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費立法
Ⅰ 中介公司隱瞞真實情況,怎麼辦
現實困惑
某銷售公司委託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為其聯系辦公用房,雙方約定銷售公司租賃合同成立後以一個月房租作為中介費用。雙方簽訂合同後,房屋中介公司向銷售公司提供多處房屋信息,銷售公司對一處臨街房比較滿意,與中介公司簽訂了合同,在支付半年房租後銷售公司進入該房屋辦公。不到兩個月該區域拆遷,銷售公司無法正常辦公。原來房屋中介公司隱瞞該房所在區域將拆遷的情況,銷售公司要求中介公司返還四個月房租並返還作為中介費的一個月房租。銷售公司的主張能夠得到法律支持嗎?
律師答疑
在市場經濟中,由於交易雙方在交易前互不了解,因此可能尋求一位具有中間立場並且具有一定素質的人或者公司,來對交易進行經濟或者信譽上的擔保,以推動買賣順利進行。房屋中介公司為他人的房屋租賃、交易提供幫助,並收取費用,在我國迅速地成長和發展。對於中介公司故意提供虛假信息騙取中介費用的,我國《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條規定:「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房屋中介公司隱瞞該出租房所在區域將拆遷的情況,使銷售公司入住不到兩個月就無法正常辦公。該房屋中介公司依法應當返還其四個月的房租並不得要求其支付報酬,返還其作為中介費的一個月房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百二十五條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法理薈萃
居間活動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可以促進交易,繁榮市場經濟;另一方面,居間人的不完全履行會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因此需立法者嚴格規定,避免居間人非法牟利。
Ⅱ 我的房子掛在中介,中介帶客戶看完房,客戶直接找我私下交易後,中介起訴我,我還用支付中介費嗎
在中介掛牌出售房屋,然後與購買房屋的人私下交易,逃避中介費用,這雖然節省了中介費,但也存在風險,首先各項交易程序我們就不熟悉,往往需要重復勞動。再就是我們的交易手續不多不規范,如果有後遺症就非常麻煩。再就是如果私下交易被中介掌握了證據,不僅要賠償,中介服務也會打折扣,真正來說還是在中介的幫助下進行交易為好。
Ⅲ 房屋中介的樹立形象
房地產中介公司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一些不思遠慮、但求近見的公司,由於內部經紀人、業務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利用一些尚不規范或管理不健全的空隙,投機取巧,不擇手段,不講信用,甚至欺詐牟利。這在社會上造成了極不良的影響。九十年代初,由於房地產市場的一時過熱,房地產中介公司發展過快,加上政府對該行業的管理法規不健全,許多經紀人素質不高,從業人員無牌經營,個體經營,中介費收取過重等原因,妨礙了房地產中介公司的正常動作和發展。要轉變這種狀況,還中介公司固有的聲譽、地位及其從業人員必須在政府加強行業管理、規范管理等一系列立法及措施相應出台後,要嚴格遵守執行,堅持職業道德和行業操守,以高准則高素質的高效服務,贏利公司效益,建立中介公司的良好形象與品牌,自強、自律、為客戶提供公平的優質服務,從而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
Ⅳ 請問房產中介違約,要起訴需要經過哪些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Ⅳ 傭金的規定方法有哪些
"居間服務傭金協議
甲方代表: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乙方代表: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甲、乙雙方本著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經友好協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簽定本合同,由雙方共同遵守。
一、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 合作期間,甲方需承擔乙方在洽談廣告銷售過程中招待費(招待費所指:請客戶吃飯的用餐費,節假送禮的禮品費)。
二、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 合作期間,乙方負責洽談廣告銷售及其所談廣告業務的收款。
2. 合作期間:乙方享受自己所帶來業務總金額10%(百分之十)的提成,年底享受公司總金額的1.5%(百分之一點五)的獎勵。
三、合作期限
1. 合同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為期___年)
如雙方對合作滿意,可於本合同到期前三個月,協商繼續合作事宜。
四、支付和支付時間及方式
1.甲方在收到每筆丙公司的廣告製作費款項後,以一個季度(3個月)為結算點,支付乙方的10%(百分之十)的提成。
五、糾紛解決
雙方在履行該合同期間出現糾紛,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簽署地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七、合同生效、終止
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持一份,未盡事宜雙方私下協商,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終止。
甲方: 乙方:
簽訂時間: 居間作為中介的一種形式,其宗旨是把同一商品的買賣雙方聯系在一起,以促成交易後取得合理傭金的服務。無論何種居間,居間人都不是委託人的代理人,而只是居於交易雙方當事人之間起介紹、協助作用的中間人。居間合同發生的費用就是居間費用,居間人取得報酬必須具備兩個要件;第一,所介紹的合同,必須成立;第二,合同的成立,與居間人的介紹有因果關系。只有兩者同時具備,委託人才負有支付報酬的義務。
