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法治新聞
1. 有沒有中國法治新聞報
法制日報,訂一份看看。
2. 中國法制新聞社是正規新聞單位嗎
《中國法治新聞報》網站為中國法治新聞報社唯一指定的官方網站,二者內合並運營,優勢互補容,新聞共享,各設職能,面對各自不同的受眾群體,引導國民深入了解我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政策方針,使我國國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踐行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引導國民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
(2)閬中法治新聞擴展閱讀
2018年12月,中國法治新聞報與中聯安泰法律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並就進一步合作事宜進行探討,共商未來的深度合作與發展。
2019年5月28日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分論壇,「共享價值 共擔責任-網路安全創新發展論壇」,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綠色電商委員會承辦,中國網路電視台、中國法治新聞報社、澳門法治報社協辦。
3. 法治新聞報道中有哪些報道嚴重事實
我是覺得,,,基本都屬實,,,這種節目應該沒有啥好瞞的吧,,,
4. 法治新聞為什麼有很多子類新聞
法治新聞是按照我國立法選項進行劃分的,我國立法根據職能不同,劃分的也較為詳細,如圖:
我國立法體系結構圖
5. 中國法制新聞報社證件查詢
建議聯系該報社進行查詢,而且問一下這個人是否有此項任務在執行。
6. 法治新聞是干什麼的
法制新聞工作者,從事的工作使人民提高法律意識,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新聞工作和法制建設的方針、政策,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7. 有誰知道四川閬中法院判討薪農工的刑的後續報道
3月16日,四川閬中市人民法院在閬中市江南鎮舉行公開宣判大會。集中宣判一起妨害公務案,8名被告討薪農民工分別被判處6至8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其中兩名宣告緩刑。
消息經媒體報道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公判大會」這種方式不可取。新京報記者就此事致電閬中法院,對方表示「正在開會研究」中。但截至發稿(17日晚11點半),記者仍未獲得閬中法院的正面回應。
事件
討薪無果挾持警察擾亂秩序
據當地媒體報道,2015年8月29日,百餘名民工聚集在閬中市某商品房項目部索要拖欠的工資無果後,大量民工在張某、戚某的煽動下,前往閬中市著名景區南津關古鎮,並堵住景區大門,不準遊客進出,希望以此方式向政府施壓,達到索要工資的目的。
江南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民警代某勸解在場民工曹某、歐某等人要依法維權,讓開通道,方便遊客通行,並向其指出正確維權途徑。
此過程中,大量民工不聽勸阻,張某、戚某趁亂起鬨,謊稱「警察打人」,並煽動曹某、歐某等人將民警代某圍住、抓扯、推搡,並強制將其挾持至市政府,以此迫使政府向開發商施壓。沿途引來大量市民圍觀,導致交通要道堵塞,秩序混亂。
事發後,曹某、董某、歐某三人被抓。張某在被公安機關網上追逃後,也隨後到公安機關主動投案。其餘四名犯罪嫌疑人在接到民警電話聯系後,主動投案自首。
審判
8農民工分別獲刑6至8個月
檢察機關認為張某等8人的行為性質惡劣,以妨害公務罪對其提起公訴。8名被告人在開庭審理過程中,對犯罪情節供認不諱,對罪名亦無異議。
法院經審理認為,8名被告人以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長時間在交通要道上對民警進行挾持,嚴重擾亂了社會管理秩序。故其行為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張某、戚某組織並煽動民工滋事是主犯,曹某、歐某等6人起到輔助、次要作用,是從犯。綜合8名被告人的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和其認罪、悔罪態度,法院最終決定對8名被告人從輕處罰,判處其6至8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對其中犯罪情節較輕的兩人適用緩刑。
當地
閬中法院網已撤下相關報道
在當地媒體的報道中,「公判大會」的召開,讓「不少群眾表示自己接受了一堂法治教育」。不過此事經網路傳播後,引發不少爭議。
閬中法院為何要選擇用開「公判大會」這種方式對8名違法討薪農民工進行集中宣判?
