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道德講堂
A. 2021年暑假期間,溫州的學校可以託管嗎
為切實解決小學生(幼兒)暑期「看護難」問題,積極回應廣大家長的關切,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和國家、省、市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並結合浙江省文明辦《關於做好2021年暑期「春泥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的指南》和我市實際,溫州將組織開展小學生(幼兒)暑期託管服務試點工作。
暑托班服務內容和課程設置?
在做好看護的同時,小學可提供適當科技、藝術等特色課程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課程組織實施建議安排開班儀式、結業儀式,「童心向黨」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黨史教育、價值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講堂、勞動教育、音體美教育、安全教育、網路素養教育、觀看微電影、輔導完成暑期作業,以及社團活動、經典閱讀、科普教育、素質拓展、中華傳統體育、STEAM教育、發明創造、山水田園課程、手工製作、科技展覽、非物質文化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等,並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教育資源。共青團組織可協助開設「流動少年宮」「流動科技館」以及相關課程。幼兒園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
暑托班如何收費?
堅持「自願、公益」的原則,採取財政補貼、適當收取託管服務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義務教育學校可根據課程、師資等實際情況以縣為單位制定收費標准。幼兒園暑期託管收費按照《關於加強幼兒園收費管理的通知》(溫發改費〔2013〕250號)精神執行。暑托班可以為學生提供午餐,費用由家長承擔。家庭困難學生免收託管服務費。
B. 您好!你是鄭州旅遊職業學院畢業的嘛
86路 46路 38路 518路 Y812路BRT快速公交 B1路 B17路 B16路 129路均在航海路陳家門站 下車旅遊管理系旅遊管理系是我院目前最大的系之一。旅遊管理系開設導游、旅遊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景區開發與管理4個專業,另在旅遊管理專業下設企劃營銷、文案、人力資源、生態旅遊、財務管理五個方向,在校學生達3400餘名。其中旅遊管理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河南省特色專業、河南省首批專業改革試點專業,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2012年榮膺為河南省教學團隊。
旅遊管理系66名專職教師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博士1名,鄭州市市級優秀教師5名,鄭州市教學名師1名,碩士學位以上教師佔68%。此外還聘請了10餘位行業專家擔任客座教授。其中我國著名的導游專家陳蔚德教授就在我系任教。我系先後編著教材等讀物達20多種,發表論文50餘篇,還有多項科研成果,近12人被省旅遊局聘請為全國導游資格證考試輔導教師或現場導游考試評委。酒店管理系1985年鄭州旅遊學校建立之初,飯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為唯一招生專業,在中專階段即形成酒店管理專業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2004年學校升格為鄭州旅遊職業學院後成立酒店管理系,現有酒店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兩個專業,在校生2800餘名。酒店管理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職教師56人,均有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雙師型教師比例占系內教師總人數的 95% 以上,其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31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8人,「雙師型」教師54人,國家職業技能考評員50名,省級飯店星評員2名,市級飯店星評員7名,國家級比賽評委4名,省級比賽評委20名,國家級服務大師1名,在河南省飯店業享有很高的聲譽。該系教師承擔的省市級調研課題達十餘項,發表的各級論文五十餘篇,編寫了三十餘部國家規劃教材,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社會服務系社會服務系是為了適應中原經濟區建設和鄭州都市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於2013年從酒店管理系分離出來。現設民航商務、航空服務、體育服務與管理、旅遊管理(會展策劃方向)、旅遊管理(休閑旅遊方向)等五個招生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能夠勝任社會中高端服務與管理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畢業生面向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現代服務業,適用於民航地勤、民航票務、機場營運、會展中心、房地產公司、休閑度假村、高球俱樂部、旅遊酒店、旅行社等一線管理崗位。旅遊外語系旅遊外語系成立於2000年,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旅遊、商貿、酒店類人才的系部,現有旅遊英語、商務英語、應用日語、應用德語、應用俄語、應用韓語六個全日制專科專業。主要培養精通外語,能以外語為工具,掌握文化知識和旅遊、商貿、酒店管理等有關知識,具備經營管理能力,能勝任涉外旅遊、商貿、酒店等企事業需要的中高級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擁有五位副教授執教講堂,還吸引了若干業內高級工程師來校代課。系內大多數教師擁有在國外學習、研究的經歷和企業實踐經驗。信息工程系暫開設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動漫設計與製作兩大專業,均為全國高校十大熱門領域,學生就業就業率高。信息工程系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截至2013年上半年,系部共有專職、兼職教師共20人,其中副教授5人,高級工程師2人,85%的教師均擁有國內大學碩士學位,且均具有「雙師」資格。我系教師主持和參與國家、省市級課題數十項,參編專業教材80餘冊,發表CN級別以上學術論文兩百多篇。經濟貿易系經濟貿易系現開設有3個專業: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多個培養發展方向:市場商品營銷、網路營銷、財務管理、金融預算、室內設計、園林設計等。
