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演講教師
① 法律在我心中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法律在我心中》。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什麼是法律?老師說,法律是明媚的陽光。陽光照耀之處,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濕地、野生動物等等都有相應的法律保護著,法律的保護使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諧。媽媽說,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從一生下來開始,法律就對幼兒、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財產不受侵害、社會醫療保障、老年撫養等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法律的保護讓我們快樂地成長,安全地擁有,幸福地生活。
爸爸說,法律是行動的指針。像我們開口不能罵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樣,我們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大人們每做一項工作,每簽訂一個合約,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條款,法律使我的保護們的社會運行有序,和諧相處,健康發展。
哦,原來法律並不遙遠,它就像空氣、水、或麵包一樣,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須臾不曾離開。當有人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座椅,打碎路燈時;當有人騙取他人財物,甚至偷竊時;當有人走路不靠右側通行,隨意破壞交通規則時;當有人破壞草坪、花卉,隨意污染環境時;當有人私自拆毀他人信件,污衊他人時;當有人攜帶易燃易爆品乘車坐船時„„這些不都是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嗎?這其中有你嗎?有你的家人嗎?
法律對於我們青少年而言,還只是一隻模糊的蝴蝶,有時候違犯法律了還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為什麼犯了罪,罪在哪裡都不知道,這是缺乏法律意識的一種表現。 我們青少年首先要懂法、知法、守法,還要愛護法,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書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撐上一把健康的雨傘。
鄧小平爺爺曾說: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好習慣,那麼依法治國將永遠是一句空話!古人說的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千萬不要因小錯而釀成終生大錯,成為社會的罪人啊!只要我們心中有法,你就會明白: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什麼樣的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什麼樣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大家已經清楚了,法律是一柄雙刃劍,他既懲治壞人,也約束自己,他既賦予你權利,也讓你肩負責任,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它就在我們心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② 法制教育演講主持人開場白怎麼說做好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德育活動課,使學生對文明禮儀有一個認識和了解,同時體會文明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 二、活動准備: 1收集禮貌用語和典型事例。 2排練相聲、小品、文明禮貌兒歌、歌曲、朗誦等節目。 三、活動過程: (1)開場白:(主持人:楊慧 姚承凱) 女:朝霞托著紅日,徐徐從東方升起。 男:一個燦爛的日子,撒滿大地。 女:春風吹,陽光照,語言美,行為美, 男:尊師長,愛同學。 合:讓我們從小講文明,講禮貌,二(7)班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 主持人:一個友好的眼神,一個舒心的微笑,一個得體的舉止,我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什麼,卻在內心洋溢起一種美的享受。正如兒歌中所唱的那樣。 兒歌「找朋友」 (3)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禮儀,會使我們變得優雅可親,會使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容易被人接納,也有利於辦成事情。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請欣賞相聲「講禮貌」 (4) 主持人:如果我們不講禮儀,就可能傷害別人,也使自己難堪,甚至無法適應現代社會。不相信,大家瞧。 表演問路等兩個小品 (9)歌曲「世界需要熱心腸」 (5)主持人:我們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質,請欣賞小品「微笑的魅力」 (6)主持人:我是中國少年報的記者,聽說雲龍中學二(7)班正在開有關文明禮儀的主題班會,讓我們去采訪一下。 問:請問這位服務小姐,明明是那顧客土,你為什麼不直說呢?他那麼粗魯地叫你,你為什麼不還以一點顏色? 答:正因為他粗魯,所以要用婉轉的方法對待。正因為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 問:參加升國旗儀式應注意什麼? 答:衣著整潔,脫帽肅立,行隊禮或注目禮,唱國歌嚴肅,准確,聲音宏亮。
③ 急求法制教育演講稿!!300字左右。主題是遵紀守法 珍愛生命
