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法學院入學考試
Ⅰ 申請哈佛法學院的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
哈佛法學院錄取的基本條件跟耶魯是一樣的,申請者要有法律博士(指JD)或者法律學士學位。2封推薦信和600分的托福成績。
招生委員會主要從以下這些方面考察申請者:分數,寫作能力,提交的推薦信,職業前景以及專業和個人2個方面的成就。哈佛法學院申請所要求的比較注重申請者的觀點,法律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分析能力,至少要佔整篇文章一半以上的篇幅,而對於個人陳述這部分要求不是那麼多。
題目是要求申請者描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所發生的一件大事或者最近在某個地區或者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法律界中所發生的大事,然後構建一個理論框架或者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哈佛法學院每年大約招收150個學生。
哈佛的法學院更注重學生的多樣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將來從事法律教育,或者到律師事務所,企業,或者政府機構工作都可以。
(1)哈佛法學院入學考試擴展閱讀:
哈佛大學法學院創立於1817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幾近兩百年,但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培過八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哈佛法學院必修的課程包括 :
至少修習一門美國法課程,其中一門必須是以 JD 學生為主的基本課程,比如憲法、行政法、公司法、稅法、契約法、侵權行為法、刑法、民事訴訟法、財產法等。
但如果有意考紐約州律師的話,依照紐約律師考試的規定,必須修至少兩門以上的基礎課程,其中一門可以是針對外國學生開設的美國法導讀,此課程在過去曾為 LL.M. 的必修課,但在二000一年學生強烈抗議該課程太淺之後,已於二00二年改為選修。
參考資料:
網路--哈佛大學法學院
Ⅱ 入學哈佛法學院條件
報考哈佛法學院的經歷
http://bbs.chuguo.cn/showforum-14.html
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利用到德國波茨坦大學任教的機會,在歐洲晃了一年,又回到美國。與我一起畢業的同學,有的已經在名字當當響的大公司任職,踏上了錦綉前程的正軌;有的即將進招牌閃閃亮的研究生院、醫學院讀書;有的本事更大,在做這一切的同時,還沒耽誤了結婚生孩子。我對自己的未來盤算一番,盯住了讀法學院。
讀本科時就聽學哥學姐說過,很多文科畢業生在難以確定自己未來究竟該干什麼的情況下,常常選擇去讀法學院。看來我就屬於這種情況了!仔細想想,障礙倒也不少,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那不菲的開銷。一年學費就是三四萬美元,還得加上生活費。拿獎學金?難於上青天,頂尖的法學院甚至根本不設獎學金,最多是幫你貸款。 3年下來,不少法學院畢業生身負10萬到20萬美元債務,於是不得不違背追求社會正義的初衷,給大律師事務所賣命,拚命賺錢還債。
「法律博士」實際上是「法學學士」
看了有關介紹才知道,原來一般人說的「法律博士」,並不是真正的「博士」,盡管它叫作「Juris Doctor」,簡稱「J.D.」,其實是一個學士學位,拿到這個「法學學士」學位之後,還可以再接著拿碩士(英語中叫L.L.M),甚至是博士----那才是真正的「法學博士」!
