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幸福論文

道德與幸福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2-13 15:19:18

Ⅰ 發個道德與幸福的關系的論文

人的幸福與道德的關系是理論和實踐領域中的古老問題,其核心在於如何解決道德與人的幸福的不一致問題,尤其是二者之間的沖突,即德福沖突問題。它在本質上是一個公正問題,是一個應該按照德行分配或享有幸福的問題。 綜觀先哲們的論述及基於現實生活的思考,得出幸福的涵義:幸福是在一定社會經濟關系和歷史環境中,在創造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實踐中,對一生具有重要意義的需要、慾望、目的得到實現的心理體驗。依照需要、慾望、目的的類型,把幸福劃分為物質幸福、社會幸福、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利他幸福、過程幸福、結果幸福等。幸福不是一種天賦的觀念,也不是人們的意識和情感所固有的,其觀念來源於社會生活,實現條件是由社會的經濟關系所提供的。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要使社會安定,秩序正常,除法制手段外,還有道德手段,從古今中外道德的發展變化中得出倫理學界較為接受的道德定義: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關於善惡是非的觀念、情感和行為習慣,並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指導人格完善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規范體系。道德規范和德性是道德的兩種基本形式。 人的幸福與道德的關系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網址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2006144011.nhdbname=CMFD2006filetitle=%E8%AF%95%E8%AE%BA%E4%BA%BA%E7%9A%84%E5%B9%B8%E7%A6%8F%E4%B8%8E%E9%81%93%E5%BE%B7%E7%9A%84%E5%85%B3%E7%B3%BB

Ⅱ 在道德生活和幸福生活之間更願意過前者一千字論文

什麼一千字論文,沒必要寫那麼多吧?抄寫嗎?

Ⅲ 如何理解道德與幸福

love and de ======== >>>>>>>>> 能看的懂嗎 幸福可以很簡單 做善事 不君子 不小人 水至清就沒魚了 回答問題要看到問題的背後 也許事現實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了 沒有融化的雪總是躲在角落 希望你最幸福

