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編纂與立法

編纂與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2-12 00:20:37

❶ 什麼是法的編纂

法律編纂又稱法典編纂,是指對屬於某一法律部門的全部現行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內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為一部系統化的新法典的活動。它是國家的一項重要的立法活動。

❷ 法的匯編和法的編纂之比較

法律清理,是指有權的國家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以一定方式,對一國一定范圍所存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審查、重新確認其法律效力的活動。法律匯編,又稱法規匯編,是在法律清理的基礎上,按一定的順序和標准,將各種相關法律集中加以系統編排、匯編成冊的活動。法律編纂,是指有權的國家機關在法律清理和匯編的基礎上,將現存同類或同一部門法律加以研究審查、根據統一的原則。決定法律存廢,修改、補充規范,從而編製成內容和諧一致、體例完整合理的系統化得新法律或新法典的活動,如果編纂結果是法典,也可以成為法典編聯系:法律清理是法律匯編的基礎,法律清理和法律匯編是法律編纂的基礎。區別: (一)主體不同 法律清理和法律匯編的主體都是有權的國家機關,而法律匯編主體不限於有權國家機關,也可以由個人、組織來進行。 (二)目的不同 法律清理的目的,是把現存有關法律加以系統研究、分析、分類和處理 。 法律匯編的目的,是便於人們查閱各種法律法規,以利於法的遵守和適用。官方編制的某些權威性法規匯編,還有助於人們確定現行法的范圍。 法律編纂的目的,是以編制科學化、系統化的法典為目的的。 (三)性質不同 法律清理可以重新確認其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對可繼續適用,列為現行法,對於可修改補充的,提上修改補充的日程,對於需要廢止的,加以廢止,也是直接的國家立法活動。 法律匯編不改變匯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規范,因而不是國家的立法活動,僅是一項技術意義上的工作。 法律編纂可以改變原來的規范的內容,即可以刪除已經過時或不正確的內容,消除其中矛盾重疊的部分,還可以增加新的內容。因而是國家的立法活動。

民法典的編纂體現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民法典的編輯體現的科學練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民法典就是為了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

❹ 法律整理,法律匯編和法律編纂是立法活動嗎

您好,規范化法律文件系統化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法律匯編、法律編纂、法律清理。

1.法律匯編

法律匯編(或法規匯編)是指將規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准進行排列匯編成冊的一項規范性法律文件系統化的整理歸類活動。法律匯編並不改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容,不對法律規范進行加工,因此,法律匯編本身不屬於法的創制活動,主要是一項技術性整理和歸類活動,這是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的主要區別。

2.法律編纂

法律編纂是指對屬於某一類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整理、審查、補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礎上編制一部新的系統化的法律的法律創制活動。如果這種法律編纂活動是以制定一部法典為目標,這種法律編纂活動就叫做法典編纂。因此,法律編纂不同於法律匯編,它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性活動,而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創制活動,並且,這項活動只能由有關國家立法機關進行。

3.法律清理

法律清理,也叫法規清理,是指有關國家立法機關或授權機關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或法律的規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對一定時期和范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審查、清理、整理等,並重新確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動。根據我國的實踐,法律清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而有計劃進行的法律清理活動;另一種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即當一部新法律或法規頒布以後,對凡與新法有關涉的有關法律、法規要做相應的清理工作,以確定有關法律、法規是否仍然有效、及對其進行修訂工作。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❺ 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有什麼區別

法律匯編和法典抄編纂的區別:

1、目襲標不一樣

法律匯編是按一定的標准進行排列並匯編成冊;法典編纂是制定法律的活動。

2、執行的機關不一樣

法律匯編的種類很多,有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官方的法律匯編主要是由各級法的創制機關匯編的法律;非官方的法律匯編通常是由有關國家機關、大學、研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根據工作、學習或教學科研的需要而匯編的。

法典編纂只能由有關立法機關進行。

3、法律責任不同

法律匯編不是制定法律。法典編纂現行法律規范進行審查、整理、補充、修改。

4、內容不同

法律匯編不改變法律文件的內容;法典編纂則是在原來沒有的基礎上新建一部法典。

❻ 中國古代法典編纂技術是什麼

古代法典編纂技術就是古代法律法規的編纂方法和規律。下面我延伸一下相關知識點,講解一下中國古代法典編纂技術的發展歷程。
一、 戰國時期,魏國在李悝的主持下,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法經》。《法經》共分六篇,分別為《盜法》、《賊法》、《囚法》(亦作《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基本內容大體可歸納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主要是懲治盜賊犯罪的法律規定。第二部分即第五篇《雜法》,主要是懲治盜賊罪以外其他犯罪的法律規定。第三部分即第六篇《具法》,是關於定罪量刑原則的法律規定,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性質。《法經》的篇目、體例、結構、內容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其立法成就空前,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從法典結構看,《法經》以嚴懲盜賊罪為核心,根據罪名類型、囚捕程序、量刑標准等各項不同內容分立篇目,包含了總則與分則、實體法與程序法、刑事法律規范與其他法律規范等各方面的內容,首次創立了成文法典的篇章體例結構,對後世各代的法典編纂與立法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兩晉南朝時期制定的《泰始律》(也稱晉律),以漢律為基礎,參考魏律的篇章體例結構,編成二十篇六百二十條二萬七千字。其中保留了《九章律》中的《盜律》、《賊律》、《捕律》、《雜律》、《戶律》、《廄律》、《擅興》七篇,新增或修改了十三篇,即改《具律》為《刑名》、《法例》兩篇,分《囚律》為《告劾》、《系訊》、《斷獄》三篇,從《盜律》中又分出《請賕》、《詐偽》、《水火》、《毀亡》四篇,新增《衛宮》、《違制》、《諸侯》、《關市》四篇。《泰始律》總結、借鑒《法經》以來的立法經驗,在法典的篇章體例結構與律文條目內容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立法成就。