《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六條規定: 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對居間人的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根據居間人的勞務合理確定。因居間人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該合同的當事人平均負擔居間人的報酬。 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負擔。
以上就是居間服務傭金協議要注意的問題。
Ⅵ 我國房地產法律的立法體系
目前,中國房地產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績,該體系的構架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技術規范等構成。其中,法律主要有三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1994年頒布,1995年1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98年修訂,1999年1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1989年頒布,1990年4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城市規劃法)》。特別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它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邁人了法制管理的新時期,為依法管理房地產市場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這部法律除確立了中國房地產管理的基本原則,還對房地產開發用地、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房地產權屬登記等主要管理環節,確立了一系列基本制度,做出了具體規定,內容十分豐富。
房地產的行政法規是以國務院令頒布的,主要有:《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實施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條例)等。
房地產的部門規章是以國務院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部長令頒布的,主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城市房屋拆遷單位管理規定》、《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中介服務管理規定》、《房地產估價師注冊管理辦法》、《房產測繪管理辦法》、《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權屬檔案管理辦法》、《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城市房屋修繕管理規定》、《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城市異產毗連房屋管理規定》、《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公有住宅售後維修養護管理暫行辦法》、《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暫行辦法》、《城市廉租住房管理辦法》等
此外,還有《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城市房地產市場評估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加強與銀行貸款業務相關的房地產抵押和評估管理工作的通知》、《房地產經紀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房地產經紀人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關於房地產中介服務收費的通知》等多項規范性文件,以及國家標准《房地產估價規范》、《房產測量規范》等多項技術法規。
目前,房地產管理的主要環節均有法可依,房地產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為住宅建設和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丁良好的上層建築環境。
Ⅶ 深圳學區房驚魂48小時:業主連夜降價 有買家欲棄200萬元定金毀約
學區房退燒已成定局
學區房退燒已成定局。在北京西城區全面實施多校劃片破除了學區房信仰之後,深圳也將迎來大動作,擬立法推行大學區招生。
消息一出,市場迅速反應,48小時內,深圳學區房劇震。
8月1日,深圳市官方權威平台深圳發文表示《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草案》)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網站公開徵求意見。針對各界關注的教育公平問題,《草案》明確提出推行大學區招生和辦學管理模式,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制度,以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結構。
「我7月底看中香蜜湖的學位房並下了200萬元定金,加上稅費、中介費等各方面費用總購房成本超過2000萬元。」8月1日晚,深圳換房客張小玲(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深圳擬立法推行大學區後,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應該放棄200萬元定金退房。