經貿系擁有一支專業精湛、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專、兼職骨幹教師教師配置合理。又有一批具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中青年教師,多數為雙師型教師。把傳統高校的基礎知識、專業先進理論和企業實踐經驗較好地結合在一起。能讓學生既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又具有熟練的實踐技能能力。烹飪食品系烹飪食品系是我院最具特色的系部之一,已有 20餘年的辦學歷史。目前主要開設的專業有:烹飪工藝與營養(中餐方向)、烹飪工藝與營養(西餐方向)、食品營養與檢測三個專業。其中,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為市級重點專業。烹飪食品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責任心強、具備優秀專業技能和扎實理論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其中碩士以上學歷2人,高級烹飪技師4名,烹飪技師5名。教學實習實訓中心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包括烹飪實訓演示室、中式烹調實訓室、中式面點實訓室、西餐烹調實訓室、食品營養與檢測實訓室等,儀器與設備總價值500餘萬元。烹飪食品系現有專兼職教師25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3人,講師8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4人;高級烹飪技師4人,烹飪技師6人;國家和省級烹飪名師6人;國家級職業技能評審員5人。兼職教師7人,均為烹飪大師、行業名師。初步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學歷、職稱、年齡、學緣結構合理,行業結合緊密、社會聲譽較好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機電系機電系以培養數控加工技術、數控設備維修、汽車維修、汽車貿易與營銷等中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教學系部,下設數控加工、數控設備維護、現代汽車、汽車維修、機械製造與自動化5個教研室。該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專家型、技能型 「雙師型」教師隊伍,20%以上的教師到日本、德國進行研究、學習,40%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擁有建築面積3880m2的數控中心一座,專業電控實驗室三個,計算機模擬教室二個,大型機床25台套。現有汽車模型實驗室、汽車拆裝實驗室、 專用電子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擁有1000M2汽車維修廠供教學使用;擁有獨立汽車駕駛實習基地。基礎教學部(基礎部)基礎部是一個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團隊。現任65 位教師中,大學本科學歷47人、研究生18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6人。承擔我院語文、數學、政治三門基礎學科的教學任務。近年來,隨著我校升格為學院以來,我們加強了在學術論文上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多次在國家、省、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其中獲國家級論文獎的 35 篇,省級論文獎的 68 篇,市級論文獎的 14 篇。另外,主任張淑玲多次參與數學教材及輔導材料的編輯,擔任主編;副主任段偉多次被評為「科研先進個人」稱號;副主任張之紅在2005 年獲市級公開課三等獎;石春梅、薛玲霞等年輕教師也多次獲校級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等稱號。在鄭州市第十一屆教師基本功大賽中,我們齊心協力,技壓群雄,奪得團體一等獎、個人二等獎的好成績。藝術體育體教學部(藝體部)2005年由原設的專業基礎部更名為藝術體育教學部,成為我院的二級機構,下設體育教研室、藝術教研室和專業基礎課教研室。目前共有專任教師 36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教師 5人,講師13人,碩士研究生14人,年齡、職稱和學歷結構相對合理。主要負責全校各系各專業的公共體育課程、公共藝術課、專業基礎課教學及科研、院級運動訓練隊和藝術特長隊的訓練與競賽,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全校師生體育與文藝活動競賽的組織等項工作。結合部門實際,制訂了「外塑形象·內抓規范·增加內涵·彰顯特色」16字工作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思政部)鄭州旅遊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其前身是設在基礎部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隸屬於學院黨委和教學系統雙重領導的二級教學機構。建校以來,學院領導對思政課建設一直予以高度重視,並積極落實中央文件精神。2013年3月,經學院研究決定,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簡稱思政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形成了一支既有較高教研、科研水平,又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共16人,均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副高職稱2人,講師職稱12人,她們擔負著強化學生的政治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理想人格和健康心理及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社會責任。
C. 重慶市哪幾家醫院能治療脫發挺郁悶的!先謝謝大家啦
你好,目前植發機構有很多,如果你想要找一個植發的醫院,建議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選擇:
1、植發醫院的口碑如何
植發醫院的手術做的不好,自然會引起公憤,口碑不好。而好醫院往往也注重口碑,看中對患者的服務,所以選擇醫院首先要看口碑。
2、選擇植發技術很重要
植發技術是核心。植發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脫發問題,所以植發效果的好壞應該成為我們考察植發醫院的首要標准。植發後的密度好不好,術後生長是否自然等等都是作為評判植發效果好壞的因素,與植發技術息息相關。
3、植發醫生是關鍵
植發手術由醫生操作,沒有經驗的醫生無法熟練快速的完成手術,對毛發種植的密度、美感也不能准確把握,直接影響植發效果。所以在挑選植發醫院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D. 如何在網上發布廣告
網上開廣告,要問下消費者和用戶是咋想的,這個明白了你的廣告就知道怎麼發了,本山說了「我們不看廣告看療效」,又有人說了,不要過程要的是結果,就是這個意思。
E. 徵求大學生講堂題目!
經濟學院論文題選
1、 國有企業改革與審計監督
2、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操作性建議
3、 基於知識的動態能力演化模型研究
4、 建立服務質量測度體系
5、 金融行業財政監管機智思考
6、 經濟發達國家電力產業的規制改革
7、 論核心業務的外包
8、 論企業經營理念設計
9、 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付經濟全球化
10、走出物業管理困境的研究
11、我國經濟增長面臨若干問題的思考
12、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誇大的原因及對策
13、我國失業原因及對策
14、我國網民結構分析與營銷對策
15、西方主要發端國家稅制改革的經驗與借鑒
16、虛擬資本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
17、醫葯商業企業運作三大模式
18、經營者收入的博弈分析
19、經營者知識資本權益研究
20、我國稅源管理問題研究:理論范疇與政策分析
統計學院論文選題
1、 現行統計體制和統計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及21世紀統計改革的目標模式
2、 統計與國事、家事、天下事
3、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口普查方法探討
4、 對人口普查摸底調查表重新設計的幾點建議
5、 因地制宜 解決好統計制度方法中的幾個問題
6、 改革企業統計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7、 OECD的科技統計與科技指標
8、 戲說統計人
9、 實現統計全方位電子化
10、知識型產業的統計和指標
11、中國高技術統計現狀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12、外國統計數據質量的涵義、管理以及對我國的啟示
13、論統計過剩
14、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與統計工作
15、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反差之大說明了什麼?
