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移情

道德移情

發布時間: 2022-02-11 06:47:18

❶ 移情、自我作用、懲罰、內疚都是道德情感嗎

這是一種強烈的負面情感
要理智點
要去提升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心態變得健康,樂觀

❷ 移情能力是一種什麼能力道德情感

聽過移情別戀嗎?也就是那種花心的人才有,或者身邊的人已經讓他(她)覺得很厭惡了才去做。主動移情的是道德問題,被動移情的屬於情感問題。

❸ 移情能力是一種什麼能力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動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d,道德行動

道,是萬物萬法之源,是創造一切的力量;德,是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的行為,不違背自然發展規律,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提升自己的踐行方式。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系。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❹ 霍夫曼認為兒童移情的發展包括哪些階段

霍夫曼在大量有關研究的基礎上,勾畫了如下的道德移情發展的四階段模式:

第一階段,普遍性移情(globle empathy)。約在個體出生後第一年的嬰兒期。個體不能意識到別人是完全不同於自己的一個人,但通過最簡單的情緒喚起方式仍能體驗到他人正在遭遇的不幸,並顯得就像自己也在遭遇不幸一樣。例如,在研究中觀察到,看到有個孩子摔了一跤而哭泣時,一位11個月的女孩似乎也馬上要哭出來了,接著她一面咬著自己的大拇指,一面把頭往母親懷里擠,似乎是她自己在遭受傷害和經受痛苦。

第二階段,自我中心移情(egocentric empathy)。約在2 歲左右。兒童能區分自我與他人,能分別形成自我的表象和他人的表象,這使普遍性移情發生變化。這時,兒童己意識到他人的存在,意識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遭到了不幸,但對他人的內部心理狀態是不清楚的,並認為是與自己一樣的。如在研究中觀察到,一名1 歲半小孩看到自己的夥伴哭泣時,會拖著自己的母親去撫慰他,盡管夥伴的母親也在旁邊。

第三階段,對他人情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feeling)。約在2~3歲。兒童開始能承擔角色和使用語言了,開始能意識到別人具有與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以及對事物的理解。這使個體能更多地對涉及他人真實情感的諸多線索作出反應,用語言表達各種日益復雜的情緒。這時,兒童在關注受害者不幸的同時會重視其因喪失自尊引起的、甚至為維護自尊不願受助而引起的內心焦慮,最終即使受害者不在現場也會因獲悉關於他的不幸信息而喚起移情性情感。

第四階段,對他人生活狀況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life condition)。個體進入童年晚期, 認識到自己和他人各有自己的歷史和個性,不只能從當前情境,而且能從更廣闊的生活經歷來看待他人所感受的愉悅和痛苦。個體對他人當前不幸不僅仍會作出移情反應,而且當認識到這種不幸是長期而不是暫時的時候,這種移情反應就會變得強烈起來。這時,個體喚起的移情性情感會與他人遭不幸或被剝奪的心理表象相結合,隨著各種社會觀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它還會與反映整個群體或階層(如貧困者、受壓迫者、流浪者、發展遲滯者)的困境的心理表象相結合,促使人去重視減緩不幸者的困境。這樣的移情水平對人尤其是青少年而言能提供一種促進其道德和思想理念發展並形成行為傾向的動力基礎。

❺ 在戀愛中移情他人是不是不道德的表現

在戀愛中移情他人是不是不道德的表現,我認為不是事的。嗯,因為在戀愛中,如果你無端無故的就一槍他人,說明你這個人不可靠不實在,我認為這種人,還是不要跟他談戀愛了。

❻ 大家認為移情是什麼

‍‍

移情,我們可能會想到移情別戀,就是情感轉移,但從心理學或者是美學理解,移情的內涵要豐富很多。在心理咨詢當中也會出現移情現象,指來訪者對咨詢師產生男女之情,這是被禁止的,因為這有違職業道德而且不利於來訪者的成長。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告訴我們,大海上的冰山露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底下的就是潛意識世界。現實當中移情現象比比皆是,比如你喜歡上球星,一定是他某方面的特點符合你的價值觀,他的每個舉動都牽動著你的心,他成功時你開心,似乎自己的價值得到了肯定。也要有分寸,如果喪失理智,將移情的對象混同於現實,那是不好了。

比如臨淵羨魚,我們可以欣賞魚兒,在水裡歡騰翻滾,你甚至可以想像自己也在其中,從而有種愉悅感覺,但你要是真的大叫一聲:我來也,然後跳到水裡,那就麻煩了。移情於山水或其他美好事物,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古時候就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從上面的詩句可以看到,移情也有負面的效果,比如感時花濺淚。傷感的時候即使看到花也讓人也讓人觸景傷情而落淚。深究下去,移情也是一種蠻復雜的東西。我們要健康愉悅,就要適當控制負面的移情,因為借酒消愁愁更愁,多運用一些正面的移情,對構建一個健康的心理平台,是有好處的

‍‍

❼ 心理學上的」移情」與」反移情」怎樣理解

移情一詞來源於精神分析學說,是精神分析的一個用語。來訪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療法和自由聯想法為主體的精神分析過程中,來訪者對分析者產生的一種強烈的情感。是來訪者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會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過程。

反移情通常來源於咨詢師意識之外的無意識沖突、態度和動機,它是咨詢師對來訪者產生無意識期待和某些神經質需求的外在表現形式。

狹義的反移情被界定為「治療者對來訪者的移情」,這是弗洛伊德的定義。廣義的反移情可以理解為「由於治療者的需要而非治療關系或來訪者的需要而產生的治療者任何形式的無意識情緒或行為反應」。

(7)道德移情擴展閱讀:

對於移情這一心理反應,盡管有正面的積極評價,但就其客觀效果來講,不論是哪一種移情,由於它很容易促使其對人或物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勢,從而造成判斷失誤並可能產生成見或偏袒。

同時,由於這一感情的產生強化了來訪者對心理咨詢的自我防禦機制,也就阻礙了來訪者與咨詢者真誠的、自然的溝通,從而擾亂了心理咨詢過程中本該建立起來的理性的人際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移情

網路-反移情

❽ 心理學上的移情是什麼意思

移情是對目前的一個人的感覺、驅力、態度、幻想和防禦的體驗,這種體驗是不現實的,是源自童年早期對於重要人物的反應的重現和替代。移情指向某人的特殊關系,它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客體關系,它的主要特徵是對一位不適宜人物的感覺體驗,而實際上是指向另一個人的。

把移情當作一個巧妙的工具以助於更好地理解咨客在臨床設置中所展現的潛意識動力學層面。當精神分析師試圖聽懂咨客的潛意識時,他可能對正在形成的人際關系形成一個框架。一個有經驗的心理治療家,可以運用患者的移情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這比沒有移情的效果要明確而持久得多。

❾ 移情能力是一種什麼能力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動

移情是以認知為基礎的,通過個體來認知他人的內在感受是產生移情行為的重要因素,所以就選A 吧

❿ 關於道德與情感!~

情感不要超出道德的底線才是真情感,道德以人的情感為依託才是真道德.說白了就是一個限度的問題,辯論中無論占哪一方的觀點都要做到攻下對方的"限",保護自己的"限",那麼取勝就不難了.希望我的拙見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