在張小玲看來,如果深圳推行大學區,原先定下的房源價值將大打折扣。相較於承受房屋跌價的損失,及時止損更理智。目前細則未明,張小玲仍在觀望,但天秤已有所傾斜。
買家仍在觀望時,已有賣家果斷割肉,搶先降價。其中,深圳學區房「頂配」百花片區反應最為熱烈。
8月3日,百花片區房產經紀人黃思燕(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學區房新政消息出來後,已有多名學區房業主調價,幅度均以百萬元起步。多名業主對該中介表示,只要買家誠心想買,價格可談。
「長安花園去年成交在1400多萬元,現在1300多萬元就可以買到。」黃思燕表示,目前百花片區業主心態分化,在高位買進學區房的業主最焦慮,但因成本高,降價幅度小。早期買入房產且學位已用過的業主降價幅度大,只要買家決策時間短,談價空間頗大。
8月3日,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草案》將對義務教育中長期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和學區房炒作之風形成巨大沖擊,廣大市民在義務教育和住房上的壓力會得到非常大的緩解。原來買學區房後百分之百可以上名校,現在大學區制度下只有上名校的概率,而不能確保上學。因此,原有的學區房價值必將大打折扣,房價出現顯著下跌將是大概率事件。
買賣雙方深度博弈
作為深圳學區房的天花板,百花片區以教育資源集中著稱。以帶有雙實驗學位(深圳實驗小學和實驗中學)的國城花園為例,該小區已有超30年房齡,但由於名校學位加持,國城花園成交單價曾超過30萬元/平方米。
當政策轉向時,深圳頂級學區房片區最為敏感,價格變動也最明顯。
8月3日上午,百花片區的長城大廈法拍房因無人報價流拍。該房源建築面積為104.7平方米,起拍價為1084萬元,單價約10.4萬元/平方米。在阿里拍賣網上,該房源共有181人設置了拍賣提醒,引起近5000人圍觀。
同日,一名深圳房產從業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今年受二手房指導價影響,百花片區成交量低迷,成交的房源主要通過法拍途徑。由於法拍房價格更低,買家購買後空間較大,因此投資熱度相較於普通住宅更高。但此次長城大廈的拍賣時間在《草案》發布之後,買家都在觀望政策走勢,不敢貿然買進。
盡管《草案》仍在徵集意見階段,具體細則尚未出台,但持有學區房的業主或有意入手學區房的購房者已開始觀望。他們一面擔心學區房的價值一夜歸零,另一面又憂慮政策未來是否還會調整,市場買賣雙方進入深度博弈期。
林妍(化名)曾一度視為珍寶的羅湖學位房,如今變成了燙手山芋。2018年8月,林妍以總價160萬元買入羅湖學區房,單價為7.27萬元/平方米。2020年深圳樓市最火的時候,該小區同戶型的房源報價一度高達400萬元,漲幅高達150%。
8月2日,林妍從羅湖房產經紀人處獲悉,她所在的小區已有業主先行降價,同小區同戶型的房源掛牌價僅為270萬元,較最高點下跌超百萬元。
學區房仍將存在
如何破解當前的「擇校熱」,給學位房降溫,是義務教育階段社會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草案》提出,深圳將推行大學區招生和辦學管理模式,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制度,健全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事實上,早在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便提出各區要積極探索學區制招生。至今,羅湖、福田、龍華、寶安、坪山、龍華等6區均試行大學區。
大學區意味著家長可以不受地段限制,申請大學區內的任意一所或多所學校。一個小區對應多所學校,房產不再直接掛鉤某所學校。同一套學區房,可能分到名校,也可能分到普通學校。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深圳推行大學區或改變市場格局,減少不同產品之間的價格差距。
8月3日,Q房網羅湖東區片區董事孟中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以前買家熱衷於購買學區房,導致普通住宅價值被低估。過去買家在購買學區房時都是為買學位,忽視居住價值。未來學區房降溫,買家可以有更多選擇,購買相對宜居的資產。
孟中振表示,此前深圳部分區域已推行大學區制,主要針對新建學校試點,但各區政策和解釋不一,沒有統一標准。未來深圳全域推行大學區制,短期內將沖擊學區房價格。但大學區制仍會以就近入學為原則,長期影響仍需待細則落地後再評判。
《草案》發布後,不少網友認為未來深圳將沒有名校概念,學區房將從此消失。
對此,宋丁持不同觀點。宋丁認為,大學區下教育資源的差別仍存在,有名校的大學區仍然會受到更多關注,為爭取進入名校的機率,家長仍然要在大學區裡面購買房子。在這個意義上說,有名校的大學區里的房子仍然有學區房的血統,仍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因此,名校大學區的房價仍然可能高於普通大學區。但是,未來不會出現過去的學區房炒作現象,房價變化會趨向合理,學區房價格將和市場上其它房源更接近。
Ⅷ 國家關於互聯網金融有哪些法律規定
我國當前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集成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往傳統金融業態滲透,形成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獨特特色。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但是我國金融法律體系對互聯網金融這種新的金融業態普遍關注不夠,盡管陸續出台了一些互聯網金融法規,但是互聯網金融法規總體偏少。筆者對現有相關互聯網金融模式對應的監管法規進行了羅列如下:
一、刑法
