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勞動創造了道德

勞動創造了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2-05 18:14:37

㈠ 責任,道德,准則的起源是什麼

1、勞動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類社會的特有現象,動物的本能行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勞動將人與動物區分開來,創造了人、社會和社會關系,也創造了道德。勞動創造了道德主體。勞動在創造人的同時也形成了人與人的關系,原始的勞動分工與協作,使相互依賴、相互扶持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當時最自然、最朴實的道德生活狀態。隨著勞動的進一步發展,勞動分工與協作不斷增強,各種勞動關系逐步明確,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日漸清晰,包含自由、責任等內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確認。因此,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2、社會關系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在生產生活的實踐活動中,人類必然要發生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系。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個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界限逐步明晰,各種利益關系更為凸顯,要求規范、協調或制約利益沖突的意識更為強烈,由此促進了人類道德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可以說,正是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調節各種關系特別是利益關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適應社會關系調節的需要而產生的。 
3、人的自我意識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意識是道德產生的思想認識前提人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充分意識到自我作為社會成員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意識到自我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意識到自我與他人或集體不同的利益關系,並由此產生調節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時,道德才得以產生。 
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學而全面地論述了道德的起源問題,為正確認識和理解道德的本質奠定了基礎。

㈡ 恩格斯名言」勞動創造了人類「是什麼意思

勞動創造人,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決定力量。

恩格斯在1876年所寫的<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明確提出並全面論證了勞動創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在勞動的直接推動下,早期人類大體經歷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或稱古人、晚期智人或稱新人、等4個發展階段。

在從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腦量不斷增大,體態特徵愈來愈區別於猿而近似於現代人。勞動工具日益改進和多樣化,經濟生活逐漸豐富起來,並開始出現原始精神文明。從晚期智人開始,人類逐漸發展成現代世界的各色人種。

(2)勞動創造了道德擴展閱讀

人類勞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自覺活動,活動的結果事先已在人的觀念中存在;動物受本能所驅使的活動是無意識的,它們不能事先「觀念地」製造出活動的結果來。

人類勞動是人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通過勞動來支配自然界,並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記;動物的本能活動則僅僅是適應和利用自然界,單純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發生改變。

人類勞動從製造工具開始,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是人類勞動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動物的「工具」一般說來只是它們的軀體(爪、牙等),某些動物偶爾也使用自然界現成的工具,但它們永遠製造不出那怕是極粗笨的石斧來。

勞動是人類區別於包括猿群在內的其他動物的特徵,而製造工具則是人類不同於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標志。

㈢ 勞動是人類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辨析題

勞動,是一個抽象詞,勞從字形上看是用力,例如收割稻草囤積,視為勞,動指活動的意思,所以勞動的詞義應該是為獲得滿足需求的物質與精神成果進行的體力和腦力活動。這點與字典網路中給出的定義不同,字典網路中定義勞動為創造物質與精神財富的活動,因創造形式高於勞動形式,用創造來解釋勞動是內涵倒錯。

所以如果出題目的人的概念建立在字典網路的基礎上,那麼他們給出的標准答案若肯定的話,實際答案必是否定,如果標准答案是否定的話,那麼實際答案需要再辨析。

接下來從最貼切的概念基礎上辨析,從勞動、人類道德起源、歷史前提的關繫上展開。

首先萬物生靈皆有道德,因為生靈都具備整體性,成就這種整體性的方式為道,而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就是德。當我們把歷史限定在有記錄的文明史,那麼勞動在歷史之前發生,道德在勞動之前已經具備。

簡單地說是,勞動創造了文明,創造了歷史,但不是道德起源的前提。既然勞動創造了歷史,那麼同樣創造了關於道德起源的歷史記載,這樣說就對的。若沒有關於,直接說勞動創造了道德起源的第一歷史前提,就是錯誤的。因為歷史前提不等於歷史,而是人的靈性,人類具備理性的基因,能夠實現精神梯度發展,這是文明與歷史的前提,通過勞動的鍛煉強化了人類的天然秉性,創造了文明,勞動只是過程、方式。