Ⅳ 思修作業,以道德與幸福為主題,思考分析現實問題,一篇800字的文章

做一個幸福的人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當我們讀到海子的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時,我們甚至很難與一個最終卧軌自殺的人聯系起來.在我們這些樂觀的人想來,海子的死顯然是一種消極式的逃避,甚至我們可以將之定為「懦夫」.
我並不肯定海子的做法,但如果我們能真正讀懂他的內心世界,也許我們發現他還是情有可原的.
海子是一個詩人,一個當代詩人,一個活於80代旺盛青春的詩人.他也想過做一個幸福的人.然而他的身份與性格決定這只能是幻想,連夢想和理想都稱不上.
魯迅曾經說過,詩人是痛苦的.詩人的痛苦顯然來自於心靈層面.詩人是一個時代中最清醒也是最迷惘的一群人.說他們清醒,是他們比之我們常人,也即庸人更為敏銳的觸角去探察在我們身邊極易被我們忽視的生活細節與生活真實,但往往便是生活殘酷的真相.生活是美好的,這只是片面之辭,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夾雜罪惡、欺騙、卑賤等等我們都冠以之丑惡的東西.但確實這些是我們生活的現實.詩人是生活在理想天堂與現實地獄的矛盾體.詩人寫詩的終極目標引起大眾心靈共鳴,是為了大眾靈魂的救贖,使之棄惡揚善,從而達到至臻至善的境界.但完美是不存在的,有時候甚至連美都顯得那麼渺小.現實慾望的洪流裹挾的是太多的利益與追求,作為詩人,其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追求功名,因為恰恰純正的當代詩人是遠離我們庸俗之人所孜孜以求的東西.
於是我們看到在幻想中追求幸福的海子在現實中是那麼的無奈無助.當生活的貧困日益圍迫他,當愛情的煙火熄滅之後,當周圍之人冷眼旁觀白眼以相待之之時,我們清楚地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那麼寂寞與孤獨.詩人不怕孤獨,但卻不能長久地忍受孤獨,精神的完美與現實的掙扎註定將類似於海子這樣的詩人推進人生的兩種境地:一種隨庸人們逐流,向現實妥協,繼而為自己的人生開創出另一片天地,換種說法,不做詩人或做不純正的詩人;一種是繼續孤守精神的陣地,在人生的絕望中痛苦地如顧城們死去,這樣他們還是詩人.
海子選擇了後者,於是「所有的明天」所透露出來的信息便是對「今日」的絕望,所有「祝願」就是對現實的嘲諷與無奈.而他給我們留下一具孤獨的背影,獨自面對大海,面向「春暖花開的精神樂園」,追求幸福.
對於海子自己來說,他用死亡去尋找「做一個幸福的人」的路徑.有些異類,而且無法被我們這些常人所理解.
做一個幸福的人
做一個幸福的人,是每個常人的願望.
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到兩則意味深長的報道,一個人因為家境窮困,無力再贍養兩個孩子,從樓上跳下來.一個是日本的一位年輕有為的人不堪精神壓力跳樓自殺.
之所以將兩則故事聯系起來,是因為我們通過比較很容易得到一些重要信息.從結果來看,都是一樣的;並且從方式的角度來看,也出奇的相似.原因也都是精神不堪.不同的是一個是貧困之人,一個是富有之人.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將幸福的人定義為「有錢、有權、有位」之人.可是上述的事例正將這個定義打破,告訴我們富有之人、高位之人並不一定是幸福之人.那麼,從本質上來說,幸福與物質層面相聯系的較少,而更多的是與人的精神層次相聯系.幸福更多的是人們對現實中自己所處的地位與價值的一種肯定與滿足.缺少了這種肯定與滿足,必然會導致精神的痛苦.而當痛苦過多,積壓過重,人的幸福感就很快容易消失,取而代之是對生活的失望與沮喪.所以做一個幸福的人,應該更強調對自己現實的肯定.
物質的過度貧困是不容易產生幸福感的,但物質的過度充足也會產生幸福的危機感.經常有彩票中大獎的現實事件產生,我們經常容易被那些巨大的數字所吸引,進而嘆息.但又有誰去關注一個人突然暴富所帶來的幸福的失衡?我想一個人在突然得知自己獲取巨大財富興奮的同時,是不是會伴有惶恐、驚懼呢?如何不是這樣,也就不會出現獲取巨獎後舉家一夜搬遷之事.其實事情遠沒有停止,巨額財富恐怕將原先的家庭的一種幸福感打破,那麼就需要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重塑一種新的幸福感.
