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詩句
Ⅰ 關於道德的詩句名言
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春秋)管仲
驕傲道德導致豐盈,然後導致貧困,最後導致聲譽掃地。———— (美國)富蘭克林
教師真正的教養性表現為:學生能從他身上看到一個引導他們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從他的話里聽出他在號召他們成為忠於信念,對邪念不妥協的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那末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就是不可能的。————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金玉滿堂莫收,古人安此塵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 (魏晉)嵇康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希臘)德謨克里特
如果兒童任意地讓自己不論去做什麼而不去勞動,他們就既學不會文學,也學不會音樂,也學不會體育,也學不會那保證道德達到最高峰的禮儀。———— (希臘)德謨克里特
遵照道德准則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希臘)亞里士多德
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春秋)管仲
驕傲道德導致豐盈,然後導致貧困,最後導致聲譽掃地。———— (美國)富蘭克林
教師真正的教養性表現為:學生能從他身上看到一個引導他們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從他的話里聽出他在號召他們成為忠於信念,對邪念不妥協的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那末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就是不可能的。————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Ⅱ 老子的詩句有哪些
先天而老後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曾拜鴻鈞修道德,方能一炁化三清一片綠波飛白鷺,半空紫氣下青牛
Ⅲ 道家經典詩句
下面推薦一些我自己比較喜歡道家經典詩句:
1、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出處:《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作者:丘處機(金朝)
釋義:梨花的清高絕俗,不與群芳同伍。
2、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出處:《管子·白心》,作者:管子(先秦時期)
釋義:太陽升到最高的時候,就開始向西偏落下去了,月亮到了最圓的時候,也就開始缺損了。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向相反面轉化。萬物都是周流如環,走到某一極點,又會返回。
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出處:《老子》,作者:老子(春秋時期)
釋義: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
4、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出處:《莊子·讓王》,作者:莊子(戰國時期)
釋義:逍遙自在在天地之間而心情悠然自得。
5、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出處:《列子·說符》,作者:列子(戰國時期)
釋義:能看清深潭中的游魚的,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探知別人隱私的,定會招禍遭殃。指把聰明智慧用到窺探別人忌諱的暗事上,會招來不吉乃至禍殃。
(3)道德經詩句擴展閱讀: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從此成為古往今來治國治家的至尊寶術。
以黃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莊子、管子、鶡冠子等等為主要代表,主張「無為、璞朴、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道家雖有經典著作,可思想並不圈囿於著作之中。
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總結、發展、著典籍為主要路徑,每一次思想的跳躍都經歷了極其長時間的眾人積累,這也再一次的凸顯了道家的生命力。
道家經典:《道德經》、《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莊子》、 《列子》、 《六韜》
Ⅳ 贊美道德經的詩句
《讀老子書》 唐 白居易
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Ⅳ 關於老子得詩
