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規則與道德的作文
Ⅰ 關於遵守規則的作文
篇一:遵守規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生活中有很多規則,例如:考試不能交頭接耳;不能隨意拋灑垃圾;出行要遵守交通規則等等。有了規則,遵守規則,人們才能有和諧有序的生活,我也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有一次,媽媽開車送我去上書法課,剛走到高新路,就遇到交通堵塞,大家接連不斷地按著喇叭,就像音樂家在奏樂。交叉路口,去得過不去,來的過不來,儼然成了一個大的停車場。眼看著就要遲到了我心急如焚,我看著旁邊空無一人的自行車道。我急忙提醒媽媽走自行車道,但是媽媽告訴我,這樣做是違反交通規則的,也影響了騎自行車人的安全。在我們耐心的等待下,不一會擁堵的交通,得到了緩解。
現在每當在路上遇到堵車,我就會想起這件事情。在規則面前,我戰勝了自己。只要人人遵守規則,我們這個世界就越來越美好。
篇二:遵守規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人都應該遵守規矩,不管你是誰。
有一天,我迷迷糊糊睜開眼睛,忽然聽到爸爸焦急的喊聲:「快起床,七點半了!」我大吃一驚,迅速爬起來,衣服一套,褲子一穿,拿起毛巾往臉上一抹,就急匆匆的出門了。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趕到路口,卻又碰上了堵車,倒霉!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我再也忍不住了,三步並作兩步跑到路口,人行道對面耀眼的紅燈映入我眼簾。這時,如果闖紅燈過去,再小跑一會兒,是能趕上聽寫的;如果不呢?當然會遲到。這時,路上沒有一輛車,也沒有一個人,當然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可是,人在做,天在看。我的心裡有兩只小精靈在爭執。最終,我改變了。
等紅燈結束變成綠色,我飛速穿過人行道向學校跑去。剛快進校門時,只聽一陣尖厲的剎車聲,人們都停下來看,原來一個人被車撞了,我的頭上冒出一陣冷汗,如果我闖紅燈了的話,那麼被撞的人就是我了!
我趕到了學校,但結果是不可挽回的:我遲到了,而且被扣了兩分。但是,我心裡很坦然,因為,我遵守了規則,戰勝了自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人。
篇三:遵守規則
在我八歲那年,全家人一起回到老家。聽說家鄉有一口泉眼,泉水甘甜可口。到那裡的人都要親口嘗一嘗。
清晨,我們也全副武裝,提著桶出發了。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們到了那裡,遠遠就望見一條像「巨龍」 似的隊伍排到了門口。
爸爸見人太多,說我個子小,好進去。於是,這個「重任」就交到了我身上。我進去一看,哇!讓我大吃一驚,這里的泉水不愧著名,這么多人等待著。
我看著蚯蚓伴般蠕動的人群,想: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輪到我呀?我萌生了一個念頭:連忙向隊伍前面跑去,想站在第一個,早喝上甘甜可口的泉水。可是剛到一名少先隊員,應該遵守規則。
前面,後面的人用憤怒的眼神看著我,我的臉刷的一下紅了起來。心想:我身為我走到了後面,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終於等到我了兩腿都發麻了,喝到甘甜可口的泉水,我的心裡美滋滋的。當我把水提到爸爸跟前時,旁邊的叔叔阿姨都誇我是個遵守規則,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這讓我懂得了「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
Ⅱ 道德和規則為主題的議論文怎麼寫
當一切的規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時候,你離邪惡有多遠?」這是恐怖片《隱身人》海報上的一句話。一個透明的人面對那不透明的世界時,潛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慾望開始蘇醒,於是,就有了那個邪惡的隱身人以及這部驚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並不來自於片中的可怕情節,而是來自於我對自我的拷問,「當沒有任何規則制約時,你會做壞事嗎?」我的答案竟是:我會!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潛伏的慾念,也許外面每個人心底都靜置著邪惡,而禁錮邪惡的束縛一旦開啟,那麼就有了人類歷史上諸多暴行。
我認為,人類文明的根本象徵在於控制慾望,這也是人類擺脫野蠻的標志。起先對於慾念的壓制來源於道德,這是一種來自人類長久社會活動中積累的理念,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是我國古代儒學的中心之道,但古人雲:無德必之,唯德必危。這就是說,沒有強制的道德是蒼白無力的。從這一點上說,法家倡導的「以法治國」才是治理社會的方法,儒家所謂「以德治國」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
我們無法抑制慾念的衍生和流動,卻可以約束由慾念產生的行為,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規則。我們的邪念可能將某種道德顛覆了千次萬次,但帶有懲罰性的規則使得邪念無從迸發,並扶正著道德之樹,從而形成了法制社會。可謂「人性本惡,而人行總善。」
