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土地增值稅立法

土地增值稅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2-12 11:23:59

① 哪些稅種,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確定(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契稅)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確定的稅種:

1、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環保稅。

2、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環保稅、煙葉稅和船舶噸位稅這6個稅種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來規定。


(1)土地增值稅立法擴展閱讀:


中國稅種稅基結構完善方案分析:

1、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輔助稅種,完善財產稅體系,財產稅是各國稅制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中國目前開征的財產稅種主要有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財產稅體系。中國當前房產稅、車船稅存在著稅法內外不統一,徵收范圍過窄和稅率偏低的問題。

2、完善財產稅體系就必須適當擴大房產稅徵收范圍,拓寬房地產稅稅基。適當提高房產稅和車船稅的稅率,對一部分豪宅、豪華車輛或擁有多處房產、多輛汽車的富人可考慮適當提高稅率,以起到財產稅調節貧富差距的目的。

3、在此基礎上,開征遺產贈與稅,彌補個人所得稅的不足,適當地調節社會財富分配,限制不勞而獲,確保社會的穩定。

調整消費稅稅基:

1、消費稅是國際上普遍徵收的一個稅種,中國自1994年開始徵收。十多年來,消費稅在有效組織財政收入和正確引導生產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征稅范圍、稅目設置、稅率結構等方面也存在著與當前經濟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

2、促進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更好地引導有關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適當地調整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將一些高檔次的奢侈性消費品及行為納入征稅范圍,將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某些已課征消費稅的消費品從消費稅應稅稅目中予以取消,是消費稅進一步完善的首要任務。

3、為調節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可以適當地提高某些消費稅的適用稅率,以充分發揮消費稅調節高消費的作用。2006年4月1日中國對消費稅進行了調整,木製一次性筷子、柴油稅目作為此稅目的兩個子目,同時新增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個子目。

4、取消「護膚護發品」稅目。調整部分稅目稅率,現行11個稅目中,涉及稅率調整的有白酒、小汽車、摩托車、汽車輪胎幾個稅目。消費稅稅基調整仍然偏窄,今後應從節約型與環保型的社會需要,進一步拓寬消費稅稅基。

② 土地增值稅立法

土地增值稅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減去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予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條,條例第二條所稱的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第三條,條例第二條所稱的國有土地,是指按國家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土地。

③ 土地增值稅是法律嗎

土地增值稅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納稅人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稅對象是指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所取得的增值額。土地價格增值額是指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的房地產開發成本、費用等支出後的余額。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土地增值稅實際上就是反房地產暴利稅,是指房地產經營企業等單位和個人,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在房屋銷售過程中獲得的收入,扣除開發成本等支出後的增值部分,要按一定比例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費。當前中國的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對土地增值率高的多征,增值率低的少征,無增值的不征,例如增值額大於20%未超過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200%的部分,則要按60%的稅率進行征稅。據專家測算,房地產項目毛利率只要達到34.63%以上,都需繳納土地增值稅。
【拓展資料】
(1)土地增值稅只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對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不征稅;(2)土地增值稅既對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也對轉讓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產權的行為征稅;(3)土地增值稅只對有償轉讓的房地產征稅,對以繼承、贈與等方式無償轉讓的房地產,不予征稅。解釋: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具有「國有」、「轉讓」、「取得收入」三個關鍵特徵。

④ 土地增值稅完稅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屬於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屬於財政部發布的部門行政規章,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1995]48號)則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一般行政規范性文件。從法律效力上講,行政法規高於部門行政規章,部門行政規章高於一般行政規范性文件。由於法律效力的差異,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也採取了不同的處理原則: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至於規章以下的一般規范性文件在行政訴訟中僅具有參考意義。

