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護理道德評價的方式

護理道德評價的方式

發布時間: 2022-02-11 22:18:05

⑴ 護理質量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1.建立質量管理的機構 質量管理和評價要有組織保證,落實到人。在我國醫院一般是在護理部下設立質量督導科(組)或質量管理委員會。

2.加強信息管理 應注意獲取和應用信息,對各種信息進行集中、比較、篩選、分析,從中找出各種影響質量的不同因素,再從整體出發,結合客觀條件做出指令,然後進行反饋管理。

3.採用數理統計方法發現問題 建立反映護理工作數量、質量的統計指標體系,使質量評價更具有科學性。在運用統計方法時,應按照統計學的原則,正確對統計資料進行邏輯處理。

4.常用的評價方式 常用的評價方式有同級評價、上級評價、下級評價、服務對象評價(滿意度)、隨機抽樣評價等。

5.評價的時間 評價的時間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定期檢查可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進行,由護理部統一組織全面檢查評價;不定期檢查評價主要是各級護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深入實際,隨時按質量管理的標准進行檢查評價。

⑵ 醫務人員進行自我道德評價的方式

醫德評價主要有人們內心信念、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的評價方式。

1.信念的自我評價 指人們依照某種觀念、原則和理想等形成的信念,對自己的醫療行為自覺作出醫德上的自我肯定或否定。是醫務人員進行醫德選擇的內在動機和醫德品質構成的基本要素。它是醫德評價的一種重要的內在方式。當醫務人員真誠履行自己職責,竭盡全力醫治好病人的疾病,就會對自己合乎醫德要求的行為過程及結果感到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形成一種信心和力量並將在今後繼續堅持這種行為。當自己在醫療實踐中出現了某些差錯,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或損失時,即使別人未察覺也會受到良心的責備,由此而感到內疚和羞愧,促使自己進行自我評價和檢討,並在今後避免再發生類似不良行為。可見,作為一種道德的精神支柱——內心信念不輕易形成的,它是通過良心來發揮作用的,是以良心的自我譴責和良心的自我滿足、自我安慰的形式進行醫德評價活動的。信念在道德評價中起著自我完善的重要作用,是醫務人員進行自我調整、自我約束的精神動力。

2 .社會輿論評價 輿論是指醫德是非判斷的多數人意見和態度,包括全社會和醫學領域自身對醫療行為而作的善惡評價。社會輿論評價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感染力和強制力的特點,而且是應用最普遍的醫德評價方式。自我評價只是醫務人員內心的一種自覺激發和制約,而社會輿論評價則可以在行為者不論是自願還是不自願的情況下,迫使其改變自己的行為,抑惡從善。

健康的社會輿論和它所造成的道德氣氛,使醫德原則得以執行和鞏固,激勵和鼓舞醫務人員在道德和事業上的進取心,同時也為每個充分履行道德責任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社會輿論贊賞什麼,鄙棄什麼,往往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趨向,促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

社會輿論評價的途徑很多,如對出院病人進行問卷調查,聘請院外監督員等,以便使醫務人員根據社會輿論和具體措施所表述的意見和態度,了解醫療行為應選擇的標准,提高擇善拒惡的能力,並且在社會輿論的贊揚、規勸或譴責下,堅持或改變自己的醫療行為方向。

3.傳統習俗評價 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歷史形成的一種穩定、慣常的行為趨向。傳統習俗不僅是被人們普遍認可和接受,具有評價道德好壞、善惡的作用,而且實際上成為不同領域道德規范的補充,是社會紀律的一種形式。但是,由於其形成是以一定的歷史條件為背景,故評價其作用時應該注意到積極和消極的重要性。在種種傳統習俗中,只有那些涉及患者健康利益、體現醫務職業道德價值觀念的習俗,才是評價醫德時應該考慮的。在實施中,對傳統習俗應作具體分析,繼承和發揚醫德傳統中的精華,舍棄糟粕,積極樹立新的道德風尚,促進醫德建設。

