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趙子昂

道德經趙子昂

發布時間: 2022-02-12 15:39:38

⑴ 趙孟頫小楷道德

有幾個版本

⑵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有多少字

是鞍馬人物畫的代表作

但是

趙孟頫的書法,成就最高的是楷書和行書。學李內邕而以王羲之容、王獻之為宗,所作碑版甚多,圓轉遒麗,人稱「趙體」。傳世的楷書名作有《膽巴碑》、《湖州妙嚴寺記》、《仇鍔碑》等;小楷有《汲黯傳》等;行書作品不少,如《洛神賦卷》、《赤壁二賦帖》、《定武蘭亭十三跋》、《道德經》、《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四體千字文》等。
他最牛的是書法哦

⑶ 著名畫家趙子昂最為人稱道畫是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畫史又稱「趙吳興」。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孟頫所著,有《尚書注》,有《琴原》、《樂原》,得律呂不傳之妙。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天竺有僧,數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其畫山水、木石、花竹、人馬,尤精緻。前史官楊載稱孟頫之才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濟之學。人以為知言雲。 子雍、奕,並以書畫知名.
孟頫所作《黃鍾·人月圓》「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閑情。想應如舊,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孟頫所作《仙呂·後庭花》「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趙子昂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馬師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鳥,均以筆墨蒼潤見長,以飛自法畫石,以書法筆調寫竹。突破了南宋畫院,打破了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畫的花鳥,成為以後的範本。他的畫作,遺存的有《重漢疊嶂圖》卷(在台灣),《雙松平遠圖》卷(在美國〕,《鵲華秋色圖》卷(在台灣),《秋郊飲馬圖》卷(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紅衣羅漢》圖卷(在東北)。其《人騎圖》,人物雍和,意態從容,很有韻味。

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頫 的作品《秋郊飲馬圖》被稱為「神品」

⑷ 趙孟頫道德經的內容簡介

這套歷代名家小楷臨習速成叢帖,正是為了適應廣大書法愛好者多方面的需求而回編寫的。答每本字帖選擇最佳藍本,充分運用現代電腦技術,保留法帖原貌:在版面處理上,主體版面如實呈現法帖內容,其下巧妙安排與法帖一一對應的簡體釋文;其次,以法帖中具有代表性的筆畫和字形為例,從筆法和結體角度進行詳細和獨到的分析,有利於讀者舉一反三;此外,書中還附有小楷作品示例,簡要介紹了小楷創作的各種常用格式,對讀者具有直接的參考借鑒價值。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編著者對法帖文本的解讀花了大量的心血,不僅對法帖的版本、內容和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闡述,而且為讀者提供了繁體原文和通俗易懂的譯文,對原文中的冷僻疑難字還標注了漢語拼音和同音字,有利於讀者通暢地閱讀理解文本,從而有效地提高臨習功效。
總之,這套叢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能給予讀者多方面的閱讀收益,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提供一片新的閱讀天地。

⑸ 道德經與真草千字文分別是趙孟頫何時書寫

應該是元代,具體哪一年就不好說了。趙孟頫(fǔ)(1254—1322),字子昂,號松回雪,松雪道人,又答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宋太祖趙匡胤的第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詩人、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1]

⑹ 著名畫家趙子昂最為人稱道的畫什麼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畫史又稱「趙吳興」。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孟頫所著,有《尚書注》,有《琴原》、《樂原》,得律呂不傳之妙。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天竺有僧,數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其畫山水、木石、花竹、人馬,尤精緻。前史官楊載稱孟頫之才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濟之學。人以為知言雲。 子雍、奕,並以書畫知名.
孟頫所作《黃鍾·人月圓》「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閑情。想應如舊,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孟頫所作《仙呂·後庭花》「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趙子昂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馬師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鳥,均以筆墨蒼潤見長,以飛自法畫石,以書法筆調寫竹。突破了南宋畫院,打破了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畫的花鳥,成為以後的範本。他的畫作,遺存的有《重漢疊嶂圖》卷(在台灣),《雙松平遠圖》卷(在美國〕,《鵲華秋色圖》卷(在台灣),《秋郊飲馬圖》卷(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紅衣羅漢》圖卷(在東北)。其《人騎圖》,人物雍和,意態從容,很有韻味。

