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財經大學文法學院
⑴ 貴州財經大學招收體育生嗎
貴州財經大學不招收體育生,沒有體育類專業。
該校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學院、金融學院、財政與稅收學院、會計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資源與環境管理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法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育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信息學院、國際經濟學院、經濟學院、商務學院(獨立學院)等教學院系。
⑵ 貴州財經大學有什麼專業
大學有的專業基本都有,中國都是綜合類大學,只是說財大王牌是財經那一類的專業
⑶ 甘肅政法學院和貴州財經大學
甘肅政法學院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院校,經過近50年的建設,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現成為我國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
學校地處西北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的甘肅省蘭州市,位於蘭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寧區,文化氣氛濃郁、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學校佔地974畝,校舍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97萬余冊,中外文報刊近2000種。現設有法學院、公安分院、管理學院、人文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行政學院、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分院、東方現代管理學院等 10個二級學院和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甘肅省政法幹部培訓中心等教學單位。有法學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民商法學研究中心、訴訟法學研究中心等教學研究機構。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物證技術實驗中心、、犯罪心理測試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等實驗室和教學科研輔助機構。有「甘肅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肅省司法鑒定中心」等法律咨詢服務機構。
學校設有法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門類的法學、偵查學、邊防管理、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學技術、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藝術設計等 40個本、專科專業;具有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文學士、工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等5個學科為碩士學位授予學科。民商法學、刑事科學技術為省級重點學科。
相對兩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強項, 貴州財經才財經塊還是比較一班
⑷ 貴州財經學院是二本還是三本
是二本,如果是學經濟類的專業在貴州這是首選的學校。
2009年財經學院在陝西的錄取分數線為理科518-569,文科500-535。
一般只要在二本分數線20分以上錄取的可能性很大,當然還要根據當年招收名額和實際報這所學校的人而定。
【學校概況】
貴州財經學院,創建於1958年,經過近50年艱難曲折的發展,現已成為一所具有近兩萬人規模,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體,「經、管、法、文、理、工、教」相互交融、互為支撐的多科性西部財經大學。
學校地處貴州省貴陽市,校園規劃面積1040.65畝。學校分為南北兩區,主校區位於貴陽市北部鹿沖關,綠蔭掩映的校園,松聲如濤;南區毗鄰貴陽市中心河濱公園,是學校的成人教育基地。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99人,其中正高職稱107人,副高職稱296人;博士、碩士354人;貴州省省管專家15人,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3人,國務院及省政府津貼獲得者13人;碩士生導師99人; 省級、校級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87人;獲全國、全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國家、省級優秀教師13人次。學校聘有數十位海內外知名的經濟、管理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學校現有38個本科專業,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應用經濟學,2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包括1個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MBA)。學校目前有7個省級重點學科,9個院級重點學科,並有兩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及「西部地區現代化研究中心」。該校是貴州省委、省政府規劃建設的貴州省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基地。同時,該校還擁有1個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這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年以來,學校農村區域發展、市場營銷、會計學、旅遊管理等專業相繼獲得國家級特色專業。
學校注重大學生素質教育,積極建設校園文化,開設人文、科技等公共選修課,開展各種知識、技能比賽等校園活動,常年舉辦「人文論壇」、「經濟論壇」、「科技論壇」等學術活動,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素質的提高。
