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理論面

道德理論面

發布時間: 2022-02-11 06:56:25

⑴ 簡述並評價皮亞傑和柯爾伯格道德理論的異同

1.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論
(1)品德的發展與兒童認知的發展階段是一致的,認知的發展決定著道德發展的階段
(2)總體趨勢:他律到自律
(3)四階段:1.自我中心階段(2 歲~5 歲)?權威階段(6 歲~8 歲)?可逆性階段(8 歲~ 10 歲)?公正階段(11 歲~12 歲)皮亞傑認為,品德發展的階段不是絕對孤立的,而是連續發展的。

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品德發展具有固定順序的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兒童和青少年逐漸由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 要達到任何階段都需要通過前面幾個階段,而且後續階段高於前面階段。 在道德判斷的發展方面鑒別出了六個階段。
他將這些階段劃分為三種道德水平:
前習俗水平、 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

⑵ 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是什麼

水平一:前習俗水平

外在標准控制,通過行為後果來判斷行為。如果受獎賞則為好行為,受懲罰為壞行為。

階段1,懲罰和服從取向。以服從權威和避免受懲罰為判斷行為好壞的標准,不理解故事主人公的兩種價值觀沖突。

階段2,功力取向。以是否滿足個人需要為判斷標准。

水平二:習俗水平

以尊從社會規范、社會規章制度為准則

階段3,"好孩子" 取向。以取悅並得到他人認同,以他人的意圖進行判斷。認為權威人物所指定的社會准則、行為標准都是對的,應該遵守。

階段4,"好公民"取向。也稱為維護社會秩序取向,即作為社會成員,應遵守社會規章制度,維護社會秩序,這是公民義務,不能違反法規、法律。

水平三:後習俗水平

道德標准內化於己,成為自己的道德標准,遇到道德標准矛盾沖突時,自我可以做出選擇。

階段5,社會契約取向。認識到各種法規都是為公眾的權利和利益服務的,符合公眾需要的便應該遵守;如果不適宜,就應該按多數人的意願修改。

階段6,普遍道德原則取向。這是理性良心取向,個體的道德認識超越社會法規和法律,普適於尊重每個人的尊嚴、生命價值和全人類的正義。個人可按倫理原則進行選擇。

理論意義

發展性輔導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人格輔導,而道德發展的成熟顯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對於從道德判斷這一角度認識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對於發展性輔導人員從發展的立場,幫助兒童提高道德認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另外,兒童的品德心理結構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方面(道德意志由於通常可以還原為情感和行動問題,所以根據簡約原則,故為三方面)組成的。相對來說,從道德認識著手對學生進行道德的發展性輔導操作性更強一些。

所以,科爾伯格的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對發展性輔導在道德和人格輔導上是一個極大的支持,為輔導人員增添了信心以及指明了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從這些意義上來說,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對發展性輔導乃至整個學校心理輔導、咨詢都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⑶ 道德層面和道德制高點,有什麼不同!

道德層面和道德制高點,有什麼不同:
道德層面是指道德的范疇。
道德的制高點是指道德的最高境界。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⑷ 商業道德的四種道德觀是哪些它們各自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1)道德的功利觀
(2)道德的權利觀
(3)公平理論道德觀
(4)綜合社會契約理論觀

(1)道德的功利觀

這種道德觀對效率和生產率有促進作用,並符合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但它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在那些受決策影響的人沒有參與決策的情況下,同時,它也會導致一些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的權利受到忽視。

(2)道德的權利觀

這種道德觀積極的一面是它保護了個人的自由和隱私。但它也有消極的一面(主要是針對組織而言),即接受這種觀點的管理者把對個人權利的保護看得比工作的完成更加重要,從而在組織中會產生對生產率和效率有不利影響的工作氛圍。

(3)公平理論道德觀

這種道德觀有利於保護那些未被充分代表的或缺乏權力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但不利於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創新精神。

(4)綜合社會契約理論觀

這種商業道德觀與其他三種的區別在於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業和各公司中的現有道德准則,以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⑸ 什麼是道德價值觀