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頫 的作品《秋郊飲馬圖》被稱為「神品」

⑺ 趙孟頫的《道德經》有哪些版本並求文字版本的下載。

亞馬遜可以買不貴

⑻ 臨了趙孟頫道德經,已經有落款,臨的全部,落款也臨了,還想加上自己的落款怎

***臨趙孟頫道德經,**年**月(印)

⑼ 趙孟頫是個什麼樣的人

簡介: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詳細材料如下,供參考,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憲靖王伯圭。高宗無子,立子偁之子,是為孝宗,伯圭,其兄也,賜第於湖州,故孟頫湖州人。曾祖師垂,祖希永,父與?,仕宋,皆至大官;入國朝,以孟頫貴,累贈師垂集賢侍讀學士,希永太常禮儀院使,並封吳興郡公,與集賢大學士,封魏國公。
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頫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贊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於得准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吳興。趙孟頫在江南閑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閑情逸致與鮮於樞、仇遠、戴錶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於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大德三年 (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士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系密切,相對儒雅而閑適,比較適合趙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幹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拜趙孟頫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後不久,立即將趙孟頫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頫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孟頫所著,有《尚書注》,有《琴原》、《樂原》,得律呂不傳之妙。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天竺有僧,數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其畫山水、木石、花竹、人馬,尤精緻。前史官楊載稱孟頫之才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濟之學。人以為知言雲。 子雍、奕,並以書畫知名.
孟頫所作《黃鍾·人月圓》「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閑情。想應如舊,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孟頫所作《仙呂·後庭花》「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趙子昂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馬師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鳥,均以筆墨蒼潤見長,以飛自法畫石,以書法筆調寫竹。突破了南宋畫院,打破了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畫的花鳥,成為以後的範本。他的畫作,遺存的有《重漢疊嶂圖》卷(在台灣),《雙松平遠圖》卷(在美國〕,《鵲華秋色圖》卷(在台灣),《秋郊飲馬圖》卷(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紅衣羅漢》圖卷(在東北)。其《人騎圖》,人物雍和,意態從容,很有韻味。
編輯本段畫史地位
元 趙孟頫《人騎圖》 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基本上客觀地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無論是研究中國繪畫史,還是研究中國文人畫史,趙孟頫都是一個不可繞開的關鍵人物。如果說,唐宋繪畫的意趣在於以文學化造境,而元以後的繪畫意趣更多地體現在書法化的寫意上,那末,趙孟頫在其間起到了橋梁作用。如果說,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輿論上的准備,元以後的文人畫運動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取代正規畫而演為畫壇的主流,那末,引發這種變化的巨擘仍是趙孟頫。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後的大家,趙孟頫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成就為前人所不及:
一是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朴自然。
二是他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
三是他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
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筆,何以寫遠愁」的口號,以畫寄意,使繪畫的內在功能得到深化,涵蓋更為廣泛。
五是他在人物、山水、花鳥、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畫藝全面,並有創新。
六是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是他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
八是他能團結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美術家,共同繁榮中華文化。
綜觀趙孟頫的畫跡,並結合其相關論述,可以知道,趙氏通過批評「近世」、倡導「古意」,從而確立了元代繪畫藝術思維的審美標准。這個標准不僅體現在繪畫上,而且也廣泛地滲透於詩文、書法、篆刻等領域中。
歷史上每遇滄桑變易之際,文化頗易失范,人們總是以史為鑒,從古代的啟示中去尋找醫時救弊的良方,如孔子的「克己復禮」、魏晉「竹林七賢」的返樸歸真、唐宋的「古文運動」等,重視傳統成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趙孟頫提倡「古意」的出發點亦不例外,他引晉唐為法鑒,批評南宋險怪霸悍和瑣細濃艷之風;不僅如此,作為一位士大夫畫家,他還一反北宋以來文人畫的墨戲態度,這是十分可貴的。作為價值學原則,趙孟頫既維護了文人畫的人格趣味,又擯棄了文人畫的游戲態度;作為形態學原則,趙孟頫既創建文人特有的表現形式,又使之無愧於正規畫的功力格法,並在繪畫的各種畫科中進行全面的實踐,從而確立了文人畫在畫壇上成為正規畫的地位。應該說,趙孟頫使職業正規畫與業余文人畫這兩種原本對立或並行的繪畫傳統得以交流融匯,從此,一個以文人畫家為主角,以建構文人畫圖式為主題的繪畫新時代,拉開了序幕。
元 趙孟頫《二羊圖》 應當特別指出,趙孟頫的山水畫不但將鉤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筆、師古和創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氣息與散逸的文人氣息綜合於一體,使「游觀山水」向「抒情山水」轉化;而且使造境與寫意、詩意化與書法化在繪畫中得到調和與融洽,為「元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那種以詩意化、書法化來抒發隱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畫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述這些理論與實踐,將趙孟頫推向了開元代繪畫風氣宗師的地位。
作為一代宗師,不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仲賓,妻子管道升,兒子趙雍受到他的畫藝影響,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潤、陳琳、商琦、王淵、姚彥卿,外孫王蒙,乃至元末黃公望、倪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發揚了趙孟頫的美學觀點,使元代文人畫久盛不衰,在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綺麗奇特的篇章。
「先畫後書此一紙,咫尺之間兼二美。」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當時就已名傳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為貴,為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鑒於趙孟頫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頫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1994年10月,在趙孟頫的家鄉湖州還舉辦了「國際趙孟頫書學研討會」;1995年3月,「趙孟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湖州分二段舉行,上海書畫出版社和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還在上海舉辦了趙孟頫書畫展。德清趙孟頫、管道升合葬墓得到修復,並被列為當地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州市原趙孟頫的別業「蓮花庄」也得到修復,還安放著趙孟頫的全身銅像。在這兩次國際性的學術討論會上,中國及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新加坡等地的美術史家、學者、美術家,都對趙孟頫的美術成就表示敬佩。近年來各地還出版了《趙孟頫集》、《趙孟頫畫集》、《趙孟頫研究論文集》、《趙孟頫國際書學討論會論文集》等。
「趙氏王孫嗟宋亡,筆情墨趣寄惆悵。文人書畫開風氣,從此吳興名更揚。」趙孟頫這位元代偉大的美術家,已走出國門,邁入了世界。

⑽ 趙孟頫寫的《道德經》適不適合初學者臨摹啊

《道德經》是小楷。不適合初學者臨摹。沒有基礎,先寫六公分到九公分見方的大的字為好。小楷的字太小,筆順,結體難看清楚。有了一定的基礎後,再臨小楷。事半功倍,何樂不為。

熱點內容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