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逍遙游

道德經逍遙游

發布時間: 2022-02-14 03:03:37

① 莊子的《逍遙游》主要講的是什麼

《逍遙游》的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游」。全文想像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里行間里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別;在此基礎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並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

(1)道德經逍遙游擴展閱讀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並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

人世間既然如此污穢,「不可與庄語」,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里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

《逍遙游》在構思上採用了文學上的形象思維的寫作手法,運用大量的淺近的寓言、神話、對話,文姿多彩。想像像匹駿馬馳騁於宇宙,攝取與表達中心思想有關的妙趣橫生的題材,生動、形象地宣傳了作者的鄙視高官厚祿、死抱皇恩厚爵,否定現實,追求無己、無功、無名的絕對自由的思想。

對統治者以功爵籠絡賢能的偽善給予深刻的揭露,對後世散文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攬宇宙於一紙,包萬物於一文的充滿生機、遐想的《逍遙游》中,作者富有藝術魅力的文筆吸引了為數眾多的讀者,使作品成為中國古代寓言體論說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

② 我想要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齊物論》《蕭遙游》帶解釋的哦

都梁參學清庵瑩蟾子李道純注《道德會元》為余至今所見離老子原意之最貼切者
節選:
【道可道,非常道】開口即錯。(這里需看序)
【名】喚做甚麼?
【可名,非常名】喚作一物即不中。
【無名】道也,
【天地之始】先乎覆載。
【有名】強名曰「道」
【萬物之母】生生不息,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無心運化。
【常有欲以觀其徼】徼,音叫。有意操持
【此兩者】於不見中親見,於親見中不見,
【同出而異名】一體,一用。
【同謂之玄】體用一源。
【玄之又玄】形神俱妙,
【眾妙之門】百千法門,皆從此出。
上一章,虛無自然真常之道,本無可道,可道之道,非真常之道。元始祖炁化生諸天,隨時應變之道也。道本無名,可名之名,非真常之名。天地運化長養萬物,著於形跡之名也。虛心無為則能見無名之妙,有心運用則能見有名之徼。妙,即神也。徼,即形也。知徼而不知妙則不精,知妙而不知徼則不備,徼妙兩全形神俱妙,是謂玄之又玄,三十六部尊經皆從此出,是謂眾妙之門,且道此經從甚麼處出?咄!
頌曰
昆侖山頂上,元始黍珠中,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君通。

《齊物論》、《逍遙游》皆屬於《莊子 內篇》
可觀 明人 焦竑 撰《莊子翼》與上文一樣,有註解
節選:

內篇逍遙游第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烏,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烏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耶?其遠而無所至極耶?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郭註:鯤鵬之實,吾所未詳也。夫莊子之大意,在乎逍遙游放,無為而自得。故極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適。達觀之士,宜要會其歸,而遺其所寄也。鯤之化鵬,非冥海不足以運其身,非九萬里不足以負其翼。此豈好奇哉。直以大物鈴生於大處,大處必生此大物,理固然者。翼大則難舉,故搏扶搖而後能上九萬里,一去半歲,至天池而息也。野馬者,游氣也。野馬、塵埃皆鵬之所憑以飛者。夫天之蒼蒼,竟未知便是天之正色耶。天之為遠而無極耶。鵬之自上以視地,亦猶人之自地觀天,則止而圖南矣。言鵬不知道里之遠近,趣足以自勝而逝也。

③ 論語道德經逍遙游孫子兵法離騷個都是誰寫的

論語是孔門弟子編寫的,道德經是老子寫的,逍遙游是莊子寫的,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離騷是屈原寫的。

④ 關於老子《道德經》《老子想爾注》,莊子《逍遙游》《養生主》這幾本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478672.html 去這里下《老子合集》以及其他的電子書籍吧,有的沒出版,未必書店買得到。

⑤ 求道德經及逍遙游原文和譯文,請發到我郵箱里[email protected]

已發送,請查收。

⑥ 莊子的《逍遙游》是不是像《道德經》一樣具很有研究價值的著作嗎

《莊子》中的《逍遙游》無論在文學還是哲學上都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其「無所待」的思想讓人「神遊萬仞,精騖八極」;而其「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又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修心的較高標准。我覺得,《逍遙游》不應該被我們刻板的研究,而應該被給以靈魂的融入。當我們的思想和它的每一個文字融合在一起遨遊天際之時,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形態便引領著我們回歸了道家的根基——自然。 追問: 那他是否與老子的思想有什麼不同? 回答: 思想上是繼承 《老子》 。手法上,善於用寓言闡述哲理。個人認為,《莊子》較之於《老子》投入了更多的個人感情色彩。
滿意請採納

⑦ 問:問:道家思想中: 《道德經》與《逍遙游》的主體思想區別在哪兒 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區別又在於哪

老子莊子思想都是一致的,與道與神合一後,才能無為,我們先讓自己開悟吧

⑧ 老子道德經莊子逍遙游孫子孫子兵法,請問他們的思想中心是什麼

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對規律的探討和總結。老子道德經和莊子是對人間社會和宇宙規律的思考和探索,孫子兵法是對戰爭和軍事方面戰略戰術的探索和總結。都是對規律的思考和探索。

⑨ 逍遙游承襲了老子的什麼思想什麼文學特點

1,老子的《道德經》中提出順道而行、無為、去己等思想,這些在《逍遙游》中都有承襲。
2,具有浪漫主義的特點。《逍遙游》氣勢弘大磅礴,用鯤鵬這些虛構的神話形象,寫出其偉大,反襯「小知不及大知」,也反映出鯤鵬仍不能做到「無己」、有外物束縛的境遇。
3,性格:不圖名利、逍遙自得。主張:忘卻名利和自我,達到「至人無己」的境界。態度:對以利爭奪的人的嘲笑和對「小知」者的諷刺。
4,戰國時期,社會發生急劇變化。對於這些變化,各派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莊子嘲笑當時「竊鉤者誅,窈國者為諸侯」的不合理現象,但不能找到從現實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就希望人能夠達到絕對自由的地步,成就「逍遙游」。莊子本人生活貧窮,但安貧樂道。他視名利為腐鼠,只想活得逍遙自在。因此著此《逍遙游》。

⑩ 《論語》《道德經》《逍遙游》《孫子兵法》《離騷》是誰寫的

《論語》——孔子的學生整理出來的。
《道德經》——老子的作品
《逍遙游》——莊子的作品
《孫子兵法》——孫武的作品
《離騷》——屈原的作品

熱點內容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