不過,一般的美國律師,拿個「法學學士」就夠了,很少有人去接著攻碩士博士的,就算得到碩士、博士學位,對於掛牌開律師樓的事業似乎也沒什麼太大幫助。連哈佛、耶魯法學院的教授們,大半也只有「法學學士」的學位。
那麼,是誰在讀這些法學碩士和博士的學位呢?我不禁好奇地去查詢了一番。原來,大部分是國際學生,他們先在本國大學拿到了「法學學士」學位,然後考進美國的法學院來拿法學碩士甚至法學博士,再回本國去,或者教書,或者當律師或法官。
不過,盡管J.D.只是美國法學界起碼的學位,但它的含金量比一般學士學位高出不知多少。
這個J.D.學位之難拿也是眾所周知的。在申請這一關時就得經過篩選----被「美國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是美國最具權威性的專科協會。律師申請執照之類的事都由它管)認可的法學院只有187所,每所的名額有限,每年都有大批學生申請了多所法學院,最後卻兩手空空。盡管學習只有3年,但壓力很大,說得邪唬一點,得死去活來脫幾層皮。在次一點的法學院,成績好壞直接關繫到畢業後是否能端得上一個飯碗。所以在法學院,同窗之間刀光血影,惡性競爭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正上法學院的朋友給我講了不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恐怖故事,什麼在交論文前夕圖書館的必讀參考書被人故意藏起來啦,自己收得好好的筆記忽然不翼而飛啦之類的事,讓我汗毛直豎。
我看過的不少書還正色提醒:法學院是專科學院,教學內容相當偏,法學院的學位對跨進法律界的人不可或缺,對於別的職業來說一點用都沒有,甚至還可能起副作用:僱人的企業、機構看到你花了大錢拿到了法律學位卻不去當律師、法官時,會對你這個人的常識、判斷力大打問號。
申請?不申請?著實讓我躊躇了一番。最後,我安慰自己,先申請吧,看看哪所學校願意錄取我。並不一定真去嘛!
千軍萬馬都得過獨木橋
光申請本身,就讓我焦頭爛額。除了填寫申請表,還要兩封教授的推薦信,要提交簡歷、本科成績單……這都好辦,最頭痛的,是得考一個名為「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的全美統考,讓我每天晚上都花了好幾個小時。
考LSAT為時4個小時,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LSAT最低可能得分是120分,滿分是180分,如果能得到165分以上就算是不錯的成績----不過,要想上全美前十名的法學院,一般要考至少170分。
對於申請法學院的千軍萬馬來說,LSAT就是那根「獨木橋」:除了本科的成績平均分之外,法學院就看你在這一考試中得分高低。許多法學院的招生辦公室都有自己的公式,把這兩個分數乘以不同的系數,加在一起,得出一個「總分」。申請者中總分高於一定標准,就自動錄取;總分低於一定標准,就自動拒收。總分處在這兩個標准之間的申請者,則由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逐個審查。許多頂尖的法學院,像斯坦福、柏克萊、哥倫比亞等,都用這種方式來決定申請者的命運。
LSAT難在考題量太大
考LSAT比GRE要難得多,主要倒不是題目的難度,而是考題的量太大而時間不夠。我的一個耶魯同窗考了兩次,都是因為題沒做完,兩次都沒超過165分。
看來,做題速度是打開法學院大門的鑰匙。關於申請法學院的網站也諄諄告誡:LSAT沒有巧,反復練習是法寶。專家還說,盡量不要做模擬考試,最好做真正的考題。我這時已是騎虎難下,顧不得去分辨專家的教誨是否有「促銷」嫌疑,趕快找到負責提供LSAT考試機構的網上商店,一下買了20套過去考試的試題。
在考試演習中,我閱讀和分析部分的得分都還行,就是邏輯題又長又復雜,比「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之類繞口令更能把人繞進迷魂陣。比如,一道典型的題目是這樣的:
某大學圖書館經費緊張,必須從G,L,M,N,P,R,S和W8個領域中選擇5個削減經費。選擇從哪個領域削減,有以下條件:
如果G和S經費被削減,W就也得被削減;
如果N經費被削減,R和S都可以保住;
如果P經費被削減,L的經費就不會被削減;
在L,M和R中,肯定將會有兩種經費被裁。
問:一、以下哪種排列可能是這所大學決定削減的領域?
a)G L M N W
)G L M P W
c)G M N R W
d)G M P R S
e)L M R S W
二、如果W的經費被削減,以下哪四個方面也可能削減經費?
a)G M P S
)L M N R
c)L M P S
d)M N P S
e)M P R S
三、……
等等,等等。說起來也不算難,若沒有時間限制,大學生大概都能做得出來;可並不是一道,兩道,而是幾十道,時間又限制在35分鍾之內,就讓人頭大如鬥了!
