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

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2-13 02:37:18

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包含哪些

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如下

1、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四個層次。

一是認識和判斷層面,即運用法治概念原則對社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認識和初步判斷層面。人們可以根據法律判斷社會上的一些行為或現象是否合法,例如,喝酒和開車是非法行為。這種層次的法治思維是普通社會成員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的。

二是邏輯推理的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分析判斷問題,綜合推理,得出結論和解決問題的層次。法律職業的思維大多處於這一層次。這種思維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個案的法律解決。

三是綜合決策層面,在上述法律認知與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衡量,做出符合法治的決策。對於領導幹部來說,法治思維在這一層面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四是制度層面的建設,即在前三個層次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化,使通過法制建設或改革能夠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法治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高級領導幹部應有的。因此,在檢驗法治思維能力時,應根據不同的對象和主體設置不同的標准。

2、法治文化的精神方面大概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面。

一是法治意識和觀念的層面,這是最低最基本的層面。全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相應的法治意識、觀念,才能夠形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觀念基礎。對於普通公民而言,既要有權利意識,又要有自覺遵守法律的義務觀念。

二是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層面,表現在法治意識和觀念上升到思維、理念的層面,對制度建構和具體實踐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法治的價值與態度層面,表現在人們的內心價值觀和態度上對於法治的內在認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內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這是法治文化的最高層面。

(1)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與法律思維的不同之處

1、於法治思維蘊含著價值意義上的思考判斷,即在法律思維中必須貫穿以人為本或者人權的基本價值標准。

2、法律思維往往更側重於強調一種職業化的思維方式,為法律職業者所掌握運用,而法治思維更側重於強調一種治國理政的思維方式,是為執政者或者公權力的執掌者掌握運用的思維方式。

3、所以,與法治思維所對立的是人治思維、特權思維,後者將權力置於法律之上,視法律為虛有之物。

② 法治思維包括哪四個思維

1、法治思維是規則思維。法律實際上是一種規則。法律規則具有明確性、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可以為人們提供基本的行為准繩。有了這種法律思維,人們對於自己乃至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就有了穩定的預期,便會依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和規范。規則思維要求制定良好的法律,並貫徹它、遵守它。

2、法治思維是平等思維。法律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是平等,即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平等思維要求每一個人都拋棄特權思想,自覺將自己置於法律的監督和制約之下。法律的制定需要貫徹平等原則,不允許個別人或個別集團將自己的特權法制化;法律的實施更要落實平等原則,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得有法外特權。

3、法治思維是權力受制約思維。權力受制約思維要求制定科學的制度機制,使權力得到制約,使權力行使具有明確邊界。依據法治思維,權力體制與機制必須保證權力在相互制約的前提下相互配合。

4、法治思維是程序思維。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重要保證。程序思維要求分析問題特別是處理問題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必須遵循規律,為公權力的行使設立科學、合理的程序,並確立違反程序的制裁性後果,從而防止破壞法定程序的行為。


(2)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種沖突,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根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治國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③ 如何用法治思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幹部清來正、政府清廉、自政治清明」,這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設廉潔政治的重大任務。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三清」目標的提出,使得反腐敗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時代感。
靠什麼打造廉潔政治?權力制約是治本之策。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反腐敗的過程,既是查辦案件的過程,更是制度建設的過程,特別是對權力的制約乃至制衡的過程。這是反腐攻堅最大著力點。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只有健全權力運行機制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只有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立法,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反腐敗斗爭才有根本依託、黨才能在建設現代政黨上邁出新步伐。

④ 法治思維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內容。

法治思維主要包括認知判斷層次、邏輯推理層次、綜合決策層次、建構制度層次等內容。

1、認知判斷層次:即運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認識並得出初步判斷的層次。

2、邏輯推理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推理,並得出結論乃至解決辦法的層次。

3、綜合決策層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認知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性衡量,並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決策。

4、建構制度層次:即在前面三個層次的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從而能夠通過建構或改革法律制度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

(4)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與學術界常講的法律思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法治思維與法律思維都是根據法律的思考,以法律規范為邏輯基準進行分析推理判斷。二者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二。

其一在於法治思維蘊含著價值意義上的思考判斷,即在法律思維中必須貫穿以人為本或者人權的基本價值標准。

二是法律思維往往更側重於強調一種職業化的思維方式,為法律職業者所掌握運用,而法治思維更側重於強調一種治國理政的思維方式,是為執政者或者公權力的執掌者掌握運用的思維方式。所以,與法治思維所對立的是人治思維、特權思維,後者將權力置於法律之上,視法律為虛有之物。

⑤ 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包括

(1)法律至上。具體表現為法律的普遍適用性、優先適用性和不可違抗性。
1、法律的普遍適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國主權范圍內對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2、法律的優先適用性,是指當同一項社會關系同時受到多種社會規范的調整時,要優先考慮法律規范的使用;
3、法律的不可違抗性,是指法律必須遵守,違反法律要受到懲罰。
(2)權力制約。權力制約分為權力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四項要求。
(3)公平正義。公平正義主要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救濟公平。
(4)人權保障。人權的法律保障包括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⑥ 什麼是法治思維,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

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層次。概括而言,法治思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認知判斷層次,就是運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認識並得出初步判斷的層次。人們可以根據法律對社會中的一些行為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斷,例如飲酒駕車是違法行為。這種層次的法治思維,是普通社會成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的。

2.邏輯推理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推理,並得出結論乃至解決辦法的層次。法律職業者的思維多為這一層次。

3.綜合決策層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認知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性衡量,並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決策。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法治思維更多地體現在這一層次上。