其實我們的幸福來源於我們對現實的認知,我們的不幸福感常來自於我們的缺失.我們常常放大我們的缺失,進而產生自己不幸福的感覺,於是對自己所擁有的視而不見.街邊的乞丐照樣有迷人的微笑,陶淵明的自我認識對他的幸福感的產生就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我們將人的生死都能夠淡然地看成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學會真正勇敢地去面對,將人生的酸甜苦辣看成是豐富人生的必要成分,史鐵生地壇般的參透必不可少.那麼,做一個幸福的人其實很容易.
就像我們現在,手捧一本書,沉浸於其中,享受古今中外文化知識的積淀,不就正在做著幸福的人嗎?
做一個幸福的人
如果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種子,那麼感恩的心便是土壤,自信猶如水源而無私則為陽光.將幸福的種子植根於感恩的土壤,用自信之泉澆灌,用無私之光照耀.我們看到幸福的大樹茁壯成長,鬱郁蒼蒼.
如果幸福是一條平凡的小船,那麼感恩的心便是大海.自信作帆無私成風,將幸福的小船放置於感恩的大海,張揚自信的風帆,揚起無私的海風,我們看到幸福的小船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其實幸福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當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當我們充滿自信,當我們無私地為他人著想,我們都會驚奇地發現,自己早已被幸福的感覺圍繞,做一個幸福的人,原來很簡單.
當人們紛紛追逐演藝明星,小品演員的時候,還記得桑蘭嗎?一次失誤讓她與獎牌失之交臂,讓她與運動生涯就此別過,更讓她成了一位殘疾人,終日只能坐在輪椅之上.從雲端跌落,換作是其他人可能早就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苦痛,可桑蘭卻堅定地「站」起來的,她進入北京大學,她主持著一檔關於奧運的節目,她在訪談節目中頻頻亮相,用自己的微笑告訴世人:她是一個幸福的人.他用感恩的心包容了所有的不幸,她用感恩的心支撐起了自己幸福的生命.
她感恩,所以她幸福.
記得劉翔說過:「我也曾經擔心是否會摔倒,但只要我站在起跑線上,我就充滿自信.」憑著這份自信,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黃皮膚小子在2000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以13秒91的成績平了男子110米欄的世界記錄;憑著這份自信,他又以12秒88的成績刷新世界記錄.為中國乃至亞洲贏得了極大的榮譽,收到無數人的崇拜.劉翔無疑成了一個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正來源於他的自信.
他自信,所以他幸福.
牛玉儒,任長霞,這些名字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他們始終以百姓的利益為上,以無私的心關注著百姓的生活,他們受到百姓的愛戴,他們成的真正幸福的人.
他們無私,所以他們幸福.
用自信之泉澆灌感恩的土壤,用無私的陽光照耀,我們看到幸福的大樹上開出絢麗的花朵,馥郁芬芳.
用無私之風鼓起自信之帆,我們看到幸福的小船滿載而歸,並期待又一次遠航!
懷抱感恩,自信,無私之心,做一個幸福的人,我們都可以.
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是一名記者,每天忙忙碌碌,東奔西走,風吹日曬,采訪一些跟我毫無關系的人和事,我煩透了.
「你幸福嗎?」我不下數千次問過受訪的人.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以此作為采訪的尾聲.著名企業家告訴我:「我還沒有真正得到幸福,因為只有錢在我的生活里打轉.」著名作家告訴我:「我每天熬夜到五點半,小說並不很暢銷.」影視明星告訴我:「我太不幸了,我沒法做我自己.」他們講得很實在,我同意.
