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人民日報
1. 從什麼時候起,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基本的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新任務
是在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原文如下: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內小康社會的容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一階段目標實現,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2. 如何理解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們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這是我們取得的重大成就。實踐是法律的基礎,法律要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要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並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准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執法者必須忠實於法律。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要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
我們提出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要堅持司法為民,改進司法工作作風,通過熱情服務,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特別是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聯系群眾,規范司法行為,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公開的關注和期待。要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准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要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活動,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我們黨是執政黨,堅持依法執政,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作用。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各級組織部門要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條件。
3.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你好,三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離開其中任何一環,也無法真正實現依法治國。
4. 人民日報新年獻詞2021
(一)人民日報新年獻詞
回首來時路,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隔離」「密切接觸」……各國評選的年度熱詞,訴說著人類共同經歷的艱難歲月。2020,在你生命中刻下怎樣的印記?回望中,那一個個難忘的日日夜夜,依然鮮活如昨,讓人百感交集。
2020有聲音,那是「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的堅強吶喊,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鏗鏘誓言;是「等你回家」的親人寄語,也是「風月同天」與「同擔風雨」的互助情義。2020很難,2020也很暖,真情大愛總是點燃我們心中的希望,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
2020有顏色,那是逆行出征、捨生忘死的「天使白」,是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的「橄欖綠」,是老年患者與醫生共賞的金色余暉,是洪峰中屹立不倒的鮮紅黨旗。無數種色彩,暈染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畫卷,溫暖著14億人的心田。
2020有味道,那是大街小巷重燃的煙火氣,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豐收之年的稻麥飄香,是汗水裡的奮斗味道。每個時代最深的刻痕,總有奮斗者篤行的足跡。各行各業按下「快進鍵」,脫貧攻堅收官戰加緊推進,人們奮力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無數人的日夜兼程,挺立起一個國家風雨無阻向前進的雄偉身姿。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歷經艱難險阻,付出巨大努力,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如期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社會主義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諸多奮斗目標在2020年畫上句號,「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們不僅見證歷史,更在創造歷史。
詩人說,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2020很短,一個個困難挑戰接踵而來,把時間折疊壓縮。
2020很長,億萬中華兒女從困難中奮起,拼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人民日報新年獻詞
事實是最好的老師,勝過一切豪言壯語。從抗疫到抗洪,從脫貧攻堅到復工復產,一個個「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艱辛故事,如同一場場超大規模「現場情景教學」,讓人們更真切、更深刻地讀懂中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聲令下,9000多萬黨員沖在前,14億人齊動員,千家萬戶共堅守,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這是何其強大的組織動員力和治理能力!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寧可承受一段時間內經濟下滑甚至短期「停擺」,為了救治患者不惜一切代價,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說明中國無比珍視生命、人民在執政黨心中至高無上?
全國調集340多支醫療隊、4.2萬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數萬名建設者僅用10天就建成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僅用12天就建成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這難道不是對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的生動詮釋?
頂住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各國企業和機構紛紛「看好中國」。
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涌動,一些國家遏制打壓全面升級,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全球團結抗疫,高舉多邊主義旗幟推動開放合作,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一目瞭然。
有人說,疫情沒有成為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反而成了社會主義中國的「高光時刻」。
2020年的大戰大考,無可辯駁地告訴我們:黨的堅強領導是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洪荒偉力是戰勝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強大力量。
這就是讀懂社會主義中國的「核心密碼」。
從打破封鎖圍堵,到戰勝地震洪水,從抗擊嚴重疫情,到應對金融危機,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華民族就是這么櫛風沐雨走過來的,中國就是這么披荊斬棘闖過來的,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就是這么在攻堅克難中創造出來的。
「原來你是這樣的中國」。有人感慨,2020帶給國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對黨和國家的信任與信賴。經歷了大災大疫,我們更懂得感恩和珍惜;經歷了生死考驗,我們更能體會到家和國的命運與共。一個以人民為中心的國家,一個心繫人民、造福人民的執政黨,讓人們感到安心,對明天更有信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三)人民日報新年獻詞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在歷史坐標系中,這一年註定將留下極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記。
這是一道歷史的分水嶺。1949—1978—2020—2021—2035—2050,歷史前進的脈絡總是給人以深刻啟示。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實行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富起來」;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則標志著我們正處於全力實現「強起來」的歷史新時代。跨越重重峰巒,開拓全新境界,乘勢而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民族復興事業將揭開新篇章。
這是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新征程,重新定義了發展,也重塑著我們的生活。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邁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意味著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實現由量到質、由大到強的一次大跨越。
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新奇跡。14億中國人攜手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意味著什麼?如果說18世紀下半葉英國開啟現代化時人口是千萬級的,20世紀之後美國逐漸領跑現代化時人口是上億級的,那麼中國的現代化是「10億級」超大人口規模的現代化。當今世界,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總和不到10億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驚人一躍」,將超過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現代化人口的總和,必將深刻改寫現代化世界版圖。
「只有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收獲別樣的風景。」中國開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紮根中國實際,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話,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人類帶來了新希望。這是人類歷史上一件震古爍今、影響深遠的大事。
現代化的夢想,曾經如此遙遠,現在又如此真切。梁啟超在《新中國未來記》里的預言,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的暢想,方誌敏在《可愛的中國》里的深情呼喚,在今天的中國大地上逐漸化為現實。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曾經的歷史叩問「中國人能近代化嗎」,在新時代中國浩盪前行的步伐中,得到了無比堅定的回答:
中國一定行,中國人一定能!