沒有天時地利的考試
一般申請法學院,截止期在2月1號左右。
時間逼近,我只有幾個星期准備。糟糕的是,離我最近的耶魯考場已經滿員;而最近一個還有空額的考場,竟在百里之外紐約市布魯克林地區一所偏僻的中學。沒辦法,只好在那個考場預訂座位。
這期間我已經找到一份全職工作,每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要上班。下班後吃了晚餐我就開始作題,幾乎每隔一天晚上,就去耶魯的圖書館心無旁騖地做一套為時三個半小時的考題,每天都是過了半夜才精疲力盡地上床。
漸漸地,我抓到了邏輯題的竅門,信心大增。
考試是在上午。
在報到處出示身份證,辦事人員給了我一個教室的號碼。環視教室四周,不禁暗暗叫苦。桌子、椅子都似乎年代久遠,有幾把椅子簡直像要散架,桌面上被不知多少代上課無聊的學生用小刀或鋼筆刻得坑坑窪窪,寫字時一不小心就會把紙戳破。
那天天氣不巧碰上了「秋老虎」,10月初了,卻像初夏一樣熱。教室里當然沒有空調,大家叫苦不迭,監考人就把窗戶打開。這下可好,外面嘈雜的汽車聲和人聲馬上涌了進來。
有學生馬上抗議,監考人叉著腰,不快地對大家說:「要涼快還是要安靜,你們看著辦吧。」最後決定,舍安靜而取涼快,可是窗外的聲音讓人怎麼靜得下心來思索考題?
我不禁忙裡偷閑地感慨:美國盡管號稱是「平等的國家」,但是真正做到處處平等又談何容易?就像這項考試,盡管考試內容相同但是在這個桌面坑坑窪窪、屋外人聲鼎沸的考場,和耶魯寬大鋥亮的桌面,舒適清潔、絕對安靜的考場,考出來的結果能一樣嗎?
因為種種干擾,我在考試中無法集中精神,有幾道邏輯題題型從來沒見過,使我方寸大亂,幾乎是強忍著眼淚才做完的。
勞民傷財重考一次
我沮喪至極,只想趕快找個沒人地方大哭一場。惟一的安慰是,考完之後48小時可以把考分注銷,讓它不在自己成績單上出現。我決定先睡一覺,讓情緒平穩一點,再決定是否注銷考分。
晚上,給正在法學院上學的好友打電話哭訴。他很有經驗地安慰我:「先別傷心,你覺得考得最糟的那些邏輯題,很可能是不計分的試驗題。可以在法學院考生的網上論壇上看看,他們能猜得很准……我現在就幫你查查。」
過了一會兒,他很有把握地告訴我:「第二段落的邏輯題是試驗題。」
「啊!這就是我考砸了的段落!」
「我敢肯定你的考分一定比你想像的要高。」
是嗎?盡管半信半疑,我還是決定不注銷考分。不過,為預防萬一,我只好再次交費報名在12月份重考一次LSAT,這次因為報名早,可以選擇在耶魯的考場。
成績終於來了:172分。唉,不像我最初以為的那麼差。不過,反正重考報名費交了,就再考一次吧,大多數法學院是算兩次考試的平均分,我有信心考得比第一次好。
12月,我跨進了耶魯的考場,這一次感覺比頭一次不知好多少倍,不但將所有的邏輯題都做完了,還騰出時間來檢查了好幾道題。
成績單來了:179分。與上回的分數一平均,我的LSAT成績是175.5分。
我從美國法學院的前十名中,挑了7所申請。這時我又深深體會到申請法學院不僅「勞民」而且「傷財」。考LSAT每次108美元,每所大學的申請費都在50~70美元之間,還得加上郵寄費……所有這一切加在一起,竟一共花費1000多美元!