⑤ 土地增值稅不能轉嫁


直接稅是指稅負不能轉嫁,而由納稅人直接負擔的稅收。如人頭稅、所得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稅收以稅負能否轉嫁為標准,區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但觀點也不盡一致。有的以課稅主體為標准,認為凡納稅人與負稅人相同者,就為直接稅; 反之則為間接稅。有的以立法者意圖為標准,認為凡立法者預期稅負不能轉嫁的稅,為直接稅;反之則為間接稅。有的以稅收好為標准,認為凡好於財產和生產經營所得的稅為直接稅;反之則為間接稅。
【法律依據】
直接稅
直接稅與間接稅的分類方法是以稅收負擔能否轉嫁為標準的。所謂直接稅,是指納稅義務人同時是稅收的實際負擔人,納稅義務人不能或不便於把稅收負擔轉嫁給別人的稅種。屬於直接稅的這類稅收的納稅人,不僅在表面上有納稅義務,而且也是實際上的稅收承擔者,即納稅人與負稅人一致。在世界各國稅法理論中,多以各種所得稅、房產稅、遺產稅、社會保險稅等稅種為直接稅。
間接稅
稅收以稅負能否轉嫁為標准,區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但觀點不盡一致。有些人從管理角度上來解釋,認為直接對最終納稅人所徵收的稅就是直接稅,而要通過第三者(如批發商)徵收的稅則是間接稅。按這種解釋,所得稅是對收入取得者徵收的稅,沒有經過第三者,稱之為直接稅;增值稅、消費稅不是對消費者徵收而通過了第三者,這些稅就是間接稅。也有人依立法者的意圖為標准,凡立法預定稅收負擔不會由納稅人直接承受,而可以順利轉嫁給別人,這些稅就是間接稅;而立法者的意圖是使某種稅的納稅人即是稅負實際負擔者,不能轉嫁給別人的,為直接稅。這種分類方法實際是主觀判斷,立法者不能預期到什麼稅能轉嫁,有些預期能轉嫁的在實際上無法轉嫁,而有些預期不能轉嫁的則可以轉嫁。還有人以稅源為劃分標准,對收入征稅的就是直接稅,而對支出征稅的則為間接稅。按這種分法,所得稅為直接稅,消費稅為間接稅。
特點編輯 語音
直接稅以歸屬於私人(為私人佔有或所有)的所得和財產為課征對象,較之對流通中的商品或勞務的課稅而言,有突出的優越之處:
1.直接稅的納稅人較難轉嫁其稅負。
2.直接稅稅率可以採用累進結構,根據私人所得和財產的多少決定其負擔水平;同時,累進稅率的採用,使稅收收入較有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自動平抑國民經濟的劇烈波動。
3.直接稅中的所得稅,其征稅標準的計算,可以根據納稅人本人及家庭等的生活狀況設置各種扣除制度以及負所得稅制度等,使私人的基本生存權利得到保障。
因此,直接稅較符合現代稅法稅負公平和量能納稅的原則,對於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和社會保障的滿足具有特殊的調節職能作用。

⑥ 土地增值稅的立法原則有哪些

一、土地增值稅開征意義

1)、適應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2)、可以有效抑止炒賣炒買土地版的投機行為
二、權土地增值稅的立法原則
1)、有效抑止投機行為,維護國家利益
2)、保護正當創立者利益的原則
3)、普遍徵收的原則