不忘國恥 振興中華演講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④ 法制安全紀律的國旗下講話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嚴以律己,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個規矩,否則就什麼也做不成。對國家、社會來說,這個規矩就是法律。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基本方略,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希望。青少年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穩定程度。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很強,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進行普法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鄧小平爺爺說過:「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自覺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逐步培養法律素質,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要善於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自覺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我們要熱心宣傳法律法規,以正確的法制觀念去影響身邊的人,帶動周圍的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知法守法,與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為推進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謝謝大家。
⑤ 法治教育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裡,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⑥ 法制教育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受學校的邀請來給同學們上一堂法制教育課。說到講課呢,我真是外行,所以今天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實踐,結合當前同學們容易發生的安全問題以及容易染上的一些不良習氣與大家進行交流,從法律的角度對同學們提出幾點要求:
一、從小養成良好習慣,自覺守法。
《治安管理處罰法》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不能橫穿馬路,不能打擾她人休息,不能破壞公共設施等。很多看似很小的行為,比如隨地吐痰,亂闖紅燈,攜帶管制刀具到學校炫耀,實際上已經算是違法行為了。
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但心思往往沒有用在學習上,而是有事沒事地招惹一下其他同學,以大欺小、破壞公物,問低年級同學要錢、要東西,其實這些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還不到十四周歲呢,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如果你實施犯罪行為時,年齡沒有達到能追究刑事責任的界限,國家法律也還是有懲罰的措施的,比如:治安處罰、送勞動教養、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等等。現在同學們如果不注重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事,今後必將釀成大錯。
因此,大家要從小學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從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做起,自覺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做一個守法的小公民。
二、主動幫助他人,抵制不良誘惑。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只要自己不違法,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何警官在這里要告訴大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或者家人做出了一些不應該做的、違法的事情,我們應當第一時間站出來阻止他,用我們掌握的知識給他們講解法律法規,幫他們抵制不良的誘惑,讓他們認識到違法的可怕後果。
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你的同學或朋友,在節假日邀你一起去網吧玩游戲,你知道他們有可能會沉迷網路游戲,無法自拔,就要及時阻止他們,給他們講沉迷網路的危害,幫助他們抵制網路的不良誘惑;如果你的家人在公共場合因一些小事與他人發生爭執,你也要及時阻止,告訴大家為一些小事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是非常錯誤的選擇,可以理性地選擇報警或雙方自我調解,不要讓事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要做文明市民、守法市民。
同學們,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就立了大功,因為你幫助別人認識到了錯誤,避免了不好的、甚至可能會違法的事情發生,也算是為社會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三、學會自我保護,用法律保護自己。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在大家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詐、毆打、搶劫等等,一旦碰到了,該怎麼辦呢?我們要增強是非判斷能力,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應變能力,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同學們在遇到侵害時及時擺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於受到犯罪分子的侵害。