16、統計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的區別
17、統計學是新世紀最有前途的學科
18、統計學在證券期貨市場中的應用
19、概率論在股市技術分析中的應用
20、外國統計數據質量的涵義、管理以及對我國的啟示
國貿學院論文題選
1、 當前中國對外貿易的新特點及其思考
2、 論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
3、 論中國外貿競爭力的提高
4、 論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動
5、 新貿易保護主義及中國應採取的政策
6、 關於中國對外貿摩擦問題的理論思考
7、 論發展中國家的後發伏勢
8、 論國家競爭力的培養研究
9、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問題研究
10、我國對外貿易中傾銷與反傾銷問題研究
11、貿易與環境問題研究
12、山西對外貿易戰略研究
13、國際工程承包合作現狀及發展趨勢
14、加入WTO中國產業競爭力問題探索
15、環境保護與對外貿易
16、中國貿易條件的現狀及趨勢分析
17、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認識
18、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分析
19、近年來我國消費品時常價格競爭問題的研究
20、跨國公司資本運營模式研究
財政金融學院論文題選
1、 中國信貸政策的回顧與展望
2、 未來幾年中國貨幣政策的展望
3、 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缺陷與風險防範
4、 我國銀行卡業務發展對策
5、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啟示
6、 中小型企業融資困境及解決對策
7、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探討
8、 金融全球化與中國金融應對策略
9、 我國政策性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10、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研究
11、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
12、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研究
13、中國資本外逃問題研究
14、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的改革
15、中國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研究
16、當前國際資本流動的分析
17、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研究
18、中國貨幣市場研究
19、資本時常發展對貨幣政策影響
20、中國金融風險問題研究
法學院論文題選
1、 網路侵權與著作權保護
2、 法學院教育的實質----分析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關系
3、 論信息公開與隱私權保護
4、 「安樂死」的法律問題探討
5、 對「非法傳銷」的法律思考
6、 違憲審查制度問題研究
7、 論生態平衡的法律保護
8、 WTO反傾銷機制研究
9、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10、論未注冊商標的法律保護
11、論野生動物保護法與人的生命權
12、論電子合同
13、論誠實信用原則
14、論刑事訴訟的效益原則
15、論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16、試論執行難
17、單位犯環境罪的刑罰思考
18、論反不正當競爭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地位
19、論我國代理制度
20、論合同履行的抗辯權
經貿外語學院論文題選
1、A comparison of rhetorical tool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 On pragmatic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3、 Taboos in cross-cultured communication
4、 On techniqu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5、 On English expressions couth colors and their translate
6、 On English expressions couth animals and their translation
7、 On English expressions couth number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8、 On English expressions couth fruit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9、 Issues in the use of passive voice
10、經貿知識與外語學習的融合
11、商務英語
12、英語國家風情
13、跨國公司企業文化
14、外企文化
15、國際商務
16、翻譯理論實踐技巧
17、財經英語
18、英語基礎知識研究
19、英語精讀與泛讀
20、英語視聽學習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論文選題
1、 基於自組織理論的製造系統演化機制研究
2、 工作評價中的若干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3、 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
4、 淺談現代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
5、 如何合理運用項目管理模式
6、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選擇
7、 股票收益隨機波動模型研究
8、 開放式基金資產配置問題研究
9、 公司價值的隨機優化模型
10、在BOT模式下收費道路定價和投資的博弈決策模型
11、在單資源約束項目中的關鍵鏈管理
12、高等級公路橋頭跳車的成因及處治對策
13、關於垃圾「熱值」的探討
14、淺談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通病的防治
15、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中彎沉指標的初探
16、加筋土擋牆新技術
17、交通荷載作用下加筋道路機理分析
18、加筋土擋牆側向變形分析
19、高校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20、數字神經系統在油氣田開發生產管理中的應用
信息管理學院論文題選
1、 數據挖掘與知識發展的前景展望
2、 小型電子商務望站的構建
3、 山西省製造業信息化發展對策
4、 internet上的圖像搜索技術分析
5、 管理信息系統在物流業的應用
6、 淺析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的教育
7、 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改革探討
8、 SQL SERVER分布式資料庫的並發控制和故障恢復
9、 網路安全技術在區域網中的應用
10、數據倉庫在企業DSS中的應用
11、基於模糊神經網路的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12、幾種圖像數據壓縮技術的分析與比較
13、C++中類模板的應用
14、基於電子商務的ERP系統
15、信息化與企業競爭力研究
