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感悟
Ⅰ 學書法的感受
我學書法的感悟
楷書最為難學難掌握,但是楷書是書法規律的基礎典範,所以從目專前學習者絕大多屬數是從學楷書開始。當你感覺怎麼寫也寫不好的時候,一方面是楷書難寫,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斷地進步著,你感覺寫的不好,就會努力地去寫好,因為你看到了差距。這是一個痛苦的而且是必須經過的過程,有的人時間經歷的短,有的人時間經歷的長,時間的長短一看悟性,二看造化。有的人沒有熬過這段時光,最終與書法擦肩而過。如果你感覺寫的不錯了,這反而是你進步將會減慢的徵兆,許多貌似寫書法的行家,為什麼成不了大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感覺自己寫的不錯了。
我們在學習楷書時候也可以練習著行書、隸書、篆書等,這樣可以有助於更好的練習楷書,也可以減少練習中的疲勞感。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Ⅱ 自己的專業是學習書法,是怎樣的感受
本人書法藝考生一枚,怎麼說呢,書法真的沒有白紙黑字那麼簡單,有點後悔,你能相信2000多個人爭10個名額嗎 ,報了十幾個學校都沒底 ,該努力的都努力了,剩下的看運氣了。
Ⅲ 學書法的心得體會(不少於400字)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字變漂亮起來;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書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堅持,因此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可以修心養性,這對於提高自己的素養,很有幫助。有人說「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這個方面的意思。
我想學習書法的好處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兩點。
那我一直以來是如何學習書法的呢?
首先,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需要寫字的時候,我認真對待,絕不馬虎,從一筆一劃練起,因此漸漸地我的字也就好起來了。
然後,我在工作之餘,抽取一定的時間學習名家書法。比如每個星期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練習毛筆字,在練習的同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讓自己工作之餘的生活更加充實。名家書法有很多,顏真卿的,柳公權的,趙之謙的,等等我都挺喜歡,不管是哪個書法家,不管是哪種字體,我都會加以練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楷書到隸書,再到行書,草書等等,我都在學習之中。我覺得草書最能體現人的性格了,因而草書最難以練習的,也許只有書法大家才能揮毫成草書。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書法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後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著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學習書法要勤於思考,最好能找個老師。書法是一種藝術,而要進入藝術之門,最好是能有一個引導者。如果能找到一個名家大師作為自己的老師,那麼對於學習書法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師,可以經常看看字帖和歷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構、形體、筆畫、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第三,書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當然這指的是書法一個比較高的境界。當書法到達一個比較高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領悟,將自己的這種想法在書法中體現出來,真正做到字不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備,這才是好的書法。
說起書法,不能不說王羲之;說起王羲之,幾乎是家喻戶曉,說不定還能說出幾個有關他的故事。這也算是中國獨特的書法文化現象
Ⅳ 學習書法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不少於150字
練了十年書法,我的感受如下:
一、豐富學識,增強自信心。在臨摹書法帖時會接觸到很多優美的詩詞、名言警句、國學經典,接觸多了自然會熟記於心,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學識,提升文化素養。同時也能使自己增強自信心。
二、培養學習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練習書法,需要綜合運用到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動作,常年堅持練習書法,容易讓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有利於促進大腦的生長發育。
三、提升專注力,培養做事毅力。漢字書寫講究結構,講究筆畫、講究神韻,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把字練好,精神必須十分專注,注意力要求相當集中。想要練好字需要反復練習,長期堅持。在持之以恆的練字過程中,自己的毅力也自然而然地養成。
希望你也能堅持練習書法!不斷地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Ⅳ 學習書法是啥感受
我覺得學習書法是一件很有藝術氣息的事兒,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氣質。
Ⅵ 學書法的感悟
我學書法的感悟