學校通過學科建設積極帶動教學、科研工作,2003年以來承擔的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215項,其中近三年立項的124項,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農業部以及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科技廳和教育廳科研項目;在最近兩屆的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獲獎項數均居省內高校前列。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武漢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大學建立了人才培養的合作關系,同時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富樂敦大學、霍普國際大學、奧克蘭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日本大阪經濟大學、東京經濟大學等國外相關大學保持著長期的教學科研合作,並加入了亞太大學聯盟。
學校的教學、科研輔助體系日臻完善。到2008年5月23日止,圖書館以經濟管理類為主體的館藏印刷型(紙本)中外圖書文獻達100萬余冊。其中,中文圖書90萬余冊、原版外文圖書2.5萬余冊、中外文報刊(合訂本)4.5萬冊、院系藏書3.4萬冊,另訂購有中外文報刊1424餘種,同時與各分院資料室共同構成學院文獻信息保障體系。圖書館現有電子圖書近70萬余種。並訂購17個專題資料庫,自建7個特色資料庫,擁有資源平台共享資料庫4個,為貴州省科技共享平台提供2個資料庫服務 ;設有電子閱覽室;擁有貴州省高校唯一的也是資料最為豐富的省情資料室。學校建有設備先進、數量充足的多媒體教室和學術報告廳、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外語調頻電台以及運行良好、覆蓋面廣的校園信息網路;還建有運動場、體操館、球類館、健身館等體育教學和學生健身的場所。此外,學校良好的公共服務設施為學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及生活提供了保障。
【下設學院(系)】
國際經濟學院│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信息學院│財政與稅收學院│資源與環境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法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外國語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育管理學院│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藝術學院 | 成人教育學院│商務學院(3本學院)
另外還設:
體育工作部│MBA中心
【專業設置】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教育技術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統計學
金融學 財政學 旅遊管理 工商管理
會計學 財務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電子商務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 公共事業管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 管理科學 工程管理 房地產經營管理 農村區域發展
漢語言文學 法學 廣告學 稅務
房地產經營管理 金融工程 社會工作 保險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物流管理 數學與應用數學 英語
行政管理 軟體工程 審計學 投資學 舞蹈學 音樂學
【師資概況】
2003-2005年的三年間,學校投入師資培養經費1500萬元,並制定了《關於師資培養專項經費使用管理的暫行辦法》,積極選派教師赴國內外大學進修學習,激勵教師報考全國重點大學博、碩士研究生,在職攻讀更高學位。
至2006年7月31日,已有教職工995人。師資隊伍共504人,其中本科學歷291人,佔57.74%,研究生學歷213人,佔42.26%;有專任教師537人,博士34人,碩士212人,正高職稱50人,副高職稱161人。
在財院的師資隊伍中,現有省管專家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省政府特殊津貼7人,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2人,博士生導師2人(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81人。
【學院建設】
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學院特別致力於辦出特色和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學院在加強基礎訓練,建設重點專業和重點學科方面制定了系列方案。即:英語、計算機、實用寫作三項基本技能達到規定標准,以夯實基礎,提高能力;重點建設三個有特色的重點專業,即金融學、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重點建設市場營銷學、金融學、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五個學科。學院《企業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三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
【辦學環境】
校園佔地面積1040.65畝,校舍建築面積275349.04平方米。校區分為南北兩址,主體校區位於貴陽市鹿沖關,校園綠蔭掩映,松聲如濤;南院校區毗鄰貴陽市河濱公園(面積80.13畝),是學校的成人教育基地。學校圖書館現有紙質文獻93.2萬冊,生均擁有量111冊,訂閱中外文期刊1920種;設有電子閱覽室 ,有電子圖書46.4萬種;購買、自建資料庫14個;並擁有貴州省高校唯一的也是資料最豐富的省情文獻室。學校還擁有多媒體教室54個、語音室15個、 多媒體學術報告廳3個、計算機基礎實驗室17個、專業實驗室12個、外語調頻電台2座等一批現代化的教學輔設施以及運行良好的校園信息網路。
學院分為南北兩址。南院位於貴陽市瑞金路,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北院地處北郊鹿沖關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幢幢校舍掩映於蒼翠繁茂的青松林中。自然植被覆蓋率達31%,人造綠地覆蓋率達15%,居高遠望,極目群山,貴陽市蒸蒸日上的市容美景盡收眼底:白天,滿目高樓林立;夜晚,燈海燦若繁星。教室內書聲琅琅,操場邊松濤陣陣。1999年教育部領導來學院視察後,面對蒼松如海的校園,贊美之情油然而生,盛贊「這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好地方」。
【省級精品課程】
貨幣銀行學、管理學、電子商務概論、會計學、發展經濟學、統計學、證券投資學、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財政學、西方經濟學
⑸ 二本有法學的大學
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坐落於北京市,是中宣部批準直管的國家級「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依託單位、團中央首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中央編譯局「青年政治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共建單位和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二、甘肅政法大學
