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共建法治社會

共建法治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2-08 22:03:58

A. 同創法治社會,共建美好家園四年級1500字作文

讓 我 們 共 創 和 諧 社 會
當今社會正流行著一個新名詞——和諧社會。在2005年版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指體現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創造活力,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穩定有序的社會。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已經提出了「和平」、「仁愛」的儒家思想——「大同世界」。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那是歷史的必然,試想在唯皇獨尊的封建社會里,會有「大同世界」的立身之地嗎?兩千年過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更是全世界華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中國自古就是文明古國,講究誠信、友愛、仁義、忠孝,以愛國家、愛百姓、愛和平為榮。多少年來,有多少仁義志士為追求和諧出了自己的生命。作為一名中學生,也許你會認為我們身在校園,承擔求知之任,「和諧社會」與我們無關。然而,「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和睦相處」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社會嗎?!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不小心丟失了一件自己心愛的衣服。他走了幾十里後才發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心裡想:這可能嗎?轉而又一想,找找也無妨。於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這是一個典故,真假虛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的社會風氣,這樣的人際關系。
近段時間,我們大家都能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廣告:媽媽給孩子洗腳,讓孩子先睡覺,然後自己又去伺候老人。小孩沒睡,看到了全部。於是給媽媽打了洗腳水準備幫媽媽洗腳。孩子在端洗腳水的時候,將水灑了一地,同時也將濃濃的愛意抒發得淋漓盡致。這難道不是一個和諧社會的縮影嗎?
當然在共創和諧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插曲。
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發現,江干區城東公園內,一座銅質少女塑像被人鋸斷後偷走。1.5米高、幾百斤重的銅像原來亭亭玉立,現在被鋸得只剩下一雙「腳掌」。近幾個月來,杭州已陸續發生多起城市銅雕作品被盜、被切割的事件。位於杭州「信義坊」商業區的青銅雕塑「釣魚郎」肩上的魚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禿禿的一個把柄;菜市橋公園里《買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強硬奪下」。不僅僅是銅雕,路燈、含銅電纜甚至是人行天橋台階上的銅條,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眾強烈反響。有不少市民提議,保留這些不完整的銅像,讓大家牢記這個教訓。在我們共創和諧社會之際,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呢?
共創和諧社會很難,需要我們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創和諧社會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創和諧社會!

B. 如何構建新型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

一是要深刻領會過去一年來,尤其是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效。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深化改革的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建立法治國家的決定,這兩個決定實際上是「姊妹篇」,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思路的邏輯延伸。深刻領會這一年多取得的成就,對我們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非常重要。

二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要深刻地認識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了我們國家政治與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所作出的重大抉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保證,也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

三是要深入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總書記在全會上明確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這是貫穿全會決定的一條紅線,是一個管「總」的東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持、不斷拓展。

四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全會指出,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要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五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全會明確指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就是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執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建設、社會建設;加強法制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這些任務抓住了關鍵,抓住了當前的突出問題,有明確的思路,有創新的舉措,有具體的要求,指導性、針對性都很強。

六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全會深刻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

C.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五方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具有六個重要特徵,即:人民性、普遍性、系統性、全專面性、平等性、公正屬性。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全面維護人民群眾權益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D. 依法治國與法治社會建設的關系