這些是老子的書中的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2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4]2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5]Ⅵ 關於下面詩句:「深夜讀書/釋手一本老子《道德經》之後,/若拋卻吉凶悔吝/相晤一室」,理解正確的是哪項
D寫自己~~~~
Ⅶ 道家哲理詩詞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Ⅷ 關於駁老子寫了道德經的詩句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道德經》中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像我現在又講說關於老子的書,不必問,也知道是絕對沒有學問、沒有智慧的亂吹。「言者不如知者默」這話意是老子自己說的,白居易說,老子既然如此說,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為什麼自己還是寫了那麼多個字呢?世界上打老子耳光打得最好的,是白居易這首詩,縱然老子當時尚在,親耳親見,也只當充耳不聞,哈哈一笑,無所反駁了。
Ⅸ 描述道德品質詩句
描述道德品質的詩句:
《偶見吟 其一》
作者: 邵雍
富貴多傲人,人情有時移。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歸。道德有常理,富貴無定期。蒿萊霜至萎,松柏雪更滋。...詳情
《李伯陽贊 其二》
作者: 白玉蟾
道是太乙元君,又是河上丈人。渺渺太清之境,巍然道德之身。...詳情
《李伯陽贊 其三》
作者: 白玉蟾
蓬萊三萬里,道德五千言。一自青牛去,函關煙雨昏。...詳情
《書鄧先生石幾》
作者: 項傳
昔聞河上公,今見濠上翁。姓名氏時易,道德經解同。...詳情
《散花詞 其九》
作者: 宋徽宗
洞案爐煙起,無為道德香。同根無異氣,噴鼻更芬芳。...詳情
《提舉太尉張求頌》
作者: 釋如凈
平生道德邁前賢,著漢衣冠拜漢天。自是名高閑不得,阿難依舊世尊前。...詳情
《緣識 其八八》
作者: 宋太宗
沖和道德勿相違,聖事超凡好仗依。但有陰功存世界,何疑白日化身飛。...詳情
《題李子高虞部園四首 其二》
作者: 范純仁
脩鍊工夫合自然,河車潛引玉池泉。老君道德人難識,復見雲孫達二篇。...詳情
《力仙 其一》
作者: 徐積
崆峒道人良多識,易以真為難以力。豈無羣聖可相師,亦有一篇言道德。...詳情
《董樓》
作者: 白玉蟾
文章道德今誰似,事業功名我不無。十載江湖一杯酒,夜深說與董歸奴。...詳情
《慧聚寺》
作者: 楊備
駐錫棲雲石室中,樓台一片畫屏風。禪師道德知多少,不爾山神肯助工。...詳情
《老子像》
作者: 張良臣
函谷關頭紫氣濃,獨教關尹喜相逢。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載周家藏室中。...詳情
《緣識 其九○》
作者: 宋太宗
經到玄科大法中,先持道德濟陰功。三清有路人難到,但守虛無一逕同。...詳情
《又寄二闋 其二》
作者: 韓琦
到處園亭列畫屏,四時如只在仙扃。歸來便是無為樂,不必重箋道德經。...詳情
《賜和蔡京》
作者: 宋徽宗
道德方今喜迭興,萬邦從化本天成。定知金帝來為主,不待春風便發生。...詳情
《劉待詔老子出關圖卷》
作者: 劉意
不馳駿馬駕青牛,西度函關紫氣浮。文字五千傳道德,僅同釋教讓儒流。...詳情
《崔祐甫》
作者: 徐鈞
道德馳聲滿建中,豈無人可繼餘風。最憐貞觀開元治,付與姦邪蕞陋翁。...詳情
《閑居述事 其六》
作者: 邵雍
花木四時分景緻,經書千卷好生涯。有人若問閑居處,道德坊中第一家。...詳情
《題順寧壁 其六》
作者: 王遂
道德文章滿足翁,曾將佳句詠茅峰。燒丹煉葯非吾事,孝友神仙第一功。...詳情
《金陵雜興二百首 其三》
作者: 蘇泂
浪說思家不我聽,蕭齋閑對竹青青。若為解釋妻兒念,讀盡欒城道德經。...詳情
《長城》
作者: 柴望
漠漠沙場萬里遙,千夫一日起臨洮。若無道德為干櫓,更是秦人築欠高。...詳情
《頌古 其一九》
作者: 釋慧空
百書不如一歸家,千聞不如一見面。既歸歸見復何為,解道德山無佛殿。...詳情
《東坡先生輓詞 其一五》
作者: 釋道潛
畫圖雖不上凌煙,道德芬芳滿世間。遼鶴已歸東海去,列仙風骨若為攀。...詳情
《次韻李端叔題孔方平書齋壁 其九》
作者: 釋道潛
仲尼道德高千古,老子微言冠百家。餘澤風流俱擅美,那雲玉樹倚兼葭。...詳情
《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 演教堂》
Ⅹ 誰知道贊揚老子的詩句或名句或詩詞之類的句子呢跪謝!
●周恩來1916年3月20日曾寫過一篇文章,贊美老子李耳道家思想。1939年,總理在故鄉紹興與《戰旗專》雜志社屬一位領導談話,說自己最推崇《道德經》里的一句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所以,周總理贊美中國古代哲學道家思想,但並未有過贊美老子李耳本人的言論。
●孔子對老子李耳是非常敬重的。孔子曾三次問禮、求道於老子李耳,與孔子周遊列國所遭遇的冷漠相比,李耳的熱情給孔子以極大的感動。孔子盛 贊老子其人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 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嚴德猶龍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