我也覺得自己很不幸,怎麼自己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對於工作,父母什麼忙也幫不上.趕稿趕到清晨,還常常被老編臭罵……生活,在我這兒已沒了色彩.
下班後,我累極了,把自己泄了氣的皮囊扔進了一輛計程車.面無表情地對著窗外那些高大建築,心中生出無數的憎惡.「小姐,你聽歌嗎?我這有幾張CD,你選,我來放.」這年頭,計程車行業競爭也大啊,司機服務質量升級了,我心想著,冷冷地冒出兩個字「隨便!」「我看你似乎很累,放首抒情點的歌吧,噢,對了,你旁邊有一些雜志,是最新的,你可以看.」我應了一聲,閉上眼睛,不再說話.司機是個很健談的人,他一路上絮絮叨叨跟我講了很多他見過的奇聞軼事,即使我不回答,他依然滔滔不絕.我突萌生了好奇,問他:「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他先是一愣,我料到了.他透過後視鏡,看著我,證實我不是在開玩笑,回答道:「幸福.嗯,是的.」他又看了看我:「這么說是不是很奇怪.連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呢.其實,你想我們計程車司機整天風里來,雨里去,人家說上哪我們不得上哪啊!有客拉還好,沒人的時候就是滿城瞎轉悠,而且這年頭,做計程車司機,危險!你說是吧?」我笑笑.他接著說道:「可是我每天起床都會對自己說今天是美好的一天.這樣心情也就好了,對待乘客就更細心了,大家也都愛乘我的車,上個月還評上『十佳』呢!」他的臉上是喜滋滋的笑容.「小姐,看得出來你過得不舒心,別怪我多事啊.」他又說道.我搖了搖頭.臨下車時,他送了我一句話:「幸福與否是由自己決定的.」
其實仔細想來,我的生活也不賴,何必有諸多抱怨呢,煩腦人人有,但總擋不住幸福的大道的.
當你打開一盒巧克力的時候,由你決定它好不好吃.
做一個幸福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決定它的方向.
做一個幸福的人
有一種花以臉龐為花圃,以五官為花瓣,以善良為襯葉,以真誠為花蕊.百花園里難尋芳蹤,群芳譜上未載芳名.這就是綻放在人們臉上的微笑.
沒有人不喜歡綻放在別人臉上的微笑,它代表著人們真誠的心,善良的理解.
父母的微笑是冬天的火爐,暖心;朋友的微笑是清涼的薄荷,清心;同事的微笑是夏日裡的陣陣清風,爽心;就連仇人送來的微笑也如沙漠中的清泉,沁心.
桃花雖艷,有人嗤其凡;玫瑰雖香,有人嫌其俗;牡丹國色,有人妒其姿.但沒有人嫌棄微笑.
我有個嗜好收藏各種樹葉.有一次隔壁家姐姐從香山旅遊回來帶給我一張火紅火紅的楓葉,我高興極了.這楓葉紅似鳳凰,通體火紅.
第二天我把那楓葉帶到學校,待到同學到齊之後,我才漫不經心地拿出那片楓葉,坐在位置上玩弄.
「哇!好美的楓葉.」當我後桌的小A驚叫之後,許許多多的同學圍繞過來,欣賞我那片楓葉,當時,我自豪極了.
「小心,別弄壞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只見一隻小手「嗖」地縮了回去.我抬頭看著那小手的主人,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她,正是我的同桌小B.
二節課後,做操,我將楓葉夾在書中,便出操了.做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出楓葉把玩.可找了半天,都沒個影兒.
下一節語文課,我完全沒有心思聽課,胡亂地翻看著語文課本.我無意之間瞥見小B書中有一張紅紅的紙,當時也沒太在意,但看到小B焦慮的眼神,我斷定她拿了我的楓葉.我企盼她將楓葉還給我.
第三天,我桌上多了一個信封,裡面藏著那片楓葉.
「謝謝你給我的微笑,是它讓我鼓起勇氣向你承認錯誤,謝謝你昨天沒有揭穿,給我保留了顏面.請求你原諒.」這是小B的信,看完後我給了她一個很沁心的微笑.
我沒有因為一件小事失去一個朋友,這是微笑的功勞,是它給我們的友誼點燃了希望.
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因微笑而幸福.
明智,充滿智慧的人會給別人微笑,因為你在付出的時候也收獲了幸福;愚鈍的人,只會索取微笑,那樣幸福就會漸漸遠離他.
所以若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就學會微笑吧.

