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為題作文
Ⅰ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 500—600字~ 謝謝
一)天堂之音
安東尼的眼睛被他看到的金銀財寶弄得眼花繚亂,豪華氈毯,巨大的彩瓷花瓶,翡翠與象牙的雕像,嵌寶石的鳥籠,金銀絲紋裝飾的屏風和滿牆的壁畫,在這種美輪美奐和豐富多彩的影響下,他不禁有些暈眩。
巨大的長翡翠桌邊,人們享用著美味佳餚,然而,每兩個人要同用一個圓圓的大玉盤。盤內珍饈異品,應有盡有,可每人面前只有一支長柄的勺子,顯然誰也無法把食物送入自己口中,可是他清楚地看到,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勺子把食物送入對方的口中,只有互相幫助,兩個人才能夠共用享用美味。
他忽然痛苦地說:"啊!可憐的人類如果能像他們這樣互相幫助,而不是斗爭……"
(二)審判
庄嚴的十字架上,粗重的鐵鏈鎖住的兩個呻吟著的靈魂,他們尊貴的頭顱彷彿兩塊巨石一般沉重地垂下去,珠光寶氣的王冠上血跡斑斑。上帝以無比仁慈的目光審視著這兩個"戰魔"。
"安東尼,迪南,你們是人類的罪人。在我善良的臣民面前,你們要受到血與火的懲罰,只有無比聖潔的信念能夠擦凈聖壇上的塵污。去追悔吧,罪人……"
安東尼痛苦地閉上眼睛,記憶之門便打開了。身披鎧甲,滿頭滿臉是鮮血的士兵們瘋狂地向手無寸鐵的人們殺來,比薩人尖叫著,狂奔著逃往荒野。蒼涼的野草地,斑駁的亂石灘,泥濘的河叉口,到處橫陳著亂七八糟的屍體。大批的比薩人被集中起來,士兵把彎刀高舉到空中,按照有規律的擊敲聲,及時准確地往下一砍,頭顱便滾落到塵埃之中,鮮血噴身出來,刀刃砍碎骨頭發出令人惡心的咔嚓聲……
比薩人憑著睿智的頭腦、驚人的才智、善良的心靈,用勤勞的雙手在肥沃的土地上建立起強大的邦國,迪南像一頭勇猛的雄獅統治著他們。他憑著精銳的武器、健全的軍隊不斷侵鄰邦,有武力而無正義,殘忍無道。而生活在貧瘠的土地上的鄰邦人則常常離鄉背井,逃避災荒和比薩人的侵撓,生活困苦,邦國也日益分崩離析。鄰邦人有著強烈的正義信念,卻沒有強壯的軍隊作後盾。國王安東尼痛恨比薩人,他對人民說:"比薩族是個自私的民族,我們終有一日會滅絕這個可恥的民族,讓它永遠消失…?quot;
(三)地獄之聲
"咔",地獄之門被聖使打開了,安東尼、迪南被送了進去,開始了他們永無光明的贖罪史。
"安東尼,我遼闊的疆土一直延伸到西亞,人民生活曾無比幸福啊!"
"是啊!可是你為什麼沒有伸出高貴的互助之手,讓我的臣民也享有同樣的幸福呢?"
"我太自私了,我們本屬於地球上的同一個家庭。"
"是啊!我也很自私,不該嫉妒你強大的邦威,而應該用正義的信念去感化你,使你及你的臣民的靈魂都得到聖潔的洗禮。"
"上帝會派聖鴿把和平的橄欖枝銜滿人間,把互助與仁愛的種子灑遍千山萬水,對嗎?quot;
"是的,一定會的!"
……幸福與至善
山東 蘇慶旺 大家都多一份友愛,世界就多一份溫馨。
領袖說:"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每一個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諒解、友誼和支援比什麼都重要。"
這里,領袖追求的是人類的至善。
那麼,人生之為人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呢?