甘肅政法大學是甘肅省省屬政法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省屬本科政法院校,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院校、全國第二批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全國政法幹警招錄體制改革試點院校、中國政法大學對口支援高校、全國政法院校「立格聯盟」成員。
三、山東政法學院
山東政法學院坐落於山東省濟南市,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政法大學「立格聯盟」、「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正式成員。
四、北京警察學院
北京警察學院是隸屬於北京市公安局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院成立於1984年,前身是始建於1949年4月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學校,迄今已有70年歷史。
五、福建警察學院
福建警察學院,簡稱「福建警院」,是一所以培養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和公共安全保衛專業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福建省唯一的公安高等學府,實行省公安廳和省教育廳雙重領導,以福建省公安廳為主的管理體制。
⑹ 法學專業的開設學院
[北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華女子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外交學院、北京農學院、中國民用航空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國家法官學院
[天津]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燕山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石家莊經濟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雲南]雲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師范大學、雲南財經大學、雲南民族大學
[貴州]貴州大學、貴陽學院、貴州民族大學、貴州工業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財經大學
[四川]四川農業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華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理工學院、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四川民族學院、宜賓學院、樂山師范學院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
[遼寧]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工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原錦州師范學院)、遼寧科技大學(原鞍山科技大學)、大連大學
[吉林]吉林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吉林財經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吉林警察學院、吉林師范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江蘇]南京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揚州大學、江蘇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南京審計學院、南京財經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淮陰師范學院
[浙江]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寧波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財經學院、浙江工商大學(原名杭州商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紹興文理學院
[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合肥工業大學、阜陽師范學院、安徽科技學院、安徽工程大學(原安徽工程技術學院)
[福建]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警察學院、集美大學、閩江學院、福建江夏學院
[江西]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理工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警察學院,宜春學院
[山東]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煙台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濟南大學、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聊城大學
[河南] 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南陽師范學院、洛陽師范學院、河南警察學院
[湖北] 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經濟學院、三峽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南] 湖南科技學院、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業大學、南華大學、吉首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文理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懷化學院、邵陽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廣東] 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警官學院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州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商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工業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西財經學院、廣西玉林師范學院、廣西梧州學院、廣西賀州學院
[海南] 海南大學
[重慶]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工商大學、重慶三峽學院
[西藏] 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學院