道德是規則的基礎構建,但違背道德卻未違背規則,納撒尼爾·霍桑筆下的威克菲爾德就是這樣的人物,也許是出自對流浪的熱望,他在某一天離家出走,卻只到離家僅有一個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並且一住便是二十年。這個離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讀者不禁會由此丈量他距社會倫理道德間的距離,他違背了道德,脫離了本位,但我們不能說他有任何越軌行徑,而老練的霍桑為我們解答了難題,他在最後寫道:「在看似傷亂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被規范地放在某一個位置,一旦脫離了這個位置,我們將被這個世界永遠地地遺棄。」這個威克菲爾德將被事實上也的確為這個世界所遺棄。在這里,威克菲爾德違背的是另一種規則,一種社會法則。
正如《麥田守望者》中斯賓塞先生對霍爾頓所說:「人生就是一場球賽,我們卻要遵守每一項這樣或那樣的規則。」是的,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
Ⅲ 關於道德規則正義的作文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去看不起待一把普通雨傘的,至於我,則是從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中,回看到那位有答著丁香花味的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很郁悶地走出時,雨傘,才有了人文上的意義。 雨傘自從有了這種人文上的意義,它就與情感有了關聯,乃至有了一種極深刻的內涵。所以,關於傘的另一個話題,也是極為人文的。愛我論壇女作家施寄青,曾用雨傘設譬,來議論現代人的外遇問題:「買一把傘,借一把傘,偷一把傘。」 這個比喻靈妙無比,也尖刻無比,透著一種不言而喻的睿智與狠勁。 買一把傘,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能隨便買一把傘,當然最是闊氣的事。但這也似乎只是「潘、驢、鄧、小、閑」如西門大官人之類的,才能享有的特權。 一般人對此只能「心嚮往之,實不能至」。不說別的,獨出心裁自收藏一把身價不菲的雨傘,單是財力這一關,就不好過。 至於借,在如今這個凡事都講契約的時代,無論你借多久,終究是要還的。在「借」的這種方式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你只能把當作是心靈上的約定,千萬別把它會意成三生石上前世註定的緣份
Ⅳ 關於守規則的高中作文800字
敬畏規則,否則規則就將把你拋棄——題記
規則無處不在,孟子曰:「不以規則,不能成方圓。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自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地,是規則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成以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規則,如作息制度、衛生要求、禮貌習慣等;社會生活中有社會生活的規則,如交通規則、公共秩序等;規則,雖然不起眼,但它卻無處不在,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他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工作人員給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世界地圖和其他一些書籍。接電話的同志回答:「我們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他便冒雨到圖書館借書。這位同志見眼前的正是周總理,心裡很懊悔,他便和藹地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生活中,我們贏遵守的規則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進了「規則」當中,不論是誰,規則就是規則,雷打不動,偉大的周總理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規則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發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發,但是時間寶貴的他卻沒有接受別的同志讓他先理發的請求,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排到最後一位同志的後面,耐心等候理發了。
正是有了像列寧這樣遵守規則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諧的畫面,有了和諧的人們、有了我們今天和諧、美好的社會。
一位父親帶著年幼的孩子去釣魚。河邊的告示牌上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父子倆從上午,釣了很長時間終於釣起來一條大魚。父子倆很高興。突然,他看了一眼手錶,嚴肅地對孩子說:「現在已經是四點十二分了,按規定我們只能釣到四點,因此我們必須把這條魚放回河裡去。雖然孩子很不情願,但父親最終毅然把魚放了回去。
規則本身無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們自覺遵守規則,才擁有和諧有序的美好景觀,才能顯示規則的好處與美麗。這位父親用行動向教育了孩子:每個人要遵守規則!