三、北朝制定的北齊律,全面總結了自李悝《法經》以來歷代的立法經驗,在法典體例、篇章結構、律文內容等各方面均有所創新,使之成為代表當時最高立法水平的一部成文法典,在中國古代立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北齊律確定了十二篇的法典體例,為《名例》、《禁衛》、《婚戶》、《擅興》、《違制》、《詐偽》、《斗訟》、《賊盜》、《捕斷》、《毀損》、《廄牧》、《雜律》共計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條。其後的隋唐《開皇律》、唐朝的《唐律疏議》、宋朝的《宋刑統》都採用了十二篇的體例結構。可見北齊律對後世法典編纂的影響之重要。北齊律首創了《名例律》的總則篇目,將晉律首創、進而為南北朝各代法典所相繼沿用的《刑名》和《法例》兩篇合為一篇,並把篇目名稱簡化為《名例律》,進一步突出了法典總則的性質和地位,從而使法典的體例結構及其內容更加規范化。此後的隋唐直至明清各代,其法典的首篇均為《名例律》,可見北齊律對後世立法的深遠影響。

四、隋朝《開皇律》十二篇的篇名依次是: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這種體例主要是仿照北齊律,但又對北齊律律作了必要和合理的修改:1.修改了北齊律的部分篇名,將「禁衛律」改為「衛禁律」,「婚戶律」改為「戶婚律」,「違制律」改為「職制律」,「廄牧律」改為「廄庫律」,突出了法律調整和保護的對象。2.刪除「毀損律」,把「捕斷律」分為「捕亡」和「斷獄」二篇,並置於律典的最後部分,使程序法與實體法有所區別。3.按照封建統治的需要,對涉及實體法部分的篇目重新排序。

五、唐朝的《唐律疏議》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條。它的篇目設置、體例安排基本仿照《開皇律》,法類似於現代刑法總則的名例律置於律首,有關具體犯罪及其懲罰的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十一篇類似於現代刑法的分則置於其後。

六、宋朝的《宋刑統》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條,沿用了唐末《大中刑律統類》和後周《顯德刑統》的編纂體例。這是宋開國以來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發行全國的封建法典。

七、明朝的《大明律》共有七篇,三十卷,四百六十條。篇目有:名例一卷,內分五刑、十惡、八議;吏律二卷,分職制、公式;戶律七卷,分戶役、田宅、婚姻、倉庫、課程、錢債、市廛;禮律二卷,分祭祀、儀制;兵律五卷,分宮衛、軍政、關津、廄牧、郵驛;刑律十一卷,分盜賊、人命、斗毆、罵詈、訴訟、受臟、詐偽、犯奸、雜犯、捕亡、斷獄;工律二卷,包括營造、河防。《大明律》突破了隋唐以來律典依十二篇分編的傳統,首創按朝廷六部的政務范圍分目的新體例。

八、清朝的《大清律例》在結構形式上與《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四十卷,三十門,律文四百三十六條,附例一千零四十九條。
這就是我國古代發電編纂技術的由來以及發展歷程。

❼ 我國民法典的編纂是如何體現立法自身的規律性的

1、秉持「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的程序法理。

2、立法步驟上,先制定單行民版事法律。

3、立法模式權上,採取「民商合一」、「民知合一」、「民行銜接」。

民法典在民法和商法這一部門法中,處在最為基礎、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地位,但絕不只靠一部民法典包打天下。民法典之外,調整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法律關系的單行法,公司法、海商法、票據法、保險法、破產法等商事領域的單行法,都會在民法典之外繼續存在。而且,即便民法典正式施行,我們仍然可以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制定一些單行法律,去回應那些需要去做出回應的具體問題。

(7)編纂與立法擴展閱讀:

這部民法典具有中國自己的鮮明特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法治表達。不論是體例、結構還是具體內容,都不同於任何一個國家的民法典。這是改革開放至今積累的經驗總結,遵循了民事立法的基本規律。

改革開放之後,如果沒有及時制定民法通則,就不能保證有今天的社會進步。而民法典是社會、經濟和生活的法治基礎,沒有民法典,就無法進一步實現法治社會。所以民法典正式出台,必將開啟法治社會建設的新篇章。依我所見,我國民法典是最具有時代精神特徵的民法典。

❽ 民法典的編纂是如何通過立法良而謀善治的

1、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為民事主體參與國家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民法典的編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立法宗旨。弘揚人的主體地位,「平等」與「保護」貫穿法典始終。在體例上將人身關系置於財產關系之前,體現了「先人後物」的立法精神。法典單列了人格權編,廣泛確認公民享有的各項人格權。

2、自願平等的契約制度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科學的國家治理路徑

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將這種契約精神固定下來,要求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很好的治理路徑。

(8)編纂與立法擴展閱讀:

民法典充分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回應社會現實需求。

一是單列人格權編,突出保護人民的生命權、名譽權、隱私權等重要權利,不僅是我國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創新,更蘊含著對人權的充分尊重和保護;

二是針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象,規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則,還首次將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

三是適應新時代契約訂立的特點,明確了電子合同的訂立規則,其中在借款合同一章首次就高利放貸作了禁止性規定,對於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