[陝西] 榆林學院、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陝西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陝西經貿學院
[甘肅] 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商學院、甘肅政法學院
[青海]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新疆] 新疆大學、新疆財經學院石河子大學、伊犁師范學院
⑺ 貴州大學法學院的科研成果
發表論文
安和平 貴州省退耕還林的緊迫性分區與退耕策略水土保持通論2006(3)
陳 松 「倫理為人、義務為先」——梁瀨溟法文化觀淺探 選擇與沖突
陳 松 論承審員在程式訴訟中的作用 羅馬法與現代民法
陳正發 `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策思考 集團經濟研究2006年第10期
杜國輝 現實道德建設的價值定位及原則探析河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杜國輝 文化與意識形態的理論透視 上海黨政論壇2006年第3期
杜國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視角科學社會主義2006年第4期
杜國輝 以科學發展觀創新以人為本的實現形式理論與探索2006年10月貴州人民出版社
杜國輝 執政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回顧與思考黨的先進性理論研究 貴州人民出版社
杜 浩 關於我國確立沉默權制度的思考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黃 蓓 試論我國勞動教養制度的立法完善 求實2006年第3期
黃 梅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租賃戰略的價值探討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
黃 梅 試論構建和諧社會的幾個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黃 梅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租賃模式探討 貴陽市委黨校學報
黃 梅 創新教育管理的科學內涵誤區及期對策思考貴陽市委黨校學報
翦繼志 國企社會責任實現機制的法學思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翦繼志 論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確立與完善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翦繼志 股權優先權的適用及其限制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翦繼志 論我國一人公司的監管風險與法律規制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翦繼志 中國經濟法本土資源新探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翦繼志 論我國經濟公益訴訟制度的構建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翦繼志 公司法律制度的重大創新 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1期
冷傳莉 論社會募捐中捐款余額所有權的歸屬中外法學2006年第2期
冷傳莉 精神損害賠償在刑事案件中的定位與救濟政治與法律2006年第9期
冷傳莉 博士招生的制度意義和社會反思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冷傳莉 簡析合同協議解除和損害賠償 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2期
冷傳莉 試論格式條款訂入消費合同 海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冷傳莉 從醫療事故案件舉證責任倒置看制度設計中的利益權衡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3期
廖 艷 法意與民意 邵陽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劉愛軍 危害國家安全罪適用中的幾個問題理論研究
劉愛軍 保險詐騙罪構成要件探析 理論研究
劉 郁 大學生態度與性心理現狀調查及對應措施 《職業時空》(原《鄉鎮企業研究》)
劉 郁 心理 意義場域同構 人口 社會 法制研究
劉 郁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缺失分析 教育研究與實驗
劉 郁 父母與子女心理素質 科教文匯
劉 郁 關於托前兒童撫育方式的幾點思考 教育學探討
劉 郁 關注大學生女教師心理健康 當代經理人
盧正濤 人大常委應成為積累政治經驗最重要的地方美中法律評論2006年第1期
盧正濤 加強人大常委會建設的幾點思考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2期
盧正濤 鄉鎮直選具有推廣價值嗎? 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盧正濤 執政要求落實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
盧正濤 中國共產黨人大代表的政治角色 中國科學學報2006年第8期
盧正濤 和諧社會的知識基礎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實踐(中國檢察出版社)
陸衛群 影響農村新型生育文化建立的因素 貴州大學學報
陸衛群 男性婚檢精液質量及生殖健康狀況調查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陸衛群 在校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及避孕行為研究 《生殖與避孕》
陸衛群 影響農村新型生育文化建立的因素 貴州大學學報
穆昌亮 論西部大開發與我國民族自治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2005年卷)
穆昌亮 論民事訴訟公正與審級制度的改革 經濟與法2006年12期
穆昌亮 淺析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 貴州刑事法學2006年第6期
田應梅 論仲裁中的第三人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田應梅 論民事強制執行的改革與完善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田應梅 對證據立法的初探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田應梅 論西部大開發中的貴州民族法制與經濟建設 貴州大學學學報增刊
王朝陽 修改刑法禁止胎兒性別非法鑒定 刑事法學研究2006年6月第一版
魏 紅 淺論網路犯罪案件的刑事管轄權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魏 紅 積極探索高校黨組織先進性建設的有效途徑——主題教育活動黨的先進性理論研究 貴州人民出版社
