悉掌握准則的具體規定,並在會計核算時履行這些規定和要求,對經濟業務的事項確認、計量和披露,應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為國家、企業、債權人和其他相關當事人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企業、單位是在法律法規約束下進行經濟活動的。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以及從事審計鑒證的會計人員,其會計工作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會計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涉及到遵守准則、執行准則。不了解准則、不熟悉准則,會計工作就做不好。只有了解准則、熟悉准則才能按准則辦事,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職業技能,也可稱為職業能力,是人們進行職業活動,承擔職業責任的能力和手段。它包括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會計理論,會計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提供會計信息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職業經驗等。提高技能就是會計人員通過學習、培訓和實踐等手段,持續提高上述職業技能,以達到和維持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的活動。
3、嚴格規程,客觀公正
客觀就是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反映,實事求是,不摻雜個人主觀意願,也不為他人意見左右,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對於會計職業和會計工作而言,客觀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真實性。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的記錄和反映實際經濟業務事項,不能將未實現的或虛擬的經濟業務事項作為真實的業務進行賬務處理。二是可靠性。會計的計算要准確,記錄要可靠,憑證要合理合法。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沒有偏失,但不是中庸,而是以法律法規為依據。會計職業中的公正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會計工作的准則、程序、技術規則要公正。二是執行准則、程序和規則的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的正直、誠實的品質。三是作為「經濟警察」的注冊會計師,在進行會計鑒證時應以超然獨立的姿態,進行公平公正的判斷和評價。客觀是公正的基礎,公正是客觀的反映。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要做到端正態度,遵守規范,保持獨立性。堅持會計原則、客觀公正,是會計人員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重要前提條件。會計人員按照會計法律、法規、規章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會計工作的有序運行和所提供的財務信息真實、准確、及時、完整。財務信息要體現在會計憑證和會計賬薄的記錄上,也要體現在財務報告和報表上,使單位領導、上級業務部門都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真實、准確、及時完整的會計信息資料,成為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這是一種辦事態度,也是一種工作精神。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此,會計人員應該樹立良好的職業品格和職業形象,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敢於堅持原則,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而不應該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徇私舞弊。
4、誠信為本,強化服務
誠實即為守信,守信就是誠實。中國現代會計學之父潘序倫先生認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勿忘『立信』,當必有成」。前國家總理朱鎔基提出:「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作假賬」。俗話說,算盤珠子是人的手去撥的,手是人心去撥的,有什麼樣的心就撥出什麼樣的結果來。要撥准算盤,先撥正心。會計職業的誠實守信應包括三層含義:會計人員要「以誠待人」,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會計工作要實事求是,數據要真實,計算要准確,不弄虛作假;在職業活動中要講求信用,信守承諾。會計工作與單位部門的事業任務聯系緊密,與單位所屬人員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不但工作細致要求高,而且業務量大、具體瑣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單位部門或個人經濟利益損失,影響單位財務工作的形象和聲譽。因此,會計人員要著力強化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服務的態度是服務者的行為表現,要求禮貌待人,以禮待人。強化服務的關鍵是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會計服務的范圍也在逐步擴大,會計人員文明服務的范圍和領域也將進一步拓寬。文明服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文明服務的基本要求是:「態度溫和,語言文明」;「要尊重同事,尊重事實」;「謙虛謹慎,彬彬有禮」;「團結協作,互相支持」。
5、廉潔自律,保守秘密
「不受曰廉,不受曰潔」,不收受賄賂、不貪污錢財,就是廉潔。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觀念自覺的抵制自己不良的慾望。一個能自律的人,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持住自我不迷失方向;而不能自律的人則頭腦昏昏,喪失警惕,隨波逐流,終將成為權、財、色的奴隸。對於整天與錢財打交道的會計人員來說,若職業道德不強,自律意識薄弱,必定會成為權、財、色的奴隸,走向犯罪的深淵。會計人員嚴格自律,防微杜漸,構建思想道德防線,也是防止腐敗和非職業道德行為的有效手段。廉潔是自律的基礎,自律是廉潔的保證。廉潔自律要求,「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盡職盡責」。會計人員要保守單位的財經秘密,不能擅自向無關人員或單位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會計人員由於工作原因,有機會了解到本單位目前或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計劃和重要事項,如果缺乏保密意識,不注意環境場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則可能給單位造成不必要的、甚至是重大的損害。會計人員應當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財經紀律,考慮問題、說話辦事要從大局出發,維護國家和軍隊利益,維護單位和大家的利益。樹立正確的保密觀念,工作謹慎,確保財務信息渠道的暢通健康,決不能利用職權或單位財務信息獲取個人私利。