16、信息技術的商業價值
17、網站的建立
18、借鑒國際經驗發展我國電子商務
19、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
20、論遠程教育系統
工商管理學院論文題選
1、 生產的組織與管理
2、 質量管理
3、 客戶關系管理
4、 山系名牌發展戰略
5、 市場營銷觀念及組合技能
6、 現代企業制度的構造
7、 網路環境下的知識創新
8、 民營企業管理
9、 經濟全球化中的企業文化
10、企業組織創新與發展
11、論人才開發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2、工商行政管理的腐敗行為及治理
13、人員素質測評問題研究
14、市場監督體系的構件和完善
15、論人才激勵機制
16、我國當前行政管理中存在問題的研究
17、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18、山西國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與對策
19、政府機構中的人員資源開發
20、市場營銷創新及企業應用
會計學院論文題選
1、 我國會計只能的內涵與外延
2、 會計職責與審計職責的關系
3、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監督
4、 論會計准則的性質
5、 會計確認問題研究
6、 會計計量問題研究
7、 會計體制改革的研究
8、 作業成本法比較研究
9、 網路技術與會計主體
10、論管理會計的發展前景
11、會計體系建立的探索
1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研究
13、金融風險與會計防範
14、會計教育目標重建
15、論財財務報表的改進
16、論財務假設
17、會計市場研究
18、網路財務研究
19、環境會計研究
20、財務指標體系探索
公共管理學院論文題選
1、 論我國社會保障體系
2、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立
3、 論社會保障立法
4、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5、 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6、 我國物業管理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7、 「三農」問題的形成對「三農」問題解決的啟示
8、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途徑
9、 我國東西部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10、論以人為本的本質內涵
11、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12、顧客第一還是員工第一
13、國企經營者激勵薪酬探索
14、公共服務市場化研究
15、公共權力的制約機制
16、依法行政問題研究
17、構件電子化政府
18、行政監督研究
19、腐敗問題研究
20、政府績效研究
文化傳播系論文選題
1、 試論新聞的度
2、 時效的魅力
3、 關於《廣告法》中廣告真實性原則的幾點認識
4、 英漢語言和文化差異對廣告翻譯的影響
5、 廣告語言的本質特徵及意義
6、 廣告誤區與廣告創新
7、 網路廣告語言初探
8、 制約我國網路廣告業發展的障礙及對策研究
9、 媒體廣告的策劃技巧
10、論廣告的監督管理制度
11、關於藝術的一些思考
12、美的追求與人的解放
13、全球化影響下的現代藝術設計
14、WTO與中國傳媒
15、關於新聞報道與名譽侵權的思考
16、從廣告訴求調性看廣告作品的表現形態
17、廣告的民族文化意蘊
18、淺析兒童電視廣告對兒童道德行為的消極影響及對策
19、女性消費心理與廣告中的女性形象
20、廣告的文體特點及其翻譯
應用數學系論文選題
1、 談談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
2、 初探影響解決數學問題的心理因素
3、 數學中的判斷之我見
4、 反例在數學中的作用
5、 數學教學的現代研究
6、 關於學生數學能力培養的幾點設想
7、 數學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
8、 排列組合問題的探討
9、 實施數學素質教育探析
10、情境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11、關鍵是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體會點滴
12、淺論數學直覺思維及培養
13、數學教學與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14、如何使數學教學成為數學活動的教學
15、有趣的悖 論
16、什麼是數學思想?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17、再議新數運動與數學教育的現代化
18、橢 圓 及 其 標 准 方 程
19、談數學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20、把握好學生動手操作的時機
環境經濟系論文題選
1、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及綜合利用
2、 人類生存質量的重要保障-綠色環境
3、 建設人類共同家園
4、 人類社會可持續生存問題探討
5、 地球究竟能養活多少人
6、 我國生態建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7、 我國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路及策略
8、 清潔生產對我國經濟程度擴大化的重要性
9、 綠色 GDP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10、科學的發展觀與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1、論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區域環境管理的一般原則和主要內容
13、國外環境評價的現狀與趨勢
14、試論自然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
15、米草光和作用速率季節變化及其對初級生產的影響
16、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
17、氣候變化關鍵科學問題的分析
18、森林公園在我國自然保護區系統中的地位
19、風能—21世紀人類理想的替代能源
20、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
旅遊管理系論文選題
1、 旅遊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 旅遊美學縱橫談
3、 旅遊美育導論
4、 旅遊地生命周期的控制與調整
5、 論旅遊業極限容量及其確定問題
6、 關於旅遊業改革的幾點思考
7、 談旅遊市場調控的法律問題
8、 論國內旅遊業
9、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10、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的環境問題用其對策
11、論台灣旅遊業的若干作用和發展特點
12、重新認識國內旅遊業
13、論旅遊內涵延伸的新形式:特種旅遊
14、試論發展旅遊與文物保護的關系
15、關於旅遊業利用外資問題的研究
16、發展風景旅遊區域協作之我見
17、關於民族貧困山區發展旅遊業的思考
18、發展國內旅遊之淺見
19、對得起祖先 無愧於後人 保護好國之瑰寶——風景名勝
20、論宗教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
體育系論文選題
1、 我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健康第一」的理解
2、 運動與健康之我見
3、 對普通高校體育教育之我見
