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商鞅與依法治國

商鞅與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2-02-11 17:02:05

㈠ 論述題:商鞅強調的法制與我們現在說的法治有什麼區別

法制是法律制度,是沒有法律制度,由禮治到法治的開始,開始建立法律制度的。
現在的法治,是依法治國的法治。就是什麼事就能按法律來辦事。

㈡ 商鞅推崇依法治國,為何他卻知法犯法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因為採取商鞅變法而逐漸強大起來,後為秦國統一中華奠定了強大的基礎。但是因為商鞅包庇太子的犯罪,而懲罰了太子的連個老師,因為沒有對症下葯,以至於日後自了苦果。

一、王子犯法,應當與庶民同罪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強大,可以問鼎中原,紛紛招納賢士進行變法。其中秦國採取了商鞅變法取得了成功,一度使秦成為當時的秦國。眾所周知,商鞅推崇法家學術,主張依法救國,也是因為如此,所在秦國,刑法特別的嚴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初若是商鞅就地正法,給太子一個下馬威,而不是讓他人替太子頂罪的話,說不定就不會有車裂的下場,自己家人也不會因此受到牽連。

㈢ 商鞅變法中體現依法治國思想的是

定秦律,「燔詩書而明法令」,
作用:出現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全國百姓以私下斗毆為恥,以為國家立下戰功為榮,國家戰鬥力不斷增強,富國強兵的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廢除了舊的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軍隊戰鬥力,是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後兼並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㈣ 商鞅變法給依法治國帶來的啟示

商鞅變法是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一次最全面而深刻的偉大變革。商鞅變法對我國當前依法治國的啟示,即樹立法律至上權威,確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維護公平正義,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效開展法律宣傳,促使現代法制觀念深入人心;注重製度創新,同時保障新制度法制化;堅持法德相濟,促使法治與德治有機統一。

㈤ 商鞅變法給依法治國帶來了哪些啟示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立木為信,說道做到,能夠樹立政府威信,震懾不發分子。即使是商君也不能違背法律。

㈥ 以史為鑒,「商鞅變法」能給依法治國帶來哪些啟示

「商鞅變法」給抄依法治國帶襲來的啟示:

要樹立法律至上權威,確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維護公平正義,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效開展法律宣傳,促使現代法制觀念深入人心;注重製度創新,同時保障新制度法制化;堅持法德相濟,促使法治與德治有機統一。

(6)商鞅與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商鞅變法的進步性與局限性:

1、進步性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局限性

商鞅變法中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在一定程度上給廣大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內行刀鋸,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輕視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顯的歷史局限。

㈦ 商鞅的治國理念依據是什麼

商鞅(公元前390—338)衛國國君的後裔,本名公孫鞅,又稱衛鞅,後因封地商,故而世稱商鞅。在主持變法的過程中,制定的一些具體政策措施,全面貫徹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這一總的管理思想。

第一,「教民耕戰」的基本國策。商鞅說:「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只有農民由於朴實可信,安土重遷,故而最便於聽從朝廷的驅使,平日在家務農,戰時應徵人伍。他們既是糧襪、戰馬和運輸工具的可靠供應者,又是兵力持續補充的重要來源,從而,以農養戰,平戰結合,「富強之功可坐而致也。」

第二,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商鞅對於如何管理國家這個問題,堅持不法古,不循禮,反對以「仁義」說教的儒家思想。他說,惟有「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弱民》)這樣,才能達到「以刑去刑」,「以戰去戰」(《畫策》),因此,非以「法治」無以治國平天下。

第三,論功封爵的吏治准則。廢除世卿世祿舊制,除了從事農戰以外,不得授予官爵。「是故不以農戰,則無官爵。」(《農戰》)商鞅明令獎勵耕織,獎勵軍功,規定「粟爵粟任」。「武爵武任」(《去強》),即允許人們納粟換爵,按軍功大小授予二十級的不同爵位。此項改革,是與當時普遍推行的縣制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旨在加強中央集權。