初春時節,紐約大學和加州柏克萊大學很快來了答復,錄取了我。斯坦福也很快來了答復,拒收了我。耶魯、哥倫比亞和芝加哥大學等幾家法學院則在4月上旬先後通知我,將我放在「候補名單」上----就是說,如果他們錄取的考生有人變卦不來了,我或許還能撞上好運。唯獨一直在法學院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哈佛法學院,遲遲沒有消息。
4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美國中部出差,突然手機響了。「你好,我是哈佛法學院招生辦公室的負責人,」電話里的聲音說,「恭喜你,你被我們錄取了!」到底這幾個月的心血和金錢沒有白花,趕快打電話向父母報喜。
接下來,還得面對那個比LSAT所有邏輯題更讓人撓頭的難題:我真的想讀法學院嗎?
Ⅲ 請問哈佛大學的法學院承認雅思嗎應當有哪些入學准備
承認。雅思至少7分,單科不低於6.5 。申請本科還是研究生?成績單推薦信啊ps啊什麼的都要准備啊,最好有相關的工作或實習經驗
Ⅳ 申請美國法學院
*培養目標:培養專業的美國律師。
*項目時間:3年制,90學分
*學費:3年學費+生活費 150w人民幣左右專。
*申請條件:屬
1、必須擁有第一學位,任何專業(相當於選擇第二本科學位是法律)
2、硬實力:GPA、TOEFL / IELTS、LSAT
3、軟實力:海外交流、實習(律所、法院檢察院、企業法務部)
*申請人群:
1、應屆生,最終目標希望留美,為了提高第一份工作門檻、增強職業競爭力。
2、有工作經驗的人,工作遇到瓶頸、希望拓展業務類型,增強職業競爭力。
Ⅳ 學法律出國留學需要哪些考試
1、GRE考試,是美國研究生的入學考試,它適用於除了法律(需LSAT成績)與商業(需GMAT成績)以外的其他各種學科與專業的研究生考試。它是美國研究生院選拔培養高級研究人才的重要依據,也是各大學研究生院決定是否向申請人提供獎學金資助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
2、GMAT考試,由美國商學院研究所入學考試委員會委託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舉辦的一門測試。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都採用GMAT考試的成績來評估申請入學者是否適合於在商業、經濟和管理等專業的研究生階段學習,以決定是否錄取。
3、LSAT考試,是美國法學院入學委員會法學院設置的入學資格考試,這些法學院多數分布在美國各州,少量在加拿大。幾乎所有的法學院都要求申請人提交LSAT成績。
無論去哪個國家留學,都必須要溝通無障礙,如果是去日本的話,學語言。個人比較推薦櫻花國際,我之前就去的那家,性價比非常的高。【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櫻花國際日語培訓機構】櫻花國際日語已在蘇州、上海、杭州、無錫、廣州、寧波、廈門、大連、深圳、青島、北京、天津、南京、重慶、成都、武漢地區開放學日語學習中心,上海徐家匯地區建立的為總公司,方便大家去學習。點我預約日本升學1對1指導
Ⅵ 進哈佛是不是一定得有GRE成績呢
如果你是去哈佛讀文,理科研究生的話,就必須要GRE和TOEFL成績
如果你是去讀本科,就必須要SAT和TOEFL成績
如果是法學院的話,就要有LSAT和TOEFL成績
說實話,進哈佛法學院,對美國學生都難的不得了,何況是中國人呢?