昨日,記者就此問題致電閬中法院。對方表示法院方面「正在開會研究中」。不過截至昨日晚11點半,記者仍未獲得閬中法院的正面回應。而記者登錄最先發布此消息的閬中法院網,發現網站上已無任何相關報道。
專家說法
「公判大會與人權保護不相符」
閬中法院召開公判大會對8名農民工集中宣判,,這種做法是否合適?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范辰認為,公判大會這種做法顯然與人權保護不相符。范辰說,我國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顯然,閬中法院召開「公開宣判大會」與人權保護不相符:一是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這種示眾式的宣判方式,二是這樣做可能侵犯當事人的隱私權和人格權,社會效果並不好。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事司法學院刑法研究所所長阮齊林則表示,我國法律中的審判公開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公開進行,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報道,也就是說把法庭的全過程除休庭評議之外都公之於眾。規定此原則的目的之一就是維護審判的公平正義。但像閬中法院這樣,以威懾社會公眾為目的的「示眾」或變相「示眾」的做法不可取,因為這脫離了審判公開的宗旨,同時對被告人的人格造成了羞辱。
阮齊林還表示,公民討薪是維權行為,正當合法。但是也應當以合法方式維權,不能以嚴重違法犯罪的方式維權,如果其討薪方式觸犯了刑律,不排除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對於維權行為,應當適當採取寬容態度,盡量避免動用刑法,為保護公民維權的積極性適當做出一些犧牲、割捨。范辰也表示,對上述8名農民工,可以處以罰款或行政拘留,不必非要處以刑罰。
盤點
都哪些地方開過公判大會?
四川閬中法院的這次公判大會並非先例。近年來,類似的公判大會在很多地方都開展過。而選擇公判大會的地點,有廣場、學校等。
●2014年10月17日
湖南華容縣召開全縣公捕公判大會。公開拘留、逮捕了16名犯罪嫌疑人,判決了8名犯罪分子。縣四套班子的分管領導和公、檢、法、司「四長」以及五千多名幹部群眾參加了大會。據媒體報道,當時參加大會的高中學生會後被要求寫心得體會。而從2012年起,華容縣已經組織了4次全縣范圍的公捕公判大會。
●2015年6月26日
廣東陸豐召開國際禁毒日萬人公開宣判大會,汕尾市中級人民法院、陸豐市人民法院對38名毒品犯罪人員進行公開宣判,13名毒犯被判處死刑,其中5名被執行死刑、8人被判死緩。據陸豐市人民法院副院長陳唯介紹,在國際禁毒日召開公開宣判大會,是為了「加強禁毒宣傳教育、震懾涉毒違法犯罪」。
●2015年10月26日
海南定安縣人民法院在定安實驗中學召開公判大會,對兩名構成販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犯罪分子予以公開宣判。據當地媒體報道,這次公判大會「為全校數百名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同時「讓青少年學生遠離毒品、抵制毒品,進一步提高禁毒意識,向同學們倡導『拒絕毒品,健康生活』的理念。」
●2015年12月21日
山西涇陽縣涇湖公園北廣場上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公開處理大會,15人被判決。據涇陽縣法院網的報道,「廣大人民群眾在聽到十餘名盜竊犯流竄作案六十餘次,盜竊價值近百萬時,無不對犯罪分子的行為表示憤慨。」報道還稱,「公開打擊處理大會的召開,也保障了涇陽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程媛媛 張健 實習生 王春曉
(新京報)
8. 什麼是法治新聞記者
法治新聞記者是新聞從業人員中的一種。
新聞記者是一種以及時,真實,有效,客觀,公正的態度為大眾傳播消息的一種職業。
主要以經濟、管理、法律、政治為背景的不同的新聞記者。
法治新聞記者就主要是從事法制,法律為背景的新聞報道的記者。
9. 有沒有人聽過中國法制新聞報
《中國法治新聞報》網站為中國法治新聞報社唯一指定的官方網站。
二者合並運營,優勢互補,新聞共享,各設職能,面對各自不同的受眾群體,引導國民深入了解我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政策方針,使我國國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主要職能:
中國法治新聞報是政府、媒體和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和橋梁,主要職能是開展「宣傳、咨詢、指導、幫扶和服務」工作。
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得到發展,使「法律宣傳、法律援助、法治共建」的具體工作得到落實,使之成為堅持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的輿論平台,使之成為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的媒體窗口。
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踐行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引導國民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
10. 法治新聞網是什麼級別
法治新聞網,如果全名就是這個,可能是假的新聞網站。國家級媒體,除了像人民網,新華網等其他的應該都有中國兩字,並有分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