4、 對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之我見
5、 關於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健身與娛樂兩者間的關系
6、 關於大學生參加體院鍛煉特點及規律的研究
7、 對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與鍛煉的取向的調查研究
8、 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對策的研究
9、 論吸煙對大學生健康水平的影響
10、論酗酒對大學生健康水平的影響
11、關於不良生活習慣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危害
12、談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
13、關於高校體育市場的開發與研究
14、淺析體育教育中健康人格的培養
15、中長跑起跑後怎樣跑才合理
16、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試驗研究
17、關於體育課程管理系統及其制約因素的研究
18、體育教育審美教育與跨世紀人才的培養
19、淺析體育教育中健康人格的培養
20、論未來體育及學校體育的發展
文化素質教育方面論文選題
1. 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幾點看法
2. 儒家傳統與魯迅的精神至上觀
3. 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
4. 美國文化特性與外交行為
5. 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
6.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7. 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文化的沖擊
8. 民族文化價值的研究
9. 關於世紀之交的中國哲學
10. 從魯迅作品看其美學觀
11. 當文學經典名著遭遇時尚網路文學
12. 哲學與哲學的未來
13. 女媧,維納斯,抑或魔鬼終結者-----電腦文藝與電腦文學者
14. 中國古代封建國家的特徵
F. 如何以財政文化建設為引領,著力實現文明創建的新突破
一、強化財政文化建設組織領導。局領導班子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局黨組會議議程,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定期研究,與業務工作同步落實。在年初召開的財政系統工作會議上,局主要領導響亮提出「要以機關文化建設為總抓手,加強隊伍建設」的口號,圍繞「德」字為先、「實」字當頭抓思想作風,圍繞敢於負責、敢於擔當抓工作作風,圍繞聯系實際、持之以恆抓學風建設。同時制發《關於加強財政幹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財政系統作風建設年實施方案》《財政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財政局形象建設考評辦法》《財政幹部隊伍綜合素質提升規劃》和《進一步嚴肅系統工作紀律作風的通知》等一系列辦法規定,堅持「年初有計劃、每季有檢查、年終有考核」的組織推進機制,確保了財政文化建設有領導、有措施、有考核、有成效,確保了系統幹部上下一心,正風肅紀,優化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中,每季度開展一次紀律作風和形象建設大檢查,局主要領導每次均在檢查總結中作出批示,並明確提出整改意見,防止再度發生違紀違規問題。
二、打造財政文化建設平台。一是通過優選內容、精心製作、合理配置,在機關各層樓道、步梯間和樓梯處等顯要位置,新設置高檔次文化宣傳展牌共 110塊,形成了每個樓層有主題、每幅展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內容包括《中庸》《論語》《大學》《尚書》《老子》等國學精髓,以及朱熹、鄭板橋、劉禹錫、龔自珍、蘇軾等修身理政思想和現代機關文化等內容,精心打造「機關文化牆」,寓宣傳教育理念於經典詩文名句、精美畫面之中,避免了口號式、空洞說教式標語。其中,黃各庄鎮財政所通過精心選材,精心設計,打造了財政文化銘苑、文化展牆和市民文明公約專欄等三大文化陣地。同時,將《唐山市民文明公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窗口服務行業五種規范》等印發各科室,要求幹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二是建立配置「五個一」活動載體,即組織34名青年同志成立「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常年開展上街義務宣傳、慰問失獨家庭、為貧困孩子捐款、為小學生捐書等志願活動,更有一名黨員幹部堅持12年資助孤兒女生,並為其籌足4年大學費用。重新完善高標准「財政道德講堂」,確保按時開展活動,提升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一樓大廳LED多功能宣傳牌作用,弘揚財政特色文化,並在會議室、支付中心大廳和職工食堂等設置小展牌,時時處處傳遞著傳統文化與道德思想;依託會計信息網和5000個固定用戶優勢,建立「崇德尚信」精神文明宣傳平台,弘揚正能量。三是與全國一級圖書館----豐南圖書館合作,建立了全區唯一的「財政局分館」,擁有各類圖書5000冊,成為幹部職工學習充電的首選地方。同時,各個鄉鎮財政所因地制宜,紛紛建立小圖書室、小閱覽室、小資料室,機關各個科室以綠化、凈化、美化和規范化為重點,加強科室人文環境建設,提升財政文化軟實力。
三、濃厚財政文化建設氛圍。一是以轉變作風為帶動,深入開展財政幹部大調研主題活動。根據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精心謀劃調研計劃和題目,以局班子成員為表率,重點在中層幹部中開展「財政幹部大調研」活動,在深入村莊、企業認真調研基礎上,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並舉辦優秀調研成果評選活動,促進幹部隊伍學風和作風的轉變優化。二是堅持「學習日+培訓周」活動,實現幹部學習常態化。該局常年堅持周五學習日和業務培訓周活動,系統上下掀起了讀書寫作和業務研究等活動高潮。每年都分批多次組織基層財政業務骨幹參加省、市財政幹部業務培訓班;依託河北財政網路培訓系統,引導幹部職工自覺專業學習100小時以上,同步開設的「每周一題」「學習園地」等欄目,營造學習氛圍。三是堅持「活動激發活力」的思想,大力提振財政精神。經常邀請國家軍事專家教授、國家財政部、中國財經報社、河北師范大學、市區黨校專家教授,舉辦《南海台海局部局勢專題分析》《用活經濟財政數據,服務執行決算分析》《財政改革與輿論環境》《壓力應對與情緒調節》和《惠農金融與推進PPP模式探索》《家長決定孩子命運》等主題培訓活動;組織開展新《預演算法》知識競賽,為全面學習貫徹該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積極配合市區文明辦、區團委和區婦聯的工作部署,組織幹部職工參加全市文明禮儀知識大賽、開展《我的家庭故事》徵文活動和「我們的節日」等系列活動。極大提升了財政幹部職工的道德素養、主人翁意識和無私敬業精神。
G. 葉檀對財經的評論靠不靠譜
葉檀對財經的評論那是仁者見仁的,算是靠譜的,畢竟作為央視《環球財經連線》財經評論員 、《解放日報》經濟評論員,央視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已經掌握大量專業知識,只是在財經這方面,很多局勢都是變化多端的,誰也沒辦法說絕對,也沒辦法完美預測,所以在這方面,題主需要有自己的判斷。
拓展資料:
