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
1. 什麼是依法治國論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
什麼是依法治國?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即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論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5540074.html?md=3
2. 簡述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根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明確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十八大報告吹響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軍號,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內在目標,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動力和根本保障。
二、圍繞法治建設的重點環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十分龐大和復雜的綜合性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整體規劃、突出重點、統一實施、狠抓落實
三、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推進依法治國的意識和能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關鍵在各級領導幹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這是黨的十八大根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對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3. 什麼是依法治國試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http://bk..com/view/50940.htm
4. 21題 試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
總結法治價值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以及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在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方略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5.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什麼重要意義
依法治國的六個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另外,依法治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製度化、法治化的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5)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
第一,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第二,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6. 簡述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有以下六條:
第一,依法治國是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專利於加強和改善黨屬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6)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7.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何重要意義
意義如下:
1、有利於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要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2、有利於積極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
3、有利於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確保政法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不斷提高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能力。
4、有利於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做好普法工作。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兩者不可分割。
5、只有堅持和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才能有效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事業。
(7)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通常指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指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社會主義法治是在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廢除舊的法制體系的基礎上建立的。
代表了社會主義國家全體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意志。它包括立法、執法、守法三個方面,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其基本原則主要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律由國家統一制定和實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框架下,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嚴格依法行使國家權力、進行國家管理的原則。包括立法、執法與守法三個方面。
8. 簡述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正是對這一關繫到社會主義制度生死存亡的問題作出了明確的回答。在我國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完備法律制度,也不是簡單地強化法律的作用,這是關繫到未來中國治國方略和國家發展模式的重大戰略選擇,是社會主義的制度創新。 (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變革 (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權力運作方式的重大變革 (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法律制度的創新 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長期封建傳統的大國,從人治轉變到法治是一個非常艱難復雜的過程。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提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模式,僅僅是走向法治的開端。中國走向法治的機遇和困難並存。回顧歷史,古代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完成了從習慣法向官僚法的轉變,形成了一整套實在的、公共的法律體系,人們甚至可以從古代中國精緻恢宏的法典中找到與歐洲封建社會後期法律極為相似的某些因素,但是,中國封建法律秩序的瓦解並沒有象後封建時代的歐洲社會那樣發展出現代的法治。實現法治,是近代以來多少仁人志士的夢想。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在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進程中,也為中國社會由人治走向法治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近代中國走向法治的第一次嘗試是以戊戌變法為開端的。整整一百年過去了,法治對中國人來說依然是一個沒有完成的課題。1949年以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在客觀上根本不具備建立法治的基礎和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由於在指導思想上對社會主義和法治的認識發生了偏差,以致於將法治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再一次失去了實行法治的機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走向法治的進程在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甚至被中斷的階段之後,又重新起步。為此,黨、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並不僅僅是一個對法治的價值認同問題,它作為社會主義的制度創新,涉及到黨的領導方式、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法律運作方式的重大變革。因此,我們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不僅要充分認識到選擇法治的重要意義,同時,還要認真分析我國實行法治的現實基礎和面臨的問題。
9.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黨和政府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我們要在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實踐中,全面落實好黨的十七大關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任務。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才能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第一,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到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不僅要重視解決思想觀念問題,最根本的是要從法治上體現以人為本,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利,從法治上體現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以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還要從法治上體現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責任,從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保障體系,建立完善的政府和領導幹部政績考評與責任體系。因此,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抓緊研究制定保證本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法律法規,沒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抓緊研究制定地方性規范性文件,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在可靠的法治基礎上。
第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保證。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我國的市場體制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市場經濟的誠信機制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秩序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需要進一步依法規范,市場意識、誠信意識需要法治的強化和塑造,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市場經濟環節需要法治規范和引導,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法制化建設需要抓緊推進,經濟違法犯罪需要依法打擊和治理。要逐步形成良好的市場經濟法律秩序,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更加註重依靠法治解決社會矛盾、協調社會利益關系,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依靠法治加強社會管理、打擊各種犯罪,保障社會安定有序;依靠法律武器嚴密防範和打擊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維護國家安全。
第四,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當前,我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法律法規日趨完備,人民民主權利的法治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民主法制建設與人民民主不斷擴大的客觀要求還不相適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還有待逐步實現,人民群眾的有序參與、有序表達還未形成相應完備的法律秩序,侵犯人民民主權利的問題還時有發生,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體制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只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第五,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法制建設的狀況和立法、執法水平,直接關系和體現黨的執政能力。依法治國,就是要從法律制度上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保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貫徹落實。黨能不能正確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黨越是重視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黨的執政能力就越能得到增強,黨的執政地位就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正如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依法治國不僅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也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