⑦ 土地增值稅擬立法 集體房地產納入征稅范圍

近日,財政部公布《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土地增值稅將啟動立法進程,從《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那麼,集體房地產被納入征稅范圍,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清算環節的調整,又將對房企有何影響呢?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使稅制與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土地制度改革相銜接,《徵求意見稿》將集體房地產納入了征稅范圍,同時,擬取消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使立法前後集體房地產負擔總體穩定。
與《條例》相比,《徵求意見稿》主要有以下變化:集體房地產納入征稅范圍;稅收優惠政策調整,增加地方政府對普通住宅、集體房地產享受減免稅的許可權;明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申報納稅期限,清算環節由應清算與可清算合並為應清算;徵收管理模式變為後續管理。
「這些變化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相關利益方在業務模式及稅務合規性要求上可能帶來的影響。」普華永道中國企業稅務服務合夥人朱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例如,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徵求意見稿》中不再區分「應清算」和「可清算」的情形,而是合並為「應清算」的六個條件。這對企業的稅務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既要避免因延遲納稅申報而產生的滯納金及罰款風險,也需要考量清算後再轉讓房地產的有關稅務影響。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姜國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徵求意見稿》對申報納稅及清算環節更具強制性,相比現行《條例》更加嚴格、規范,這將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房企的資金壓力,可以起到抑制房企過度粗放開發、經營灰色空間等作用。雖然短期內會降低房企的資金利用率,但長遠來看將更有利於房企把握開發經營節奏、防控資金風險。
「《徵求意見稿》將徵收管理模式變為後續管理。」普華永道中國企業稅務服務合夥人王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將現行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提供的資料進行清算審核的做法,調整為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應自行完成清算。該徵收管理模式的變化增加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收風險,若稅務機關在事後監管、稽查中認為需要補繳土地增值稅的,企業將面臨稅收滯納金、罰款的稅務風險。由此,納稅人需要在前期環節更注重對相關政策與操作口徑的把握、資料的准備、內部風險控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調整了稅收優惠政策,增加地方政府對普通住宅、集體房地產享受減免稅的許可權。
在中央稅收優惠層面,延續了現行的免稅政策:建造增值率低於20%的保障性住房;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收、收回的房地產。在地方稅收優惠層面:將建造增值率未超過20%的普通住宅免稅的規定,授權省級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決定減征或是免徵;就集體房地產,賦予了省級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較不發達、地價水平較低地區減征或免徵土地增值稅的許可權。
朱虹認為,《徵求意見稿》對決定普通住宅是否予以減免稅許可權的下放,若未來地方政府對其不予免徵,則會造成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負增加。
另外,王魏表示,對於以股權轉讓的方式轉讓房地產項目是否徵收土地增值稅的問題,由於此前缺乏國家法律法規層面的明確規定,各地稅務機關在文件解讀和徵收管理上存在差異,給征納雙方都帶來不確定性。希望本次在土地增值稅立法環節,能對該問題有更明確的指導意見。

⑧ 還有哪些稅沒有立法

沒有立法:《增值稅條例》《消費稅條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房產稅暫行條例》《印花稅暫行條例》《進出口關稅條例》
已立法:《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船舶噸稅法》《車船稅法》《環境保護稅法》《資源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契稅法》《耕地佔用稅法》
正在立法:目前已完成徵求意見或正在徵求意見的有《土地增值稅法》《印花稅法》《關稅法》

⑨ 人大立法有哪幾個稅種

中國現行的稅種共18個種(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環保稅 ),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環保稅。

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環保稅、煙葉稅和船舶噸位稅這6個稅種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來規定。

(9)土地增值稅立法擴展閱讀:

15個國務院制定

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第十二次常務會議通過,2008年11月5日經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消費稅 《消費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第135號令發布,2008年11月5日經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營業稅 《營業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第136號令發布,2008年11月5日經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資源稅 《資源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第139號令發布。

城鎮土地使用稅 於1988年9月27日經國務院第17號令發布,2006年12月3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的決定》修訂條例內容。

土地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第十二次常務會議通過。

房產稅 於1986年9月15日經國務院文件國發〔1986〕90號發布。房產稅條例規定,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但近年,為調控房價,上海、重慶等地開始試點對個人住房征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 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

車輛購置稅 2000年10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

印花稅 1988年8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11號令發布。

契稅 1997年4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

耕地佔用稅 2007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511號令通過並發布。

煙葉稅 2006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464號令通過並發布。

關稅 1985年3月7日,由國務院發布。1987年9月12日,由國務院修訂發布。1992年2月28日,經國務院第九十九次常務會議通過。1992年3月18日,國務院第96號令《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的決定》修訂。

船舶噸稅 2011年12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610號令通過並發布。

熱點內容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