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未檢法治課

未檢法治課

發布時間: 2022-02-15 03:24:17

㈠ @同學們,未成年人網上法治課堂,來嘍!中的BGM……跪求!謝謝

可是你看到了,我會遞先幫你找一下,他找到那個轉發給你

㈡ 不上道德與法治課算犯法嗎

從法律上來講,不涉及什麼違法行為問題,不過,有可能違反相關規定的

㈢ 都說依法治國 不許違法 依法這個 依法那個的。為什麼從小學到高中沒有法律這門課 怎麼學呀

依法治國的理念也是2004年左右才確立的,以前公民的法律意識沒那麼強,後來國家意識到要加強法治建設,才逐漸進行普法的。如果想要看法律方面的書,在書店、網上都是可以買到的。

㈣ 「法制課」還是「法治課」

法治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

㈤ 警方刑事案未處理已經4個月我想要給法制課報告情況說

既然說是刑事案件,那就是指警方應該立案偵查了,這個情況下警方應該沒有抓到犯罪嫌疑人,否則應該已經遞交檢察院了。因為4個月已經遠超警方可以羈押的期限了。

㈥ 哪裡有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治講座稿

1. 男孩雖然15歲但是要看該男孩對女孩的侵害屬於何種性質,如果構成強奸性質,則該男孩就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在量刑上會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 如果男孩的傷害性質不構成刑事犯罪,則受害方家屬可以向派出所做工作,由派出所報公安局勞動教養委員會,爭取對該男孩進行勞動教養。
3. 除去刑事責任和行政處罰的責任不提,民事責任還是必須要承擔的。在考慮民事責任的承擔前,首先要確定一個問題就是該男孩的監護人到底是誰?第一,該男孩的父母是否還健在,不論其是否離婚,只要是健在就需要承擔監護責任。可以女孩的名義向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進行索賠;第二,如果孩子的父母雙亡,則可以順位選擇其監護人進行訴訟索賠。
4. 索賠時既可以要求賠償由於傷害造成的治療損失,也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5. 目前,應該抓緊時間帶女孩到公安機關認可的鑒定機構作傷情鑒定,如果構成強奸或者傷害,公安機關就必須立案。同時也為民事索賠訴訟積累了證據。
6. 如果直接到法院起訴,可以選擇形式和民事兩種方案。如果選擇刑事則需要進行自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93年的司法解釋,盡量證明書與證據清楚的輕傷害,不要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這種程序下不賠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關鍵是能夠確定其監護人,找到賠錢的。
7. 建議去找當地的未成年人保護協會或者婦聯,畢竟是一級組織,法院多少會給點面子。而且這一類的組織多少會承擔一些法律援助
8. 如果在北京就直接找未成年人保護協會吧,和他們打過幾次交道,還是辦人事的。他們有時候還是很有影響的。

㈦ 為什麼學校里沒有法律課

我們在某個行業做事就要先學習這個行業的標准規范,為什麼我們進入社會前學習的不是這個社會的法律法規。如果說小學生還在識字階段,沒法理解深奧的法律文字,那麼初中生、高中生為何就不能學習法律課程呢?一個學期學一本通用法律,12本法律都學完了。不求全部熟知,有個基本了解也可以啊。有了基本的法律知識,在生活中,大家就可以都用法律來說話,就有了共同的解決糾紛的通用語言,不再胡攪蠻纏,胡亂行事。有人說,沒時間學習法律課程;那為什麼就有時間學習政治課程。糟粕一樣、垃圾一樣無用的政治課程學習他有什麼用?物理、化學、數學課程搞得那麼深奧有什麼用?學完沒幾年就全忘了,完全用不著,還造就了一批愛鑽牛角尖的人。

為何不把法律作為一門必須課、必考課,這樣對於建立一個法治社會難道不是最基本最便捷的方式嗎?這樣法律就不再是專業人士的事情了。有人說大學都開了法律課啊?可是,大學的法律課也只有一個學期,而且那種課程還有人學嗎?而且能上大學的人有多少?普及法律還得從初中、高中就開始。小學也可以開,以漫畫案例來教學。升學必須考過法律課。這樣,法治才能深入每一個人的心中。

㈧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別節目《守護明天》將在央視開播

8月30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別節目——《守護明天》在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舉行首映式。

部分師生以及學生家長觀看首映式後紛紛表示,《守護明天》表現手法新穎,取材真實,專家點評深入淺出,給自己帶來強大視覺沖擊和直觀心理感受,深受啟發。節目倡導家庭、學校、社會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共同努力,引導青少年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遠離違法犯罪,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體現出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的關心與關愛。

希望通過節目,能有更多的家長和孩子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

㈨ 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治講座稿

路過復,順便談自己觀點。
靠法制律,首先法律的定義,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者。
不難看出,法律只是一種工具,一種維護社會公秩良序的力量,一種規范,是人類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人,是創造這一產物的主體,社會形態千姿百態,人的思想活動匪夷難測,所以,如果說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僅僅依靠法律這個已經定好的思路去做某件事情還是遠遠不夠的。法律只能規范人的行為,而不能控制人的意志。
靠自己,當然得靠自己,任何法律你再怎麼強調再怎麼任意,我不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如果法律規定抽煙是犯罪,那我自己不去抽,再怎麼樣也追究不了我責任。靠自己也離不開靠法律,比如說你由於年齡、經驗等原因,錯誤地把犯罪的事情當作沒有犯罪,那麼你將會被追究責任。
所以,綜上所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單方面說是靠法律是靠自己,我認為,還是要在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裡面,既要用法律武器來做後盾、保護, 又要靠自己,才能真正地做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熱點內容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
青少年法律知識感悟 發布:2025-02-05 05:27:27 瀏覽:737
法律碩士公派出國讀博 發布:2025-02-05 04:33:25 瀏覽:832
刑法二百一十條 發布:2025-02-05 04:18:29 瀏覽:512
方濤律師 發布:2025-02-05 03:29:28 瀏覽:288
法院審執運行 發布:2025-02-05 03:26:23 瀏覽:366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