敬畏規則是一種態度;敬畏規則是一種方式,它使我們的生活和諧有序;使我們的世界和平美好;
Ⅳ 作文在規則面前,我堅守道德300字
給您參考下
聽到這個題目,你一定會以為我在自吹自擂。人生中誰有不犯這種錯誤呢?可是,我又要清楚地告訴你我確實遵守了規則,人人都要遵守,只有遵守規則才能算是一個堅持正義的人!堅持正義可不是好做的,遵守規則一天簡單容易,但遵守規則一世,那可不容易,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規則是要遵守的。這使人想到了一件非常難忘的事情。暑假的一天,我走在馬路邊,聽說有家電影院要演我一直夢想的電影,——上學路上,因為我常聽同學說很感人,看的人還流下了同情的眼淚, 我很想看一看。所以,我非常高興,回家後,我把這件高興的事興奮地告訴媽媽,想徵求媽媽那「寶貴」的意見。媽媽聽後,說「可以,去吧!」我聽後一蹦三尺,覺得世上沒比這更高興的,拿著嶄新的錢興高采烈地「飛」向電影院,到了電影院門口,我發現人很多很多,擠了一條長長的隊。像一長五顏六色的長龍,這可是天大的失望,再看看電影票只剩幾十張了!而排隊的人遠遠超過了票的數量!這下可糟了,快沒票了,一定買不到票,我垂頭喪氣,像沒了氣的氣球一下子泄了氣低了好幾厘米,這時,我突然聽到一個人正興奮地在叫我,我有氣無力地回過頭,一看,那不是我們鄰居家的小盼嗎?我問她干什麼?她說讓我站她前邊,我一看,她是第三個。我一下子高興地笑不攏嘴,還時不時地說:「真是我的好姐妹!」可是,我發現旁邊有一個非常醒目的牌子:「請按順序排隊」。我看了這些字,又看看胸前的紅領巾,我是少先隊員呀,少先隊員應該遵守規則,對!一定要遵守!想著想著,我跑到最後。可心中卻還抱著一種希望,能夠買到票,雖然我知道可能性不大,可是,沒想到過一會兒一位叔叔過來又進了一沓票,不一會兒,剛好,我買上了票,買上了「難求」的票,高高興興地看電影了。這件事,使我深刻地意識到規則的美麗,雖然在旁人看來規則有時吃了一點兒虧,但在我來看,我會驚奇地發現,規則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那是掏了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麻煩採納謝謝
Ⅵ 關於制度和道德800字作文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道德就是人們為人處事的行為准則。與此相反,西方國家卻用規則作為人們與人處世的行為准則。歷史的列車運轉到了今日,我認為,應讓道德與規則並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都是以道德著稱的文明國度。古時的「君子不乘人之危」「君子不奪他人之愛」和今天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都是很好的道德信條,正因如此,中國才被稱為禮儀之邦。西方文明雖不及中國文明博大精深,但其規則意識則為世人所褒揚。有些西方國家在建國之初,就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規定和許多法律規則,西方人也形成了濃厚的遵守法規的氛圍。一次,幾名中國學生到加拿大體驗生活。當他們同加拿大同學一起去餐廳吃飯時,中國學生看到學生打飯窗口前拍著長長的隊伍,而教師打飯窗口前卻空無一人。於是,他們很快跑到了教師打飯窗口前,早早的盛到了飯,而加拿大學生卻仍排著隊等待。有人問加拿大學生為什麼不到教室窗口盛飯,加拿大學生說是學校校規有規定,學生不能到教室窗口去打飯。在他們看來,規則就是用來遵守的,沒有規則就沒有道德。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藏書幾十萬,學校規定學生只能在圖書館里看書,不得外借,若違反規定,一律開除。一名學生曾偷偷把一本書偷偷帶出了圖書館。後來一場大火把圖書館的藏書都燒毀了,那名學生意識到他手中的書本是唯一的倖存品,於是他把它交給了學校。學校非常感謝他,接受了書本,卻把他開除了。因為他違反了校規。他們大規則看得高於一切,違反了校規就是失去了道德。由此看來,我們在保留傳統的中華文明的同時,還要接受西方文明的規則意識。其實,在現實社會中,道德與規則是緊密相聯的。如果說規則是人的骨骼,那麼道德就是血和肉,這二者合一才能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沒有規則的社會,將十分混亂;沒有道德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最起碼的信任,整個社會將失去安全感。道德與規則是密不可分的,有了道德,才會遵守規則;遵守了規則,才會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讓道德與規則並行吧!