Ⅶ 申請哈佛的條件,請具體而准確
哈拂大學的學生各個都是成績特優,或每科普遍優秀,或單科超群突出,或參與競賽出類拔萃—不論語文,科學,音樂,藝術,新聞,創作,武術,運動等等。學生多才多藝自不在話下。申請哈佛錄取率通常是最低的(8%--12%)。
申請哈佛,高中畢業成績,SAT,大學成績及GRE,或特別科目成績,外籍學生的托福成績都很重要。
此外還得拿出十八般武藝,從拉丁文到電吉他,拉拉隊,跆拳道,任何足以表現出個人領導,尊重,接納,應付能力,責任感,創造性,好奇心,合群合作,服務社會,不畏艱難精神的,及有工作或特殊經驗者均可。
所以在一疊疊的申請文件中,有人附上自創的電腦軟體,自編雜志,自拍錄映帶或相片,以及訪談,實驗,音樂,運動的記錄報告,有人參與貧病服務,到醫院療養院,育幼院,圖書館,法院作義工;有參加選美比賽,作旅行研究的;也有因家境貧寒逃難,或因爭取平等權益與學校或其他單位協調,而得到歷練的;等等。一切等作為憑據證明能力,智慧,稟賦和求知誠心的事物,都可成為踏進哈佛的助力。
歷屆申請入學的學生,也來自不同的區域,國度,不同的種族,宗教,社會,經濟背景。或來自鄉間小鎮,都可能會被錄取,。。。。。。以上學生可半工半讀。或領取獎學金,貸款等經濟援助。假如申請學生的其他條件相當,時間和體力亦是競爭的重要因素:善於利用時間,支配體力參加多項活動或服務者,錄取機會較大。
對於我來說,想進哈佛的條件和努力方向:
聰明+努力+感覺+金錢+運氣=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申請條件:1.新托福115分以上(含寫作),普通GRE2300以上,專業GRE2300以上(入讀商學院另考GMAT750以上,入讀法學院另考LSAT180,入讀醫學院另考MCAT12.5以上),TSE,本科4年成績,GPA4.0,一份自我介紹500-1000(英文),三份名教授、大學領導、知名人士的推薦信(最好找熟悉你,了解你的人幫你寫),一份個人簡歷(英文),包括你的個人自薦材料(榮譽,證書,發表的作品,社會活動的獎項和名次等),專業的學術論文(英文);
2.以上條件+(名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北大文科或清華理科第一名)+自身綜合條件(包括你的思想品行,真誠勤奮,聰明感覺,團結友善,學習、工作情況(成績、業績、獎勵、榮譽等),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身體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個人特長及個人潛力等等);通過申請後,有些科目必須通過嚴格的面試,最後別忘了申請全額獎/助學金。
Ⅷ 美國哈佛要怎麼考進去
方法:
一、哈佛商學院 博士生項目(Harvard Business School-Doctor Program)
Doctor Program分兩種,一種叫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另一種是PHD Program
材料要求:
1、完整的在線申請
2、簡歷
3、Statement of Purpose
4、所有大學期間的課程的官方成績單,要求在線上傳(DBA的申請人可以自己匯報成績,無需官方成績單)
5、GMAT或者GRE成績(成績的有效期有規定,具體可查詢官網)
6、TOEFL成績不低於100分
7、三封推薦信--至少一封來自學術方面,只接受在線提交,不接受紙質版。
8、105美金的申請費(只接受信用卡支付)
哈佛神學院(鑒於估計沒多少人需要這方面信息,所以忽略不計)
二、哈佛文理學院研究生院
各專業申請截止時間列表:不同專業其截至日期也不一樣,望大家隨時關注
材料要求:
1、TOEFL成績不低於80,只接受iBT考試成績
2、三封推薦信,至少一封來自以前就讀的全日制大學的教師
3、GRE成績單,有些專業也要求GRE subject成績單
4、英文成績單--如果原版成績單不是英文的,那麼中文成績單也要一起提交。
5、主要課程的摘要(Abstract of Courses)
三、哈佛設計學院研究生院
設計學院各專業申請截止時間列表:不同專業其截至日期也不一樣,望大家隨時關注。
材料要求:
1、申請表和申請費
2、托福成績(分數要求不詳)
3、GRE成績
4、簡歷和Essays
5、成績單
6、作品文件(Portfolio)
哈佛大學醫學院、牙醫學院、公共健康等研究生院因為不接受國際學生,所以跳過。