1、葉檀,女,1973年5月22日出生於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著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專攻政治史和經濟史。財經創始人、華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葉檀,經濟日報評論版首席評論員、主編,央視環球財經聯財經評論員、解放日報經濟評論員、特刊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評論員。南方都市報、南方人民周刊、財經全國周刊、FT中文網等多家媒體開設財經評論欄目。現居上海。 2008年獲得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領袖、中國證券市場20年回顧與展望論壇最具影響力財經媒體獎等。主要從事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金融等領域。他是《拿什麼拯救中國經濟》和《中國房地產大戰》的作者。
2、財經是指財政、金融、經濟。財經類專業是指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常見專業包括市場營銷、會計、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國際貿易、企業管理、統計、財稅等。它們是近年來人才市場上的熱門專業。 《財經》是一份關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市場經濟進程的新聞刊物。中國金融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金融人才是金融事業發展的關鍵。財政部於2010年10月印發了《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會計人才計劃》提出,到2020年,會計人才資源總量穩定增長,隊伍規模持續增長,會計人才資源總量將增加40%。
H.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怎麼樣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非常好。
在這里上學能充分感受青春充滿自由的氣息,師生之間相互尊重,最重要的每一天學校的圖書館都擠滿了人,大家喜歡學習的氣氛能感染到每一個新來的學生,校園環境非常優美,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自成一體,布局和諧統一,各項設施配置齊全、先進,辦學條件一流。
學校先後獲「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文明校園」、「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 、「青島市道德講堂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的想法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學校也是這樣做的,讓眾多學子成為職業技術技能精英、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實現人生價值。
學校建成機械、電氣、信息、管理、土建、藝術5大類優勢專業群;網路工程、印刷工程、機械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成為山東省省級本科優勢特色專業;
數字媒體藝術、印刷媒體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為山東省省級高職特色專業;老年服務與管理為山東省財政扶持重點專業;汽車營銷與服務、計算機網路技術、建築室內設計為青島市重點建設專業。
I. 易地扶貧搬遷的五個體系指的是什麼
為狠抓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狠抓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狠抓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狠抓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狠抓基層黨建體系建設。
以貴州省為例,整合財政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等,重點聚焦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確保滿足搬遷戶子女就學需求,確保每個安置點有1個衛生服務機構。緊緊圍繞搬遷群眾生計方式非農化轉變,結合省內外企業用工需求和貧困勞動力特點,統籌各相關部門培訓資源,強力推進搬遷勞動力全員培訓,逐戶建立培訓檔案,不斷提升就業技能。
通過就地就近就業、組織化勞務輸出、返鄉創業帶動、強化產業配置、托底解決困難人群就業等方式,確保有勞動力家庭1人以上穩定就業。大力推進感恩教育、文明創建、公共文化、民族傳承「四進社區」,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道德講堂、移民夜校等載體,深入細致做好思想引導,增強搬遷群眾社區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培育感恩奮進、積極向上、自強自立的社會心態和精神風貌。
根據安置點規模和區域實際,合理設置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等管理服務單元,強化社會事務、治安管理等職能,把大數據融入社區管理之中,加強社會風險防範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堅持安置點建到哪裡、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裡,把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安置點各項工作中,合理設置黨總支、黨支部,配強幹部,完善機制,強化功能,確保每個安置點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9)財政局道德講堂擴展閱讀:
易地扶貧搬遷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稅收政策方面,對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主體取得用於建設安置住房的土地,免徵契稅、印花稅。對安置住房建設和分配過程中應由項目實施主體、項目單位繳納的印花稅,予以免徵。對安置住房用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2、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創新投融資模式和組織方式,完善相關後續扶持政策,強化搬遷成效監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確保搬遷對象盡快脫貧,從根本上解決生計問題。
J. 1、中國書院的起源、發展、特點及其評價 2、簡述十七大報告中有關教育的重要內容
長江流域書院與長江文化
一長江流域書院的歷史發展概況
書院作為古代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是在唐、宋時奠基的。從書院的萌芽,到書院的形成和最終定型,其過程主要發生於長江流域一帶。
書院作為古代一種民間的文化教育組織,最初萌芽於唐中葉至五代之時。盡管這批早期書院的性質、辦學規模以及具體的制度、教學活動等尚有許多不太清楚的地方;但從這些最早稱名「書院」,包括它們的讀書、講學、論文、藏書、著書等與「書」有關的文化教育活動來看,毫無疑問它們是中國書院的早期形態,並且初步具備了完整書院形態的一些特點。
書院與長江流域有著不解之緣,這在書院萌芽時就已體現出來。早在唐中葉以後,中華大地就開始星星點點萌芽著一些書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最初萌芽的書院絕大部分都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一帶,這與向來是文化重鎮的黃河流域形成鮮明對比。據我們從全國的地方誌中搜集的唐五代時萌芽、稱名的書院中,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浙江(6所)、福建(6所)、江西(13所)、湖南(8所)、四川(5所)等省。