個人幸福……
人類至善……
看著往聖先哲用一生回答的問題,我們能從前人思想的腳步中找到答案。
嵇康、李白、杜甫、蘇東坡、陸游、嚴復、章太炎……我們熟悉的每一位先哲無不用自己的生命扮著洞悉人生、啟迪大眾的角色。他們的功業彪炳千秋,永垂史冊。
但是,先哲們悲慘的人生境遇是有目共睹的。
李白,風流詩仙,才氣十足。"敏捷詩千首"、"詞源傾倒三江水"都可以作為對他的客觀評價。但是,他因自己的狂傲、耿直得到了什麼呢?"可憐荒隴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是對他困頓一生、失意一生、悲劇一生的真實寫照。詩人用自己悲劇的命運創造了燦爛的藝術,為此付出的便是個人的幸福。
程嬰、杵臼的故事更有說服力。為了完成人類的至善,杵臼放棄了自己安享晚年的幸福,程嬰放棄了自己中年得子的幸福。
……
你能說李白眼見自己妻離子散、浪跡天涯是幸福是嗎?你能說杜甫看到自己的親生骨肉飢寒早夭是幸福的嗎?你能說程嬰親歷自己的兒子被人摔死是幸福的嗎?同樣,你能說前院主人看到自己所受的損失是幸福的嗎?
繁雜的現實中有人將個人幸福作為人生的終極目地
Ⅱ 以道德為話題 作文 議論文 擬一個題目
很多,自己看看,在自己寫
做一個有道德人徵文
道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道德高尚的人是多麼令人景仰啊!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這個意思吧。
「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已在全國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這項活動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出發,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動員全國城鄉未成年人,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道德規范,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當代未成年人將承擔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把廣大未成年人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任務,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的保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未成年人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少年時期是長身體時期,也是思想道德觀念形成時期,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長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帥」(司馬光語),思想道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主導,關繫到他們將來成為什麼人,走什麼路,能否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要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就要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要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按照簡單易行、切實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組織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打牢道德基礎。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盪。有時道德是一種感恩。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道德,是春天的花兒,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榮辱感的民族。在我們的社會里,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則,社會和諧不起來,經濟發展不起來,民族精神振作不起來,國家也強盛不起來。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應該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應當成為每個公民應有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
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倡議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思想上積極追求上進,明辨是非;在學習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儉節約,節約水電,不攀比;在平時熱心為同學服務,大膽創新;在行動上堅決反對有損民族形象的丑惡行為,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德和校規校紀。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把「八榮八恥」作為心靈的准則和行動的指南,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道德是我們擁抱在懷中的一道絢麗的彩虹,只要它一現身,便會帶給我們雨過天晴的喜悅與歡欣不是嗎?當我們和別人鬧矛盾時,道德會讓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主動和對方言和;當我們自暴自棄時,道德會幫助我們找回自我;當我們悲觀失望時,道德會使我們振作,從而走出那愁雲密布的黑暗;當我們受到挫折、失敗時,道德會促使我們奮勇前行,堅信「失敗乃是成功之母」;當時代的使命降臨時,道德又會使我們抱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勇敢地、毫不畏懼地承擔起一切……可以說,道德是我們生活的立足點,也是我們生命的支撐點。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的輝煌!
樂於助人,是貼近我們學生最常見的道德。難怪某雜志社對學生最贊賞的品質進行調查,「樂於助人」被排在第一位。雷鋒,被人們傳唱了30多年,因為他總是樂於助人,好事做了一火車,扶老攜幼,解囊相助,雪中送炭,成為當之無愧的楷模。秋雲,一個身殘志堅的好姑娘,用自己柔弱之軀譜寫了一曲助人之歌,使那些「孤帆遠影」的人們重新「直掛雲帆濟滄海」。徐虎,上海灘上最受歡迎的老百姓,十幾年如一日上門排憂解難,把樂於助人這一中華民族流傳的美德唱得緋紅,表現得淋漓盡致……難怪康德老人曾說:「在這個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
但在回答另一份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時,一些人卻作出「悄悄走開」的選擇。的確,「悄悄走開」的選擇省得了一時的麻煩,但你同時卻背離了社會道德的准則。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飛、秋瑾一代名將的地方,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劇:一位小孩掉進湖中,在生與死的旋渦中掙扎,旁觀者數百,卻無一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價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們的麻木中停止了掙扎,黑發送幼童的悲劇終於上演,可悲,可惡,可嘆!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個生命蘇醒;停住你的腳,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現。