魏 紅 淺析少數民族獐受教育權的促進和保護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魏 紅 淺議《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框架下中國外逃資產追回機制的法律構建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魏 紅 試論網路空間中的侵犯著作權犯罪認定中存在的問題刑事法學研究2006年6月第一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肖艷紅 罪刑法定原則之詮釋與解釋 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肖中華 危險概念是一個危險的概念——關於狹義危險犯的理論及立法探討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6年第3期
肖中華 瀆職罪法定結果、情節在構成中的地位及既遂未遂形態之區分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6年第3期
肖中華 入戶搶劫問題研究之一:入戶搶劫是否僅限於被害人「戶」 人民法院報2006年1月18日B4版
肖中華 入戶搶劫問題研究之二:入戶搶劫主觀評價的內容 人民法院報2006年2月8日B4版
肖中華 入戶搶劫問題研究之三:入戶詐騙、搶奪等違法犯罪可否轉化為入戶搶劫 人民法院報2006年2月15日B4版
肖中華 謹慎認定商業秘密犯罪切實保障科技人員權益 法制日報2006年1月19日
肖中華 論我國馳名商標刑法保護制度的完善 犯罪研究2006年第1期
肖中華 也論貪污罪中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法學2006年第7期
肖中華 論搶奪罪認定中的四個爭議疑難問題 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人大復印資料 2006年12月
肖中華 經濟犯罪的規范解釋 法學研究2006年第5期
肖中華 贓物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法治論叢2006年第5期
肖中華 侵佔罪中「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 法學家2006年第5期
肖中華 刑法目的解釋和體系解釋的具體運用 法學評論2006年第5期
楊 晶 社會工作兩極化趨勢與定位 貴州師范大學報
楊 晶 人本模式與社會工作 貴州師范大學報
楊 晶 社會工作兩極化趨勢與定位 貴州師范大學報
楊 晶 農村殘障兒童社會資本發展與社會工作的介入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楊軍昌 論我國農村老年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兼論」溫飽型老齡化「的意義與實施 中國老年學會高峰論壇論文集
楊軍昌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貴州跨越式發展 貴州大學學報
楊軍昌 人口安全與全面小康建設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楊軍昌 貴州黔東南貓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別比失調的調查分析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楊開宇 英文筆跡檢驗初探——對20例英文試卷筆跡檢驗的分析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2005年卷)
楊開宇 惡意書寫簽名筆跡的檢驗與鑒定 偵查論叢(第七卷)
楊仁厚 拉里·戴蒙德民主鞏固理論述評 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楊仁厚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管理民主 理論與當代2006年增刊
楊仁厚 完善征地補償分配法制保障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當代法學論壇
鄭姝霞 貴州明清時期人口遷移研究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鍾佳萍 在WTO規則下如何完善行政復議制度 貴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鍾佳萍 試論構建和諧社會與行政立法 當代法學論壇
鍾佳萍 宏觀調控主體法律責任探索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鍾佳萍 論司法賠償制度的完善與發展 當代法學論壇
祝 穎 淺議不起訴裁量權 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羅玉達 農民工權益保障的法社會學思考 貴州大學學報 2006年第6期
羅玉達 貴陽市農民工問題與構建和諧社會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 2006年第6期
羅玉達 關注弱勢群體 構建和諧社會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李建軍 社會轉型時期農村青少年女性自殺的社會原因分析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貴州人民出版社
李建軍 繼往開來 開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新局面 貴州日報 2006年4月20日 第2版
李建軍 青少年自殺行為的低齡化問題研究 貴州大學學報 2006年第6期
黃 蓓 試論和諧社會的法制基礎 當代法學論壇 2006年第1期
黃 蓓 城市私房拆遷立法與和諧社會建設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 2006年第1期
黃 蓓 國家賠償立法精神之思考 當代法學論壇 2006年第2期
黃 蓓 試論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及完善 當代法學論壇 2006年第6期
鍾佳萍 司法賠償中侵權責任後置原則的思考 求實 2006年第3期
安和平 貴州省城鄉老年人主要生活來源與養老模式研究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司亞勤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與勞動者權益保障——解讀《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
劉 誠 對我國上市公司退出法律制度的探討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
劉 誠 關於權利的幾點認識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5(3)
劉 誠 認公司重整人選任模式 《法律科學》2005年增刊
劉 誠 著作精神權利之我見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劉沂江 中國法學教育之路:比較與借鑒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劉沂江 股份回購的法律問題研究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5(4)
劉沂江 論所有權保留制度的法律性質 《法律科學》2005年增刊
羅玉達 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廖克林(第一作者)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加強對權利和義務的保障 《貴州社會科學》第5期