但是,不法侵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要給同學先打預防針,同學們一定要記住下面何警官說的話:在遭受不法侵害時,同學們千萬不要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搏鬥,首要的任務是保證自己的安全,比較明智的做法是保持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地想辦法逃跑,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如果已經遭受到非法侵害,就應該及時向學校、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要記住我們的報警電話是110,同學們,要利用基本的法律知識,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
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法制教育,都能夠認清違法犯罪的惡劣後果,堅決抵制不良誘惑,做一個學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最後祝願所有同學們奮發向上、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
⑦ 普法演講稿(教育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
有史以來,多少文人墨客用他們的生花妙筆贊頌了那些匡扶正義、剛直不阿的廉吏清官,無論是包龍圖怒鍘陳世美、還是寇相爺開棺解懸案,這曲曲贊歌頌揚了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早期「護法者」的明鏡高懸、執法如山。今天,我向大家講的是新時代的執法者—— 一名普通法官的事跡。
她是一位法官,但在很多孩子眼裡,她更像一位老師,甚至是媽媽。憑著母親般的胸懷,她感化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徘徊在犯罪邊緣的問題少年,耐心教育了一大批青少年。她就是南潯區人民法院刑庭專職從事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審判員——賈建平同志。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
在業務上,賈建平是個有心人。她有一個自己的小檔案,存著她宣判過的所有未成年人的資料。對於裡面的一些「重點人物」,她特別地關心,一有時間,她就挨個打電話,問問孩子們最近在幹些什麼、有什麼困難。工作一有空閑,她就上門走訪,看看這些孩子,再當面叮囑幾句。
南潯區南潯鎮的小斌就是讓賈建平放心不下的一位。還未滿18歲的小斌初中畢業就沉湎網吧,因為沒錢上網,小斌就把手伸向了別人。小斌被判緩刑後,如何幫教就放在了賈建平的心頭。為了幫助小斌樹立勞動觀念,她特地聯系了一個花木場,讓他義務勞動一個月。在此期間,賈建平還幾次前去探望,並循循善誘,耐心引導。 一個月後,小斌變了樣,不僅改悼了愛上網的習慣,而且還承擔了全部的家務。母親姚玉彩每每談及此事,總是熱淚盈眶,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信任」兩個字是賈建平的法寶,她說信任是促使問題少年健康向上的最有效武器。一個叫小錢的孩子,與他人搶劫了小同學的錢。賈建平接手該案後,走訪了小錢就讀的學校,發現他學習成績優秀,平時表現也很好。為了小錢的前途,賈建平根據法律判了他緩刑,並積極與所在學校老師進行溝通,注意不要揭其傷疤,多給予鼓勵和信任。除此,賈建平還經常打電話給小錢,鼓勵他積極向上,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經過一年的拼搏,小錢終於如願考上了湖州市的一所重點中學。
「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就有可能減少一個危害社會的罪犯。」這就是賈建平工作的精神動力。
金獎銀獎,不如人民誇獎;金杯銀杯,不如人民口碑。
為了切實幫助經濟確實有困難的未成年緩刑犯,避免其因經濟原因重新走上犯罪道路,賈建平將上級給她的3000元獎勵捐出來設立愛心幫教基金。賈建平的做法得到了南潯區法院的支持,院里拿出1萬元,充實基金。
在南潯區法院刑庭的法官中,今年52歲的賈建平是距離退休時間最短的一位,但卻是最「閑」不住的一位。開庭、調查、走訪、做思想工作……同事們整天看到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她半道出家勤學苦練了相關電腦軟體。同時,為了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的幫教工作,賈建平非常注意收集外地的一些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僅僅幾年,她就收集了有關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的資料4大本。在南潯區法院出台的《關於加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的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總共62條中,有不少是對未成年犯罪人員進行符合他們心理特點教育的具體措施,而這些,大多源於賈建平在審判實踐中的經驗和總結。
多年的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使賈建平認識到: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息在前。為此,賈建平走出審判庭,主動將自己的工作向外延伸。5年來,她先後與12所學校共建了德育基地,兼任了4所學校的法制副校長、校外輔導員。幾年來,賈建平已為30多所學校上了法制課,受教學生、老師、家長總數達4萬多人。賈建平是不少學校的「編外教師」,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她除審判工作之外的另一項「主業」。
賈建平憑著對工作的強烈責任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自己平凡的審判崗位上創造了顯著的業績。我們的法官頭頂著庄嚴的國徽,肩負神聖的天平。那赤色的國徽,是血鑄的靈魂,是永恆燃燒的太陽,激勵我們把光和熱溶於社會,以無私的奉獻灌溉蘊育出豐碩的成果。賈建平同志的事跡,是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中的一面旗幟,也是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一個典型!
讓我們做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心人,堅持法制、法紀宣傳教育,促進機關作風和黨風廉政建設,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不良現象,營造全民學法、用法、依法維權的法制文化氛圍,為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湖州在杭寧城市帶中率先崛起而努力奮斗!
謝謝!