什麼是規則?是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還是七大章八大節的校規?應該不是這些。當一個孩子在你身邊摔倒時,沒有哪條規則要求你必須把他扶起來,但你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你心是有這樣一個規則:要幫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這種規則多了,道德也就隨之形成了。
規則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道德,規則是無法支撐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規則是人定的,如何嚴密也不能夠到「天衣無縫」。若沒有道德的支撐,規則是很容易被人鑽空子的。你說不許「隨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園的長椅上好了;你說不許「亂塗亂畫」,那我就「認認真真」地給你畫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畫那麼簡單了。律師們大可鑽法律的空子,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事情弄得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飛雪」了。
沒有規則的社會更是要方寸大亂。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遺」或許還有可能,而「夜不掩戶」卻怎麼聽怎麼像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當道德不足以約束人們的行為時,規則將會適時地補上這個漏洞。「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聽上去是道德的淪落,但美國卻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門前的雪掃干凈了再說,至少不能讓路人被你家的積雪滑倒。這就是道德的底線——規則劃出來的。
理想的社會應是規則與道德並存的。規則約束著人們,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線;同時,道德也填補了規則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個人被外在的規則和內在的道德約束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社會的規則與道德相輔相成,這個社會才能充滿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來的路,而規則就是路旁的燈,照亮我們純潔的靈魂,也照亮那條充滿理想的大道。我們將道德埋在心底,將規則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對未來。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時期的道德是什麼?以什麼為標桿?那就是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八榮」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恥」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恥的人。人是軀體和心靈組合而成的,沒有精神,沒有道德,沒有榮辱是非的人是一個殘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應該是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這是我們日常行為的准則,也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榮、家榮、校榮、國榮,「八榮」是我們生存發展,開拓創新的生命。
但在社會和校園里,我們也看到一些與「八榮」相背的現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損壞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有人思想混亂不思進取;有人頂撞教師,打罵同學;有人說謊造假欺騙家長;有人幸災樂禍,無事生非,惟恐班級、宿舍不亂。各種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盡管是極個別,但嚴重損壞了學校的形象。是堅決不能讓其存在下去的。
學校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窗口,是神聖的,崇尚科學文明的地方,應該首先做到「八榮八恥」。抵制「八恥」充分體現中華文明,做到四個注重:
一、「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二、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
三、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
四、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
職教中心校要求樹立文明美好的形象,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不斷進步,立志成才,就必須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社會主義的榮辱觀,人人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光榮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金錢與道德
現在的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日益的提高,而人們的公民意識和道德修養卻在呈下降趨勢。
社會進步了,科學技術提高了,人們的辦事效率和方法也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今的社會上,廣告紙滿天飛,你不要還不行,他是硬往你的車筐里仍,為了方便,還折成飛機狀,他也知道那樣會減小阻力,投得更准些。在街上也就算了,不想要那些垃圾的話,可以繞道而行,避開他。可是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廣告紙竟送到家門口來了。不一定什麼時候一開門,會被那討厭的東西砸一下,真是又氣又恨。
不管你走到哪個居民樓里,你都會看到長方形的已經褪色的小廣告紙,不是『通下水』就是『上門開鎖』什麼的。竟然把這種東西貼到家門口來了,嚴重的道德問題!有關部門已經關注到這個問題了,並下令清除以貼的廣告紙。經過一翻努力之後,廣告紙是被清除了,但那些廣告商們的技術也更進了一步,取而代之的是郵戳,也不知道是誰出的「好」主意,這個人一定會受到老闆的贊賞,說不定還會有獎金呢。郵戳一用可不要緊,想把它除掉都很難了。每天出門的第一風景線就是這些紅紅黑黑的郵戳廣告,真可謂是近距離接觸啊!我看他們就差把這些垃圾廣告印到住戶家裡來了。難道真的沒有可以抑制的方法嗎?
生產技術提高固然是件好事,但也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啊。人們為什麼只會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從不為別人考慮呢?為了賺錢,連最基本的道德修養都可以不要了嗎?
