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舉例革命道德

舉例革命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2-15 01:49:06

A. 舉例說明中國革命道德

美 國著名記者斯諾在《 西行漫記》 中贊嘆中國共 產黨人身上有種神奇 的力量 , 他稱之為「 東方魔力」 , 這也就是最令今人緬懷和追憶 的革命道德 。但 目前 , 社會上有些人對革命道德卻存在認可上 的缺失。 一些 人把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都說成是假話、 大話和空話, 說成是一種過激的思想和行為, 還有一些人則認為革 命道德過時了。 這種認識的產生和國際政治格局的動 盪以及人們信仰的缺失不無關系 , 但更重要的是不懂 得革命道德 的深刻內涵 , 不懂得它的與 時俱進 , 不懂 得它的現代意蘊。





革命道德的主要內涵

(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 是革命道德 的核心 。只有在無產階級革命理論 中, 才把無產階級 和其它勞動階級確立為人民的主體, 並提出了人民群 眾是社會力量的源泉 , 是創造歷史 的根本動力的觀點, 才提出了「 從群眾 中來, 到群眾中去」 的理論觀點。在

歷史發展過程中, 封建統治階級曾提出了 「 民為貴」 、 「 民為社稷之本」 民本」 的「 思想, 資產階級的思想家也 曾提出過「 為人民服務」 的資產階級民主 口號, 但是實

質上維護少數統治階級的利益才是他們的終極 目的。

( ) 二 集體 主義

者, 對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本質和痼疾始終保有清 醒而深刻的認識洇 而, 非常堅決而全面地倡導和踐行 集體

主義原則。 他們所遵循 的集體主義原則, 現實基礎 是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的利益, 服務宗 旨是無產階級 和人 民大眾。 因而其集體不是 「 虛幻的集體」而是 「 , 真 實的集體」 在調節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相互關系 。 時, 理想的境界是國家、 、 集體 個人三者利益的相互統 無論何時何地, 這都是革命道德 、 集體主義原則不 可動搖的目標。在革命 中, 共同的命運使人 民的利益 聯合起來 ; 集體主義原則的靈魂就在於以集體利益作 為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統一的基礎。歸根到底, 只 有保全了集體利益, 才能最有效地保護個人利益。 ( 無私奉獻 三) 中國革命的特點, 決定 了進行革命的階級和人民 必須有堅韌不拔 、 百折不撓 、 艱苦奮斗 、 誓死前進的無 私奉獻氣概。這種境界, 表現為一股熱情, 一種拚命精 神 。這種精神, 在革命 戰爭年代主要表現為藐視敵人、 藐視困難, 壓倒一切敵人 、 壓倒一切困難 的無畏勇氣 。 在現代 , 中國的國情決定 了要想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後 面貌, 實現富強、 民主、 文明的中國, 只能依靠 自己民族 的力量 , 自力更生、 艱苦奮斗 、 厲行節約、 勤儉建國。





二、 革命道德的與時俱進

革命道德是 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舊道德奉行的 基本上都是利己主義或個人主義的原則。即使是打著 整體主義旗號的道德原則, 由於其「 整體」 是一種 「 虛幻 的集體」歸根到底, , 其道德原則實質上仍然是利 己主 義或個人主義 的。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 的中國革命

B. 舉例的說明道德依靠的力量

一種社會意思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
一個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
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道德對其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其次,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三,在階級社會里,道德是進行階級斗爭的重要武器.
第四,道德通過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其他部分發生影響,從而間接地為經濟基礎服務.
第五,道德對社會穩定和人們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進行具有重要的維護和保證作用.
道德反作用於社會經濟關系是普遍的現象,但它所起的能動作用卻具有不同的性質,存在著革命與反動、進步與保守的區別.

C. 如何簡述中國革命道德的內容及其當代價值

簡述中國革命道德的內容及其當代價值可以這樣寫:

1、中國革命道德的內容: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革命道德,分析其歷史地位、重大作用,及其在當代的新發展。

2、當代價值:中國革命道德的當代價值有利於加強和鞏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有利於培育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舉例革命道德擴展閱讀

無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人民軍隊、一切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都非常重視形成、發展革命道德,都非常重視繼承、弘揚革命道德,十分強調革命道德在我國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強調,是否發揚革命傳統,是我國民主革命能否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更加重視發揚革命傳統。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要恢復和發揚我們黨和人民的革命傳統,培養和樹立優良的道德風尚,為建設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積極的貢獻。」

D.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各舉例說明 注例子越多越好

1,任何事情都有反面。即使是你認為天經地義的東西,也有他的不是處。比如民主,人權,自由,道德。。。之類的東東。所以這世上有什麼不可以革命性批判的?

