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法治環境
『壹』 法治教育還是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一個法制教育。讓人們了解法律,運用法律的;遵守法律,怕法律。
『貳』 當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現狀
1.教育環境的缺失
中學生法治教育既是學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法治教育中,學校、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形成,這是中學法治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我們大多數人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一些家長甚至對法律視而不見,不能以身作則。在社會環境中,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教育材料,只有形式。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家庭無條件,學校無法管理,社會環境的約束力有限,因此目前的法治教育效果不佳。
2.法治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不足
作為我國中學生法律教育的主體,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學生能否正確樹立法治觀念,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法治教育能否取得實效。大多數學校都有政治思想方面的課程,但教學是形式化的,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且沒有相應的監督評價機制,也沒有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標准。因此,法治教育在我國中學沒有實際意義和影響。
3.中學生對法治教育自我認識不足
在當前的應試教育環境下,法治教育被定義為一門瑣碎的課程,中學生認為法治教育中有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一些學生甚至在學校違反規定。他們認為違反紀律只會受到教師或學校的批評和警告。眾所周知,這種隨意性的行為很可能會逐漸發展成違法甚至犯罪行為。這樣的事件在社會上並不罕見。因為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缺乏社會意識,在做很多事情之前,他們很少考慮後果。此外,中學生自製力差,可能有逆反心理,缺乏法律意識,容易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叄』 如何理解法治環境是最重要的發展環境
法治環境是指全社會尊重和踐行憲法法律,國家和社會事務依法治理所形成的特定意義上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管理趨向文明過程中所形成的制度化特徵和必不可少的客觀基礎,對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維護、保障、促進、規范和鞏固的作用,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我省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改革、發展、穩定只有在良好法治環境中才可順利實現
當前,我省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進入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進入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崛起的關鍵期。發展對於我省這樣經濟社會相對落後的省份仍然是首要任務。發展需要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同時又不能引發社會震盪。為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重大改革要於法有據,要以法治引導、規范改革行為。由政策引導到法治引導,這是我國改革方式的重大變化。以法治護航改革,一方面在立法環節凝聚共識,減少改革阻力;另一方面,一改政策引導型改革的易變性,使社會個體能夠預測行為的結果,在秩序下追求利益自由,既保障了社會的穩定,也在整體上推動了社會發展。如果沒有法治環境的保障,社會共識難以形成,個體行為缺乏規范,公共權力難以制約,不僅改革會夭折,發展會畸形,社會穩定也難以實現。從這一意義上講,推動河北改革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至關重要。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建設「三個河北」的重要保障
省委八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全省上下形成共識,凝神聚力,共同奮斗,也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法治環境建設,一是有利於保障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確保政府宏觀調控措施的有效實施,防止權力過度干預市場,同時也有利於政府正確實施發展規劃,發揮政府在克服市場經濟外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法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職權職責、權利和義務,形成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的良好局面。二是通過法治自身的規范作用和救濟功能,對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予以及時糾正和完善,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協調發展,防止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為眼前利益犧牲長遠發展的情況發生,培育自我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
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於市場資源的聚集和流動
市場的核心是自由競爭、平等競爭和秩序化競爭,而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是自由、平等、秩序、公正,市場與法治是硬幣的兩面,如果說市場是經濟內核,法治則是制度骨架,二者相互促進,互為表裡,市場的契約文明會促進法治化制度文明,而法治化的制度文明又會創造既有自由又有秩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法治是市場交易的准則,是投資安全的保障,是政府行為的依據。良好的法治環境能夠給投資者明確的利益預期,減少交易成本,提供投資保障,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是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信用保證,已經成為吸引眾多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法治環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投資環境,就是競爭力。法治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投資環境,影響著市場資源的聚集與流動,影響著一個地方的整體形象。對我省來講,要吸引更多生產要素聚集,提升經濟競爭力,必須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規范公權行為,推進治理現代化的保障
加強對公權力的制約,是法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讓權力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與依法治國的共同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省委書記周本順指出,各地各部門都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跳出自身利益的藩籬,自覺在大局下推進改革,堅決破除束縛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把法治建設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中真正落實法治要求、體現法治精神。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的黨委依法執政、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以及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等措施,都是著力從制度方面管住權力的舉措。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對全會提出的各項舉措,要一項一項地進行細化分解,明確責任,明確標准,明確抓手,務求實效。
良好的法治環境需要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識
公民的法治意識是法治環境的組成部分,而公民法治意識的培育和提高也有賴於整體法治環境的改善。如果公民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淡薄,再好的法律也會因為得不到遵守和執行而不起作用,良好的法治環境更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即。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加強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教育,引導大家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能觸碰,牢記法律底線不能逾越,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守法,才會推動全社會崇法守法良好風氣的形成。其次,要通過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法治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的法治意識。摒棄或改變各種不利於法治的傳統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人們發自內心地擁護和信仰法治,自覺地把法律規定內化為行為准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環境。當前,根據我省實際情況,要健全法律服務體系和機構,改變空洞說教、形式主義的法治宣傳方式,結合公民身邊實例和切身利益,有針對性地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高效、廉潔、公正、公平、公開和法治化的糾紛解決新機制,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肆』 法治教育是什麼
法制教育是讓公民懂法、守法、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合格的社會一分子!