穆昌亮 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規制之設計 《WTO與中國經濟》(學術年會論文集)
穆昌亮(第一作者) 論公司法的可訴性缺陷及其彌補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穆昌亮 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看農民工權益保障 《貴州法學》2005年第10期
肖 強 論MBO應建立強制信息披露制度 《貴州法學》2005年第9期
肖 強 論保險法上的如實告知義務 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5年第2期
楊鴻雁 中國古代恥辱型考略 《法學研究》2005年第1期
李 麗 網路環境下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 《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3期
李 麗 試論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4期
羅昌書 論精神損害賠償 《教育研究論壇雜志》2005年第4期
羅昌書 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思路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楊軍昌 出生性別比失調與人口安全 《貴州大學學報》
楊軍昌 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高校師德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
楊軍昌 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民族傳統文化問題 《科技與經濟》2005年第1期
楊軍昌 欠發達省份的銀色浪潮 《貴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楊軍昌 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芻論 《西部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楊軍昌 貴州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的人口安全問題 《人口研究》29卷
臧興東(第一作者) 再論保險合同的特徵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臧興東 淺析保險活動中首先風險的成因及防範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臧興東(第一作者) 民族經濟立法若干問題的思考 《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盧正濤 改進執政黨人大代表候選人提名方式 《美中法律評論》
盧正濤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三個層次 《貴州大學學報》
安和平 中國人口預測的自回歸頒布滯後模型研究 《統計與決策》
安和平 貴州能源礦產開發建設與循環經濟科技問題研究 《可持續發展:經濟與環境》
安和平 論生態立省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李長城 論證據的充分性 《證據學論壇》
余貴忠(第一作者) 關於行政合同訴訟的幾點看法——從行政訴訟的角度進行思考 《訴訟法理論與實踐》(2004年卷)
余貴忠 西部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之探討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余貴忠 法科學生社會化問題研究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楊 琴 論少數民族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楊 琴 西部大開發中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法律問題研究 《貴州大學報》
冷傳莉 律師眼中的好法官是什麼樣的 《法學》2005年第8期
冷傳莉 論格式合同的行政規制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冷傳莉 試論西部民族地區開發法制建設的基礎 《貴州民族研究》
王 偉 環境保護法修改的法律思考 《法學雜志》
王偉(第一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存在的問題及修改建議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王偉 中國環境法與WTO接軌的法律思考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王偉 貴州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原則制度思考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趙少群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履約寬限期 《貴州社會科學》
肖中華 危險概念是一個危險的概念 《中國刑事法》雜志
肖中華 瀆職罪法定結果、情節在構成中的地位及既遂未遂形態之區分 《法學》
田莉姝 論漢朝法律儒家化的體現 《貴州大學學報》
田莉姝 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立法對婦女權利的保障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
田莉姝(第一作者)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則研究 《上海黨史與黨建》
田莉姝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吏治 《貴州社會科學》
田莉姝 論皇權制度下的宋朝法制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田莉姝 鄧小平法治思想研究 《中國科技信息》
魏 紅 加強生態立省法制建設,促進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貴州大學學報》
康 軍 持有型犯罪基本問題辨析 《貴州社會科學》
康 軍 論廢除死型的中國路徑 《貴州大學學報》
胡 衛 貴州法學本科教育發展思考 《貴州法學論壇》(第四屆)
馬 軍 我國委託貸款法律缺陷及其建議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增刊)
劉淑芬 婚姻家庭與和諧社會 《貴州法學》
司亞勤(獨著) 論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障 《貴州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司亞勤(獨著) 泛珠三角區域勞務合作對貴州民族地區的地位和作用 《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司亞勤(獨著) 農民工權益的法律保障 《貴州大學報》2005年第3期
