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黨在法治中

黨在法治中

發布時間: 2022-02-06 15:42:57

❶ 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應該如何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一是要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歷史反思、現實考量和戰略謀劃三個維度表明了中央的考慮和意圖,想得很深、看得很遠。過去我們黨是革命黨,現在是執政黨,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必須走向法治。法治是執政黨執政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保障。要清醒認識到法治在治國理政中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增強推進法治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要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以往「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雖然只有一字之變,但含義不同,表明依法治國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都納入其中,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心,從以構建完備的法律體系為主,逐漸轉向完善法律體系和加強法律施行並重。
三是要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就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三個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個一體建設」。「三個共同推進」相互融合、緊密聯系,體現了法治的全局性和整體性;「三個一體建設」在本質和目標上是相通的,體現了法治的協調性和配合性,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協調、相適應。
四是要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這「五個堅持」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基本經驗,只有牢牢把握好這五個方面,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才能立足中國實際建設好法治國家。
五是要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就是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四大任務中,科學立法是前提,嚴格執法是關鍵,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礎,四者相互聯系、環環相扣,構成了我國新時期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也是建設法治中國的衡量標准。
六是要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就是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180多項改革措施,加強立法、執法、司法三支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確保依法治國各項任務的落實。

❷ 黨在法治工作中碰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哪些

主要是如何將權力關進籠子里去。將權力透明化的問題!

❸ 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作用

1、黨對社會主義法制的思想領導。
2、黨對社會主義法制的政治領導。
3、黨對社會主義法制的組織領導。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
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
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
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❹ 中國共產黨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有哪幾面

序是社會存在的條件,和諧是社會的價值目標。對於和諧的追求和秩序的安排不同的內文化做出了不同的容設計。法治(而非法制)源於西方,在全球化過程中被世人接受,成為設計社會秩序進而追求社會和諧的最優方式,也因此成為一種普世性的價值。 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後,法治自近代以來再次成為國人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建設當代中國法治也成為學術界的熱點問題。中國的法治建設需要法治理論的指導,而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的法治觀對國家的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分析和研究中國共產黨法治觀就有著重要的理... 展開 秩序是社會存在的條件,和諧是社會的價值目標。對於和諧的追求和秩序的安排不同的文化做出了不同的設計。法治(而非法制)源於西方,在全球化過程中被世人接受,成為設計社會秩序進而追求社會和諧的最優方式,也因此成為一種普世性的價值。

❺ 黨委在法治建設中起到什麼作用

好的作抄用沒有看到,但是襲破壞法制的事件卻不少,比如地方政腐強行拆遷,對侵害國民的事件聽之任之,釣魚執法、以創收為目的事情不亦樂乎,其種種行為導致社會風氣發生根本性變化,黨政分家天天講,憲法卻從來都是被擱置高樓。在這種狀況下還談法治建設是不是在講笑話?

❻ 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法制是什麼

十五大報告中正式使用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而不再使用此前的「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概念。「法制」與「法治」雖一字之差,但其本質涵義差別極大,「法治」即法學界所說的「水治」,須以人民民主和人民主權為基礎,與「人治」相對立,是一種獨立的治國目標和價值取向,體現著法律至上的精神和觀念;而「法制」則是法律制度的簡稱,是一種手段和工具,既可以存在於「法治國家」之下,也可以存在於「人治國家」之下。因此,為了更為准確地反映現代法治的內涵和價值標准,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和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均正式使用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准確表述。一個字的修改,反映了理論的發展和觀念的提升。

❼ 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法治事業中的集中體現是

一、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一)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領導核心。
(二)堅持黨對法治事業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二、深刻認識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領導的客觀必然性 (一)黨的歷史地位決定了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必須把黨的領導作為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二)社會主義事業的實際推行必須依靠黨的領導。 各國法治都必須依賴其社會主導性政治力量,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三)改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黨的各項事業,必須加強黨對法治事業的領導。 新時期,我黨提出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理念,加強黨的領導是實現這一理念的重要措施。
三、准確把握黨對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領導作用 (一)黨是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積極倡導者
(二)黨是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主要推動者
(三)黨是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堅定維護者
四、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法治事業中的集中體現 (一)思想領導:是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方向的根本關鍵。 要把握我國法治發展的方向,有效抵制錯誤思潮和理論的影響,保證我國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二)政治領導:是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發展的重要保證。 1.要把黨的各項政治主張和要求及時地反映到立法之中
2.把法治實踐納入黨的戰略部署之中
3.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高度統一
(三)組織領導:是實現黨的思想領導和政治領導的必要方式和手段。 1.要加強法治機關的黨的組織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2.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3.要加強黨對法治實踐的監督

❽ 黨在幾大最早題出依法治國的

提出時間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❾ 說明黨在依法治國方面的進步

1978年,隨著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法治建設應運而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認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新時期法治建設的邏輯起點是保障人民民主的政治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隨著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發展,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即實現小康的戰略構想。他在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是硬道理的同時,提出了沒有民主法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著名論斷。

黨的十三大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強調指出,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民主和專政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治建設必須貫穿於改革的全過程。

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要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加強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強調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確立,是我們黨治國理念和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任務,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十條基本經驗,其中就包括了發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內容。黨的十六大強調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民主法治是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原則。

黨的十七大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基本內涵和要求,強調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對法治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拓展。從保障人民民主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改革開放到國家長治久安,從建設政治文明到構建和諧社會,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和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

都是通過一些會強調依法治國重要性,並落實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