『伍』 手抄報的題目讓選法制教育,環境保護,安全教育,你們說生活常識選什麼好,最好四五百個字
頭部
1、發生頭痛、頭暈時,可在太陽穴塗上牙膏,因為牙膏含有薄荷腦、丁香油可鎮痛; 2、頭痛時把蘋果磨成泥狀塗在紗布上,貼在頭痛處,症狀可減輕;
口腔
1、牙齒黃,可以把花生嚼碎後含在嘴裡,並刷牙三分鍾,很有效; 2、吃了有異味的東西,如大蒜、臭豆腐,吃幾顆花生米就好了; 3、若有小面積皮膚損傷或者燒傷、燙傷,抹上少許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 4、經常裝茶的杯子裡面留下難看的茶漬,用牙膏洗之,非常干凈; 5、嘴裡有潰瘍,就用維生素C貼在潰瘍處,等它溶化後潰瘍基本就好了; 6、吃了辣的東西,感覺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裡放上少許鹽,含一下,漱下口,就不辣了;
眼部
1、仰頭點眼葯水時微微張嘴,這樣眼睛就不會亂眨了; 2、眼睛進了小灰塵,閉上眼睛用力咳嗽幾下,灰塵就會自己出來;
鼻子
1、洗完臉後,用手指沾些細鹽在鼻頭兩側輕輕按摩,然後再用清水沖洗,黑頭和粉刺就會清除干凈,毛細孔也會變小;
喉部
1、如果嗓子、牙齦發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塊,沾著鹽吃,記得一定要是晚上,當時症狀就會減輕,第二天就好了; 2、打打嗝時就喝點醋,立竿見影; 3、治療咳嗽,特別是乾咳,晚上睡覺前,用純芝麻香油煎雞蛋,油放稍多些,什麼調味料都不要放,趁熱吃過就去睡覺,連吃幾天效果很明顯;
『陸』 法制教育的內容 急
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①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民主,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權利。②教育學生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據,是保證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強大武器,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又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人人都要養成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觀念和習慣,同違反和破壞憲法的行為進行斗爭。③要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的辯證統一關系。懂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而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要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民主權利,運用社會主義法制這一武器,保護人民的民主權利,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維護社會秩序。④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什麼是法,法的階級本質和作用,以及有關的政策法令。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法律,並勇於同一切違法現象作斗爭。
其內容包括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基本方針和政治,民主意識,法律基本知識,革命紀律的教育等等。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教育,首先應幫助全體人民增強當家作主的政治責任感,正確運用民主權利。教育人們懂得社會主義民主,是在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下的民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時又必須遵守社會主義紀律和法制,不允許以任何借口搞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中心的各個法規,成績顯著,但各有關部門的法規,與經濟發展的進程相比,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和實施,如計劃法、財政立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律、法規的教育,引導和幫助人們懂得什麼是守法,什麼是違法,明確是非界限,在全社會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人們懂得堅決同無政府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資產階級自由化等非民主現象作斗爭是必須履行的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總之,通過民主與法制教育,使整個社會形成一個全民學法、知法、懂法、執法、遵紀守法的新局面。
『柒』 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什麼樣的法制環境
1、實踐是法律的基礎,法律要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要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並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2、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准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3、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執法者必須忠實於法律。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要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4、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要堅持司法為民,改進司法工作作風,通過熱情服務,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特別是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聯系群眾,規范司法行為,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公開的關注和期待。要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5、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准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要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活動,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6、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依法事,帶頭遵守法律。各級組織部門要把能不能依法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條件。
『捌』 法制安全教育的稿子490字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一切為了孩子,給青少年營造一個和諧、平安的學習氛圍,也是我們學校一直所重視的,更是我們教師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
學校將中小學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護、財產安全教育等內容列為教育重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法制教育內容,將法制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學校法制教育的針對性,使法制教育深入到方方面面,力求全面無遺漏。