「劃一根數軸,男人就正一百,女人就是負一百,那女人都出軌了」是偽命題。

參考網上: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文明發展歷程中,孕育形成了傳統道德及其價值觀。善、孝、禮、勤、新,業已積淀成為中國人的文化道德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精神及核心價值觀。

「善」的追求與實踐是人道之本

在中國傳統價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實踐是一以貫之的主線。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為中國人啟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條。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的核心在養善。最後,善是宇宙之理。「黃天無親,唯德是輔」。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規律而行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的天道觀即是良心觀,天人合一是在這一價值層面得到普遍的認同與實踐的。

中國傳統道德要求必須將善在個體及群體的現實生活中全面推進,以實現人道之本。在個體層面,善是愛人和利人的修為和行動。首先要學會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善與愛相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愛眾」;再進一步便是「民胞物與」。善與愛的情懷在人類社會的實踐推進就是追求大同社會的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個體社會價值觀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勵無數志士仁人不斷為之奮斗的目標。

在群體層面,善的追求是將個體與他人、家庭、群體聯系起來,並在其中有所奉獻的價值實踐過程,其導向歸之於以群體(集體)為本。在群體中,善的實現是以仁愛為根本的。所以,仁愛主義是群體主義的基礎。同時,善利群體的價值追求在於以鄰為善,互利共生,這構成了群體與群體交往的和平主義的價值理念。群體主義、仁愛主義及和平主義的實現,是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所謀求的人類共同生存的道德理想。

「孝」的培育與推進是和諧之始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培育與實踐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家庭,其核心價值理念為孝。家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維系家的核心在孝。「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首先是熱愛自己的生命並能發展延續生命。其次,孝是對父母、先祖的愛、養、畏、敬。孝的基礎在愛,即「父子有親」;孝的實踐在贍養父母;孝的升華在敬畏;孝的終極關懷在慎終追遠;孝的最高價值追求在有所成就。中國孝道的特殊性在於:孝與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就作為相聯系,與忠君愛國相聯系。這是孝的家庭價值觀與忠的社會價值觀內在合一性的體現,是個人、家庭、社會和諧穩定的價值維系。

孝的價值觀的本質在和諧。首先,孝是德之本。孔子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的實踐與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質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現實地實現著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教育貫穿著感恩、為他、奉獻、責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後,孝是天之道。中國傳統道德將孝同天理、天道相聯系,使中國人孝道德觀同天人合一宇宙觀、價值觀相合一。這既體現了中國人宗教性的終極追求,又將和諧的價值理念貫穿於宇宙人生,植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禮」的普及與踐行是治理之道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外在維系核心在「禮」。對個體而言,「禮」是立身達人之本。對群體而言,「禮」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義之樞、天地之理。禮儀對個人的實踐重在冠、昏、喪、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環節和重大場合。應該說,中國古人的一生都在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維護禮儀。人的文明化、社會化的標志就是禮儀化。

在群體社會生活層面,禮在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賀慶之禮、飲食之禮、養老禮、喪禮、祭禮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使群體生活的每一位成員均了解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禮業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文化符號,成為鄉規民俗的基本准則和理念。

中國傳統禮儀同社會制度的結合,使「禮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追求。「禁於將然之前」的道德教化與「禁於已然之後」的法制規范在「禮制」的具體推進實踐之中緊密結合起來。當然,其中的遵從、固化等級制的部分是我們今天要堅決剔除的。
「禮」上升到社會普遍價值觀層面,則是別、讓、敬、同、和。「禮」的核心是實現人與動物的區別。在禮的實踐中,中國人首先要培養敬畏的心理與意識,即敬畏天地、敬畏規律、規則。其次,禮培育了中國人的「誠」。「心誠則靈」是中國人的普遍行禮准則。最後,禮使中國人走向和平。「禮之用,和為貴」。禮使中國道德價值觀的和平、友好進入到人際交往之中,進入到與群體、自然的友善相處之中,使中華民族走向「禮儀之邦」。

「勤」的固化與應用是存續之則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在中國人生產、生活和發展方面的核心理念是勤。