司亞勤(獨著) 試析《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在我國社會保險制度運行中的作用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司亞勤(第一作者) 試析古代彝族的倫理思想 《貴州文史叢刊》2005年第3期
陸衛群(第一作者) Acomparison of quinacrine sterilization(QS) and surgical sterilization(TL) in 600 women in guizhou province,China International Jonmal of Gynecology & Obsterics 83(suppl.2)S1-S160
羅俊松(獨著) 建國以來貴州農村居民消費的變動過程 《統計與決策》
蔣紅霞(獨著) 《影響高校輔導員發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 《貴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蔣紅霞(獨著) 《影響高校輔導員發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 《21世紀中國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劉郁(第一作者)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驗之我見 《貴州大學學報》
劉郁(獨著) 走進貧困大學生 《心理與健康》
張林鴻 論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正義觀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1期
寧立標 憲政維度下的公民的公正審判權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2005年第4期
寧立標 認真對待公正審判權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4期
阮志群 小議SA800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其法律對策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3期
李衛國 委託執行制度評析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3期
李 萍 不作為及其先前行為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4期
阮志群 加強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議 重慶大學學報 2005年第11卷增刊
廖 艷 論構建和諧社會與司法公正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5期
劉 莉 論龐德的社會控制理, , , , , , 論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3期
劉 莉 商事合夥體系論 中國學術研究 2005年第2卷
鍾佳萍 試論行政賠償立法與構建和諧社會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4期
黃 蓓 對隱私權的幾點思考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1期
嚴永和 論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的正當性 知識產權 2005年第2期
嚴永和 論傳統知識產權的地理標志保護 科技與法律 2005年第2期
嚴永和 西部開發法引入誠實信用原則芻議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3期
嚴永和 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視野 知識產權研究 第17卷
吳光升 國外刑事檢察許可權之比較研究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4期
張 林 民族院校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 2005年第1期
張 林 論公共政策科學化、法制化 中國教育與教學 2005年第1期
翦繼志 試論產權改革程序中的法律保障與法律服務 貴州大學學報 2005年第6期
李萍 親屬相盜的處理 貴州法學論壇 第四屆文集
李衛國 試論代位執行制度 貴州法學論壇 第四屆文集
李衛國 民事執行竟合問題要論 甘肅社會科學 2005年第6期
申開瓊 論我國民法通則中民事行為制度的完善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6期
姜 哲 上市公司收購的基本原則芻議 貴工大學報 2005年第6期
廖 艷 互聯網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及對策 中國學術研究 2005年第5卷
李建軍 社會轉型時期青少年世界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貴州大學學報 2005年第4期
李建軍 我國青少年自殺問題研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關注成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前沿問題研究
李建軍 中國人與日本人自殺行為的歷史文化因素研究 貴州大學學報 2005年第2期
李世宇 和諧社會論綱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論叢》
桂海君 人與環境系統模式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運用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桂海君 人本主義與社會工作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桂海君 強價值介入在社會工作研究和實務中的運用 《貴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桂海君 淺談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貴州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唐飛虎 論網路給大學生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挑戰及對策 《貴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廖克林 《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學習第四次憲法修正案 《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余貴忠 論法科學生社會化的特點 貴州法學論壇2004年
余貴忠 論公益訴訟的完善 中國訴訟法學會論文集 2004年
劉淑芬 貴州省高等學校法學教育的現狀與思考 《中國教育改革》2004年第5期
劉淑芬 芻議少數民族事實婚姻的法律效力 《貴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2期
