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社區法
㈠ 法律怎麼規定社區的性質
社區居委會,簡稱「居委會」、「社區居委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為中內國大陸地區城市街道、行政建制鎮的容分區即「社區」的一個主要社會組織機構,屬於城鎮居民的自治組織,地位相當於農業區的村民委員會,管轄對象為城市、鎮非農業居民為主。根據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㈡ 社區法律條文有哪些漏洞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了解一下法的特徵,它具有普遍性(普遍適用),強制性(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規范性(以法律條文等規范性條文表現),滯後性(法都是滯後的,現有行為才有調整行為的法)等等。
社會生活遍及方方面面,不可能都由法律調整,只能概括性的加以規定,因而概括不到的地方就會出現法律漏洞。
此外,法律具有天然的滯後性,經濟基礎決定法律,法律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立法者制定法律時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以及社會中出現的問題而制定的,以保證法律能夠適合當時的社會,不能太超前,否則再好的法律也難以運行。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其實人們的行為大部分都是由道德調整的。
給你舉幾個例子吧:
幾十年前,盜竊數額為幾百元可能判處死刑,因為當時經濟不發達,撿到一分錢都要交給警察叔叔,一分錢還可以買一大杯瓜子,「幾百元」就是一筆巨款了,「萬元戶」就是很有錢的人了;而在今天,特別是發達地區,盜竊幾百元還達不到盜竊罪立案標准壓根就不是犯罪。
前幾年房地產炒得很熱,社會上時常出現「一房多賣」的問題而得不到解決,原因就是 法律制定時還沒出現這一問題也沒有預見到自然就沒有規定,當時法律規定預售房需要過戶登記後買賣合同才能成立,因此開發商就鑽了這一法律空子賺翻了,一套房往往簽N個合同同時賣給N個人,結果自然是交不了房居然還不會承擔違約責任。2007年,《物權法》修訂後,第二十條規定了「預告登記」填補了這一法律漏洞。
今天,「虛擬財產」也沒還沒得到充分法律保護,這也是一個法律漏洞。例如,一個高級別的游戲玩家,「價值連城」的「裝備」被盜了,找誰?5位數的QQ是很管錢的,如果用戶突然掛了,能不能繼承?紅、黃、紫等等鑽QQ被盜了,找誰?
㈢ 簡述社區自治的法律法規依據
社區自治的法律法規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回》。
第二條居民答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對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居民委員會協助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開展工作。
第四條居民委員會應當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可以興辦有關的服務事業。居民委員會管理本居民委員會的財產,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侵犯居民委員會的財產所有權。
(3)法學社區法擴展閱讀:
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三)調解民間糾紛;
(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五)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㈣ 社區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4)法學社區法擴展閱讀:
作用:
一、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規具有預防作用。對於法律法規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
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
㈤ 社區涉及的法律法規
有很多的!比如說大的講,社區工作中需要涉及很多法規的!社會救助內法規 ,我國特定人容群合法權益保障法規,婚姻法,勞動法社區矯正與戒毒法規~
國務院2006年下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等等的社區建設的以及服務的規范法則!
㈥ 法律進社區最好宣講那些方面的法律內容
給你幾個課題:借款合同常見糾紛(結合最近出台的借款合同的司法解釋)
合理回利用所有權答問題(結合常見的鄰里糾紛)
房屋買賣常見糾紛
法律進社區宣傳內容需要貼近居民的生活實際,根據宣傳方式的不同選擇貼合實際的宣傳內容。
㈦ 法學的社區法務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怎樣
先說律師
律師是一個朝陽行業,全國的執業律師數量是二三十萬,律師數量和人口比是幾千比一,而且分布極度不均,大城市扎堆,中小城市、偏遠地區很少。而現在每年的民事訴訟案件數量大概一千萬多萬,即使只有五分之一的案件請律師,也有超過二百萬件,而且數量是爆炸式增長,而相應律師的數目增長就慢很多,可以說律師的需求量肯定是越來越大的。
這是宏觀方面。就我自己的切身體會來看,做律師的特點是先苦後甜。先苦後甜的意思是,剛入行很苦,因為律師的收入完全來源於案件,剛入行的律師,一業務能力不行,經驗不足,二沒有名氣,案源不足。沒有案子,就沒有收入,因此,剛進入律師行業的實習律師只能從助理做起,給別的律師打下手,積累經驗,而律所一般(大所除外)也只會給一個非常低的工資,這剛開始的幾年時間是很難熬的。而熬過這一段之後,如果你還能堅持下去,那麼你就慢慢會有一些客戶和案子,收入也就會迅速提升。越有經驗的律師,案子越多,收入越高。
然後是法檢機關
法學專業的學生去法檢機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法檢,也就是法院和檢察院的簡稱。
法院的審判員,尤其是基層工作壓力大,案件數量多,這是普遍現象,一個法官一年一百多件案子是正常,北京地區的能達到二三百件,非常恐怖的數字。青年法官的工作壓力更大,因為精力旺盛,功底較好,所以案子很多,而且由於法院的案件考核機制,還得擔心調解率,上訪率等指標,心理壓力大,還得分出時間寫報告,寫宣傳,參加黨的培訓,時間更緊張,這也是最近媒體紛紛報道法官離職的原因。