中華民族在道德價值上第一是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務是勤勞。《左傳》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首先,在榜樣的樹立、輿論的導引上進行推動。其次,在天道的理念性上進行導引。《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應法天,要努力奮斗。於是,中國人的理念就是「天道酬勤。」最後,在價值觀念的確立上堅持不懈。「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在教育中,生存觀也是首要的。《中庸》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是中國「重生」文化的價值觀基礎。

中國人是以家庭為本位的。所以,勤在家庭的實踐一是開源,即勞作、奮斗;二是節流,即節儉戒奢。《尚書》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在創建事功上,中國文化既倡導「夙夜在公」的勤勞公忠價值觀;又將「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的周公式勤政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式為民作為楷模,全面培育「勤之勤之,至道非彌」的理念及實踐觀。可見,勤已成為指導中國人的存續法則和生生不息的價值圭臬。

「新」的締造與日進是超越之源

在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中,「新」與中國人的理想、夢想與超越境界的追求與實現相聯系。

《周易》是對上古文化價值的總結和對後世中華文明價值奠基的巨著,「新」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首先,《周易》強調「日新」。其次,強調要「與時偕行」。最後,要謀求變化和發展。《周易》奠基的「新」的理念及儒家、道教、法家等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共同弘揚及實踐,使創新成為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新」的價值觀在社會實踐層面的運用也處處體現。人的德和行的要求均在「日新」。在處事安身上,強調「敬其在己」;在立業上,追求「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這種求「新」的精神,在中國古代儒商的開拓實踐中,在科技的進步上,在文學的創作上,甚至在中醫理論及實踐中等諸多方面均能夠實現不斷發展與突破。中國文化中的求新求變與不斷創新使中華文明不斷進步。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新」的本質在於追求超越。其核心理念認為:人是理想的存在者,人是在追求超越中才能真正實現對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肯定的。這種超越的特點在於:其一,在肯定主體的存在,在肯定現實、現世的存在中實現人的超越。其二,在每一件事情之中追求超越,「在事上磨煉」。其三,在群體之中追求超越。中國文化強調「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有所「立」是中國傳統價值理念在人的終極追求上的價值導引,強調在群體中實現理想、夢想。這種倡導現實超越性及在群體中追求實現理想的價值理念使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具有了穿越時空的永恆的價值與意義。

⑹ 在道德觀和價值觀面前你的選擇是

兩者有兼容性,也有互補性,要看你自己怎麼做選擇?當價值在你心中的分量高於道德衡量的標准,那就放棄那些所謂的道德觀念,社會就這樣子,我們是活在現實世界裡,不是寫道德文章給人看。當價值的分量低於道德的衡量標准,那就放棄價值,選擇道德,畢竟我們雖然活得虛偽,但偶爾讓自己道德一下也無妨。放眼看你周圍的世界,你就會知道你在什麼時候該選擇道德觀,什麼時候選擇價值觀。

⑺ 關於生命道德理論,中西方有什麼區別

這個區別很大,西方的「道德」理念主要是指社會性的行為規范;
中國的道德理念是兩個層面;天道和人德,天人一體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⑻ 道德理論體系通常可以叫做什麼

道德的本質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於上層建築。在階級社會道德即具有階級性,同時也具有一般的社會屬性。道德是具體的和發展變化的。道德: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系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⑼ 對中國哲學的道德理論有何看法,不少於600字

有看法,但是絕對少於600字

⑽ 皮亞傑和柯爾伯格道德理論的異同

1.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論
(1)品德的發展與兒童認知的發展階段是版一致的,認知的發展權決定著道德發展的階段
(2)總體趨勢:他律到自律
(3)四階段:1.自我中心階段(2 歲~5 歲)?權威階段(6 歲~8 歲)?可逆性階段(8 歲~
10 歲)?公正階段(11 歲~12 歲)皮亞傑認為,品德發展的階段不是絕對孤立的,而是連續發展的.
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品德發展具有固定順序的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兒童和青少年逐漸由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
要達到任何階段都需要通過前面幾個階段,而且後續階段高於前面階段.
在道德判斷的發展方面鑒別出了六個階段.他將這些階段劃分為三種道德水平:前習俗水平、
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

熱點內容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