劉淑芬 貴州民族法學教育的思考 《中國教育改革》2004年第7期
李世宇 鄧小平發展觀論綱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8期
肖 強 論我國保險法上的如實告知義務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楊鴻雁 在照顧民族特點與維護國家法律統一之間 《貴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冷傳莉 募捐行為的法律性質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胡 衛 法律價值觀與文化價值沖突 《安順師專學報》2004年第2期
胡 衛 法律價值的實證與思辯 《貴州法學》2004年10期
胡 衛 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看中國反腐敗之路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敵5期
胡 衛 解決法律價值沖突的實證與思辯——對一種法律價值沖突解決觀的思考 《貴州法學》2004年11期
穆昌亮 法律公平價值芻議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9期
穆昌亮 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規制之設計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穆昌亮 論全球化與我國民族自治制度的建設與發展 《貴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王 偉 環境仲裁法律思考 《教育縱橫》 2004年第5期
王 偉 環境刑事責任法律內思考 《中外教育科學》2004年第5期
田莉姝 論中國法律近代化的影響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田莉姝 漢朝立法指導思想的轉變與歷史發展的同步性 《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劉沂江 論著作精神權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一期
劉沂江 經理層的構建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一期
羅昌書 數碼攝像在實驗室教學中的應用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12月增刊
楊軍昌 貴州人口城市化進程問題研究 《人口研究》2004年10月
羅玉達 現代化大潮與中國社會變遷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羅玉達 試論科學發展觀的理論與實踐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安和平 論貴州山區生態建設與防洪減災對策 《貴州林業科技》 2004年第2期
安和平 中國人口時間序列預測模型探討 《人口與經濟》2004年第6期
司亞勤 論基本醫療有限責任與醫療保障 《貴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李邦治 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李邦治 形勢政策課教學探討與實踐 《中國農業教育》2004年第1期
李邦治 農民素質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影響 《教育與經濟》2004年第3期
嚴永和 論西部開發中存在的信用問題及其法律對策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5期
嚴永和 知識產權演變:邏輯思考 《私法論壇》第一卷,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李 卓 論網路隱私權的保護問 《理論月刊》2004年第六期
李 卓 論網路隱私權的保護問題 《理論月刊》2004年第六期
寧立標 論公民的受審判權及其憲法保護 人大復印資料《憲法行政法》2004年第5期
毛元學 獨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法律思考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羅洪洋 清代黔東南文斗侗苗林業契約補論 《民族研究》2004年第二期
⑻ 貴州財經學院與貴州民族學院哪個好
注意,貴州是沒有貴陽民族學院的,只有貴州民族大學。想讀工科,最後一個選擇不錯。不過你要做好心理准備,工科的必修課高等數學,學的內容和數學專業相差不大在數學方面。
⑼ 貴州財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怎麼樣
我是貴州財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在讀學生,和樓主真有緣分,一上線就看到你提的問題,對於你的問題,我想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貴州財經學院是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的財經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學校里的地位不言而喻,非常偏,不受重視,是弱勢學科,其所屬分院文化傳播學院在所有分院里的地位可能就比法學院和外國語學院高那麼一點點,剛剛建立不久,畢業生都還沒幾屆,窮得叮當響,有時連畢業晚會的經費都拿不出來(行政人員和老師等吃喝的錢卻大大的有),文化傳播學院下設兩個專業,廣告學和漢語言文學
如果說選擇財院的決定是錯的(1.學風不是很好,或者直接說很差吧;2.三本的學生居然比二本的更受重視,就因為他們「為財院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意指三本的學生從經濟上為財院做了很大貢獻...額,就是指他們交了高額的學費和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3.管理混亂,制度不明;456789等等等...),那麼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決定就更是錯上加錯,優秀的教師幾乎沒有,教授就那麼幾個,而且水平都不是很高,誤人子弟的庸師倒是不少,我認為有些比我們以前的高中老師都還不如,教古代文學史的老師連岳陽樓記都背不了幾句,教計算機文化概論的老師一天就只知道扯些不著邊際的美學哲學什麼的...可能現在進來了些新的老師情況會好些(以前教師缺乏,飢不擇食,一些空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庸師根本不用考就可以進來,現在加強了進入教師隊伍的考核與選拔,情況稍微好了一點點,不過還是差不多的,優秀的人才基本不來貴州,來了貴州也基本不來財院,來了財院也基本不來文化傳播學院!),但是病入肌理,不是一天兩天能治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財院漢語言文學的錄取分數線較低,基本上第一志願上二本線的都可以入學,但個人覺得這專業「性價比」真的不高,貴州民族學院的漢語言文學都比財院的好,在貴州省來說的話,二本學校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最好的是貴州師范大學(貴大是一本,沒有可比性)
希望我說的這些能夠多多少少幫到你點,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