書院制度的形成是在北宋。當宋初官學不興之時,書院在全國各地逐漸興起。不再像唐五代時期那樣,書院主要是個人讀書之所,只是兼有一些聚徒講學的教育活動,北宋時期的書院基本上是一種依靠民間力量興辦起來的正規學校。這里既有專門主持教學、行政管理的山長職事,還有規制化的講堂、齋舍、祠廟、書樓,以及一定規模的藏書等等。這樣一種正規、完備的教育組織,雖主要是依靠民間力量創辦起來的,但同時也得到朝廷、官府的表彰、支持,故而很快就風行全國。
在北宋時期這股興辦書院的熱潮中,長江流域又走在全國的前列,成為書院初興的發祥地。相反,向來是人文文化發達的黃河流域,在北宋時期興辦書院的熱潮中,雖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比起長江流域來說,則仍有相當的距離。如河南是北宋時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但是北宋時期河南所創辦的書院也只有10所,這和長江流域的許多省區相比有明顯差別,如江西有39所,浙江有32所,湖南有12所,福建有12所。至於黃河流域的其他省區創辦的書院則更少,如河北3所,山西4所,山東7所,陝西4所。
與此同時,北宋時期所創辦的著名書院,也大多集中在長江流域一帶。如湖南就有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其辦學規模大,影響甚顯。嶽麓書院山長周式,因此還受北宋真宗趙恆的召見,並得到賜書、賜額的待遇。石鼓書院因辦學影響大亦受到朝廷賜額。故而,湖南的嶽麓、石鼓兩書院均被列入宋初四大書院。江西的著名書院亦很多,如白鹿洞書院就受到朝廷賜九經的待遇,亦是宋初四大書院之一。另外,江西還有許多著名的書院,包括南豐縣的華林書院、安義縣的雷塘書院、南城縣的盱江書院等等。有人將江西的華林書院、東佳書堂、雷塘書院稱之為江南的三所名院。此外,像江蘇的茅山書院、浙江的稽山書院,均是北宋時期著名書院。當然,北宋時期黃河流域也產生了一些著名的書院,如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山東泰山書院、徂徠書院。它們或因辦學規模大或因名人主持,被列入宋初四大書院或著名書院的名錄中。但是與長江流域的著名書院相比,其興辦的規模和影響仍為遜色。
到了南宋,由於政治、軍事形勢的急劇變化,中原地區已被金兵佔領,作為民間新興的書院教育受到了嚴重的摧殘,除個別之處,中原地區再也難覓書院的弦歌之聲。相反,江南地區的書院建設則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長江流域各地紛紛創辦書院,在數量、規模上均超過北宋。尤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時期江南書院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書院教育與理學思潮的一體化。即這段時期積極創辦、主持書院者主要是活躍於當時學術思想界的理學家們。他們往往在書院中標榜自己獨立的辦學宗旨,發揮自己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利用書院展開學術討論。同時,在關於書院管理制度、辦學特色方面也都出現了新的風貌。應該說,到南宋時,書院教育制度才真正定型,並影響以後達數百年之久。
當然,南宋時期書院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在長江流域中。自中原淪於金兵鐵蹄之下,北方書院盪然無存。而嶽麓、白鹿、麗澤、象山四所書院則崛起於長江流域,成為「南宋之四大書院」。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大書院均有名師主持,張南軒主嶽麓,朱熹主白鹿洞,呂祖謙主麗澤,陸九淵主象山。由於他們四人是南宋理學思潮四大學派的宗師,所以這四大書院又成為當時名聲顯赫的四大理學學派的基地。
由於南宋時期江南的書院均與理學思潮結合,隨著理學思潮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宋理宗之後,理學的地位得到確認,書院則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地蔓延開來。整個宋代的書院建置數目表明,長江流域的書院數量已佔全國總數的74郾43%,黃河流域僅佔3郾25%。
元朝的書院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和普及,故而才有「書院之盛,莫盛於元」之說。這種推廣和普及的力量主要源於兩個方面。首先是民間的力量。元代書院中相當多者仍保留了民間教育組織形式的這一特點。大量不願仕元的宋代遺民主要是通過在民間創辦書院以從事獨立的教學、學術研究活動。加之元朝當局對這種民間興學的熱忱並不制止,反而是鼓勵。
其次是官府對書院教育大力扶持,亦使書院能夠得到推廣和普及。元代所建的第一所書院就是由朝廷所建的燕京太極書院,這表現出元政府對書院教育的承認,亦為以後的書院推廣政策開了一個先河。以後,各級地方官府紛紛效法,官員們紛紛在自己的治所建設書院。長江流域的大量書院就是由地方官員主持、地方財政創辦的。如浮梁的紹文書院、吉州的白鷺洲書院、潭州的嶽麓書院、婺源州的晦庵書院、南康的白鹿洞書院、浙江青田的石門書院等等,都是由地方官府出面主持修復或修建的。為了保證書院教育的建設發展,元代政府還對書院的管理給予了特殊的關照。最重要的就是把主持書院教育的山長列為朝廷命官:凡州縣書院的山長與學正、學錄、教諭一樣,並由禮部任命;凡各省所屬書院的山長,則與所屬州縣學正、學錄、教諭一樣,並受行省及宣慰司授命。另外,書院的生徒也與官學的學生同等對待。這些政策,雖然導致書院官學化程度的加強,使書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但是,確實也起到了使書院得以推廣和普及的作用。
民間和官方共同努力,是明、清時期書院得到大力推廣和普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於民間士紳對書院教育的極度熱忱和嚮往,他們普遍將資助、創辦書院看做是自己的社會責任、文化使命與「兼善萬世」的歷史功業,故而往往將最大的熱情傾注在書院建設方面。另一方面,官方雖然對書院自由講學有所限制,但對書院在發揮基礎教育、精英教育及社會教育方面的作用亦是肯定的,故也傾注力量對書院加強扶持,希望藉助書院教育,以實現「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目標。在這股關於書院的推廣普及的熱潮中,長江流域一直居於全國的前列。
二長江文化的發達是長江流域書院崛起的歷史條件
唐、宋以後,長江流域書院的崛起,與當時長江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唐、宋以降,長江流域的書院教育能夠萌芽、興起、發展及全面推廣,並一直居於全國的前列,離不開唐、宋以來文化重心南移、長江文化蓬勃發展的歷史背景。這里列舉幾個主要條件,以闡述說明書院形成、發展的社會文化原因。
(1)士紳社會的發展
唐、宋以後的一千多年,士紳社會與書院教育有一種很強的互動關系:士紳社會的發展,必然通過積極地創辦書院以表達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對文化的關懷;書院教育的發達,又可以培養、再生新一代士紳。長江流域的書院之所以那麼發達,其重要的條件是唐、宋以後這個區域的士紳社會發展很快,士紳的社會力量,推動著長江流域不斷興起一個個創辦書院的熱潮。
(2)學術思想的繁榮
書院既是中國古代教育中心,也是學術思想的研究中心。因此,書院的盛衰與宋以後學術思想的盛衰是同步的。唐、宋以來,中國學術史上最重大的發展,就是出現了綜合儒、佛、道思想的更具綜合性的學術形態——理學。理學思想源於中唐以後,創建於北宋之時,大盛於南宋時,其發展的進程幾乎與書院同步。唐代以前,長江流域的學術思想總是處於邊緣地位。而理學思潮出現後,情況則發生了很大變化。理學形成於北宋,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出生於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他的學術活動主要是在長江流域一帶。周敦頤所奠基的理學成為宋以後占統治地位的主流學術,標志著長江流域學術地位的崛起。特別是到了南宋,理學學術的重心完全轉移到了南方,長江流域一帶成為理學的重鎮。理學史上幾個重要的學派,如朱熹的考亭學派、陸九淵的象山學派、胡宏張栻的湖湘學派、呂祖謙的婺學派,另外,還有與理學展開學術爭鳴的浙東事功之學,包括永嘉學派與永康學派,都活躍於長江流域一帶。他們在這里研讀經史、闡談義理、會講論辯、著書出書。書院成為他們從事學術研究、傳播思想、創建學派的最好場所。