二、理財實踐中體現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1、依法理財,真實准確
會計的職能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反應和監督單位的經濟活動。如實記錄經濟活動是單位正確決策、合理開支,提高效益的重要依據。做到核算有據、賬實表真,保證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當財務收支手續經過財務人員審核辦理時,這其中涉及到如何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經濟利益關系的現實問題,會計人員要堅決執行國家和軍隊的方針政策和財經紀律,處理好軍隊、單位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堅持依法理財、真實准確。依法理財要求會計人員按照法律規范組織財務活動,依法辦事,在工作中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執法守紀、照章辦事,不但自己要嚴格執行國家和軍隊的財經法律法規,知法依法、知章循章、把關守口,還要結合實際工作依託多方途徑,認真宣講解釋財務制度政策規定,強化大家對財經法規的認知和理解,提高其明法知法和按章辦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於在處理各項事務過程中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2、科學理財,精打細算
科學理財,精打細算是會計工作的職業要求。一是要艱苦奮斗,勤儉持家。只有勤儉節約、精打細算,把閑置的經費用到刀刃上,才能當好家、理好財。二是要科學理財,講求效益。用科學方法理財,努力做到聚財有方、用財有效。聚財有方,要求會計人員努力拓寬思路,堅持「三個有利於」標准,適應科學理財的要求。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不能僅僅滿足於報賬、記賬、算賬等工作,要在經費管理活動中通過預測、計劃、控制、監督、考核、分析等方法,在科學理財上下功夫。精打細算、講求效益,強化成本意識和效益觀念,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效益為先的理財原則,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3、當好參謀,發揮作用
會計人員從事的工作是經費核算與管理。對經費收支的運行情況和效益產生情況,要賬目清楚,心中有數,為單位領導當好參謀,協助黨委和業務職能部門,做好經費計劃籌措、分配使用、核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是適應改革,勇於創新。具有科學工作的態度和創新實乾的精神,是新時期財經工作對會計人員客觀要求,也是會計人員肩負的神聖職責。在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大形勢下,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涌現,沒有現成的本本可以照搬照套,對那些不符合客觀實際的陳規陋習要秉公辦事、大膽改革。二是獻計獻策,當好參謀。會計人員要發揮主觀能動作用,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內容,豐富知識結構,努力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能。要全面的收集、利用好會計信息,將掌握的各種數據資料進行認真深入的分析和比較,及時提供准確、翔實的會計分析資料和工作建議。
㈣ 急需一份<<會計文化和會計職業道德>>的畢業論文
摘要: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是荷蘭學者霍夫斯蒂德,用統計方法歸納出的四個用以區別民族文化特徵的四維文化模式,本文旨在通過這種模式,分析我國文化影響下的會計職業道德發展特徵,探求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途徑。
關鍵詞: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會計職業道德
一、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的內容
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是荷蘭學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4年根據一項對53個國家IBM員工進行的問卷調查後,用統計的方法從以下四個層面歸納出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文化取向,主要包括:
(一)個人主義相對於集體主義(Indivi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是指社會成員之間保持結合的程度。個人主義表示社會中人們偏好鬆散聯結的社會結構,以個人主義為核心,即強調個人奮斗、個人創造以至於個人冒險的個人價值觀,人們傾向於獨立自主,崇尚公平競爭,希望各種規則盡可能的少;相反,集體主義則表示社會中人們偏好緊密聯結的社會結構,個人服從集體、下級服從上級、依法執業、有法必依成為該文化背景下最流行的價值取向。中國傳統文化崇尚集體主義,重群體輕個人,總是強調個人在群體中的義務和責任,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矛盾時,倡導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
(二)大跨度的權力結構相對於小跨度的權力結構(Wide-ranged power structure versus narrow-ranged power structure),即權距的大小,這是指社會成員所接受的機構或組織中權力分配的程度。權力差距越大的社會,其成員越是認同組織結構、紀律和社會秩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不需要證明這種位置的合理性,在一個小跨度權力結構的社會中,人們傾向於尋求權力的公平,要求證明現存權力不平等的合理性。中國長期以來屬於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講究尊君,強調「君為臣綱」、「君權神授」。
(三)強避免不確定性取向相對於弱避免不確定性取向(The strong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versus The weak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即對不確定因素反應的強弱,這是指社會的成員對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能夠容忍的程度。在一個強避免不確定性的社會中,人們一般不能容忍模稜兩可,總是不惜代價控制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以期能控制未來;而在一個弱避免不確定性的社會中,人們一般不太在乎不確定性和模糊性,有一種相對安全感。中國傳統文化偏好穩健,對不確定因素反應比較敏感。