建設法治國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
我們首先來討論建設法治國家和建設法治政府的關系。筆者認為,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後者是前者的關鍵。
為什麼說建設法治國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前提呢?道理有四:其一,法治政府必須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依法行政則必須有法可依。要保證政府行政有法可依,國家就必須有健全的立法機關,有保障立法機關正常運作,及時向政府提供所需法律的立法制度,而健全的立法機關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乃是法治國家的必須的要件。其二,法治政府必須是依良法行政的政府, 而「良法」的產生取決於法治國家的建設,取決於法治國家的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機制。沒有法治國家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政府依良法行政是不可能有保障的。其三,法治政府必須是權力受監督制約的責任政府,而政府權力的監督制約不能只來自政府內部,更有效的監督制約應來自外部,這種獨立性的監督制約只有外部才能提供,如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即在於完善這種外部監督機制,如人大的預決算審查制度、特定問題調查制度、質詢制度,行政訴訟制度、法院獨立審判制度等。 其四,中 國特 色社 會主義制度決定了中 國共 產 黨的領導在法治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法治政府的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 國共 產 黨的依法執政,而中 國 共 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依法執政的原則(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必須依憲法和法律實施領導),依法執政乃是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基本要素。據此,法治政府必須以法治國家為前提。沒有法治國家,不可能有法治政府。
那麼, 我們為什麼說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呢?此一論點的論據有三:其一,政府,即行政機關,是國家機關中規模最大,公職人員最多,職權最廣泛,公民與之打交道最經常、最直接的機關。因此,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任務實現了,法治國家建設的目標、任務也就絕大部分實現了。法治政府建設推進不了,法治國家建設就無從談起。其二,政府承擔著管理國家內政外交的職能,國家治理的法治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內政外交事務管理的法治化。而建設法治政府,則是實現國家內政外交事務管理法治化的別無選擇的途徑。其三,法治國家建設的目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最終要落實在法治政府建設目標、任務的實現上。法治政府建設成功與否是衡量法治國家建設成功與否的最重要的指標。試想,國家即使通過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途徑制定了很多「良法」,法院也能依「良法」獨立辦案,但各級政府卻我行我素,公職人員任意違法、濫權,腐敗,百姓怨聲載道,這樣的國家還能叫「法治國家」么?我們不能想像沒有法治國家的法治政府,同樣,我們也不能想像沒有法治政府的法治國家。

E. 建設法治社會,全社會要形成什麼意識

公眾需要有公共空間意識所謂公共空間,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包括街道、廣場、公園、體育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共綠地以及公共圖書館等,它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的公共資源。

公共空間意識則是指人們對於公共空間的范圍、功能、權屬等的思想觀念和心理認知。不同民族和文化構成不同的公共空間意識,西方文化注重個人隱私,崇尚個人自由和個利,公共空間意識強烈。而東方人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對於個人自由和個利不太重視,加之傳統文化、民族性格、現行制度等因素疊加,導致公共空間意識相對薄弱。公共空間意識歸根到底是一種公民意識、一種權利義務意識。行使權利並非信馬由韁、為所欲為,而是有其特定邊界,應以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利為界限。否則,「一個人行使權利卻對其他人的權利形成威脅,那麼自由將不復存在,權利也會相互抵消」,公共文明的塑造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應通過多種途徑大力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律素養,尤其注重廣大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和法治思維的養成,是培養公共空間意識的重要前提。

培養公共空間意識需要釐清公民在公共空間享有哪些法定的權利和義務。

公共空間的范圍不清楚,權利義務的界限不明確,這是導致國人公共空間意識缺失的重要因素。相關立法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合理劃分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范圍,明確界定公共空間各方的權利義務以及違反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保證所有公共空間都能向全體公民開放,確保每個參與者的合法權利都得到平等尊重和保護。

培養公共空間意識還需培養並遵守公認的或潛在的道德規范。

公共空間意識的養成除了硬規則的約束,還要靠軟道德的引導。道德教育是培養公民公共空間意識的重要路徑。這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並不斷創新道德教育,以全體公民的自覺自律為實現路徑,以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來抑惡揚善,大力提倡和鼓勵公認的或潛在的道德規范。當這些道德規范成為大家的共識並且暢通無阻, __公共空間意識必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僅會減少社會的無序和混亂,降低社會管理的成本,還會激發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更大程度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F. 獨善其身,共建法治社會的視頻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世界經濟」,從「孟子·盡心上」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兼善天下」,禁慾個人素質訓練的時候,意思是「受挫,這讓世界感到沮喪時,可以這樣。 「化工引擎原創]

孟子:①宋狗說:」好兒子,我幾乎游泳②兒童語言之旅: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囂囂(3);人不知道,也囂囂「
說:」他的困境可以攜帶叮叮「
說:」尊德?音樂正義,你可以隨身攜帶在自己的家園囂囂窮又正直,又起身離開了惡劣的道路。某種意義上,它士一直①艷;准備離開道路,讓人們不古之人燕失望,沮喪,澤加於民; ......是不是沮喪,自我看世界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兼善天下「

G.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你好,三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離開其中任何一環,也無法真正實現依法治國。

H. 如何建立法治社會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對於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們所說的法治,不應是「治民」,而應是「民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加強立法工作,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二,要加強執法工作,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監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廣泛進行法制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特別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

I. 黨的19大報告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文什麼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 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

熱點內容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