俞 勇
湖州市南潯房地產管理所
2005年10月22日
⑧ 關於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裡,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⑨ 增強法制教育 共建平安校園 的演講稿
增強法制教育 共建平安校園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增強法制教育,共建平安校園」。
首先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全國每年有近1.6萬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達40多人,而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交通死亡人數。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會時不時地發現有人闖紅燈,有人逆行車,有人邊騎車邊聽音樂,有人騎車帶人等違反交通規則,而這些隨意的忽視交通安全的行為,往往是釀成事故的隱患。
青少年學生除了交通安全意識不強以外,因防範意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缺乏,也還存在著違法犯罪的現象。有一些青少年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會漸漸腐蝕自己的心靈,就會使自己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錯誤。僅僅依靠社會、學校、家長的保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同學都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遵紀守法觀念,時時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隨時隨地為著我們的安全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同學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知法守法,與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生命無疑是可貴的,它帶給我們激情與活力。同樣,它給了我們展示一切才能的機會,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絢麗多彩。同學們,讓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共同創建一個平安的校園。
⑩ 法制在我身邊演講稿
中學生法制徵文一:法在我身邊
字典上解釋「法」為: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
「法」和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會用法律來維護我們的正當權益。而若是觸犯了法律,永遠也逃不出法網。
某市一位楊阿姨到附近的郵電局營業廳辦理電話安裝,可此郵電局營業大廳貼出通告,規定凡在本市安裝電話的用戶,必須到其下屬企業購買電話機,用戶辦理裝機手續的同時,先交電話機款,否則不予辦理。楊阿姨在辦理電話安裝業務遭到拒絕後,將此郵電局的做法申訴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過核實,指出企業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構成了不公平交易行為,責令該企業停止違法行為,並對其處以罰款。楊阿姨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湖北省某市一名中學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放學回家後遭到母親的打罵,晚上趁母親熟睡時將母親砍死。這名中學生為一時沖動犯下的罪惡而悔恨終生,公安人員將其逮捕,他終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有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企業領導,知法犯法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許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以權謀私,貪污贓款,行賄受賄,最終將自己推向萬丈深淵,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們從小就已經開始學習思想政治,面對充滿誘惑的世界,作為初中生的大家更應該增強法制和道德觀念,自覺規范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我們要懂得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懂得與社會有關的法律,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自覺的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中學生法制徵文三:法在我身邊
都說法律像隱士一樣時隱時現。我認為它更像一張巨大的網,網住世界萬物與我們。
還記得看過這樣的一篇報道:在紐約作者和兩位德國朋友合租了一間房子。一天房東的小兒子生病了,開始請了醫生,可後來他的小兒子吉米的體溫不段升高,氣息漸如游絲般微弱。房東又去叫醫生可醫生不來了,原來是他上次看病的錢還沒有付清,醫生堅持要先看到錢才來,大家都忙著湊錢可最後還是失望的搖頭嘆息。朋友吉特是小兒科醫生,可他還不能給別人看病,因為他沒有通過美國的國家醫生執照考試。房東猛然轉身對吉特吼道:好歹你也是醫生啊,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眼睜睜的看著我的孩子死掉。再過幾個月吉特就可以參加美國國家醫生執照考試,開始嶄新的生活。如果他站在法律的一邊,可以看到的是他燦爛的將來,如果他站在救人一邊,他就會辜負這個提供他新家園的國家,違反法律失信於政府。而且萬一被捕他會喪失居留權陷入無邊的困境中。現在夾在中間的卻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小孩。在痛楚中瑟縮的吉特最後作了決定,他為吉米的小生命奮戰了十天十夜,就在小吉米可以下床的那天,他被逮捕了。大夥都沒有去上班,都趕往紐約市立法院,他們高呼吉特沒有罪。法官面帶微笑的站起來,舉起棰子敲向桌面:「吉特先生,你違反了法律,」法官說,「原因是為了遵循另一個更高的法律——醫生的良知,因此我判你無罪。」
這就是法律,雖然我們總在說法不容情,雖然它們像一種無形的鎖鏈緊緊的束縛著我們。可它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們人性的真善美。她告訴我們世界有一種東西叫公平,有一種東西在她面前我們一律平等,沒有權貴差異沒有貧賤之分。它讓世界充滿人性美,更加絢麗多彩。故事中的吉特用自己醫生的良知沖擊著法律,而法律用自己詮釋著人間的真善美。
人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大千世界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准則來束縛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使社會安定、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這個准則就是法律,任何人或物都在它的掌控之中。它教會我們如何創造美好享受幸福。
有兩個,你自己選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