(四)陽剛相對於陰柔(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這是指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是從社會中兩性的作用劃分來考察的。陽性取向意味著人們傾向於業績和事實上的成就,注重自信、同情弱者、崇尚英雄主義等。陰性取向的價值觀則是融洽的關系和彼此關懷,更看重友好氣氛、謙遜虛心、關心弱者、講究生活質量等。中國文化貴和諧,尚中道,特別注重人際關系的協調,謙虛謹慎、關愛弱小、注重通過溫和方式協調矛盾。
㈤ 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畢業論文怎麼寫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分析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於會計從業人員業務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當前隨著我國新企業會計准則的施行,會計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了出來。財會人員法制觀念不強,法律意識淡漠或受本位主義或小集團不正當利益的驅使,故意弄虛作假,不嚴格按照財務制度辦事,不能堅持原則,不能抵制不正之風,畏懼強權。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有一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應大力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關鍵詞:會計;職業素質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我國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隨之而來的是經濟發展環境、經濟運行規則、企業運行機制以及政府管理方式的深刻變化,作為記錄經濟活動工具之一的會計面臨了更加復雜的形勢和更加繁重的任務。但是,在會計領域中,制假造假者,也越來越多,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大公害。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是會計工作者生產的「產品」,由於存在著虛假偽造問題,致使會計核算失實、信息失真。會計核算水平很低,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導致會計工作秩序混亂,使國家、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者、債權人,蒙受巨大經濟損失。而這些會計領域的造假者正是我們會計人員本身,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究其原因,是會計法制工作不健全,財會人員法制觀念不強,法律意識淡漠或受本位主義或小集團不正當利益的驅使。故意弄虛作假,不嚴格按照財務制度辦事,不能堅持原則,不能抵制不正之風,畏懼強權。這一方面實際上講的就是,財會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素養。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這個問題。 1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工作或勞動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與其特定的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它既是對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規定,同時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是各行各業根據自己的特點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公認的衡量職業活動好壞的標准,是指導本行業活動的規范和准則。會計職業道德是以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和基本要求為指導,在會計工作實踐中,幫助會計人員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它包括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就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明確指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徵,在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要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思道德建設決定著我們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而職業道德建設是整個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又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若乾重要問題的決定》,決議指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加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開展創建文明行業活動,對職工普遍進行職業責任、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的教育,加強崗位培訓,規范行業行為,樹立行業新風。」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對扭轉整個社會風氣,堵塞經濟活動中的漏洞,制止經濟犯罪和損公肥私,化大公為小公等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起著重要作用。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也是會計工作實現法制,逐步走上法制軌道的思想基礎,同時對法制不足的部分起到彌補作用。 2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 2.1 遵紀守法,不畏強權 這一規范要求會計人員要有遵紀守法,剛直不阿的品德,作風正派、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在法紀面前人人平等。對各項財務收支活動要嚴格審查,堅持執行國家頒布的會計法律、規章、制度准則、條例等。要堅決抵制單位領導人授意指使或強令會計人員偽造、編造、篡改會計數據,弄虛作假的不法行為,不畏強權重壓,不徇私情,不怕打擊報復。 2.2 以身作則,廉潔自律 這一規范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堅持原則,律人先律己,不藉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辦事公道,不搞宗派,敢於抵制不正之風,要經得起金錢、地位和權利的考驗,廉潔奉公,執行國家的財經政策、方針、制度,要一視同仁。 