四、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院
申請截止時間:不同專業其截至日期也不一樣,望大家隨時關注
材料要求:
1、在線申請表
2、2個短文章問題
3、85美元申請費(只能通過信用卡在線支付)
4、3封推薦信,必須在線提交
5、簡歷
6、所有大學期間成績單,如果提交在美國以外大學的成績單,還需要填寫一份國際成績單申請表格
成績單需要郵寄,不能在線提交。
7.GRE成績(必備)
8、GMAT成績(可選)
9、托福成績
五、哈佛肯尼迪學院(即政治學院)
截止時間:這個學院的截止時間比較早(具體可查官網),有意向的同學需要抓緊。
材料要求:
1、在線提交的申請
2、100美元申請費
3、Essays(包括簡歷和在Essay中回答問題,不同專業要寫的Essay都不同)
4、三封推薦信
5、官方成績單
6、GRE或者GMAT成績(二者都可以)--可以先在在線申請系統填寫成績,一旦獲知被錄取後,再遞送官方的成績單
7、托福成績:100分以上
六、哈佛大學法學院
法學院的研究生項目包括兩個專業:LLM(Master of the Law)和SJD(the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LLM專業材料要求:
1、完成網上申請(裡面已經包括文書,比如個人信息,為什麼選擇哈佛法學院等等)
2、托福成績不低於100分,各部分每部分得分不低於25分。
3、推薦信2封(但是大多數申請人提交三封)
4、不多於1500字的個人陳述
5、官方成績單
SJD專業材料要求:
1、網上申請(材料包括個人信息,學術追求,碩士論文、來自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的推薦信以及願意做你博士生導師的哈佛教授的至少兩封推薦信)
2、之前拿到的最高學位的成績單
3、論文計劃(dissertation proposal),3000到4500字之間
4、簡歷
5、個人陳述(不多於1000字)
6、碩士論文描述(Description of LL.M. Paper)
7、申請費85美元
七、哈佛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院
材料要求:
1、完整的在線申請
2、Statement of purpose
3、三封推薦信
4、封口有印章或簽字的官方成績單
5、簡歷
6、GRE成績
7、托福成績(成績要求不詳)
8、105美元申請費
哈佛大學本科留學一年大致費用
每年總費用 $53650美元
本科學費:37576美元
租房:18000美元
住校:13500美元
食堂:2000美元
安康效勞費用:930美元
學生效勞費用:2360美元
均勻獎學金金額:35000美元
哈佛大學2/3以上的新入學學生可接受經濟援助,包含獎學金和學生借款,而一半以上的學生有資歷享用獎學金補助。
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生活費由2006-07學年的9946美元/年增長到了2012-13學年的13620美元/年,每年的增長都在1000美元以上。七年間,哈佛大學的研究生院學費增加了36.9%.
Ⅸ 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三大學程
人才濟濟
與多數美國法學院一樣,哈佛法學院提供三個主要的學位學程,JD( Doctor of Jurisprudence )、LL.M.(Master of Laws)以及 S.J.D.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此三學程雖各有不同的入學資格及學位條件,但在法學院每年提供的二五0門左右的課程 ( course)或小班討論(seminar)課中,不同學程的學生混雜一起上課。至於非學位的部分,除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問研究 (visiting research)之外,尚有例行短期課程,包括人權研究(Human Rights Program)、回教法研究(Islamic Legal Studies)、國際稅法研究(International Tax Program)、協商研究(Program on Negotiation)、律師實務課程(Program of Instruction for Lawyers)等。本文以下將從台灣學生之觀點,以介紹學位學程為主。 (Master of Law)