4.建構制度層次,即在前面三個層次的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從而能夠通過建構或改革法律制度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最高層次的法治思維,也是高層級的領導幹部所應當具備的。

(6)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擴展閱讀:

提出法治思維命題的前提: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於法治概念之認知盡管不完全一致,但對其核心內涵包括精神、實體、形式等層面諸要件已經有基本共識存在。就中國當下而言,經過30多年砥礪耕耘,在法治概念上的初步共識也已基本具備。

⑦ 法治思維的要求包括哪些合法

規則至上。法治就是規則之治。而法律是社會治理的最高規則,因此法治思維就是要堅持法律至上。任何社會活動的主體都必須遵守法律,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美國開國元勛托馬斯·潘恩在《常識》中說過,「在專制國家國王就是法律,在自由國家法律成為國王」。法律能否成為國王,這是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區別。因此,各級領導幹部應堅持「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的原則,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堅決抵制權大於法、以言代法、貪贓枉法等人治現象。
主權在民。這是所有法治國家最基本的憲法原則。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權力的來源和目的。人民通過制定憲法和法律對政府既授權又限權,因此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嚴格約束權力,堅持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進一步減少行政許可、審批和核准,以增強市場和社會的活力。簡言之就是,對政府要「無法不行政」,對人民則是「法不禁止皆權利」。
權利本位。要把「為人民服務」的傳統思維,進一步轉化為保障每個公民合法權利的法治思維,要依法保障以公民財產權為核心的各種權利。法律是權利和義務的載體,也是一定數量權利、義務的總和。強調公民的權利第一還是義務第一,是法治與人治的重要分野。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行為,公民都可以做,這是公民自由的基礎。而公權力則不得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情形下,作出損害公民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義務的規定。
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因此治國理政、行使權力必須以追求、維護公平正義為評判尺度。「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法治不僅要追求實質正義,同時也要追求形式正義。作為看得見的正義,程序正義不僅是實體正義的保障,而且還有其獨立的價值。因此,法治思維要求公權力行使者在作出重大決策、實施行政行為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堅決抵制重結果、輕過程,重實體、輕程序的舊有思維,樹立程序正義、違反程序即違法的觀念。就我省來說,應繼續落實《山東省行政程序規定》,在重大決策中要按照「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研究」五個必經程序嚴格進行,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在行政執法和其他行政管理中,要恪盡政府的程序義務,保障公民的程序權利,在公開、告知、參與、聽證、時效、一站式辦理、救濟等方面嚴格做到依法定程序進行。
公平正義的另一個要求,是在制定規則時,不能只考慮多數人,而忽視了少數人的利益訴求。要兼顧各類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尋找各方的最大公約數,這就要求在進行重大決策的聽證時,選擇代表要均衡,不能只選那些有利於決策通過的階層的代表。
接受監督。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受追究,這是法治對政府和官員的基本要求。因此,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勇於承擔行使權力和履行職責帶來的法律後果,對違法行為要堅決糾正,做責任政府。在與群眾產生矛盾的時候,各級領導幹部應改變觀念,放下架子,與當事人進行平等的對話和溝通,努力化解行政爭議和矛盾;對於行政訴訟案件,應認真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和法院判決;對侵犯民眾權利的行為,要主動賠禮道歉,造成傷害、損失的要依法給予賠償和補償。
公開透明。法治是民主之治,政務公開是現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公權力的行使要公開透明,政府要自覺做陽光政府。各級領導幹部則要堅持「公開是原則,保密是例外」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同時,法律、政策等必須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而及時改、廢、立,使之永遠發揮規范引領社會生活前進的良好作用。
改進方式。堅持法治思維,就要以法治的視角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要克服那種大會號召、群眾運動、造成高壓、強行推廣、抓反面典型、拔釘子戶的革命性、權力性的思維和管理方式,而向規則導向、理性對話、集體協商、博弈妥協、求同不排異、照顧少數、加強服務、淡化管理的思維和管理方式轉變。要逐步改變過去那種相對強硬的工作方式,推行柔性的管理方式,如行政規劃、產業政策、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購買、按市價補償等。這樣不僅更容易達到行政管理的目的,而且能化解官民之間的一些對立情緒和矛盾,使干群一致、社會和諧。

⑧ 什麼是法治思維,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包括:

1、法治思維是規則思維。法律實際上是一種規則。法律規則具有明確性、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可以為人們提供基本的行為准繩。有了這種法律思維,人們對於自己乃至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就有了穩定的預期,便會依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和規范。規則思維要求制定良好的法律,並貫徹它、遵守它。

2、法治思維是平等思維。法律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是平等,即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平等思維要求每一個人都拋棄特權思想,自覺將自己置於法律的監督和制約之下。法律的制定需要貫徹平等原則,不允許個別人或個別集團將自己的特權法制化;法律的實施更要落實平等原則,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得有法外特權。

3、法治思維是權力受制約思維。權力受制約思維要求制定科學的制度機制,使權力得到制約,使權力行使具有明確邊界。依據法治思維,權力體制與機制必須保證權力在相互制約的前提下相互配合。

4、法治思維是程序思維。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重要保證。程序思維要求分析問題特別是處理問題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必須遵循規律,為公權力的行使設立科學、合理的程序,並確立違反程序的制裁性後果,從而防止破壞法定程序的行為。


(8)用法治思維履職用權包括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種沖突,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根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治國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思維

⑨ 領導幹部法治思維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摘要 1、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四個層次。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研究生找工作 發布:2025-02-05 14:15:24 瀏覽:474
刑事訴訟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2-05 14:11:59 瀏覽:868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