Ⅳ 道德與幸福的關系寫一篇論文,1000字

有沒有啊,求一篇啊,傷不起的題目啊

Ⅵ 作文幸福與道德同行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素以禮儀之邦享譽世界。講文明懂禮貌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以其禮儀背後崇高的道德內涵,成其經典,流傳於世。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指「禮」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基,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禮儀不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我們要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幫助自己成長的重要內容,勇於踐行「八辱八恥」,以「八辱八恥」作為我們講文明、懂禮儀、樹新風的重要標尺。知理、明禮、拒恥,從講校園文明禮儀開始,從做校園文明先鋒開始,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時一事做起。

知禮明理幸福同行,從遵守學生守則開始。講禮儀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的最基本體現,學生守則是一名學生應有的基本行為准則,是我們學習做人、做事的第一步。作為一個學生,是整個校園的一分子,要牢牢樹立起校榮我榮、校恥我恥的觀念,遵守校規,恪守校紀,講愛國守法、講明禮誠信、講團結友善、講勤儉自強,尊重人,寬容人,理解人,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把校園禮儀體現到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一言一行中,把校園文明落實到具體的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

Ⅶ 道德與幸福的哲學思考 1500字論文

什麼時間要呢
好的,有的,。完整的給

Ⅷ 關於道德修養養成論文4000字的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職業道德;培養
論文摘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勢藍有利於大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本文著重從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職業道德基本規范、如何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等三個方面來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向更高的職業道德水準邁進。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勞動中所應遵循的特定的行為規范,是一般社會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補充。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在范圍上,它存在於從事一定職業的人中聞,是家庭、學校教育影響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內容上,它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在形式上,它具有具體、多樣和較大的適用性。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利於人們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有利於促進社會生活的穩定發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於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
一、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一)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起推動作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一個復雜而又協調的整體,各行各業與現代化建設有著密切的聯系。每個行業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勞動態度的好壞.都直接影響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各行各業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進服務質量和提高產品質量,建立起彼此協作和諧的關系,社會化大生產速度才能提高。
(二)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起保證作用社會風尚的好壞.往往是通過各行各業的職業風氣這一「窗口」表現出來。各行各業的風氣是職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的總體現,而整個社會的社會風尚又是各行各業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的綜合反映。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是促進社會風尚好轉、鞏固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只要各行各業都講職業道德並貫穿於行動之中.那麼,工廠就有好廠風,商店就有好店風,醫院就有好院風,學校就有好校風等等。行行都有了好風氣,這就形成了整個社會的優良風尚。另外,從當前的社會情況看,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反腐倡廉的最有效辦法,也是加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教育,讓全國人民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每個行業從本行業做起.以形成各行各業處處講職業道德、時時講為人民服務的氣候。如果是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的社會風尚。
(三)對提高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起促進作用一個合格的從業人員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和工作技能,但能否盡職盡責關鍵在於他的職業道德修養程度。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可以幫助人們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可以激發人們的勞動熱情、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從而自覺鑽研業務改革創新、提高效率、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職業道德基本規范
職業道德基本規范是職業道德原則的具體化,是職業范圍內從業人員應遵守的行為要求,它在職業活動中調整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是我國現階段各行各業從業人員都應當遵循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
(一)、在崗愛崗敬業樂業在崗愛崗、敬業樂業就是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忠實地履行崗位責任,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人,才可能對自己的職業有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才會盡心盡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人們把這種道德現象所體現出來的精神稱為敬業精神。從業人員不會天生就愛崗敬業,對於自己從事的職業,總要有一個從不了解到了解.從不滿意到滿意,從不熱愛到熱愛,最後達到將自己的身心融人到職業活動中獻身本職的境界的過程。
(二)、誠實守信平等競爭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諾言。平等競爭是指參與市場活動的人無論其社會地位如何,在市場面前一律平等,即面對同等的條件,享有同等的權利,履行同等的義務,處於同一個競爭起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也愈趨激烈,無論是從業人員自身,還是他所服務的部門,面對競爭,他們的行為不僅要符合法律,而且要符合職業道德,否則就會出現不正當競爭現象,就會導致市場活動的無序性,造成社會經濟活動的混亂.危害性極大。
(三)、辦事公道廉潔自律辦事公道、廉潔自律指從業人員在行使職業職權時要公平公正、公私分明,約束好自己的行為。這一道德要求就是提倡從業人員要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克己奉公、不謀私利,自覺維護公眾利益,抵制行業歪風,要「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特別是手中有一定權力的從業人員,如果能做到辦事公道、廉潔自律,就不僅能夠維護公眾和利益、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而且能夠凈化社會風氣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四)、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所謂顧全大局是指從業者在處理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單位、部門內部領導之間和干群之間的關系時,首先要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應有全局觀念,切忌只顧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小集體的利益而損害其他單位、部門和地區的正當利益,甚至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團結協作是指從業人員之間以及單位之聞,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下的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活動。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是處理單位內部、單位與單位之間關系的准則。能不能以大局為重,搞好團結協作,對於促進企業進步、社會繁榮和實現個人利益,有著重大的影響。