(3)佛道宗教的發達
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最具特色的教育組織,一方面在於它兼具傳統私學的自由講學與官學制度的完備的雙重長處,另一方面則在於它兼收了儒家人文教育與佛道宗教教育的特色。同時,佛道宗教亦對理學的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佛道宗教的發達,又構成了書院建設及理學學術發展的重要文化條件。
佛、道二教在長江流域有廣泛而深入的傳播。由於佛教寺廟、道教宮觀林立於名山之中,而早期的書院亦深受佛道二教的影響而創設於名山,佛道的宗教理論,修養方法也影響了理學學術及書院教學。故而,長江流域佛道的盛行,是書院繁榮的重要文化條件。
(4)造紙印刷的發達
書院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教育組織,能夠形成、發展於唐、宋之際,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書籍的普及。書院首先要能藏書,然後圍繞著藏書能夠展開教書、讀書、著書及出書等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動。
由於長江流域的造紙業、印刷業的發達,使原本十分珍貴的書籍大大得到普及。民間普遍具有收藏書冊典籍的可能,這樣,就有可能使先秦、兩漢曾經流行的各種私學演進成書院這種更具特色的教育機構。
三長江流域書院對長江文化發展的推動
(1)文化創新功能
這主要體現在宋元明清時期學術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兩宋時期,特別是南宋,長江流域書院與理學緊密結合,從而導致了理學的蓬勃發展和學術地位的確立。元、明、清時期,長江流域的學術能夠繼續獲得蓬勃發展,同樣與這段時期的書院在學術上的重要地位有密切聯系。明中葉以後,長江流域的心學思潮得以蓬勃發展,這是由於明中葉的書院教育與當時的心學思潮的結合有關。代表明代心學思潮有兩大學派:王學與湛學。王學是指王陽明及其後學所形成的學派。王陽明因在長江流域的諸書院中講學,其弟子遍及江南,形成了浙中王門、江右王門、南中王門、楚中王門等,這些王門弟子又是在長江流域創辦或主持書院講學的主力軍。湛學則是指湛若水創建的學派。湛若水師從陳獻章,後獨立門戶,到處建書院講學,黃宗羲稱其「平生足跡所至,必建書院以祀白沙,從游者殆遍天下。」至明、清之際,學術思潮發生了一系列的重要變化。最初,以「實學」相標榜的一代學者活躍於當時的學術思想界,他們同樣利用書院研究學術。如無錫的東林書院就是晚明時期影響甚巨的著名書院,清初的浙東學派也以甬上證人書院為基地研究學術。清乾嘉以後,以詁經考史為特色的漢學思潮興起,他們同樣利用了書院,浙江杭州的詁經精舍就是這些書院中影響最大的一所。
(2)書院的文化積累功能
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其一是著述。著述是書院實現文化積累的重要方面。那些學術大師在主持書院工作的時候,同時也從事學術著述,他們的許多代表著作也是在書院中完成的。同時,他們常常將各種講義、經說整理成書,供學生研究參考。許多書院生徒將自己對老師質疑問難的對話記錄下來,編成「語錄」、「答問」之類的書。另外,許多生徒在學習的過程中,撰述論文或著作。這樣,書院在它的長期辦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學術文化。從宋代朱熹的《朱子語類》、張栻的《南軒孟子說》、呂祖謙的《麗澤講義》,到清代的《紫陽書院課藝》、《尊經書院初集》、《詁經精舍文集》等,均是長江流域書院所積累起來的學術文化成果。
其二是刻書出版。書院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刻書出版功能。其刻書的范圍,除了積累自己的文化學術成果,如刊刻書院主持者的著作、講義以及語錄、課藝、書院志、同門錄外,還刊刻能服務書院教學、研究、交流的經史子集各類圖書。這樣,書院又在事實上成為各個地方的刻書出版中心。在古代出版業中,出現了因校勘嚴謹、質地精良而著稱的「書院本」圖書,而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書院,均大量刊刻了這種「書院本」的書籍。明、清以來,書院刊刻書籍的數量越來越大,故而有的書院還設有刊刻圖書的書局,承擔地方上刊刻出版書籍的任務。
其三是藏書。藏書是書院的三大規制之一,故而是書院的重要組成要件。所以,遍布長江流域中的大大小小的書院,均通過收藏、借閱典籍圖書的活動,將各種類型的圖書典籍集中起來,並通過捐贈、刊刻、購置等手段不斷豐富藏書,使書院的藏書成為地方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書院的藏書之精、之多,在地方的圖書收藏中是少有的。
其四是祭祀。祭祀也是古代書院的規制。書院在千年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祭祀系統,除了祭祀至聖先師孔子外,祭祀對象還包括與本書院尊崇學統的相關人物、地方的名儒鄉賢、創建書院的有功之士等。這樣書院的祭祀就有很濃厚的承傳學統、彰顯地方文化的文化積累功能。長江流域各地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學術傳統和地域文化,如蜀學和巴蜀文化、湘學及湖湘文化、徽學及徽文化、贛學和贛文化、浙學和浙文化等,這種地方學術和地域文化往往又是書院辦學過程中的學術思想積淀的結果。而各地的書院祭祀,對保存及強化這種地方學術、地方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如四川的書院祭祀三蘇父子、魏了翁等,湖南的書院祭祀周濂溪、胡安國、胡宏、張栻等,江西的書院祭祀朱熹、陸九淵等,浙江的書院祭祀呂祖謙、陳亮等。
(3)文化傳播的功能
書院是一種多功能的文化組織,但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仍是教育,而教育的特點就是傳播文化。因此,長江流域蓬勃興起的書院群,極大地促進了這個地域的文化傳播。
書院在文化傳播方面所以能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書院這種教育組織的特色是分不開的。首先,書院將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與普及化的基礎教育結合起來。在中國古代,一般情況下是由朝廷主持的官學系統承擔高等教育的職能;而基礎教育則沒有納入正規的教育體制,主要由家族、民間社會來承擔。而宋以後建立的書院體制,則承擔了上述兩方面的教育職能。一方面,各地書院尤其是那些名書院,大多是古代的高等程度的教育機構,主講者為國內名流大師,來受教育者也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學者,有的甚至是地方官吏,他們之間傳播的內容也是程度很高的「大人之學」。另一方面,大量建於鄉村、城鎮、家族的書院均屬那種基礎教育程度的書院,它們在發展地方基礎教育、促進文化發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書院能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書院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教育組織,它的教育主要是一種學校教育,以補充或取代官學教育的不足。
其三,書院能夠將經史教育與各種專科教育結合起來。在中國傳統教學內容體系中,經學、文史等一直是教學的主體,書院的教學內容也是以此為主。但是,書院畢竟是一種相對自由靈活的教育體制,故而也產生出了許多專科方面的教育,包括專習官話的正音書院、專習武事的肄武書院、專講醫學的醫科書院等。晚清時期,各地還建立了許多專講西學西藝的書院。
綜上所述,長江流域書院對長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事實上,書院既充分發揮了促進長江文化發展的作用,同時也是長江文化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