互聯網金融准入門檻低,僅僅憑借一台電腦,一套200元采購來的源代碼就可以搭建一個P2P網貸平台,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騙子利用P2P網貸平台惡意騙款跑路事件,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利用互聯網進行非法活動的,可能涉及如下犯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專門監管法規
1、第三方支付法規
2010年6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2010〕第2號),該辦法第一條規定該辦法的制定目的是為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規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行為,防範支付風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該辦法第二條明確了本辦法所稱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務:(一)網路支付;(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三)銀行卡收單;(四)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該辦法所稱網路支付,是指依託公共網路或專用網路在收付款人之間轉移貨幣資金的行為,包括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本辦法所稱預付卡,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發行的、在發行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包括採取磁條、晶元等技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行的預付卡。該辦法所稱銀行卡收單,是指通過銷售點(POS)終端等為銀行卡特約商戶代收貨幣資金的行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是第三方支付的重要監管法規。
2、P2P網路小額信貸法規
2011年8月23日,銀監會發布《關於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銀監辦發[2011] 254號,該通知指出在當前銀行信貸偏緊情況下,人人貸(PeertoPeer,簡稱P2P)信貸服務中介公司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這類中介公司收集借款人、出借人信息,評估借款人的抵押物,如房產、汽車、設備等,然後進行配對,並收取中介服務費。有關媒體對這類中介公司的運作及影響作了大量報道,引起多方關注。對此,銀監會組織開展了專門調研,發現大量潛在風險並予以提示。由此可見,該通知只是對人人貸的一個風險提示文件。
在2013年11月25日舉行的九部委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上,央行對P2P網路借貸行業非法集資行為進行了清晰的界定,主要包括三類情況:資金池模式;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以及龐氏騙局。
3、眾籌融資法規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批准了對眾籌融資進行監管的草案,面向公眾的眾籌融資在2012年年初得到《促進創業企業融資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簡稱JOBS法案)的認可,即在互聯網上為各種項目、事業甚至公司籌集資金得到法律確認。這是美國政府對眾籌融資進行監管的重要措施。
2013年9月16日,中國證監會通報了淘寶網上部分公司涉嫌擅自發行股票的行為並予以叫停。叫停依據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厲打擊非法發行股票和非法經營證券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6]99號)規定,「嚴禁任何公司股東自行或委託他人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轉讓股票」。至此,被稱為中國式「眾籌」,即利用網路平台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的行為被首次界定為「非法證券活動」。雖然眾籌模式有利於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頑疾,但考慮到現行法律框架,國內的眾籌網站不能簡單復制美國模式,必須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眾籌之路才更具現實意義。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眾籌模式在形式上幾乎很容易壓著違法的紅線,即未經許可、通過網站公開推薦、承諾一定的回報、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構成非法集資的行為。美國為眾籌立法,我們可借鑒美國的JOBS法案對眾籌模式進行規范,但還須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4、虛擬貨幣法規
2009年6月4日,文化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09〕20號),該通知規定要嚴格市場准入,加強對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發行主體和網路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提供主體的管理。從事「網路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業務須符合商務主管部門關於電子商務(平台)服務的有關規定。除利用法定貨幣購買之外,網路游戲運營企業不得採用其它任何方式向用戶提供網路游戲虛擬貨幣。2009年7月20日,文化部發布《「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發行企業」、「網路游戲虛擬貨幣交易企業」申報指南》為開展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申請從事「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發行服務」業務的申報和審批工作提供可操作性指導規則。
