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發布時間: 2022-02-09 02:50:03

1. 台灣立委是干什麼的

台灣立委就是立法委員會,台灣立法院等同於美國參議院,等同國會,立法院的職權。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決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等職權。凡法、律、條例、通則均需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方得施行。各機關發布之行政命令,則應送立法院查照,也得依法交付委員會審查。

(1)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擴展閱讀:

若發現其中有違反、變更或牴觸法律情形,或應以法律規定事項而以命令定之者,立法院均得議決通知原頒機關於二個月內更正或廢止;逾期未更正或廢止者,該命令失效。預算為政府施政之根本,審查、議決預算案,是立法院監督政府施政的最佳途徑。

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應將下年度總預算案提出立法院審議;立法院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議決;並於會計年度開始十五日前由總統公布。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亦不得就預算科目間予以增減移動。

至於總決算之審核報告則由審計長提出。立法院得經決議於會期中設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就特定議案涉及事項要求有關機關提供參考資料,或調閱文件原本,以作為處理該特定議案之依據。

其他如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及彈劾總統、副總統等案,交由國民大會復決;提出罷免總統、副總統案,交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民表決;

於副總統缺位時,補選副總統;對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審計長及監察委員任命之同意權;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等,也都屬立法院之職權。

2. 中華民國時期人民有立法權嗎可有實例求指教!!

人民的立法權這句話的定義很籠統.

如果是透過立法院立法,那當然有,
民國三十六年,也就是1947年行憲之後,
法律案就是由人民選出的立法委員所組成的立法院立法.000000

3. 中華民國時期人民有立法權嗎

依照中華民國憲法,
行憲之後第一屆立法委員於1948年由人民選出,
全國共759席,組成立法院.

而立法院則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與一般民主國家的國會無異

4. 194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的舉行時間

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三千多名制憲代表(即國民大會代表)所訂定中華民國憲法開始施行,依照該部憲法,該國立法院立法委員必須由人民以直接選舉選出,因此,中華民國於隔年的1948年舉行了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而該立法委員選舉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全國性的國會議員民主選舉。
因為幅員廣闊,該選舉各省並不完全相同,約略是在1948年的1月21日-1月23日期間舉行。

5. 民國時期的縣參議員是什麼官職

縣參議員,並不具有官職,只是所謂的民意代表。

民國時期的縣參議員,就是國民政府搞五權分立,推行「地方自治」,在達到完全自治標準的縣,進行選舉活動,選出來的人員即為縣參議員。在縣參議員的基礎上,再選舉出省參議員,最後再在省的基礎上,進行全國的選舉。

(5)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憲法》稱民國政權行代議制(又稱議會制),省、縣行地方自治。「訓政」時期縣成立參議會,執行立法職能,並對縣政府工作實行監督;「憲政」時期成立縣民代表大會,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權;但民國初期,廣東先後為不同派系的軍閥統治,政治混亂。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又實行國民黨一黨專政、獨裁的統治,到所謂「憲政」時期,政權已在風雨飄搖之中,所謂省、縣自治根本沒有真正徹底實行便被推翻。

議員執行對同級行政機關的預算審核權、聽取報告及質詢,有些議會有立法權及人事同意權。視各地區習慣用語的不同,其名稱也有「立法委員」(台灣地區立法部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區)等變化,惟其職相似。

有些國家或地方的行政機關首長由該級議會的議員選舉產生。

6. 194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的選舉方式

在當選名額方面,1948年立法委員采區域,職業,以及自治民族三種方式。其中區域立委占絕大部分。其中,各省與直轄市選出者,該地區人口在三百萬以下者選出五人,其人口超過三百萬者,每滿一百萬人增選一人,比較特殊的是,當選人有其婦女保障名額設計,除此,稱為自治民族區的蒙古與西藏也共選出6位。另外還有工業團體,教育團體,勞工團體,華僑團體,也都是由具有相關資格的選民直接選出其立法委員。經核算後,當時公民數為3億7000萬的中國,共預計要在此選舉中,共選出773名立法委員。

