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大學生的擇業道德

大學生的擇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2-09 05:19:20

❶ 大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400字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職業道德行為的最大特點是自覺性和習慣性,而培養人的良好習慣的載體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緊緊抓住這個載體,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會成為一種自然,即自覺的行為。
「培養」意為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職業道德行為應做到:
1.從小事做起,嚴格遵守行為規范
行為規范是指在行為方面的約定促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准則,它告訴人們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凡小事做起,嚴格遵守行為規范。例如學生證、幹部證、文明監督崗的佩戴,遵守校紀、班紀、宿舍紀律等,在點點滴滴方面按照職高生的各種規范來要求自己。
2.從自我做起,自覺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每一個人終身受益的資本,不好的習慣則是人的一生羈絆。每一位同學要從自我做起,從行為規范要求入手,從行為習慣訓練抓起,持之以恆,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在專業學習中訓練
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是形成職業信念和職業道德行為的前提和基礎。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
「訓練」意為有計劃、有步驟地使之具有某種特長或技能。在專業學習中訓練職業道德行為的要求是:
1.增強職業意識,遵守職業規范
職業意識是人們對求職擇業和職業勞動的各種認識的總和,它是職業活動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職業規范是指某一職業或崗位的准則。包括操作規程和道德規范。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要在專業學習和實習中增強職業意識,遵守職業規范,這是未來干好職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前提。
2.重視技能訓練,提高職業素養
作為職校的老師,對每位同學都要重視技能訓練,向勞動模範、先進人物學習,刻苦鑽研,培養過硬的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
(三)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豐富的社會實踐是指導人們發展、成才的基礎,是實現知行統一的主要場所。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根本途徑。
「體驗」意為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在社會實踐中體驗職業道德行為的方法有:
1.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職業情感
「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於一隻蜜蜂不釀蜜」。在社會實踐中有意識地進行體驗,進而了解社會、了解職業、了解自我、熟悉職業、體驗職業、陶冶職業情感,培養對職業的正義感,熱愛感、義務感、主人感、榮譽感和幸福感等情感。
2.學做結合,知行統一
在社會實踐中,把學和做結合起來,把學到的職業道德知識、職業道德規范運用到實踐中,落實到職業道德行為中,以正確的道德觀念指導自己的實踐,理論聯系實際,言行一致,知行統一。
(四)在自我修養中提高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自我修養指個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各種實踐中,按照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道德品質中有目的地「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自我修養應注意:
1.體驗生活,經常進行「內省」
「內省」一要嚴於解剖自己
,善於認識自己,客觀地看待自己,勇於正視自己的缺點;二要敢於自我批評、自我檢討;三要有決心改進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
2.學習榜樣,努力做到「慎獨」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是指獨自一個人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不做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不道德的事情。作為中職生要激勵和鞭策自己,加強道德修養,自覺做到「慎獨」,努力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五)在職業活動中強化
職業活動是檢驗一個人職業道德品質高低的試金石。在職業活動中強化職業道德行為要做到:
1.將道德知識內化為信念
「內化」是指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規范變成個人內心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職業道德理想與職業道德原則、對自己履行的職業責任和義務的真誠信奉。它是職業道德知識、情感和意志的結晶,也是人們職業道德行為的強大動力的精神支柱。只有這樣的職業道德行為,才有堅定性和永久性。
2.將職業道德信念外化為行為
「不要總是在夢想高尚的事情,而要去做高尚的事情」。「外化」是把內心形成的職業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變成個人自覺的職業道德行為,指導自己的職業活動實踐。中職生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做一個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有職業道德的人。

總之,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至關重要,在學習生活中,要注重行為規范訓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提高職業道德素質,要堅持參加各種實踐,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形成高尚的職業道德。

❷ 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良好的職業道德

面對現實,不說大道理,自己的前途,自己來把握
.
當我們追求理想時,當然不能忽略了實際問題。 最完美的是能將理想和實際相結合,
找一份你最愛的工作。 當理想和實際有分歧時,你要分三步走。
1)面對現實,只要能得溫飽,有了一定的收入,你能從中得到物質的享受
2) 從實際出發,做你不是最喜愛的工作。把不愛做的工作做得「足夠好」,然後再說去追逐什麼理想。
3)逐步實現理想,做你不是最愛的工作,而在你不愛的工作上拚命,
賺夠了錢,解決了吃飯的問題,再去做你最愛的工作。 。。。
.
理想與實際是可以兼得的。但是你必須有計劃,必須付出,必須執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所以不能說什麼工作好什麼工作不好。
許多做出成就的人其實都是從小事做起,兢兢業業,然後才取得成功的。
一個工作只要你喜歡,而且這個工作又特別適合你,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長處,
那麼,這就是個好工作。我不太贊成找不到工作就不就業的做法。在就業的同時能實現擇業當然好,
但是,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形勢下,很難在就業的同時實現擇業。
在這種情況下,先就業後擇業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積累了好多社會經驗,
積累了許多職業技能,而現在企業越來越看中經驗。所以先積累經驗,
這也有助於你以後找到更為理想的工作。 打工,實踐,積蓄,有一定條件後自己發展。
應該說哪一行都不好做,只要努力哪一行都能做好!
.
祝你成功!