LL.M.學生幾乎是台灣法律系畢業生初出國留學時唯一的選擇,其以曾在美國或外國完成法學教育者為招生對象,提供一年的進階研究機會。每年只收秋季班學生,招生在年底截止,除了填寫申請表、提供二封推薦信、自傳( personal statement)及學校成績單外,非英語系國家學生必須提供至少六百分以上的托福(TOEFL )測驗成績,但取得入學資格真正的關鍵,乃系個人的學術背景、研究計劃、實務經驗或社會參與等各種條件。雖非申請條件,但許多人都另行提供了能凸顯個人特色的其它數據(profile),諸如摘要曾經發表的學術論文等等。舉例來說,二00一年的一百五十名學生來自全球六十六個國家,最典型的背景乃系外交官或從政者、律師、司法官或法官助理(clerk)、國際組織工作者及已在各國法學院任教者,具有二個以上國家法學學位者亦所在多有。以二00一年學生為例,其中包括十九個美國人、四個台灣人,另有超過二十個以上不同國籍而已在英國劍橋或牛津法學院取得第二個法學學位者。哈佛法學院在政策上並不歡迎已在美國其它學校的LL.M.畢業生,不過因為很多LL.M.校友反應一年學程實在太短,故目前前似正在考慮設計二年的新學程。
LL.M.一年內必須完成廿二至廿六個學分,除了春秋二季之外,還有一個月的冬季課程( Winter term ),每天三小時集中於同一門課。LL.M.學程並不以個人專長領域再行細分,就台灣學生而言,選課除了必須滿足以下二項必修課程外,相當具有彈性。必修的課程包括 :( 1 )至少修習一門美國法課程,其中一門必須是以 JD 學生為主的基本課程(Fundamental Courses),諸如憲法、行政法、公司法、稅法、契約法、侵權行為法、刑法、民事訴訟法、財產法等。(但如果有意考紐約州律師的話,依照紐約律師考試的規定,必須修至少兩門以上的基礎課程,其中一門可以是針對外國學生開設的美國法導讀,此課程在過去曾為 LL.M. 的必修課,但在二000一年學生強烈抗議該課程太淺之後,已於二00二年改為選修)。(2)論文撰寫,其中包括三種選擇:第一,撰寫六學分,一五0頁以上的長篇論文( LL.M. Thesis ),第二,撰寫三學分,七十五頁以上的中型論文( LLM Paper),第三,撰寫一學分,二十五頁以上的小篇論文(essay)。如果該論文並非獨立研究( independent research),而系以某課程( course )或討論課( seminar )要求的期末報告,所得之學分數則另有不同,諸如:若僅撰寫廿五頁小篇論文,則除該課程或討論課之學分外,雖已滿足畢業條件,但並無額外學分;若以撰寫七十五頁的中型論文為某課程或討論課的期末報告,則除了該課程或討論課之學分外,僅可另得兩個學分。學生可就自己對該研究問題的興趣、涉獵程度及寫作野心來進行選擇,必須及早選定指導教授決定論文題目並簽具指導同意書。 LL.M.畢業的條件是,論文成績必須在 B-以上,論文以外的學科平均成績亦必須在B-以上。
二○○二學年的學費為二七、五○○美金,學校估算單身學生一年的生活雜支大致上要一八、○○○美金。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S.J.D.申請者必須具有美國法學院 LL.M. 學位,且錄取者以哈佛畢業生為絕大多數,因此就算在台灣已具有碩士學位或已為博士班學生,亦不可能直接申請S.J.D 。與 LL.M. 學程相同,S.J.D.只收秋季班,招生多在每年四月一日截止,平均每年錄取十二至十五人,以外國學生居絕大多數。以二00一年為例,哈佛應屆LL.M.畢業生有廿八人申請,十四人錄取。
申請成敗最大的關鍵,乃系論文計劃( Dissertation Proposal ),除包括論文主題及研究方向外,尚須指明該論文所涵括的三至四法學或其它相關領域,並列明適當的指導教授(經常亦系撰寫推薦信者),因此,申請者的論文計劃至少要得到三名以上的教授支持,才有被錄取的可能。為凸顯研究潛力,申請者應該在其 LL.M. 學程中修習與論文計劃方向有關的科目,雖然並非明文條件,但幾乎所有的錄取者在哈佛的LL.M.平均成績至少在A-或B+之間,同時亦已撰寫至少七十五頁以上、三學分、與論文計劃方向相關的 LL.M. 論文,以展現現有的初步研究成果。換言之,如果有意申請S.J.D.,則在LL.M.學期一開始,即必須決定博士論文計劃的方向,然後依此規劃如何選課、如何撰寫 LL.M.論文,並盡速與主要指導教授(通常即為 LL.M. 論文指導教授)討論,以決定相關法學領域及其支持教授;俟論文計劃完成後,立即請主要指導教授及其它二或三位相關領域支持教授過目並建議修改。因此,這是一個至為辛苦緊湊的過程,絕大多數的錄取者早在赴美前已有相當清楚的研究方向甚或初步研究成果,或者在LL.M.畢業後先申請留校研究(visiting research)一年再次申請。