總之第一歷史前提是人類的基因。人類的道德也因此與其它動物的道德有所分別。

這句話的對錯在於是否加了關於兩個字,並且去掉前提字眼。辨析完畢。

㈣ 勞動創造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是否對

不對。遠古時期的熱帶和亞熱帶,人們不需要耕種,甚至不需要狩獵也能生存。那個時候,有點兒類似基督教描述的伊甸園。當人們的貪欲越來越重,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人類的道德倫理因果觀念逐漸喪失,逐漸被趕出了伊甸園,人們不得不辛勤勞動才能生活。

㈤ 勞動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一、生產勞動實踐是形成道德本質的基礎 馬克思認為人類的勞動創造了道德主體,也實現了主體對道德的需求。正是因為有了人類社會勞動出現,從而產生了人類社會的道德。馬克思指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的過程。」〔2〕P177 勞動是「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進而是「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恆的自然必然性。」〔3〕P131 通過探究馬克思的勞動倫理思想,可以發現勞動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和勞動主體需要為前提,勞動者依靠自身能力和生產資料對客觀世界進行創造式的改造和生產,生產出滿足自身需求的有形或無形的產品,其實......

㈥ 勞動是如何創造人類道德體系的

其一,道德自身具有善的屬性。人類的核心價值追求就是「真善美」,而真是善的基礎,善則是真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真」才能成為「善」,而人類追求「真」,其根本價值目的在於追求「善」。美是善的升華,而善則是美的規定。也就是說,人類追求最高的境界是「美」,而就「美」的核心價值內涵來說則是「善」。不是「善」的,就不是「美」的。因此,「善」在「真善美」中處於主體地位。
其二,道德具有治國功能。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最基本的治理手段一是法治,二是德治。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法治以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來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則以道德的說服力、感召力和自覺性來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既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又要堅持不懈地加強道德建設,以德治國。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統一起來。
社會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主體內容,是由道德建設的基本功能決定的。

㈦ 倫理學題為什麼說勞動創造了人對道德的需要

摘要 勞動不僅把自然界提供的材料變為財富,而且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這就是說,勞動不單是一種自然力,它還具有社會性,是社會的勞動,正是在這種社會勞動中創造了人本身。 勞動創造人首先是手的使用。人類在長期勞動過程中,手腳分工,直立行走,手的使用才最後固定下來。手的使用對從猿到人的轉變,對人的機體其它部分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對語言和思維器官的發展有重大的作用。道德自身具有善的屬性。人類的核心價值追求就是「真善美」,而真是善的基礎,善則是真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真」才能成為「善」,而人類追求「真」,其根本價值目的在於追求「善」。美是善的升華,而善則是美的規定。也就是說,人類追求最高的境界是「美」,而就「美」的核心價值內涵來說則是「善」。不是「善」的,就不是「美」的。因此,「善」在「真善美」中處於主體地位,道德需要勞動來建設。

㈧ 簡述道德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道德產生的條件是:

一、勞動

勞動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勞動創造了道德產生的主要條件,也形成了道德產生主觀統一的重要條件,提供了道德產生和發展的動力。勞動使人和動物區別開來,勞動創造了人的本身,創造了人類的社會關系,創造了人類的自我意識。

二、社會關系的形成

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生道德。社會關系的構建會推動道德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並在整個社會中推展開來。

三、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道德是一種調節關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識發生為前提。人類的自我意識促進了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一種默契的道德調節關系,從而推動道德的快速發展和完善。

(8)勞動創造了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的分類有:

一、一般慾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製,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變態等。

二、特殊慾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沖動和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社會學概念)

㈨ 勞動的倫理意義說法正確的有哪些

勞動倫理的意義主要有:

1、勞動創造了道德主體。

2、勞動創造了倫理道德。

3、勞動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

勞動起源論

勞動起源論,是指勞動創造了人類和社會;勞動過程的復雜性要求通過教育把人類積累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證明:人類原始時代教育活動已經存在了,教育是一種永恆的社會現象。

勞動,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基礎,勞動也是人類最原始的現象。

熱點內容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