可悲啊。
Ⅲ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到底扶不扶
到底扶不扶
前不久,我在食堂吃中午飯,身邊的過道來來往往,一個手裡拿著飯盒的女生「哎呀」一聲滑倒在地上。周圍的人都放慢了腳步,卻無人上前伸出手拉她一把,那女生也很快的收拾起飯盒低著頭跑掉了,食堂又恢復了嘈雜。原本只要有人伸出一隻手便會有溫馨友好的畫面,最終卻是女生的狼狽收場。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
我們高喊著「和諧社會」、「友善待人」的口號,卻發生了「某公司白領在深圳地鐵摔倒無人敢扶而猝死」、「公交司機馬愛平扶起老太送醫院反被訛」的事件,這分明是矛盾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非本惡,可以說,待人不友善是人為造成的。要不是有人惡意敲詐,要不是電視新聞頻頻報道路人的坑蒙拐騙,我們看人又怎麼會永遠帶著戒備,失去了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
即使是現在一位摔得站不起身的老人就在眾人面前,也未必有人敢扶,並且,越是摔得嚴重越不敢「輕舉妄動」,大家都忙著猶疑,猜測最怕的就是吃虧和惹麻煩。這種念頭在人們的內心潛滋暗長,更何況還有報紙新聞,還有家長教育孩子,就算大家都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幫助別人之前都總要觀查好狀況再行動。
避免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措施,應是控制社會上惡意欺詐事件的發生,最理想的,人人都不應動些壞念頭,通過利用人之間的信任去謀取利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罪魁禍首便是這些動了歪念的人做了這些喪失道德的事,降低了人之間的信任度。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誠信友善,從我做起,相互之間相互攙扶,共建文明和諧社會。
Ⅳ 以「道德」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談談道德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道德。講文明有禮貌有道德,人人有責。所以我們要有道德。
end~完
Ⅳ 請問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的新穎題目如題 謝謝了
守住心靈的契約 我認為這個好
記得採納啊
Ⅵ 以誠信守道德為題目得作文
誠信是道德之本
「『東東』來,去買一斤千層餅。」這是爸爸要買千層餅是說的。我第一次買那家的千層餅,由於在回家的路上偷吃了一些,回家後也沒有稱出來。第二次,我又去買,我問:「千層餅多少錢一斤?」,攤主答道:「4塊錢」,我說:「來一斤」,「好!」說著她熟練切下幾塊稱了稱,又用夾子夾了一小塊。「一共5塊錢」「5塊錢,我不是只要4塊錢的嗎?」我疑惑不解,「算了,你就給4塊錢,小孩子給你便宜點嗎!」她答道。
在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餓著肚子跑回家,想:那個大媽對我真好,還多給我一塊錢的你餅子,以後買千層餅都到她家買。
回到家,我要爸爸把這些千層餅稱一稱。「有一斤嗎?」我問。爸爸說:「只有八兩」。我很納悶,怎麼會這樣呢?
第二天中午放學回家,我同爸爸開著車,路過昨天賣千層餅大媽的攤位。爸爸與那大媽說起昨天我買千層餅的事,爸爸從誠信是經商之本到我們的好些課文:《中彩那天》《萬年牢》……,那位大媽聽著這些感到十分羞愧,一直把頭埋得低低的,不敢看著我們。
這件事使我懂得誠信是道德之本,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Ⅶ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
一直想為這個國家寫點什麼,一直沒有動筆。記得小時候,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那時我還特意查了數字,大約一千二三百個字。寫的是關於中國為什麼被日本人欺負的事情。當時為此氣憤了很久。當我很自豪地把我寫的給同學看的時候,同學只說了一句話。「怎麼還想起寫這個,多丟人啊 ,寫點別的。一點也沒有吸引力」當時我心裡真的是好難過。再想,他們怎麼能那樣啊 ,就不知說雲。現在我仍會為中國人那種無知而感到可悲。想想其實不無道理,中國人就活在這種社會下,能保持這種思想已經很不錯了。
並不是說中國人每個人都是沒有愛國的人,我們也會看了很多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很憤憤不已,我們也回看到失學的孩童們而流下眼淚,這樣的事情有好多。在此,我們為什麼不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哪???就像南京大屠殺的事情,欺掠者是有很多不對的地方,為什麼我們不想想我們國家自己為什麼會被別人欺負,為什麼不會是別的國家那?中國有一句古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不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為了好多事情而感動,中國兒童失學,我們為其捐款,在此同時,我們為什麼不想想中國的教育的不足。再想想你的捐款是否能真的能送到失學兒童的手裡。就不要隨意感動了。最好中國人要點民主自尊心。把自己的力量用在中國的建設上。
那天上網,遇見一個北京的網友,和他聊了聊,我說我所在的地方是全國最臟的地方(這是報紙所評論的,並不是我個人的發表意見),他卻跟我說,「你們那?我們那才是那,天都是灰的」我的天啊,當時我還說,中國2008可怎麼辦啊?中國的首都都是這個樣子,更別提別的了。一個國民的素質就看一個國家的衛生了,中國人到底是干什麼的啊 ?真不明白,那些專管這類事情的領導到底是干什麼吃的?如果我是主席,真的是要見一個殺一個了。
中國人的素質真是沒發子比,是什麼讓中國人變成這個樣子?難道還不值得深思嗎?盡管很多事情已經實施了,但是,真的不是很見效了。我是個學生,只能發表發表意見,不能有什麼大作為。如果我把這給我的同學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只能說,哎!人就這樣了?難道我們中國人真的就這樣了?