⑶ 護理道德監督的實施方式有哪幾種

1、輿論監督
護理道德輿論是社會各界和廣大患者對護士 言行的贊揚或指責,也包括護士之間的議論與評價。 2、社會監督
社會監督具有廣泛性、群眾性和客觀性的特 點,應增加醫院管理的透明度、完善社會監督的 各種制度(包括建立公開服務制度、投訴制度、 建立監督組織並開展活動、建立與社會監督相配套的約束機制)。
3、制度監督
醫院的各項護理規章制度、護士行為規范都是依據護理道德原則和規范制定的, 把護理道德要求以制度形式反映出來,使 護士易於接受監督。
4、自我監督
護士自我監督是護理道德監督的一個 重要方面,也是護士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自身修養的重要方式。

⑷ 簡述護理道德品質的特點

護理道德特殊性:全人類性與人道性、繼承性與時代性、規范性與可操作性
護理道德品質的特點:共性與個性的統一;穩定性與可變性;相關性與連貫性。護理道德品質的構成要素;護理道德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行為。
護理道德的具體原則:不傷害原則、有利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
護理道德的范疇:權利與義務、情感與良心、審慎與保密、榮譽與幸福。

⑸ 職業道德行為評價的基本方式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是一項十分嚴肅而又復雜細致的工作。因此,在開展評價時,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方向,要根據黨和國家關於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指示、通知、法規等文件精神來進行,著重引導廣大教師按照社會主義教育的要求來加油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以便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主義的教育。在具體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以下要求。

一、肯定評價與否定評價相結合,以肯定評價為主

在進行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時,首先要看到廣大教師在職業道德發展上所取得的成績,充分肯定其優點和成績。

二、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以動態評價為主

靜態評價是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對教師職業道德所作的評價。動態評價是著眼於考察教師職業道德發展變化的評價。靜態評價可以使我們對教師現有的職業道德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可以對其進行好壞優劣的判斷。但是,這種評價只能說明過去和現實的情況,而我們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教師更好地改進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說更重視未來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又要非常重視動態評價。因此,在具體評價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點,既要重視靜態評價,更要重視其發展變化,看到廣大教師對自己職業道德品質中不足方面的改進、加油,預見其發展趨勢,做出動態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更全面、更准確、更科學,從而起到激勵廣大教師自覺加油自己職業道德品質的作用。

三、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以綜合評價為主

單項評價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某一個方面(如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修養等)所進行的評價。這種評價的優點是比較深人、細致、具體、准確,其缺點是它只能反映教師職業道德的某一方面或局部工作的好壞。綜合評價是對教師職業道德進行的全面評價,它可以使我們從整體上了解教師職業道德的面貌和水平。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工作中,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某個方面作深入的分析、評價是必要的,但還是要以綜合評價為主。

四、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

定量評價是對客觀的量化資料,通過統計分析而進行的評價。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中,不可能全部量化。其原因在於∶一方面,人的行為是可以偽裝的,外部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內部的思想是可以不一致的。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品質、觀念、意向、理想、情感等是很難量化的,我們無法用一些數量化的指標去反映這些。因此,定量分析僅適宜於一些具體的行為的測評,不易測評出全部思想道德品質。定性評價是對教師職業道德所進行的描述性評價,它是用語言文字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質的分析,它可以對許多難以量化的思想、觀念、意向等進行評價,能夠反映教師職業道德的實質,而且也易於施行。但是,如果我們單純的依靠定性評價去分析教師的職業道德,也容易產生主觀性、隨意性、片面性;鑒於上述情況,要正確、客觀、科學的評價教師職業道德,就必須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中,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是辯證統一的。因為定量評價是定性評價的基礎,而定性評價又是定量評價的前提和歸宿,二者不可分割,緊密相聯,互相促進。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中,定量評價能比較細致地反映教師職業道德的水平和變化情況。但是,由於教師職業道德中許多變數不易確定其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很難精確地用數字進行分析,這就必須進行定性評價。因此,為了保證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科學性,必須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以定性評價為主。

五、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

終結性評價是一個階段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具有結論的性質。這種評價的功能表現在對教師職業道德做出鑒定、認可和區分等級,目的在於幫助教師了解一個階段或一個過程中自己職業道德上的優點和存在問題,激勵他們朝著下一個階段或過程的目標努力。形成性評價的目的在於及時掌握教師職業道德的情況,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導向」、「診斷」、「強化」等功能,把評價作為促進教師職業道德發展的手段,引導廣大教師沿著正確的社會主義方向前進,追求更高的理想目標。這是我們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目的和關鍵所在。因此,應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以形成性評價為主。