(五)、注重效益奉獻社會注重效益.是指從業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勞動時間.以較少的消耗取得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奉獻社會,指的是在人具有奉獻意識和奉獻能力的條件下,當社會需要的時候.自願將自己的體力、智力、財力甚至生命,奉獻給社會的行為。從業人員的道德品質最終要體現在其勞動成果上。能否在單位工作時間內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能否把個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之中,是判定從業人員道德品質高低的重要標准。
目前,我國最大的政治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國社會道德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更快更好地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有道德就要有所作為,有所作為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個人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更是屬於社會的,僅僅屬於自己的聲明是脆弱的,屬於社會的生命是強壯、旺盛的。獻出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全部才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有所作為,這是跨世紀中華兒女的最高道德追求。不管我們將來是一位普通員工,還是位居高位,都應將個人生命與蓬勃發展的事業、欣欣向榮的社會融合在一起,只有如此,我們的職業人生才會發出永恆的光輝。
三、如何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一)、樹立自信,自覺、自主地進行自我修養。在職業道德修養上,自覺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覺性,才能在道德活動中處處留心,時時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職業道德品格。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活了80歲,一生奉獻於哲學。他每天走出朴實無華的書房,徒步到大學,忙於他的哲學研究,生活規律不曾稍改,真正做到了「數十年如一日」.他對「時間」的控制,有如一位科學家,分秒不差。他每天必在早晨5點起床,晚上大約在10時就寢,這個嚴格的生活習慣,他始終嚴守不渝。康德嚴於控制時間的習慣,關鍵在於他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強烈的自律意識。良好的習慣一經形成就是終身受用的資本;反之,不良的習慣則會成為一生的羈絆,阻礙自己的發展。一個整天喜歡蒙頭大睡的人.不可能在夢中成就他的事業。
大學生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相對較差,但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若能從自己內心培植職業道德的土壤,建立長效自我約束機制。。就會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謙遜禮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情上,以為社會多作貢獻為榮,以自己的勞動成果能為社會和他人帶來幸福為樂.從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二)、學習職業道德理論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習職業道德理論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是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學習理論,首先,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學習和掌握了科學理論,才能堅持職業道德修養的正確方向。其次,要學習職業道德基本理論和原則規范,明確職業道德的目的、方向、原則,才能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起相應的職業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實踐證明,大學生在學校學習得越好.體驗就越深刻.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就越優秀,越符合職業道德規范,並能很好地指導社會實踐。
參加社會實踐,是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人的道德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實踐是人們養成道德品質的源泉。也是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大學生在學習職業道德理論的基礎上.只有不斷融入社會,把自己的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相聯系起來.才能更深刻地認識自身的價值所在,正確審視自己的不足,並在社會實踐中鍛煉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最終完成職業道德品質的提高。
(三)、向新時期涌現的職業模範人物和身邊的榜樣學習。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為人民服務精神日益發揚光大.社會職業道德風尚發生了可喜變化,涌現了王啟民、徐虎、邱娥國、李素麗、徐振超等楷模,為我們進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樹立了榜樣。大學生不但要向這些模範人物學習,還要向身邊的老師、同學、工廠的師傅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缺點,把職業道德境界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自覺地進行內省和慎獨。「內省」,就是內心省察檢討,去除私心雜念,使自己的言行規范於道德標準的要求,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一個人只有在內心嚴於解剖自己,行為上善於反省自己,才能成為一個符合時代精神的有高尚職業道德的人。大學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同時,應該經常「內省」,善於認識自己.勇於正視自己的缺點,敢於自我批評,自我檢討,並決心改進缺點,揚長避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古人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這個意思。
「慎獨」,就是指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獨立工作,自行其是,仍然能謹慎地遵守道德原則而不做壞事。它是我國倫理思想史上一個特有的范疇,既是一種道德修養方法,又是在修養中達到的一種崇高境界。《孔子·中庸》中寫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別人沒看見的時候.能夠謹慎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夠警惕,不要以為隱蔽和微小的過失,就可以去做。因此,獨自一人時,同樣要謹慎行事,防微杜漸,自知自愛,把握住自己。山東省有一座四知廟,據說是紀念東漢名臣楊成的。楊成在赴任東萊太守時,路過昌邑縣,縣令王密,深夜隻身送上黃金10斤。楊成很生氣,埋怨王密不該這樣做。王卻說,深夜無人知曉。楊成發火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者?」王密聽後,慚愧而去。楊成的故事就是道德修養中的「慎獨」。作為當代大學生,能否做到「慎獨」,以及「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大家是否堅持自我修養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慎獨」講究不僅在他人面前、領導面前能按職業道德行事.即使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也能自覺地做好事,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受住各種考驗,模範地遵守職業道德,做一個具備高尚職業道德品質的新型勞動者。
(五)、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循序漸進。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孟子.在道德修養方法和培養高尚道德感情上有很深刻的論述。他認為,修身養性,培養浩然之氣,並非深奧玄妙之事,而是要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把內心德行修煉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不切實際的高談闊論。大學生正處在培養良好職業道德和練就技能本領的大好時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從點滴小事做起,通過長期積累,才能逐步培養,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因此,在道德修養中,要從我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為他人沒有做到而原諒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為社會存在不正之風。還有許多不道德的現象出現而放縱自己、原諒自己,甚至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相反,更應該高標准、嚴要求,朝著高尚的職業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這樣,才能自覺形成一種道德習慣,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信念和品質。
目前,我國正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發生著很大變化.職業道德建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許多新的問題。盡管如此,職業道德修養仍然是職業道德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會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作為當代大學生戒們更應首當其沖,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向更高的職業道德水準邁進。

