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治新疆

法治治新疆

發布時間: 2022-02-09 05:12:41

Ⅰ 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的心得體會

「依法治疆」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立法工作是依回法治疆的重要基答礎,必須進一步提高地方維穩立法的質量,實現治疆各項工作法治化。堅持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依法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以法治的思維和方式、法治的體制和機制、法治的程序和實體保證黨領導各族人民有效治理新疆。比如中央提出加快南疆發展,實行特殊政策,實現特事特辦,這就必須要有國家法律的保證。

Ⅱ 如何做好依法治國,依法治疆,依法治校,依法指教

十八屆四中全會於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京舉行。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中央全會以「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召開的會議。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為更好的緊密結合新疆實際,全面推進依法治疆;結合烏魯木齊實際,在全社會形成法治氛圍、提高法治意識、樹立法治觀念,激發全民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從今日起,本報特開設欄目「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五問」,邀請法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從五方面以問答的形式,從不同角度深入闡釋全會精神,幫助各族幹部群眾准確理解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觀點、新思想、新舉措。 受訪嘉賓:自治區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教授陳奇彪 早在今年5月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時就提出,要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如何理解「依法治疆」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陳奇彪:簡單來講,依法治疆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者是後者的地域性體現。從哲學角度來說,是個性和共性的關系。依法治疆不僅是依法治國的一個要求,也是落實依法治國重大方針的具體舉措。新疆有著不同於其他省份的實際「區情」,因此,在具體踐行依法治國理念時,要重點考慮到新疆的實際情況。新疆發展的總目標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所以我們在重點領域的立法等工作,就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簡言之,就是要從新疆的實際來落實「依法治國」的理念。 1978年我國只有憲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幾部法律,截至今年3月,現行有效法律已達242部。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提出建設「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因為我們的法律數量不夠嗎? 陳奇彪:我所了解的數據可能比你掌握的還要多一些。從數量上講,我們的法律法規制定不算少,但這絕不是一個單純數量級的問題。應當說,目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已基本完成。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都比較健全,但有些不夠完善。 其次,隨著我國的經濟形勢、穩定形勢、民生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一些潛在的問題和矛盾逐漸凸顯,有些方面的問題上升為法治問題。比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到的環保問題。由此引申出來比如地方政府單純追求GDP問題、自然資源保護問題等等。還有反腐問題,都要通過形成一整套的法治體系來解決。可以這樣理解,憲法是根基,法律是主幹,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是對國家法律的細化和補充。 不是說簡單的就事論事,遇到哪個問題就出台一部相應的法律法規而了之,而是依靠全面的法治體系建設來解決。這就更科學也更嚴謹。 結合新疆的具體實際來看,怎樣依靠法治建設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 陳奇彪:自治區黨委八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當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要深入推進「去極端化」,應當說,「去極端化」是自治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重點。 當下,我們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工作可以簡單概況為「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扼制極端、打擊犯罪」。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導致暴恐案件發生的重要根源,就是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這一點在以往的案件中都得到了證實。 宗教和宗教極端思想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無論是國家還是自治區層面,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正常的宗教事務活動。尤其是自治區層面,目前已有三個不同的條例,分別對宗教活動、宗教場地和宗教人員的管理進行規范和保護。但經過多年的實際適用,這些條例或規定,已明顯暴露出不夠完善的弊端。比如,現行條例中提到「非法宗教活動」,至於哪些具體行為屬於「非法宗教活動」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明。這就使得具體的基層工作在認識上可能存在模糊。 再如,「宗教極端思想」的認定,在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沒有具體的說明和解釋。 因此,現在亟需制定一個統一的、明確的自治區級的宗教管理條例,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宗教管理事務需要。但做好「去極端化」工作,也是不能僅僅依靠某部法律法規就能實現的,仍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法律體系共同實現,比如就需要同時加強普法宣傳和推進教育發展,以及改善民生等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做支撐。

Ⅲ 作為一名大學生如何依法治疆建疆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戰略科學總結了新疆歷史發展的經驗,深刻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和新疆現代化的總進程,准確結合新疆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指出新疆目前處於暴力恐怖活動活躍期、反分裂斗爭激烈期、干預治療陣痛期「三期疊加」特殊時期的特點。這個總體戰略抓住了新疆治理和發展的「根」和「魂」,統一了人們對新疆治理和發展問題的思路與認識,指明了推進新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路徑。