Ⅶ 以「規則」(規則與...)為話題的作文
走出「規則」
幽谷,我的所愛。我最喜歡在無遊人的季節,獨自踏上這無人的小徑,不是欲扮陶淵明的隱士之風,也不為追求「踏雪尋梅」的浪漫抑或「獨釣寒江雪」的超脫,只因想走出那個由人類以自我為中心制定的規則,在自然之中得以陶冶,找回那迷失在都市混亂之中的真我。
靜靜的深潭,恰似一位身藏不露的隱士,倒映著夕陽一抹淡淡的余暉。坐在潭邊大石上,竟發現魚兒一群群聚攏過來,自在地向我擺尾致意。我驚異了,驀然想到釣魚池中的魚兒,它們不是生命,只是玩偶,它們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而潭中的游魚,平靜而無憂地生活,它們並非得到神靈的護佑,而只是生活在自然的最平常的規則中……痴痴想著,競至於傷感,看見水中映出我真情流露的面龐和雙眸,我知道此時的我可以盡情地渲泄。自然的規則中,萬物本是互相融合、互相感動的。我們可以感動周圍的人和事,而周圍的山川草木、蟲魚飛鳥亦可感動我們,而達到「獨愴然而涕下」的境界。而出了這幽谷,步人天天面對的社會,在人類的規則下,男人要觥籌交錯地寒暄,女人要極盡嫵媚地微笑,每個人活得刻板、生硬,原本因力圖完美而導致喪失本色的人類,再也無法感知自然的清純與生活的細膩甜美。
對著曠野,對著深潭,感受著自然的撫慰,回到這正常的規則中,我才覺得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清新而灑脫。對蒼天訴說我心中的壓抑,而蒼天卻給我一個會心的微笑並告訴我:「放下那些自私的規則,或許,你會發現自然的規則同樣適於你們人類。」是啊,人類從出生之日起便覺得自己是世界的寵兒,可以完全不守規則,任意改造社會。誠然,這種心理造就了一個所謂文明世界,然而隨著歷史腳步的移動,自我的固定做法漸成了人類自創的規則,這個規則有益於發展的內容固然不少,但自私的成分也漸漸築起了人類與自然的一道屏壁,阻斷了主宰世間的規律與我們規則的互通,於是這自創的規則逐漸淪為唯心和扭曲的規則,致使很多人迷失了本性。
或許,人們該反思一下了,或者像我一樣走出規則,走入自然的懷抱,理一理生活的得失,反省一下自己的自私與狹隘,找回那些原本也適合我們的自然規律。
走出幽谷,我奇怪地問住在這兒的老人,為什麼不圍起水潭收門票?老人安靜地說:「門票是人類的規則,而自然卻希望無私地敞開雙臂擁抱她的每個兒女,她不需要也不願意要門票。」
是的,自然母親廣博而寬容,她仍在苦苦守候,等待迷途的最聰明的孩子,走出自定的小規則,和諧而美好地譜寫真實的文明,滿載清新而灑脫的生活……
「規則」
如果沒有堤壩的圍堵,一瀉千里的黃河就會恣意妄為;如果沒有鐵軌的限制,雷霆萬鈞的火車就會車毀人亡;如果沒有規則的約束,紛繁復雜的世界就會雜亂無章。
加入WTO後,我國要和世界接軌,接什麼軌,就是接規則的軌。中國正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地適應世界這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的規則。可惜,國內許多企業屢屢觸犯國際規則,在摸著石頭過河時交了很多學費。