六、動機評價與效果評價相結合。以動機評價為主

動機評價是對推動教師從事某種行為的內部思想意念的評價。動機是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思想動因,教師的任何一個道德行為,都是出自於其一定的道德動機。教師職業道德動機評價就是看其行為動機是否正確。效果評價是對教師行為產生的客觀結果的一種評價。教師的任何一個行為在教育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效果,這種效果可能是正面的、積極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消極的。因此,在具體的評價工作中,一方面要重視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客觀效果評價,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對其行為動機的評價,力爭使動機評價與效果評價一致起來,並以動機評價為主。

七、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以他人評價為主

自我評價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標准對自己的職業道德進行的評價。有效的自我評價有助於教師進行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加油和自我完善,有助於加油廣大教師的自我評價能力。他人評價是指被評對象以外的組織或個人依據一定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標准對被評對象的職業道德所進行的評價活動。這種評價包括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所做的檢查督導評價、講師評價、同事與同行的評價、社會各界的評價等。由於他人評價的結果更為客觀、真實,更容易看到成績與問題所在,更有益於被評者總結經驗以及同行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加油。因此,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在重視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更應該重視他人評價,並以他人評價為主。

⑹ 護理道德評價的作用

價值導向作用

道德評價作用
調節人際關系作用

⑺ 簡述護理評價的過程。

護理過程的五個步驟: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問題)、護理計劃(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看起來是有先後順序,但彼此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如進行護理評價時,可能要回到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計劃、措施執行的步驟,以確認其正確和完整性。

本期分享護理措施和護理評價。

護理措施執行(

nursing implementation

護理措施執行是護理過程的第四步驟,是護理人員將護理計劃內容付之行動,執行護理措施(處置)的目的是達成護理目標。

執行護理措施過程中,首先重要的是維持病人的安全、隱私、自主、尊嚴與舒適,同時必須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機構之政策及標准作業規范、指南等,護理人員本身應該具備執行相關護理處置的知識和嫻熟的技能等基本素養。

執行護理措施(處置)看似簡單,但卻非常不易,可以說是知易行難,也可以說是「知難行也難」,對護理人員提出很高的要求和挑戰。

其難點在於,所有護理措施是否都是基於循證基礎,並所有護理人員可以掌握,進而,是否所有護理人員都可以執行規范、標准。

新的循證證據有效、及時的落實執行到臨床的挑戰很大。

護理管理者需思考,如何利用有效策略,將循證護理證據導入臨床護理流程。

護理結果評價

護理結果評價是護理過程的第五步,主要目的是了解病人在護理人員執行護理措施(處置)後是否達到目標、護理活動是否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護理結果評價是一種動態的評價過程,而非護理過程的最後一步。

護理結果評價要根據所制定的護理目標進行照護成效的評價,護理目標量化可測量,護理結果也應量化可測量。

護理目標未達成,整個護理過程都需重新進行,再評估,制定護理計劃、執行護理措施。

護理過程是護理人員工作流程的指引和准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技信息化發展,各步驟連續性與相關性,可以由信息化來簡化繁瑣的過程細節,提高效率,並導入循證證據,建立標准化照護過程來提升護理品質。

⑻ 護理道德評價包括哪兩個方面

護理道德評價包括社會評價(含同行評價)和自我評價.

⑼ 道德評價的方式有

道德評價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也不是說絕對的,哎呀,得整體的去看這個人的品行什麼,但你也不能道德綁架,對吧?

⑽ 道德認識有哪幾種評價方式

在道德認識中包含著實有和應有兩種評價方式。道德認識中除了反映現實外,內還有對現容實應當怎樣的設想以及未來應該如何的認識,具有極強的預見性。這種預見性主要表現在:一個社會的變革往往是從對於這個社會某些現象進行道義上的譴責開始的,通過對社會道德現象的「實有」的善惡評價而表明「應有」的價值取向,道德往往以道德要求、道德理想的形式反映出社會變革的大致方向和未來社會的大致輪廓。

熱點內容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