境內外宗教極端組織利用互聯網、手機、多媒體存儲設備等多種方式傳播宗教極端思想,使極少數不明真相的青年誤入歧途,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大學生群體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境內外「三股勢力」抓住大學生群體的這一特點,長期進行滲透,與我爭奪青年。為了使廣大師生認識到新疆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和建設法治新疆的必要性,各大高校開展了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動,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團日活動、班會等方式向學生宣傳和傳達有關法律法規,用身邊一些鮮活的案例使學生認識到了宗教極端思想是社會最大的『毒瘤』,建設法治新疆是實現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本。

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帶頭學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將法治意識傳播給他人,使人人都成為尊法守法的好公民。

開展『去極端化』工作是建設法治新疆的保障,宗教極端思想蠱惑那些法治觀念淡薄的青年,使他們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思想上應該警惕宗教極端思想滲透,清醒認識到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性,增強抵禦宗教和極端宗教思想向校園滲透的『免疫力』。

新疆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多宗教並存的地方,長期以來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民族關系。當前,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新疆作為這一戰略布局的核心區,只有安定的法治環境才是發展的基礎。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才能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貢獻力量。

Ⅳ 當前新疆在法治建設實踐過程中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我國依法治國存在的問題
(一)公民法律素質有待提高
現階段,我國社會成員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法制意識欠缺,與學法、懂法、知法、用法的差距很遠,民主意識不濃,法制觀念淡薄的情況很嚴重,甚至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不懂法律、不學法律、知法犯法、以權壓法的現象屢屢可見。執法隊伍群體的職業素質較差,群眾對一部分執法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甚至濫用職權、敲詐勒索、徇私枉法的批評常見報端。
(二)法律制度不盡完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根據新時期建設需要,我國立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但很多法律質量不高,效果不佳。許多法律、法規制定的過於籠統,法律本身的邏輯結構不嚴密,條文規定過於原則,在執行中缺乏可行性。在法律體系內部,由於對立法活動協調和監督不夠,對某些過時的法律法規沒有及時清理,造成一些法律、法規的內容相互抵觸,影響法律的整體和諧。在法律之間的相互關繫上,基本法和單行法之間,法律法規與實施細則之間,原則規定與具體措施之間,還沒有完全配套,在整個法律體系中出現了「斷層」和「缺項」。
(三)依法治國方略實施不夠徹底
現行黨的領導體制在遇到法律和黨的新政策發生矛盾的時候,往往忽視法律的權威,體現黨的意志的法律在實施過程中經常受到某些地方黨組織的干擾,這些干擾往往以堅持黨的領導的名義進行,原因就在於現行黨的領導體制為其提供了制度條件,其結果是法律和中央權威受到影響。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權力機關其實際權力並未完全到位,作為立法機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行使立法權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權力資源和程序保障。根據憲法規定,行政機關由權力機關產生並接受其監督,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行政權對立法權的干預太大,因而導致一部分法律帶有明顯行政部門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正性、權威性、可行性受到影響。司法機關相對獨立性程度較低,抗干擾能力較差,無法從制度上保障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權,維護司法機關的公正形象。
(四)封建思想觀念根深蒂固
我國是一個具有二千多年封建專制歷史的國家,受儒家思想影響嚴重,人治思想還深深紮根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甚至許多人民群眾還習慣於某個人說了算的政治格局,特別是黨的許多中高級領導幹部,為了取得榮譽、職位和利益,口說法治,實行人治,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口是心非,弄虛作假,欺騙百姓的現象十分嚴重。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是一個非常艱難復雜的過程。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模式,僅僅是走向法治的起點,真正步入法治的軌道還要做出更大更多的努力。
三、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主要措施
(一)要加強根本大法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如果憲法得不到有效的貫徹落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要求會流於形式。現行《憲法》是一部符合我國國情的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可是它是否真正成為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級黨組織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的根本活動准則,也就是說,使憲法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成為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還是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首先要加強對根本大法的宣傳力度。使廣大人民群眾深知維護憲法的極端重要性,增強憲法意識,依據憲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次,要嚴格執行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重要的是各級黨政機關帶頭落實憲法規定。
(二)要加強黨的建設
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領導核心。依法治國,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革黨的領導體制,使之與依法治國的要求相適應。黨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和國家機關發生關系,在此基礎上要形成制度化的法律關系,依法對國家實施領導。必須根據依法治國的要求,認真研究現行黨的領導體制與依法治國的矛盾,改革現行黨的領導體制,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使黨和國家的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探索黨的領導的實現方式。
(三)要加強法制建設
進一步完備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力求做到:一要層次分明。按照調整不同類別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自身的重要性,決定不同層次的立法;要把調整同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盡可能集中在一部法律或法規之中,避免不同法律、法規調整范圍的交叉、重復;要集中精力先把各個法律部門的主要法律制定出來,形成整個法律體系的框架。二要體系完整。凡是本系統的法律,要加以分門別類,有綱有目,完備齊整。既要有根本法,又要有單行法;既要有實體法,又要有程序法;既要有國內法,又要有國際法。總之,凡是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規章都要一應俱全,不留空白。這不僅是保證法律的統一性,適用的可行性和整體的功能性的重要條件,而且也是法律體系的內在要求和其發展的客觀規律。三要體例統一。這是就法律規范性文件的外部結構形式的規格、標准而言。如法律的名稱、制定機關、發布機關、發布日期等,力求規格一致,標准統一,科學化、規范化、定型化。這樣,對於全國各種表現形式的法律、法規、規章,只要從名稱上就可將其內容、適應范圍和效力等級看得一清二楚。