2008年9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通過網路買賣虛擬貨幣取得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8〕818號),明確了虛擬貨幣的稅務處理,即個人通過網路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總之,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出台使得虛擬貨幣的監管得到進一步明確,但是監管措施還僅僅局限於游戲里的虛擬貨幣。
5、互聯網銀行法規
2001年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但是2007年被廢止。
2006年1月26日,中國銀監會頒布《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銀監會令2006年第5號),該辦法所稱電子銀行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利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通訊通道或開放型公眾網路,以及銀行為特定自助服務設施或客戶建立的專用網路,向客戶提供的銀行服務。電子銀行業務包括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開展的銀行業務(以下簡稱網上銀行業務),利用電話等聲訊設備和電信網路開展的銀行業務(以下簡稱電話銀行業務),利用行動電話和無線網路開展的銀行業務(以下簡稱手機銀行業務),以及其他利用電子服務設備和網路,由客戶通過自助服務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銀行業務。《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是互聯網銀行的重要監管法規。
6、互聯網保險法規
2011年9月20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保險代理、經紀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試行)》的通知保監發〔2011〕53號)》,該辦法的制定目的是為了促進保險代理、經紀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規范健康有序發展,切實保護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2012年5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提示互聯網保險業務風險的公告》(保監公告[2012]7號),對互聯網保險業進行了向廣大投保人進行了風險提示。此外,2011年4月15日,保監會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互聯網保險監管規定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進一步完善。
總之,互聯網金融創新層出不窮,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意味著新的金融模式的出現,也意味著需要新的監管法規。況且,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法規尚不完善,有些互聯網金融模式已經出現,但是相關監管規定還處於滯後狀態,即監管空白。期待監管機關盡快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的監管。
Ⅸ 銀行貸款被中介收費38000是否可以報警
現在,我國中介一例還不涉嫌到刑事案件,但是建議如果你上網不方便的話可以找相關部門,如市場監督管理處,他們管這事,最好是有熟人好點,如果你碰上老鄉什麼的那就恭喜你了,一般他們出面一個電話搞定,不管怎麼樣,讓他們幫個忙一般都是可以把錢要回來的!
最重要的是要快,因為這種公司一般過一段時間就會換公司名稱,地址,電話的!
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拓展資料:
網上簽的網路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其實,在網上簽了網路p2p借貸電子合同,只要是你們雙方之間根據自己的真實意思達成,又不違反法律規定的話,那你這個合同就是有效的,是要電子合同還是書面合同其實就是形式問題。而且根據《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的規定,賦予了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並且從立法上賦予了電子合同應有的法律地位。
不過,就網路借貸來說,這種達成的電子合同一般來說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地是,電子合同不同於書面合同,為預防合同糾紛的發生,建議你還是妥善保留好能夠證明電子合同的相關證據。這樣,等到以後發生糾紛了,就可以拿著這個證據證明你們雙方之間達成的合同條款。
不過,除開網路借貸的電子合同問題,其實你還得關注下網路借貸合同簽訂的注意事項問題。
在簽訂該類合同時,需要考慮如下幾點:
1、接受采購具有相關資質、得到司法機關及相關政府部門認可的電子簽名服務供應商提供的電子簽名服務;
2、運用電子簽名技術,解決電子合同的真實性、可視性不足等問題,補足電子合同的證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