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必然帶有階級屬性

道德必然帶有階級屬性

發布時間: 2022-02-12 10:56:45

道德有階級性嗎

我認為道德有階復級性!道制德來源於文化實踐,階級是不同利益的集團;那麼來源於不同利益集團的文化實踐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觀。例如,中國的三綱五常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規范,與資產階級的人人平等價值道德觀嚴重沖突。當然了,道德也有它的共性。

㈡ 道德的本質由什麼決定

道德的本質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一切。

首先,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其次,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再次,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帶有階級屬性。最後,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

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道」指的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大自然的次序關系,這個很容易理解,春種秋收,這就是道;蘋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陽升起,晚上月亮出來,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那就要隨順大自然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人做事,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愛兒女,這就叫德;兒女孝順父母,也叫德;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也是德。

(2)道德必然帶有階級屬性擴展閱讀: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㈢ 道德在本質上是什麼

道德在本質上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

道德本質是指道德現象的內在聯系及根本性質。不同倫理學說對此有不同看法。宗教神學倫理觀把它歸於神的意志;理念主義的倫理學把超歷史、超現實的「善本身'「真精神」,天理」看做道德的絕對本質;而先驗主義的倫理學則認為不依靠任何經驗成分的先驗的善良意志是道德的根本。

中外倫理學說中的快樂主義、幸福主義、功利主義等,則從人的需要、功利或經濟利益方面去說明道德的本質,他們或者把人的自然本能當作道德的本質。

或者雖然從經濟利益關系的事實中去考察道德的本質,然而卻不能認識到經濟發展的切史演化和道德本質的相應變化,以及結合人的主觀和能動方面去說明道德本質。

道德的本質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首先,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

其次,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再次,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帶有階級屬性。

最後,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

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㈣ 在階級社會,各種道德體系必然帶有階級屬性嗎

那是肯定有階級性的

㈤ 道德是不是具有階級屬性的

沒用!
人與人的互動,是由你的立場所決定的。
以魔心奮斗自然會更容易進入到處都是想坑你的世界。

以善心奮斗自然會更容易進入互幫互助的世界。
這和階級不是一個問題。

㈥ 道德必然帶有階級屬性對嗎

道德是屬於意識的范疇,道德在經濟社會當中是帶有一定的階級屬性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㈦ 道德具有階級性 國家性 時代性 民族性怎麼解釋

公元3079年,一個來自亞它國的如露族農民不小心在生態國的那兒族聚居地用右手吃了一口飯,結果被那兒族強烈譴責了。因為那兒族從3060年起說,用右手吃飯不道德

㈧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首先,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其次,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再次,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帶有階級屬性。最後,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

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拓展資料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一切。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熱點內容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