規則由來以久,在原始社會就出現了,但當時的社會結構簡單,生產原始,所以規則也很單一。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有了一定的規則,但那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當時是人治社會,皇帝的話就是規則,就是金口玉言。只有到現代社會,人們的交往日益復雜化,生產日益規模化,規則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復雜,嚴守規則是做人的基本要義,也是為人的底線。法制社會就是規則社會,對規則的謹守程度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中國從古至今就有嚴守規則的典範。曹操的坐騎錯踏麥田,割發代首,雖然有變通的嫌疑,但也成為民間的美談。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更是為了維持規則的權威。邱少雲在烈火中一動不動,英勇犧牲,更是用生命來為規則踐諾。雅典奧運會上,有部分運動員雖然覺得裁判的判決有失偏頗,但這是規則,他們只能無言地接受,表現了做人的豁達與樂觀。
而觸犯規則的教訓也是很深刻的,有些人以身試法,法就是規則,廈門遠華集團賴昌星之流違背海關規則大肆走私汽車、石油,給國家造成了數以億計的稅收損失。胡長清、成克傑之流視規則如無物,索賂愛賂,最後也自絕於規則。而文化大革命那場浩劫,更是摧毀了一切規則,導至祖國大地面目全非。
現在許多地方政令不通,下級政府把中央的規則玩弄於股掌之中,從而導致了一些群體性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地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亟需要加大力度清理整頓,在神州大地重樹規則的權威。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是規則使我們的生活美滿幸福,是規則使我們的經濟突飛猛進,是規則使我們的社會井然有序,我們一定要謹守規則,這樣才能實現我們社會的和諧穩定。
規則的美麗
那是一個傍晚,我們乘著一輛車,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往南端的菲律普島趕。菲律普島是澳洲著名的企鵝島,我們去那兒看企鵝歸巢的美景。
從車上的收音機里,我們知道,島上正在舉辦一場大規模的摩托車賽。司機和導游是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都顯得憂心忡忡。因為根據估計,在我們到達企鵝島之前約一個小時,這場大規模的摩托車賽就要結束。根據我們的經驗,到時候,觀眾散場,會有成千上萬輛的汽車往墨爾本方向開。因為這條路只有兩車道,我們都擔心會塞車,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鵝歸巢的時間只不過短短半小時,如果因塞車而耽誤了時間,我們就會留下永久的遺憾。
擔心的時刻終於來了。離企鵝島還有60多公里時,對面蜂擁而來大批的車流。其中有汽車,還有無數的摩托車。那可是一些特別愛炫耀自己車技的摩托車迷啊!他們戴著鋼盔,一副耀武揚威的樣子。
此時此刻,目力所及,從北往南開的車只有我們一輛,可是由南向北的卻何止千輛!我們都緊張地盯著所有從對面來的車輛。然而,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我們雙方的車子卻依然行駛得非常順暢。
我們終於開始注意到,對面駛來的所有車輛,沒有一輛越過中線!