2.3 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這一規范就是要求會計在工作中要以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態度,實事求是的反映會計主體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動情況,而不受「主觀」意志、「長官」意志的左右,如實反映,不允許弄虛作假,隱瞞謊報,不得偽造和變造憑證、賬薄、報表,所有會計數據資料,必須內容真實、准確,符合客觀實際。 3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1)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指會計事務管理機構和其他有關部門為使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業道德義務,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而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實施系統和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會計法規教育、經濟形勢教育三個方面。教育對象是所有從事會計工作的在職人員和准備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專業的在校學生。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校、中等專業學校以及各類會計職業學校,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都必須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這是抓職業道德教育的根本環節、源頭環節。①在會計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勤奮進取、勤儉節約、愛崗敬業、艱苦創業精神,恪盡職守、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品德,使學生意識到會計職業在「四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個人理想同職業發展結合起來,樹立起崇高的職業理想;②會計法制教育: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教育,可開設相應的《會計法規教程》課程,加強對學生職業紀律的培養、職業責任的培養,樹立法制的觀念,做到干會計工作要樹立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思想。 (2)在職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對在職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是貫穿於會計人員整個職業生涯的始終。各級財政部門及有關部門應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在職會計人員進行職業教育,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該舉辦定期、不定期的職業道德培訓班,從思想政治方面、會計法制方面和經濟形勢三方面入手,來普遍提高在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同時,還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考核的具體辦法,對不履行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不允許其參加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對於有嚴重違法亂紀行為的會計人員,除應負有關的刑事責任外,還應吊銷這些會計人員已取得資格證書,不允許再從事會計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正確、客觀和公允。把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好壞,作為會計工作達標升級的一個重要考核內容。廣大會計工作者在接受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會計職業道德修養是指會計人員在職業生涯中對自己在道德意識、物質方面進行的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改造活動。即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崗位上通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反復鍛煉、不斷陶冶而形成的崇高的道德品格。職業道德修養不可能靠外界的力量,如法律規章制度強制力來實現,主要靠自我修養。 廣大會計人員要認真學習有關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精神,充分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會計人員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不僅要講專業學習,而且還要講政治學習,堅決抵制歪風邪氣,抵制一切違法亂紀行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偉大工程。會計這支職業大軍要在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樹立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㈥ 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
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探討 全文快照 王偉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年8期
以誠信為本加強專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全文屬快照 於曉光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年7期
對會計專業學生加強誠信教育的思考 全文快照 劉宏 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年1期
淺談會計人員基本職業道德-誠信 全文快照 王靜 中國西部科技-2006年28期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體系 全文快照 叢秀麗 李翩 現代經濟信息-2006年12期
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全文快照 張穎 王文... 遼寧經濟-2007年3期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滑坡探析 全文快照 楊兵 現代商業:理論研究-2007年4期
淺談會計工作的內涵與特點及如何加強改革 全文快照 蔡洪艷 袁傳榮... 活力-200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