第四,綜合治理的管理手段。為了強化國家統治,商鞅善於運用行政、法律、稅收、價格等多重管理手段。為了控制商業人口,運用行政、法律手段做出了一些相應規定:根據商人家庭的人口,攤派搖役。他們的一切大小奴僕,均須在官府中注冊登記,由官府輪番安排,承擔搖役;通過管制糧食貿易,不讓商人買賣糧食,他們無利可圖,就會想著要棄商務農。為了促使農民安心從事農業生產,他還運用稅收、價格等經濟手段進行調控管理:諸如根據單位面積的實際糧食產量,按畝納稅,國家對任何人一視同仁,以示負擔公平;通過提高糧食價格,鼓勵務農;統一度量衡制,為國家賦稅徵收提供基礎。

㈧ 商鞅變法和依法治國有什麼不同

戰國時期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國進行了兩次政治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此次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改革,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為後來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此次變法有三個重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首先是徙木立信。商鞅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斤黃金。有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斤黃金,以表明說到做到。接著商鞅下令變法,新法很快在全國推行。毛澤東早年在評論「徙木立信」這段故事時指出移動一根木頭並非難事,關鍵是以此而樹立的千金難買的誠信,這也說明立法重點在於取信於民。
其次是一視同仁。在變法的過程中,遭到了較大的反對,太子的老師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立法只是針對平民百姓,對於貴族的約束力不足,認為要按照周禮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對於法令沒有遵行,最後都被商鞅依法進行處罰,秦孝公對此採取了支持的態度。
最後是堅持變法。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得罪了權貴,包括太子在內的權貴多對商鞅有不滿,商鞅也因作法自斃而遭到五馬分屍,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孫都繼續實行新法最終奠定了秦滅六國的強大基礎。

㈨ 商鞅變法的治國思想

商鞅堅信通過法治才能強國
戰國初期,秦國國力貧弱,時常受到魏國、楚國等強國的欺辱。同時,秦國落後的生產關系阻礙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秦國需要變法以實現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商鞅受當時法學名家「吳起、李悝」的影響,堅信只有通過法治才能強國,在秦國推行變法,為之後的秦國一統天下打下基礎。盡管商鞅推行的「法治」與當今的法治不可同日而語,但將其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仍然是一筆寶貴的傳統法律文化財富,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唯法論」的法治思想,樹立法律權威。商鞅對「依法治國」的力量是極力推崇的,主要表現是「不貴義而貴法」,「任法而治」、「法任而國治」、「不可須臾忘法」。法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官員們能推行法治,國家才能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發展。執法者必須要尊重法律的權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職權。在其「唯法論」思想的指導下,商鞅一方面利用法律打擊傳統的領主勢力,另一方面利用法律保護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維護秦國社會的穩定,這從根本上促進了秦國生產力的發展。
其次,「農戰論」的法治思想,構建經濟基礎。主要內容是: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獎勵軍功、禁止私鬥;廢除舊時的貴族分封制。「農戰論」思想打擊了保守的領主貴族勢力,廢除了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井田制度,保護了新興的地主階級,促進了當時秦國的強盛。「農戰論」思想的缺陷主要在於阻礙了秦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商鞅認為,「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而商品經濟不利於秦國的繁榮富強。因此,商鞅對商品經濟採取了限制和打擊。
再次,「刑賞論」的法治思想,規范人的行為。商鞅從「好利惡害」的人性論出發,提倡重刑主義。《商君書·去強》中說:「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行刑重輕,刑去事成;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商君書·靳令》中說:「行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罰重刑輕,刑至事生,此謂以刑致刑」。商鞅主張將刑賞規定在成文法中,把人們的行為納入法律規范,減少社會矛盾,定紛止爭。通過這種途徑樹立的法律權威,可以使全社會形成守法遵法的局面。

㈩ 商鞅變法和我們現在所說的依法治國一樣嗎為什麼

不一樣 商鞅提倡變法 只是一種歷史制度的改革 並不是像現在依靠法律去治理國家

熱點內容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
對教師宣傳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5 22:23:04 瀏覽:81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