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朗讀徑
1. 道德經的全文朗誦誰有
http://www.zxuew.cn/dejingmp3/
這個網站有,不過貌似不是粵回語版答的
2. 求一篇朗讀的文章!主題是迎接亞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中學生要怎麼做朗讀時間小於3分鍾大於2分鍾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提高我們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與方法有: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念;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積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獨」;身體力行,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反身內省,存心養性。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3. 道德經適合朗誦的部分
道德經,並不是太適合朗誦,因為它更像是一種簡短的格言。
如果你喜歡道家經典的回話,我覺得,答還是莊子的《逍遙游》跟適合朗誦。
如果非要朗誦道德經的話,我個人比較喜歡: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dǔ)。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mò)身不殆(dài)。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 給朗誦道德經取個節目名
道德經是後現代的。
道德經講的是人與自然和諧永生的方法。我讀了一遍版又一遍道德經,權我突然發現,道德經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級智慧文明寫給人類發展的指導書。像小國寡民(城市規模限制,人口限制),像水(順應規律),無知無欲(不加控制的濫用知識,人性的私慾膨脹,破壞人生存的環境),不自生(友愛互助謙虛尊重),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對宇宙或者黑洞中心,象形化的闡述)。不如守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中庸相處)。不言之教、無為(不灌輸非常的「名」,或者「不言」可解釋為不施令,「無為」不違背規律)。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一段是對物理最小粒子形成與形象的描述)等等,感覺不是遠古蒙昧的人類先祖所能闡釋的。這可能也跟老子是圖書館館長有關,他看到的古籍和圖像可能非常古老,山海經就是一例。
5. 關於道德的詩歌朗誦稿
回答作者:北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容,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了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新的轉機和閃閃的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6. 哪裡有老子的道德經朗誦下載 完整版的,謝謝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4970718.html?from=like←戳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