相比來說,檢察院工作要輕松很多,除了公訴科案子相對多一些,但是比起法院還是少的多,其他科室相對清閑。
再來說待遇。公務員除非是在大城市,否則待遇還是比較一般,而且薪資漲幅有限。法檢系統的待遇和同一個地方的其他行政機關的待遇差不多,多了一點辦案補貼,也非常少,工資水平在當地基本上是略高於城鎮職工平均收入,而且不少的福利已經壓縮,收入實在算不上高。基層法檢的收入一般高於市級或者省級,特別是省會城市或者經濟發達的區,因為法檢收入和當地財政已經地區經濟狀況掛鉤。不要以為級別高收入高,很多中央機關的收入還不如地方。
以上是法檢的現狀。工作累,壓力大,收入低,也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至於這個工作的好處,可能成就感和滿足感算是一點吧。
當然,司法改革之後,法官和檢察官將加強職業隊伍建設,也會得到更好的職業保障,因此前景還是很光明的。
關於法院我再補充幾句,因為對法院這一塊了解比較多一點。
以我所在的中部省份為例:
收入:先說工資,這里就說實際到手收入,基層院(省會以外城市)2000多,省會及副省級城市能拿到3000-4000,中院基本也是3000多,高院4000向上,年底多發一個月基本工資1000多,有嘉獎或者立功等會有一些獎金。
然後福利:過節費基本沒有,部分法院提供住宿,這個入職前可以問清楚,食堂吃飯免費或者象徵性收費的情況正在減少(人民法庭除外),至於分房子,以前有,現在基本成為過去時,其他的福利看單位,比如洗衣、理發,等等。
另補充一點,個別單位可能有一些發獎金情況,也就是俗稱小金庫,金額看單位。這個是公務員系統比較普遍現象,因為收入實在太低。
以上是所有收入,字字屬實,車改後科級會增加500塊車補。
其次是工作,法院分業務部門和綜合部門,業務部門一般排序是刑庭、民庭、行政庭,還有立案庭、審監庭、賠償辦、減刑假釋庭、執行局,刑庭是法院的重點業務庭,民庭裡面金融庭是重點,行政庭自從四中全會指明要立案登記制之後,以後的案件數量也會大幅增長。
如果要去業務部門,一要看這個業務部門是否是重點部門,這個上面已經講過,比如刑庭,二一個要看這個庭的領導,領導的話語權,領導的性格,這一點關繫到兩個方面,一是你未來的進步速度,也就是升遷,二就是你出去的難度,有些庭活多能人少,你進去就甭想出來,回頭想調去其他庭室,或者考去其他單位,你們領導不放人,你很難走得了,這一點其實很重要,想在一個部門呆一輩子,不想進步的年輕人,我想也不多。
然後是非業務部門,估計學法律的進法院都不會奔著綜合部門去,但只要你考進去,就身不由己了,有時候政治部就是把你分過去,你也沒辦法。其實進綜合部門,如果進對門,未必是壞事。值得去的綜合部門,我看來只有三個,政治部和辦公室(院長辦)、研究室,原因很簡單:一個管人事,一個靠近領導,一個了解政策,都是進步快的部門,而且這三個部門信息比較綜合,對你迅速了解法院工作很有幫助,進了庭室的話你了解的就只有自己一畝三分地,可能在法院幹了幾年,別的部門的人你都認不全。
其他的比較一般的部門,審管辦,黨委、行裝處(負責財務),這些也可以,有幾個不推薦去的:紀檢監察,老乾處,紀檢是查人,去這里不如去紀委,更專業,老乾處不用說了,邊緣部門。
工作強度呢,業務部門當然很累,然後辦公室也非常累,都是經常加班熬夜的(所以進步快是有原因的),現在紀檢監察這一塊受到重視,查案多,所以工作也繁重,經常出差。
大致上法院就是這樣,想到什麼我會再補充。
然後公司法務。
這一塊介於法檢和律師之間,工作壓力要小於律師,平均工資收入高於法檢,比較穩定,上升空間相對也小,薪金漲幅不會很大,至於發展速度,因公司和人而已,總的來說沒有律師鍛煉人,但相對輕松。
法學專業如果對收入比較看重,那麼比較對口的去處有三個:一是起薪比較高的大律所;二是企業法務;三是收入待遇比較好的行政機關,例如國稅和地稅部門。推薦程度分先後。
第一個最好,有些大律所給新律師的起薪是很高的,但是這樣的律所招聘要求很高;
企業或者銀行法務也不錯,這個待遇是跟公司的具體情況掛鉤,大公司、外企的法務收入比較好,相比律所工作壓力也不大,相對進入的要求比律所低一些。
第三是行政機關,不一定是法院和檢察院,一般來說國稅和地稅部門是在當地收入比較高的,要高於一般的行政機關和法檢部門。同時要求也比較低,一般本科畢業就能報考,當然,報考人數也很多,競爭激烈。
最後,想從事法律職業,就要有堅持下去的執著。
㈧ 法學專業適合去社區工作嗎
法學專業也是可以去社區工作的,最關鍵的是自己要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真的靜下心來安心在社區工作。
㈨ 社區工作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是什麼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9)法學社區法擴展閱讀:
社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社區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區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區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
第二,相關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
如果說,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區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
第三,社區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區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區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
㈩ 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
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專共和屬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根據憲法制定的一部法律,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一共有23條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