7. 台灣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灣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行政院」是台灣當局最高行政機關,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總統」公布法律、發布命令,須經「行政院院長」和有關部會首長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和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及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或涉及各部會共同關系事項;「行政院」對「立法院」所決議的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及重要政策有異議時,須經「總統」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復議,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員」表決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長」應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根據台灣當局「憲法」規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的「立法委員」組成,具有決議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務之權。對於「立法院」的職權,自1990年後經歷次「修憲」,作了較大變更。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職權尚包括:提「憲法」修正案、決議變更領土、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對「總統」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考試院」正副「院長」及考試委員、「監察院」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行使同意權,並於每年集會時,聽取「總統」的「國情報告」。

「司法院」系台灣當局的「最高司法」機關,主管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對公務人員的懲戒審議等事項,並有「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司法院」設大法官會議,院長為主席,行使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命令之職權。下設秘書處、第一廳、第二廳、第三廳、第四廳、參事室、會計處、統計處、人事處、公共關系室以及各種委員會等機構。「司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考試院」系台灣當局最高考試機構,掌理考試、公務人員之銓敘、任免、考績、級俸、升遷、保障、褒獎、撫恤、退休、養老等事項。

「考試院」設考試院會議,由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及考選、銓敘兩部部長組成。下設秘書處、會計室、統計室、人事室、訴願審議委員會、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考試院公報指導委員會等機構。

「考試院」置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幹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長綜理院務,並為「考試院」會議主席。

「考試院」設考選、銓敘兩部,分別掌理考選行政與文職公務員之銓敘,以及各機關人事機構之管理事項。另外設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及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監理委員會。

「考試院」名義上仍為台灣當局的最高考試機關,實際上已形同虛設。

根據台灣「憲法」規定,該院是台灣當局的最高「監察」機關。1948年5月在大陸選出「監察委員」180人,任期6年,於1954年5月期滿。國民黨去台後,蔣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名義,決定「在第二屆委員未能依法選聘與召集之前」,「第一屆委員繼續行使其職權」。

8. 為什麼中華民國立法院議員經常打架

因為人民選出的代表就是幫老百姓爭利益的,不是去舉手的!
打人的和被打專的代表往往支持者最多。議會的對屬立沖突是常態。
哪天議員代表和官員你好我好大家好,老百姓反倒要擔心了。

美國州議會,法國,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日本議會都打架
女議員打架掉胸罩
議員脖子被勒住
支持者用喇叭製造噪音
喇叭成為斗毆工具
數名議員參與斗毆
議員被勒住脖子
議員在混亂中被抬起
多人伸出拳頭
議員鼻子出血
現場一片混亂
扔煙霧彈...

9. 為什麼說中華民國1946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民主國家

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為中華民國建國以來首次舉行的國會議員直接選舉,各省分別於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舉行。該次選舉原定與第一屆立法委員直接選舉同時在10月進行,但國共內戰致使鐵路破壞,交通不便,使得選舉推遲,最終國民大會代表普選略微提前於立法委員普選而在11月首先舉行。而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則延到1948年1月21日至23日舉行,以直接選舉方式選出了759名立法委員。
這兩次直選使得中國第一次出現了4.61億人民直接授權產生的代議機構,平均60萬人選出一名實為國會議員的立法委員。這兩次選舉的舉行,在表徵上,也讓當時的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
1946年12月31日,蔣介石於南京簽署憲法頒布令,宣布進入憲政時期

10. 國民黨時候的立法院院長是什麼級別

立法院院長,是中華民國立法院之首長,相當於國會議長,由立法委員相內互提名投票選舉後產生,容依法督導監管立法院委員會,組織立法院決策程序與行政議事,並負責召集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由於憲法沒有規定副總統不能兼任行政院院長。

在戒嚴時代時,副總統陳誠、嚴家淦都曾兼任行政院院長。1996年間連戰則以行政院院長身份當選副總統,並續任院長,引來憲政爭議。司法院大法官於《釋字第419號解釋》中,認二者職務性質雖非顯不相容,但仍不宜兼任,此爭議最後因連戰請辭而劃下句點。



(10)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擴展閱讀:

立法院由立委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犯內亂外患罪提彈劾案及對監察院審計部審計長的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它重要事項的職權。

「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自第7屆(2008年)起由225人減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長及當局各部門負責人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復議「行政院」重要政策。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