這是一個左右極不「平衡」「對稱」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道路,一邊是密密麻麻的車子。
然而沒有一個「聰明人」試圖去破壞這樣的秩序,要知道這里是荒涼的澳洲最南端,沒有警察,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的一道白線,看起來毫無任何約束力的白線。這種「失衡」的圖景在視覺上似乎絲毫沒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卻漸漸地受到了一種感動,我多麼希望同樣的場景盡早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
夜幕降臨了,所有的車都打開了車燈,看著那來自對面一側的流動的燈光,我感覺到了一種無言的美。我必須說,那是我平生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景觀之一,它給我留下的印象,甚至要比後來我們如願看到的場景——暮色之中,可愛的、憨態可掬的小企鵝從海浪里浮現出來,然後搖搖擺擺地踏上沙灘,一路追逐著回到沙丘巢穴還要深刻。因為,我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了規則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Ⅷ 道德與規則作文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道德就是人們為人處事的行為准則,作文 讓道德與規則並行.與此相反,西方國家卻用規則作為人們與人處世的行為准則.歷史的列車運轉到了今日,我認為,應讓道德與規則並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都是以道德著稱的文明國度.古時的君子不乘人之危君子不奪他人之愛和今天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都是很好的道德信條,正因如此,中國才被稱為禮儀之邦.西方文明雖不及中國文明博大精深,但其規則意識則為世人所褒揚.有些西方國家在建國之初,就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規定和許多法律規則,西方人也形成了濃厚的遵守法規的氛圍.
一次,幾名中國學生到加拿大體驗生活.當他們同加拿大同學一起去餐廳吃飯時,中國學生看到學生打飯窗口前拍著長長的隊伍,而教師打飯窗口前卻空無一人,初中一年級作文《作文 讓道德與規則並行》.於是,他們很快跑到了教師打飯窗口前,早早的盛到了飯,而加拿大學生卻仍排著隊等待.有人問加拿大學生為什麼不到教室窗口盛飯,加拿大學生說是學校校規有規定,學生不能到教室窗口去打飯.在他們看來,規則就是用來遵守的,沒有規則就沒有道德.
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藏書幾十萬,學校規定學生只能在圖書館里看書,不得外借,若違反規定,一律開除.一名學生曾偷偷把一本書偷偷帶出了圖書館.後來一場大火把圖書館的藏書都燒毀了,那名學生意識到他手中的書本是唯一的倖存品,於是他把它交給了學校.學校非常感謝他,接受了書本,卻把他開除了.因為他違反了校規.他們大規則看得高於一切,違反了校規就是失去了道德.
由此看來,我們在保留傳統的中華文明的同時,還要接受西方文明的規則意識.其實,在現實社會中,道德與規則是緊密相聯的.如果說規則是人的骨骼,那麼道德就是血和肉,這二者合一才能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沒有規則的社會,將十分混亂;沒有道德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最起碼的信任,整個社會將失去安全感.道德與規則是密不可分的,有了道德,才會遵守規則;遵守了規則,才會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讓道德與規則並行吧!
Ⅸ 在規則面前我堅守道德400字作文
家有家規,校有校紀,國有國法,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守規則,任何人都不例外。而我回每當想到這里,我就會答記得一見我永遠都忘不了事。
在某一個星期天,我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又完成了父母給我的練習題,而且得了「檢察官」媽媽的通過,媽媽請我去吃德克士。而在這里,這件事發生了。到了德克士,找好位置之後,點完我最喜歡吃的東西以後,就在給阿姨付錢的時候,因為人多,阿姨多給我找了二十元。當時也沒有數,就走了。回到家時才發現,我心想:趕快給人還回去。但媽媽說:「不要去了,你看,天很黑了,何況離那很遠,再說你白拿錢有什麼壞處啊!可我還是自己走下來,騎著自行車去德克士那裡還錢。我錢還回後。阿姨誇我,媽媽誇我,連老爺爺家養的小狗見我就叫,並向我跑來。天晴了,鳥兒叫聲也更好聽。我整個人高興起來。
在規則面前,我堅持正義,堅持了做人的原則,判斷出了正確的道德問題,就像《釣魚的啟示》中的小詹姆斯一樣,可以驕傲的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