2,既然事情都有反面,不那麼絕對,當然就會多了很多選擇,有選擇就會帶來創新,比如民主不止美國那一種,有些國家搞獨裁也未必不好。

E. 舉例說明這次抗疫中是如何體現中國革命道德的當代價值200字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眾志成城。

F. 有哪些案例是關於弘揚中國革命道德和中國傳統美德

弘揚革命道德和中國傳統美德的案例有

1.紅軍長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體現了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傳統美德。

2.抗日英雄謝傳興 為抗日當了3年情報交通員。從1942年一直到日寇投降,3年時間里,謝傳興護送新四軍抗日情報人員和情報達35次之多,並且做到了「保密無誤」,為抗日戰爭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體現了他無私奉獻的精神。

3.劉胡蘭英勇就義,獻出了生命,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軍回到山西,將日本軍隊的武器收繳。但蔣介石又發動了內戰,小青的部隊奔向了解放戰爭的戰場。劉胡蘭帶領著婦救會的姐妹們送慰問品,救護轉移傷員,積極支援前線。

回到村裡,她聽到支部書記石德輝和幾十個鄉親被反動派抓起來的消息後,勇敢地參加了營救行動,把他們救了出來。但是,在轉移的途中,劉胡蘭不幸被捕。蔣匪軍和地主呂善卿對劉胡蘭嚴刑逼供。

劉胡蘭堅貞不屈,表現了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最終,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下英勇就義。

4.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當了一名小偵察員。

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癒,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

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體現了不屈不撓,明辨是非,頑強,不怕吃苦,敢於和敵人作斗爭的精神,熱愛祖國,為國爭光,勇敢,團結,有勇有謀,堅強不屈的傳統美德!

5.張自忠以身護衛士

1940 年5 月 6 日,張自忠部隊與敵軍作戰已經十分艱難了,軍事要點不斷被攻克。張自忠為了鼓舞士氣決定渡河督戰。因危險重重這個決定受到眾人的勸阻,張自忠決心已定,要親自督戰殺一殺敵軍士氣。

在作戰途中,由於無線電技術落後,張的總部發出的無線電密碼被日軍破譯,導致其行動完全被日軍掌握,日軍從多個方向合力夾擊張自忠。

在混戰中,張自忠的部下幾乎傷亡殆盡。張自忠自始至終都不肯撤退半步,衛士馬孝堂等人也守護其左右。兩軍交戰中,一名日軍端著刺刀刺向衛士馬孝堂,張自忠怒目圓睜,抓住敵人的刺刀,以自己的身體掩護馬孝堂。這時,一顆子彈射向張自忠並穿過他的腹部,另一顆子彈打中他的右額。一代抗日名將盡忠報國,轟然倒下。

體現了熱愛祖國,頑強不屈的傳統美德。

G. 優秀道德成果有哪些

有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和發揚中國革命道德。要借鑒和吸收國外優秀道德成果,就必須全面地、科學地評價國外優秀道德成果,以明確的標准來衡量哪些成果可以為我所用。

不論是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或優良道德傳統,還是吸收世界上一切國家或民族所創造的優秀文化或道德成果,都必須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或道德為主,都必須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或道德建設的實踐。

(7)舉例革命道德擴展閱讀:

在繼承中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或優良道德傳統和吸收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或道德成果的時候,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向;

高度警惕某些西方國家對我們的「西化"和「分化」,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對民族文化和民族道德的自尊和自信、自覺抵制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道德虛無主義,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影響力和爭力,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

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或道德的需要出發,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或道德建設的實踐出發,傳承、借鑒和吸收優良道德傳統和優秀道德成果的只有這樣做才能真正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真正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的發展。

H. 中國共產黨的紅色革命精神有哪些

具體如下:
1、紅色精神是指共產黨的紅色精神,最早表現為一九一九年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在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如「軍民團結、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不怕艱難險惡」的長征精神,「改變作風、提高素質」的延安精神,「艱苦奮斗、勇於開拓」的北大荒精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攀科學高峰」的兩彈一星精神。
2、意義:在中共九十年的歷史中,是什麼使共產黨能克服艱難波折奮斗不息?是什麼使其在內憂外患的多重壓力下突破險境絕處逢生,直至今日成為東方強國?答案是紅色精神!
3、紅色文化
(1)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2)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資源,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

I. 要寫作文呀,舉例子,,有良好道德品質正面例子就是人物,最好把事跡也帶上,

最好例子:革命烈士雷鋒同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並全心全意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甘做革命的一顆螺絲釘,還有一句話當時是家喻戶曉的: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幹了一火車。

J. 舉例說明道德的認識功能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可以通過善惡觀念來能動地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基礎的客觀要求,從而使人們認識道德必然性和各種利益關系,了解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應負的責任等。

簡單說,就是讓人通過道德觀念,認識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10)舉例革命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

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熱點內容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