另外,除了安排教師組織班會教育,學校組織觀看相關座談,學校還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園網等宣傳媒體,加大「法制教育、平安校園」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確保法制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然,法制教育不僅要向青少年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製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應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法律就在身邊,我們學習、生活的學校、家庭、社會有一個強大的法律保護網,時時刻刻規范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調整著各種社會關系,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並有一個良性發展。
換個角度講,法制教育是一個普法的過程。我們應當告訴學生日常生活的中有哪些針對他們的陷阱,如何識別、自救、求助等。還要讓他們明白有哪些權利,如人格權、受教育權等等,如果這些權利受到侵害應當採取何種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不至於付出更大的代價。總之,開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養學生民主、法治的觀念,讓青少年認識到法律不是約束行為的鎖鏈,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義會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勢群體也能得到法律陽光的普照,從而自然地產生對法律的信仰,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才是他們真正缺少的,是他們從單純的課堂教育中學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價值所在。
遵紀守法的道理人人都懂,法制教育更要潛移默化地從青少年身邊的事件起,從他們身邊的事做起,通過科學全面的法制教育增強有青少年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和守法用法的意識,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和諧、向上的法制環境。
『玖』 法治教育進校園如何有效落實
校園安全對校長工作具有一票否決權的時候,法制就走進學校了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師生關系緊張經常大打出手,同學之間互相欺負等等,看似小事,其實都是違法犯罪的萌芽,一旦出了事也是找個老師當替罪羊,如果出了問題可以對學校的管理者校長進行下崗等處罰的話,那麼學校對學生工作就會更認真了
正所謂『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拾』 您對本市/本區的法治宣傳教育(普法)工作有什麼建議和意見
如何在法治新常態下探索、實踐出法治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縱深開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是當前擺在各級普法主管機關和廣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和現實問題。為此,筆者就余江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從中探尋發現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對策和建議,以供參考。
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
(一)高位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保障機制比較完善
我縣高度重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四套班子分管和聯系的副縣級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普法教育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各司其職,「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機制落實到位,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完善考評機制,把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納入了綜治考核體系,把普法「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精心打造了普法講師團、普法聯絡員、法制副校長和法律服務團等四支普法隊伍,形成了一支由人民調解員、村「兩委」幹部、老教師、老幹部、大學生村官等組成的龐大農村法治宣傳教育隊伍,覆蓋全縣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網路體系形成。
(二)分類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初步顯現
我縣堅持以「法律六進」為載體,以普法重點對象為突破口,分類推進,整體推動「六五」普法規劃實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在領導幹部層面,建立健全了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和科級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將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知識納入剛性學習和考試內容。進一步增強了全縣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和維護穩定的能力。在農村群眾層面,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了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在各新農村建設點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牆、法治文化路和法治文化苑,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內涵和途徑。在學校學生層面,全面建立和完善了法制副校長聘任制度,為全縣34所中、小學校選聘了40名法制副校長,明確要求每名法制副校長為學校師生上法制教育課每學期不少於2堂(次)。同時,把法治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文化學習課程,逐步形成了法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在企業管理及務工人員層面,定期組織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者深入企業和工廠,為廣大的經營管理和務工人員開展法律知識講座和法律咨詢服務,有效提升了管理人員依法經營和務工人員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營造了濃厚的企業法治文化;組建了縣工商聯(總商會)法律服務中心,為全縣各企業提供「法律體檢」服務,幫助預防和規避法律風險和漏洞,為企業健康、科學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突出特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亮點紛呈
近年來,我縣以創建法治余江、平安余江為目標,結合縣情和群眾群眾法律需求,積極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方式和載體,豐富法治宣傳教育內容,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不斷邁上新水平,2014年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工作先進縣」稱號。全方位打造法治文化陣地,在縣城精心打造了一條百米法制宣傳長廊,各鄉(鎮)30米以上法制宣傳欄普遍建成;依託縣廉政文化主題公園,增添法治名言警句、古今中外法治故事宣傳碑、法治雕塑和法治人物長廊,打造了集廉政、法治、休閑於一體的法治文化公園;以農村普遍建成的農民書屋為平台,積極介入、指導農民書屋設立法律圖書角,強化各類法律書籍的管理和分類,法律書屋工程建設逐步推進;在《余江報》開辟法治宣傳專欄,搭建普法簡訊平台,宣傳和推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亮點和特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採取「試點先行、培育典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原則,在全縣樹立 「法治余江」建設示範點60個,覆蓋鄉鎮、機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