❸ 大學生應該培養怎樣的職業道德

首先我們要學會生活,要勇敢的面對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坎坷,然後以一種寬大樂觀的心態去平靜的思考、分析問題,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這點是至觀重要的,因為一個正確的心態才不至於使得我們鑽牛角尖,才不會誤導我們前行的方向,我們年青人肩負著自己未來的重託,肩負著家庭的重託,也肩負這社會大家庭的重託,更肩負著生活乃至生命的重託。因此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個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其實勇敢、積極、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去生活才是我們每個人最根本的職業,因此我們必須要為自己培養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因為思維控制著我們的言行,只有當一個人思想的升華才能人品的優秀

1、從小事做起,嚴格遵守行為規范。
2、從自我做起,自覺養成良好習慣。

❹ 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職業道德

大學職業規劃的職業道德,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職業道德,可以通過職業規劃的這種模式來進行完成的,這個職業道德的話也是非常好的。

❺ 談談大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大學生在沒有入職之前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首先要從自己的人品修養和道德品質方面加強自己的鍛煉。可以培養。同時還要養成一種感知敢擔責,敢擔當的一種職業精神。同時還要學會社會交往的一些職業技能。這些都將在今後的入職。之後。非常有用的。這也是為今後有一個良好的職業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礎。

❻ 什麼是大學生職業道德

大學生職業道德: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職業道德的基礎理論,介紹職業道德基本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職業道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規范與范疇以及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與評價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就業創業指導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各專業的就業創業指導教材或參考書。

《大學生職業道德》簡介

《大學生職業道德》是2007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系統全面的闡釋了大學生職業道德的相關理論知識,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就業指導教材和參考用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學生職業道德

❼ 求一份大學生應具有的職業道德

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當前,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競爭日趨激烈。為了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早日把我國建設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已成為現階段全黨全國人民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育人工作,在指導個體成才,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 道德具有它特有的本質 人是社會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復雜的社會關系。為了保證社會的安定和昌盛,人們要求對彼此之間的關系加以適當的調整,對個人的行為加以必要的約束,這就產生了對道德的需求。由此告訴我們,道德是一個歷史范疇,人們的道德心態具有歷史性,即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有著不同的道德心態。 道德是依靠社會性的輿論和內心信念來實現調整人們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它是一種社會現象,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道德通過社會輿論、系統教育、傳統習俗、規章制度等方式深入人們的心理,形成人們的觀念和情感。從而影響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對社會生活起調節作用。道德又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它廣泛地存在於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除與他人無關的純粹的個人行為外,一切與他人發生利害沖突的個人行為,都會產生道德和道德問題。窺探道德本質,它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 道德產生於生活,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 社會經濟關系決定了道德的內容和性質。人們在社會生產關系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決定了人們的活動方式及道德內容的不同。歷史上出現的各種道德體系,都是從當時的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利益關系中引申而出的。同時,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也必然引起社會性道德的變化發展。社會經濟基礎變化了,由它所決定的物質利益關系必然會發生變化。而作為調整利益關系的道德規范也會發生變化。人類在社會經濟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決定了道德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里,由於人們在不同的經濟結構中所處地位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團,這個集團就是階級。各個階級的利益不同,導致了各階級道德觀念、道德准則、道德標準的不同,從而給道德打上了鮮明的階級烙印。 2、 道德是一種特殊規范系統 道德的規范是非制度化的規范。有的道德規范雖然也以文字形式規定下來,但它和政治規范、法律規范不同。後者表現為社會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它主要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積累形成的要求,體現在人們的品格和習慣中。然道德規范是一種階級意識的表現,但它的實施與法律規范不同,它主要是藉助傳統習慣、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實現,是通過教育和宣傳手段使其轉化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內在的規范。 3、 道德以實踐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 道德是一種以指導人們的行為為目的,以形成人們正確的行為方式為內容的精神。實踐性是道德區別於其它意識形態的本質特徵。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價值且是實現價值的行動,是「知」與「行」的統一。它不僅讓人們知道待人處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人們自覺地執照一定的規范和規則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再者,道德對社會生活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對社會生活進行價值評價來實現的。科學以真偽范疇來把握世界,藝術以美醜范疇來把握世界,而道德則以善惡來把握世界。道德通過褒揚善的、鞭笞丑的來干預社會生活,規范人們的行為,調節各種關系,把社會由低級推向高級。 二、道德對大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古人雲:「有才無德,其行不遠。」這是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標,總是和社會性的需要、時代的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脫離了歷史前進的方向和為人類造福,為社會作貢獻的思想,人的才智就會受到抑制。當代大學生如果缺乏報效社會主義祖國之心,沒有為實現四化宏偉目標而奮斗的大志,即使只為個人「名利」在某一時期對人的才智發展有某種刺激作用,那也畢竟是不長久、不穩固的。這樣的人只會被社會所淘汰。道德修養是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人們思想和行為中的表現,具有社會思想指導性,表現在個人身上某些穩定的特點和傾向,它對於我們大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❽ 大學生應該如何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首先你的三觀幼稚,只有三觀正的才能養成道德需要你平時多看書,多積累。

❾ 大學生職業道德怎麼寫

你好,關於大學生職業道德,可以根據以下三點進行闡釋。
1,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2,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
3,如何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❿ 大學生應遵循哪些職業道德規范

職業道德的定義: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的總稱。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規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刻苦學習、提高技能;勇於競爭、開拓創新;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熱誠服務、文明生產;講求質量、注重信譽;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等等

不同職業會有不同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但以上基本規范是各行各業都必須遵循的,是各種職業道德中具有共性的東西。因此各院校在大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職業能力鑒定的同時必須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把學生塑造成有「魂」的高技能人才。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