S.J.D通常為三至四年的學程,第一年必須完成論文計劃(Study Plan),並組成三至四位教授的口試委員會,該論文計劃必須定期與指導教授討論,經過口試委員們的認可。一般而言,第一年大致上修習與論文領域有關的、八學分左右的課程。在第一年至第二年間,必須在論文寫作前完成資格考( General Examination ),得以口試或筆試之形式進行。通過資格考後,必須在 S.J.D. 候選人及應邀教授所組成的學術討論會中發表兩次( Presentations at the S.J.D. Colloquium ),第一次不得晚於第二年,第二次必須在畢業前。資格考後三年內必須完成平均為三至四百頁的博士論文,然後提交口試委員會進行口試(Oral Defense) (Doctor of Jurisprudence)
與美國多數法學院相同,J.D.學程乃系以提供三年美國基礎法學教育為目的,申請者必須具有學士以上的學位,原則上不具有法律背景,並以美國學生為絕大多數,少數非美國籍者,亦皆曾在美國就讀大學。既然在台灣接受大學教育者幾無可能就讀J.D.學程,本文不擬對其詳述。簡言之,申請關鍵除在學成績、個人履歷、師長推薦之外,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成績亦至為重要。在長春藤盟校中,似僅有哥倫比亞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接受該校LL.M.畢業生轉讀J.D.學程,哈佛法學院並不接受這種申請。
哈佛一年錄取五百名左右 J.D. 新生,全校三個年級的 J.D. 總共大約一千五百名,與一百五十名 LL.M. 混雜上課,比例大約十比一,仍以美國 J.D. 學生占絕大多數。當然J.D. 一年級的基礎必修課程,諸如契約法、侵權行為法、財產法、刑法等,較少 LL.M. 選修,多數 LL.M.集中在個人有興趣的二、三年級 J.D. 課程或專長領域的討論課。與多數美國法學院相同, J.D. 學生仍是哈佛法學院的主流,許多耗時超過一年的知名傳統活動,諸如許多教授在學時皆曾參與編輯的哈佛法學雜志 ( Harvard Law Review ) 、優勝者將被刻名於圖書館牆上的模擬法庭競賽(Ames Moot Court Competition ), LL.M. 學生受限於一年修業年限,並沒有參與的機會。
Ⅹ 哈佛大學的入學要求
參加美國本科入學考試。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與SAT考試均被稱為「美國高考」,既是美國大學的入學條件之一,又是大學發放獎學金的主要依據。兩者在出題機構、試卷構成、題型、判分標准以及考試日期上有所不同,但在申請美國名牌大學時的作用與效力相同。
SAT 和ACT考試被所有四年制美國大學承認,具有等同效力。之前曾流行ACT考試盛行於美國中西部,而美國東海岸的名牌大學更願意接受SAT成績,現在看來非常不準確。
一年有7次考試機會,其中一次在美國本土開設,剩下幾次在多個國家地區統一開設,分別在1、5、6、10、11、12月份設有考試。四年有28次考試機會,學生可以多次參考。SAT1主要測驗考生的寫作、閱讀和數學能力,每部分滿分是800分,總分是2400分;SAT2每科滿分為800分。
哈佛學院:
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仿照英國劍橋大學,籌建一所高等學府,每年撥款400英鎊;學校初名「新學院(New College)」或「新市民學院(the college at New Towne)」,成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
1638年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積蓄720英鎊和400餘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哈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