Ⅷ 以道德和利益為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試題有三個主要特點:第一,題目只提供寫作內容圍繞的核心,而不以標題的形式提供具體明確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寫作范圍,而且范圍相當寬泛,要求所寫內容與話題相關即可,不要求歸納試題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並緊扣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話題作文一般要求自擬文題,而非話題作文不要求自擬文題,也不能另立文題。 在以上三個主要特點中,最主要的是「范圍寬泛」這個特點。由於「范圍寬泛」,給寫作者提供了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有利於寫作者表現個性特徵,有利於選拔人才。可以說,以話題作文作為高考作文主要題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題成熟的表現。 要想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於「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十分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做一個僵死的概念,視為「鐵板一塊,不可分割」的整體,籠而統之去做文章,勢必內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一點要求就是善於在一個寬泛的范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餘」,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台,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來說,要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樣一個大范圍「化而小之」,變為一個具體的小范圍,可以寫「生活態度」方面的,可以寫「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寫「意識轉變」「思維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養」「人物評價」「歷史反思」「職業選擇」「個性發展」等等方面的,這樣,「化大為小」,「化空為實」,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現題材多樣、迭彩紛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個話題作文為例:請以「壓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要善於「以問領寫」「什麼可以構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麼?」「怎樣對待壓力?」等等,然後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來寫文章,達到「化大為小」的目的。可以寫壓力來自過重負擔,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責任感;可以寫壓力的從無到有,也可以寫壓力的從有到無;可以寫壓力來自外界,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自身;可以寫在重壓下喘不過氣來,也可以寫變壓力為動力;可以寫要善於自我減壓,也可以寫「把壓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選擇其中一個來寫,不要貪多,否則會造成東拉西扯,空談漫議。 提醒同學們注意:善於「化大為小」,還要善於「以小見大」,從小的方面表現深刻的主題。這就要求作者在選擇「小的方面」的時候,注意所選方面的「現實性、針對性、典型性」。 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二個本事是「獨辟蹊徑、表現個性」。《考試說明》「發展等級」要求考生作文「有個性特徵」。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增強「選擇意識」。首先要善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想說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容去寫。要善於選擇新的切入點,也就是從新的方面認識事物、表現事物。 拿2000年高考話題作文來說,可以從「認識世界的多樣性」「看到事物的兩面性」「講究包容性」「承認差異性」「尊重並發展個性」「增強批判性」「鼓勵創新性」「反對僵死性」「提倡靈活性」等角度做文章,不要簡單地停留在原話題的「豐富多彩」原地轉磨盤,更不要簡單地僅僅用一些事例去佐證原話題的正確性。注意:只要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相關,就都符合話題作文寫作的要求,不要錯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當做一成不變的命題。
Ⅸ 以道德為題層進式作文
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准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獨,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試金石。一個人在公共場合不做壞事比較容易,而在獨處時也能一樣不做違反道德准則的事,則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養。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一次,昌邑官員王密帶十金黃金,深夜去拜訪楊震,並說:「暮夜無人知。」楊震嚴詞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歸。這個歷史故事體現了「慎獨」的真實含義,為我們樹立了「慎獨」的典範。可以說,楊震的道德修養已經達到了「慎獨」的境界。 這則材料中所談的「慎獨」能引發你想些什麼?請以「慎獨」為話題,自定立意,自定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慎獨」的范圍之內。 【寫作指導】 慎獨是儒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其內容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 慎獨,其實就是「慎心」,要誠其意,在各種物慾的誘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財氣,總歸「吾心有主」,不為所動。
慎獨,其實就是「慎始」,做任何事從開頭就要十分謹慎,如果開始時就不謹慎,還怎麼能保證有好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