Ⅸ 幸福與道德的關系

道德和幸福之間還摻雜著意識的因素。

人的道德素養的高低往往取決於自身品質、家內庭環境、教育程度諸如此類容。通常來講,高尚道德的培養需要堅強的意志,而道德的提高又反作用於意志的增強。

(9)道德與幸福論文擴展閱讀:

道德與幸福本是兩個不同走向的形態,只是其中千絲萬縷的如藕斷絲連般的相交讓人不得不細細思考。有人說:有德之人未必有福,有福之人未必有德。這樣的說法既是形而上的,又是錯誤的。錯誤表現在沒有深入地去認識道德與幸福的本質關聯。

馬克思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道德與幸福都是由物質衍生出來的意識,共同存在,並且相互影響,但據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所以,上述說法有其局限性。

Ⅹ 誰給我發一篇來!關於道德與幸福的論文

4
3
道德,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證實的。道德就像一盞燈,照亮著我們的心房。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難,電視上天天演公益廣告,這就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文明,有道德。我認為電視上的廣告語對我很有啟發,說:文明,道德在我們身邊不經意的流露著,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一點點小事做起就會慢慢變成一的有道德的人。道德二字,寫起來簡單,做起來非常難,這需要用心去體會,去做。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等。道家則以為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而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對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學家把「德」稱作是實行某種原則,有所得於心。有句話這樣說:「道德就在身邊,只有一張紙的厚度,幾十公分的寬度,幾十厘米的長度。」是啊,道德就在我們身邊,也許是自己沒有用心去發現。有一次,我在學校看到了一張廢紙,我沒有理會它,不一會,來了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她看了看,彎腰撿起了那張廢紙,扔進了垃圾桶。一個那麼小的小朋友 都有人應有的道德,那道德不是隨處可見嗎?道德——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個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社會變得跟美好。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古往今來,中國著名人物的道德品質都是很高的,他們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在他們的言行當中,都有一絲絲道德在流露。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雷鋒叔叔助人為樂,舍己為人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們為什麼要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呢?我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成敗興衰。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接班人,就能夠確保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就能夠確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現時期的道德是什麼?以什麼為標桿?那就是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八榮」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恥」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恥的人。人是軀體和心靈組合而成的,沒有精神,沒有道德,沒有榮辱是非的人是一個殘缺的人。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包容廣闊,內涵深邃,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道德行為規范。我們不但要在理論上深刻認識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適時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更要以它為人生價值取向,知榮明恥,人人踐行。但是,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樹立,需要全社會自覺地共同努力。
有道德的人應該是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這是我們日常行為的准則,也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榮、家榮、校榮、國榮,「八榮」是我們生存發展,開拓創新的生命。但在社會和校園里,我們也看到一些與「八榮」相背的現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損壞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有人思想混亂不思進取;有人頂撞教師,打罵同學;有人說謊造假欺騙家長;有人幸災樂禍,無事生非,惟恐班級、宿舍不亂。各種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盡管是極個別,但嚴重損壞了學校的形象。是堅決不能讓其存在下去的。從我做起,就要從小事做起。道德問題關繫到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建設無小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取什麼,舍什麼,能否明榮恥,分美醜,別善惡,反映在大事上,更多時候是體現在小事上。見微知著,從滴水能觀滄海。常常可從生活小事上看到一個人的大德。不能認為是小錯而原諒放過。因為小錯會釀成大害;不能因為是好事太小而不願做。小德可積之成大德。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要是涉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屬於思想道德性質的事,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