楷書最為難學難掌握,但是楷書是書法規律的基礎典範,所以從回目前學習者絕大多數是從答學楷書開始。當你感覺怎麼寫也寫不好的時候,一方面是楷書難寫,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斷地進步著,你感覺寫的不好,就會努力地去寫好,因為你看到了差距。這是一個痛苦的而且是必須經過的過程,有的人時間經歷的短,有的人時間經歷的長,時間的長短一看悟性,二看造化。有的人沒有熬過這段時光,最終與書法擦肩而過。如果你感覺寫的不錯了,這反而是你進步將會減慢的徵兆,許多貌似寫書法的行家,為什麼成不了大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感覺自己寫的不錯了。
我們在學習楷書時候也可以練習著行書、隸書、篆書等,這樣可以有助於更好的練習楷書,也可以減少練習中的疲勞感。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Ⅶ 學習軟筆書法的感想怎麼寫
我認為 還得加上個 有愛,看到美麗的字形,從心裡油然而生的喜愛。
Ⅷ 寫練習書法感想的 作文
學習書法的感想
光陰似劍,日月如梭。八周的的書法課,又將寒冬要來之前結束了。雖然課程只有半個學期,但我卻受益匪淺。
先介紹一下我們和藹可親的老師吧,他每節課都會在用半節課的時間為我們介紹一些書法名家,讓我們不僅僅是知道如何寫書法,還要了解書法的歷史和名家。書法藝術是中華名族源遠流長的一種傳統文化,學習書法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放鬆身心,還可以通過孜孜不倦的研習,堅持不懈的追求來增強毅力,磨礪心智。不光如此,書法藝術大多是以古詩文為載體來表現藝術美的,這就要求書法學習者不僅要會「書」,更要會讀書,只有這樣,才能在書法學習中運用自如,游刃有餘,也更能加深一個人的涵養。因此,我對書法藝術始終保持這較高的興趣,平時也會抽出時間來練習。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在書法學習中的幾點感悟和體會。
我認為書法初學者最應該忌諱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貪」,一個是「急」。許多書法愛好者由於對書法有極強的興趣,因此一開始就嘗試去練習行、草、隸、篆等多種字體,結果因為基本功沒有練好,導致很多地方處理不當,逐漸養成不好的習慣,難以改正。我認為初學者應該首選練習楷書,不能怕苦、怕累、怕鑽研。等待基礎牢固一點以後再去鑽研其他字體。雖然形式和寫法上楷書與行書、草書有一定差別,但在寫行、草等字體時,許多細節的處理上要用到楷書的技法,楷書功夫到家了,細節問題處理好了,寫字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初學者選擇練習楷書作為入門是比較合適的,對學習其他字體也是大有裨益的。
再說一個「急」字。很多初學者學習書法,比如楷書,一入筆便是整字、整段、甚至整篇,乍看像是一個不錯的字,一幅不錯的作品,但細看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確實漏洞百出,沒有章法。因此,初學者學習要從一筆一劃開始,練習楷書,尤其重要。懸針、垂露、長橫、短橫、撇、捺、點等,都要逐一練熟,然後運用到具體的字中,稍加註意筆畫位置的安排,寫出的字就顯得有章法了。另一方面,初學者在學習時因為急於求成,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寫字上,卻很少花時間去想,許多錯的地方就無法糾正過來,只是一遍一遍進行無用的重復,得不償失。應此在學習書法時,我們不僅要寫,還要想,及時臨帖把錯誤改正過來,水平才會有提升。所以,書法學習一定不能「急」。
那麼,說了這么多,學習一種字體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一種屢試不爽不爽的方法,那就是臨帖。會寫字不等於掌握了書法藝術,只有熟練的掌握了書法的技法和知識,才能從一般實用寫字提高到以觀賞為主的書法藝術創作的高度。我學習書法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書法首先是從臨帖開始。既要臨古人的帖,拜古人為師,也要臨現代人的帖,所謂「縱向取古,橫向取今」。啟功大師再給書法愛好者的信中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為下」。
Ⅸ 學習書法的感悟800字
思路:從自己書法練習的進度,講到自己心性的改變,字如其人。多描述練字給予人帶來的益處,以及給人帶來的影響,也描述練習的好處。
正文:
學過書法的人,是要暗自慶幸的。
我向來不懂得那些寫不好字的人的感受,只是聽到他們時常抱怨:「寫字好難!」只記得我十一歲那年,學了軟筆近一年,鋼筆字卻退步很快,那緣起我的心態。那時候羨慕寫字環繞跌宕的人,以為那種「鬼畫符似的繞繞字」就是美,就是書法了。不得不說,凌亂美是有的,但如沒了章法,別人辨識不清,總以為你是馬虎的人。後來得及時扶正,字跡又工整起來,可愛如初了。
我臨《九成宮》,大抵練了五年。第一年寫字時手抖得厲害,墨色不能把控,常常是「深深淺淺」,好似水墨圖,這不符合歐體的風格。次年便有好轉,字態逐漸成熟,方為雛形。小學三四年的底子是很牢固的,即使長久不練,一提筆一蘸墨,心神便會合一,入了境,不再出來,直到收筆,才長吁一口氣。
如今的我的歐體進步很多,值得贊揚,但有很大不足,如老師所述:筆畫太飄浮,不沉穩。或許是我的性子作怪,太急了,這應當改變。
正如楊絳先生提出的「修身」一說,「受鍛煉的靈魂」。書法的初生兒,誰都是塊野玉,但當你的野性在形色的字體中展露時,那突兀的一筆一畫便是你受鍛煉的靈魂的所在。我是能真切地感受到的。書法使人靜,但亦能動若脫兔,這是靈氣,它們全隱含在或狂或嬌、或喜或悲的作品中。
《曹全碑》我也是臨摹過的,但那太嬌柔,不投緣,便擱淺。
記得去年炎夏,我瘋抄寫古詩,手持毫如星點的小白雲,在仿古的藍皮書黃草紙上寫下了幾十篇長詩。臨摹《長恨歌》時,一坐便是一下午,兩腳麻透了卻不敢動彈。或是酷暑難耐,心不靜,而總尋不得手感。書法同寫作一般,要的就是坐得起冷板凳的人,要的就是「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的人。
近來兩腿酸軟而無病痛,我便懷疑到寫字和寫作上來了。誰教我熱愛這頗淘神費力的兩樁事呢!
總歸,心是靜的,寫字的益處不必多言,從前字拙的我與字秀的我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寫作也是寫字,不分家的。於是每每當我寫作時,便不由自主地把流瀉下的思想與情愫化成悅目的字來了。好字叫人悅意看。
陋文自要補苴罅漏,而字也如此。
人一輩子是離不開一支筆、一手字的。每當我「鍛煉靈魂」,所有的門就是開的,我的心便回來了。
Ⅹ 分享一下你學習書法的感受
學習書法是一種需要付出許多的汗水和努力的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