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加強立法
㈠ 我國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哪些方式和措施
1.加強立法工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2.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假設,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㈡ 怎樣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
依法行政首先要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要按照有利於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激發社會活力和競爭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維護公平正義、規范權力運行的要求,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設。
一是著眼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工作。下一階段立法工作重點要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更大進展。在經濟體制方面,完善財稅、環保、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在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方面,完善收入分配、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應對突發事件、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規范政府行為方面的立法,完善行政權力運行規則,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強化民主監督機制,切實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健全立法機制,提高立法質量。要堅持依法立法,政府立法工作要符合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負責制定法律,但法律草案可由國務院提出。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部門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規章。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要堅決克服立法過程中的部門利益化傾向,堅決克服借立法之機謀取私利、損害公民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堅持科學立法,正確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順應時代變遷和形勢變化的要求,增強法律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立「新法」與改「舊法」要並重,對出台時間早且長期沒有修改、社會反映強烈的法律法規及時進行分析評估,對確實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要及時修改或者廢止。要堅持民主立法,立法的過程應當有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保證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得到充分表達,合理的訴求、合法的利益得到充分體現。近些年來,我們在「開門立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許多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草案都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這些好做法要繼續堅持和完善。
三是堅決維護法制統一,確保政令暢通。國家的法律制度和中央的重大決策,體現的是全體人民的意志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部署。要正確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防止政出多門、政令不一和各行其是。現在,有的地方和部門出台的一些規章制度和政策性文件,違法增設許可項目、處罰種類和強制措施,違法規定地區封鎖和部門壟斷條件,違背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損害了國家法制的統一性和權威性,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今後,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遵守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按照法定許可權及程序立法和出台規范性文件,加強合法性審查,做到下位法與上位法不矛盾、不抵觸,政策之間「不打架」。各地方和部門都要顧全大局,維護國家整體利益,自覺執行中央決策和國家法律,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加強對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發現問題堅決糾正,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要及時受理和處理人民群眾提出的審查有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建議。同時要注意保持法律制度和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㈢ 政府要加強哪些方面的立法
《2011法治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工作開內始從重點解決立法空白問題容
如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社會保險領域,預演算法,同時,2012年將加快慈善立法,還有知識產權方面和專利的立法
㈣ 請問「政府不斷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對嗎政府有立法權嗎
中國政府有立法權,法規和規章就是政府立的
中國不是三權分立國家
㈤ 政府要加強立法用英文怎麼說
翻譯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to establish the law
㈥ 政府為什麼不能加強立法提高依法執政
任何利益集團都不可能推動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只能由其他力量推動.
㈦ 依法行政才能提高政府的立法水平 加強立法工作
立法水平影響著依法行政的效果。
立法涉及的是法律制定,需要科學的、嚴謹的、有序的形式。
而依法行政是執行法律,是法律在具體問題中的體現。
立法水平的目的是為了規范行為,還要避免沖突。
所以加強立法工作才能更好的依法行政,這句話是對的。反過來說就是錯誤的,因為無立法無行政。政府的一切行為必須要有法律依據。因為我們現在已經不是計劃經濟,而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下必須有法律規則,否則就會混亂。
㈧ 國家政府的法制要怎樣加強建設
一是著眼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工作。下一階段立法工作重點要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更大進展。
二是健全立法機制,提高立法質量。要堅持依法立法,政府立法工作要符合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負責制定法律,但法律草案可由國務院提出。
三是堅決維護法制統一,確保政令暢通。國家的法律制度和中央的重大決策,體現的是全體人民的意志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部署。要正確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防止政出多門、政令不一和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