Ⅳ 治疆方略的基本內容

1、要高舉社會主義法治旗幟,弘揚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落實到新疆工作各個領域。

2、要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3、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新疆幹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4、要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5、要堅持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實現宗教健康發展。

(5)法治治新疆擴展閱讀:

從2013年12月19日對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到2014年4月27日至30日高規格考察新疆、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謀劃新疆未來,再到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直至2017年3月10日上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切關懷。

對新疆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殷切期望,對新疆各族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祝願。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持續關注形成的治疆思想,既蘊含著歷屆中央政府治疆的傳統智慧,也體現著現代治理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方略。

Ⅵ 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對於推進新疆社會治理現代化具有什麼樣的特殊重要意義

我覺得你在考試,這都晚上了也沒人回答,估計這題你沒分

Ⅶ 如何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的意見》

意見》在指導思想和總目標部分,緊密結合貫徹落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明確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把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作為依法治疆的指導思想,堅持「一反兩講」。
其次,《意見》結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出把著力構建符合新疆特色的地方性法規體系作為依法治疆的目標要求,突出在促進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打擊暴力恐怖犯罪、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等重點領域立法。
第三,《意見》在中央「五個堅持」總原則下,結合新疆實際和特殊需要,提出了「六個必須」的原則要求,即堅持了中央的總原則,還體現了推進依法治疆的必然要求,是新疆各民族的共同心願。
第四,《意見》針對全力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提出「三個圍繞」的主要任務。其中,突出嚴厲打擊「三股勢力」是維護新疆穩定的主要任務,也是新疆法治建設的重中之重。同時,法治新疆建設還要為新疆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人民幸福生活建設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
最後,《意見》在可操作性層面努力細化。郭永輝解釋說,在各級幹部進修或培訓班中法治課時要佔總課時的10%—15%;加大公益普法宣傳力度,開展「法治新疆」主題文化活動;促進律師法律服務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農村、進調解委員會、進協會等各類組織;對法學專業畢業的碩士、博士可以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到地州、縣市法治專門崗位工作的,可以給予特殊生活照顧等。

Ⅷ 在推進法治新疆建設工作中心頒布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能起到什

在推進法治新疆建設工作中心頒布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能起到法治宣傳教育的作用。為了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推進法治新疆建設,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條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治宣傳教育條例》第六條 自治區應當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社會教育體系,重點開展以青少年為主的學校法治教育,以領導幹部為主的國家工作人員法治教育,以農村、社區基層幹部為主的村(居)民法治教育。公民應當自覺接受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義務相一致的法治理念,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Ⅸ 為什麼說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最根本保障

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最根本的保證。必須突出加強和改進黨對依法治疆的領導,按照四中全會提出的「三統一」、「四善於」的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疆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體現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堅持依憲治疆、依法執政,高舉憲法旗幟,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加強黨委對依法治疆的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切實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形成符合黨章要求、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夯實全面推進依法治疆的基層基礎。

Ⅹ 如何依法治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新疆

全會指出,新疆區情復雜特殊,依法治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要結合新疆實際內,把依法治疆作為治容疆基本方略,走符合新疆區情特點的法治建設道路。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必須堅持「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必須強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必須堅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結合。
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疆的重大任務:一是緊緊圍繞平安新疆建設推進依法治疆,全力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二是緊緊圍繞法治環境建設推進依法治疆,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三是緊緊圍繞法治社會建設推進依法治疆,著力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四是堅持立足區情,提高地方立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五是堅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六是堅持公正司法,進一步增強司法公信力;七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八是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依法治疆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九是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全面開創依法治疆工作新局面。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