(四)人民日報新年獻詞
一家外國媒體感言:在中國,黨的計劃也是人民的計劃,因為這些計劃致力改善社會各階層民眾的生活。翻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萬多字的內容,既有大國發展的雄心壯志,更有每一個人的期盼與幸福。
「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新征程的宏偉藍圖振奮人心,每一個目標的實現,背後凝結著多少代人的追求與奮斗。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為民生改善打牢基礎;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讓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富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更有力地托舉起學子們的夢想之翼;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有更多保障;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解除人們的後顧之憂……「十四五」規劃建議字里行間傳遞著發展的溫度,「人民」二字如一條紅線貫穿始終,讓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未來。
這是一份庄嚴的承諾,更是一種溫暖而樸素的價值追求:中國的現代化,不僅是「物」的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化;不僅要實現國家的富強,更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匯入江海,涓滴才能永不幹涸;融入時代,人生自有無限精彩。新征程,是中國發展的新征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新征程。在中國號巨輪航行的海圖中,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的坐標,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讓個體奮斗與時代宏圖相互激盪,就一定能建設一個更強盛的國家,成就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百圍之木,始於勾萌;萬里之途,起於跬步。」沒有等出來的成功,只有干出來的精彩。人間值得,每一個打拚的你更值得。
(五)人民日報新年獻詞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站在新年的門檻上眺望前方,有陽光也有風雨,有通途也有險阻。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形勢向好,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一些領域「卡脖子」問題仍然嚴重,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迎來新的一年,人們還有這樣那樣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之下,一些人感慨「世界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疫情帶來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各種「黑天鵝」「灰犀牛」層出不窮,我們必須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謀求發展。前進道路上,不可能一馬平川、一帆風順、一路鮮花,少不了「攔路虎」和「回頭浪」,我們必須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追夢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實現心中夢想,唯有「奮斗」成就。走過2020年,走過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風雨歷程,一個啟示分外鮮明: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時代前行的迅猛步伐,讓我們等不得;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讓我們慢不得;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更讓我們拖不得。
任憑亂雲飛渡,哪怕驚濤駭浪,關鍵是要辦好自己的事。新征程上,我們更需增強危中有機、化危為機的機遇意識,增強守住底線、安全發展的風險意識,以准確識變之智、科學應變之道、主動求變之能,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將奮斗進行到底。
我們即將迎來農歷辛丑牛年。俗話說「牛馬年好耕田」,這是辛勤耕耘的年份,「牛」象徵著拼搏實乾的精神。新征程上,我們更加呼喚這樣的「中國牛」。
做「開山牛」,敢闖敢拼,一往無前,挺進「無人區」;做「拓荒牛」,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當好「排頭兵」;做「孺子牛」,心繫人民,苦幹實干,甘當「勤務員」;做「老黃牛」,敬業奉獻,踏踏實實,爭做「實幹家」。
「天下無難能不可為之事,而有能為必可成之人。」胸中若有凌雲志,不待揚鞭自奮蹄。凝聚「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奮鬥合力,負重前行的「中國牛」,定能耕耘出更加絢麗的「中國紅」。
5. 為什麼堅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生活當抄中不相信任何人和盲目的相信任何人,都是不理智的行為,都是一種心理不成熟的表現。有的朋友,有那麼一些點頭朋友,在生活當中欺騙過我,甚至有幾個所謂的老朋友,都曾經在工作上排擠過我,禍害過我,我也曾經為那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懊惱過,後悔過。青年時期我也曾經為那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生過氣,罵過人,甚至還曾經和人家動手打過架。可過不了幾天,我就會把那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都給淡忘了。難道是我這個人的記性不好?還是我就是一個好療傷疤就會忘了疼的人?
6. 如何推動和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只有建立全民監督的體系,才能落實法制政府,實現法制社會,成為法治國家。
7. 如何進行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當務之急是先讓所有當官的去學習法律,要讓他們知道哪些是違法的行為。
8.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關系是什麼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相互關系是:建設法治國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建設法治國家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基礎,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法治國家的條件;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社會的保障,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
要在同一時空同一語境解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涵義,可能要循以下三個步驟進行:首先探討國家、政府、社會的不同內涵和外延。
其次,研究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中法治的共同要件;最後,分析法治分別與國家、政府、社會組合後法治涵義重心的差別,法治與國家、政府、社會組合後形成的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個概念的異同。
相關如下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9.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三者關系密切其中法制國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什麼
改革開放以後,法治建設工作日益受到重視,我國法治建設從法制老十六字方針、專依政策辦屬事向依法辦事和依政策辦事並重過渡、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兩個堅持」以及法治中國的法治發展歷程來看,我國的法治建設是一個由點到面的過程,是共產黨對法治建設不斷深化的過程,法治中國具有歷史繼承性和發展的階段性。另外從法治中國的構成要素來說,其應該是一個能夠包含「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嚴格守法」法治環節,以及法律體系向法治體系的轉變和兩個堅持的建設路徑。從這方面來看,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國家、法治政黨、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