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道德
Ⅰ 請同學們談談自己最看重的道德規范、紀律規范和法律規范,並說明理由
「目前,學術界對道德品質的構成要素的確定不合理,使得道德教育欠缺科學性。現行的觀點有:"三因素說",即認為道德品質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構成的;"四因素說",認為道德品質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構成的;"五因素說",即道德品質由
Ⅱ 在《莊子·刻意》中,有一句名句用以表明賢德之士更加看重對精神和道德追 求,
莊子是中國道教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最富影響力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的箴言直到今天依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
1.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
選自《莊子·大宗師》。釋義:不忘記他自己的來源,也不追求他自己的歸宿;事情來了欣然接受,忘掉死生任其復返自然,這就是不用心智去損害道,不用人的作為去輔助天然。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這句話來自《逍遙游》。釋義:見識短淺的小智趕不上見識深遠的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
3.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選自《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胡:這里的胡,是文言疑問代詞。為什麼、怎樣的意思。釋義:駕馭外物的物慾,而不為外物的物慾所驅使,那麼怎麼可能會受到牽累呢!
4.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出自《莊子·逍遙游》。這段話通過一系列的比喻,意思是:水積蓄得不深厚,就沒有負載大船的力量。
5.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Ⅲ 自古以來中國人最看重的品德是什麼
當然是「孝」。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是儒家的基礎,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做人的基礎。一個人如果不孝,其他方面再出色,也不足觀矣。
Ⅳ 我沒看見過看重道德想看中美色那樣的人這句話是孔子對誰的不滿
孔子的「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針對衛靈公和他「遊街」一事所發的感慨。
這句話是孔子在衛國的時候說的一句話,當時,孔子見過了那個美艷絕倫的國君夫人南子,還被子路誤解,認為孔子肯定和南子有了什麼關系,搞得孔子發誓自己要是有什麼事,就讓上天弄死自己。
衛靈公的夫人叫南子,是個漂亮風騷的人,她對孔子和她見面很滿意,衛靈公也對孔子很滿意。有一天,衛靈公邀請孔子出去走走。衛靈公和南子坐在第一輛車上,由太監雍渠駕車,而讓孔子坐在第二輛車上,聲勢浩盪地招搖過市。衛靈公覺得這是倍有面子的「顯擺」,孔子認為這是大失顏面的「遊街」。
孔子認為,一個國君應該首先是追求仁德,重視賢才,而誰是賢才呢?遠在天邊盡在眼前,就是那個追求恢復周禮天下大同的孔子。現在衛靈公和南子坐第一輛車,讓一個太監坐第二輛車,讓大賢人孔子坐第三輛車。這很顯然是看重南子的美色,看重太監的溜須,而對孔子視而不見。所以孔子很生氣,感慨地說:完蛋了,我沒有見過崇尚道德如喜愛美色的人!這顯然是針對衛靈公和他「遊街」一事所發的感慨。
問題來了,很多人覺得,孔子就是個禁慾的人。你看他周遊列國十五年也沒有回家,還說過什麼小人與女子難養。在魯國的時候,魯國國君在齊國的美人計之下,變得更加荒淫無恥不理朝政,氣得孔子離開了魯國。這一些,其實都不能算是孔子是個禁慾主義者的理由。
儒家首先是把仁義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慾望放在第二位。但這並不意味著,孔子就一定會要求人們不愛美色。在戰國時期的哲學家告子就說,食色性也。在儒家的經典《禮記》中,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見儒家是主張人有基本的慾望和需求的。孟子就告訴齊宣王,即使你是個好色之徒,你照樣可以做個仁君。所以,我認為最接近孔子的本意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一個人應該像好色一樣,崇尚道德。
因為,孔子崇尚中庸,是一種很理性的現實主義者。而人的好色是本能需求,是無法改變的現實,而好德是價值追求,是我們對道德的價值判斷。相對而言,好色很容易,只要發揮人的生殖沖動就好了,而好德,則要用禮來克制自己,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所以,孔子認為,一個人應該像好色一樣,崇尚道德。這樣就能提高人追求道德的主觀能動性!
Ⅳ 中國看重倫理道德的原因
有沒有辦法挽救先要看中國為什會倫理道德嚴重缺失,這是有很多原因的。現在的社會太開放,把很多西方人有的文化引到了中國,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還有現在的中國對人的倫理道德教育有些少,全成了馬克思的天下。飽暖思淫慾,物質生活的逐漸提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挽救就必須要大力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一定要做的。
Ⅵ 自古以來中國人最看重的道德
道德,一直在宣揚。因為,缺少所以宣揚
Ⅶ 為什麼滿口仁義道德卻是最看重物質的人呢
那就離這些混蛋遠點
Ⅷ 有的時候做事太過拘謹,太關注別人的想法,太看重道德觀念,怎麼才能做人做事放得開,跟隨自己的意願走
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過來的 這是你的性格影響的 你從小就關注別人 注重別人 看重你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印象 導致你 做事時 總有點 悠遊寡斷 思前想後 要想改呢 你只有從自己下手 不要讓自己的思維發散的那麼寬 做事情時 不要太在乎結果和影響 只要你能突破這第一步 以後慢慢 就好了 當然 要學的性情開朗點。。。。祝你好運
Ⅸ 現代人為何不看重道德呢
其實這樣的說法是片面的。道德是一個很寬泛的名詞,它不僅僅包括我們所說的一些誠信、禮貌、尊老愛幼等等。它作為社會中的一個與法律共同存在的規范,它的定義一般指向於精神層面的自覺約束。
現代人,與其說不看重道德,不如說是外來的利益沖擊了舊有的道德。在古代,道德是和個人利益相互捆綁的。比如說要讓一個人做官要看是否「有德」,讓君主有威信看是否「有仁德」。這就將道德綁在了個人發展的利益上,使得人不得不強迫去進行道德的自我深化。這就是為什麼古代人重道德的原因。
而在現代,要獲得個人的發展和利益,特別是在中國,因為歷史的原因,原有的獲益方式已經被破壞,獲益方式也已經被市場經濟所重構。想要獲得利益,必要的經濟手段,和部分的品牌效應只是道德的部分體現。而當在短期內,道德所帶來的效益並不能滿足個人的需要的時候,那麼道德就會被忽略。同時,現在人的個人利益經常和個人的能力、個人的交際相互掛鉤,而現代群體交際和古代以義氣信用掛鉤不同,已經和金錢利益相互掛鉤。這就註定了道德的本身的劣勢被放大,道德也被忽略了。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要想重構道德,就必須從資本主義的利益價值觀中解脫出來,重新重構個人利益分配標准、評價標准。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道德的地位提高。並衍生出新的道德。使道德得到發展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