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講堂稅務

道德講堂稅務

發布時間: 2022-02-16 01:31:10

A. 黃山市國家稅務局的工作動態

黃山市國稅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國稅局龍岳輝局長黨課報告精神
歙縣國稅局、風景區國稅局通過召開座談會、局務會議,結合個人工作和學習實際,就修德、為官、養廉等方面講心得談不足,切實做到「清、勤、正、儉、公」;屯溪區國稅局以服務納稅人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明確崗位職責,清理不必要的辦稅環節,提高工作效能;黟縣國稅局在黨員中開展「四個一」活動,讀一本立德養廉的好書、學一個道德模範事跡,觀一次反腐倡廉教育片,寫一篇黨課學習心得;休寧縣國稅局邀請企業代表、地方部門領導、廉政監督員、政風行風評議員等,以座談會形式聽取和徵求各界意見和建議,解決作風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徽州區國稅局暢通內外部監督渠道,健全權力制約機制,確保「兩權」運行的全過程監督;黃山區國稅局通過道德講堂、讀文思廉、圖片展覽、廉政專欄等宣傳陣地,進一步增強廣大國稅幹部的反腐倡廉意識;祁門縣國稅局通過開展「崗位建新功、共園中國夢」主題演講比賽,展示出幹部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健康文明的職業道德風范。

B. 重慶市哪幾家醫院能治療脫發挺郁悶的!先謝謝大家啦

你好,目前植發機構有很多,如果你想要找一個植發的醫院,建議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選擇:
1、植發醫院的口碑如何
植發醫院的手術做的不好,自然會引起公憤,口碑不好。而好醫院往往也注重口碑,看中對患者的服務,所以選擇醫院首先要看口碑。
2、選擇植發技術很重要
植發技術是核心。植發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脫發問題,所以植發效果的好壞應該成為我們考察植發醫院的首要標准。植發後的密度好不好,術後生長是否自然等等都是作為評判植發效果好壞的因素,與植發技術息息相關。
3、植發醫生是關鍵
植發手術由醫生操作,沒有經驗的醫生無法熟練快速的完成手術,對毛發種植的密度、美感也不能准確把握,直接影響植發效果。所以在挑選植發醫院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C. 在一起又要相互檢點做人,又要分了在和,和了在分

中國古代以師帶徒的故事玉門地稅局開展的「以師帶徒」活動是貫徹落實「不斷深化隊伍建設第一責任」的具體措施,是不斷深化「以學習型機關建設為重點的地稅文化建設」的大膽探索,是對已建立的幹部教育培訓機制的有益補充和積極拓展。實踐證明,用「以師帶徒」方式拓展、培養、和造就青年人才的路子,是奠定人才基礎、形成好學氛圍的有益嘗試。一、開展「以師帶徒」活動的現實意義(一)局情決定急需培養年輕人才。玉門地稅局現有幹部職工69人,平均年齡41歲,其中41歲以上幹部37人,佔到53.6%;31-40歲的有23人,佔33.3%;30歲以下的幹部9人,佔13%。年齡結構表現為倒金字塔式,這種老、中、青年齡分布的不合理,體現出我局幹部隊伍逐漸趨向老齡化,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日益明顯。但在年輕幹部的培養方面有困難、亦有優勢,一是幹部思想引導方面壓力大;二是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壓力大;三是依法治稅、強化管理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壓力將會有增無減;四是中老年幹部經驗豐富,老驥伏櫪,優勢明顯。如何准確把握人才培養規律,又好又快、靈活貼切地把「傾情帶隊、嚴管善待」的要求融入「培養人才、成就幹部」的工作實踐是當務之急。(二)文化傳統促使幹部高度認同。凡學百藝,莫不有師。中國幾千年文明的傳承,有著自己特殊的延續方法,身懷技藝的招收學徒工,讓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這就是所謂的「以師帶徒」。「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等師道經典早已成為我們共同的價值認同。玉門因油而興,深厚的工業文化積淀也使油城人對「師徒」關系有著深切理解。稅務部門具有業務專業性強、幹部流動慢等行業特點,「」一度成為每位新進人員敬仰、尊崇和感恩的對象,師徒之間工作中建立的那種真摯情感,成為每名新稅干成長成才的寶貴財富。師徒相承、技藝永傳,是中華文明質朴的形式和美德。(三)先進理念及經驗供學習借鑒。在當今社會,「以師帶徒」已經有了更廣泛的應用。瑞士以精工業享譽全球,各行各業都有專業培訓學徒工,而人才培養主要得益於瑞士傳承至今的「以師帶徒」。某培訓機構,在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最受歡迎的培訓方法是「領導者指導學習法」(以師帶徒),第二和第三位的則分別是「行動學習法」和「管理者訓練法」。「以師帶徒」活動目的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只要方向把握好,就會取得明顯效果,不僅對師徒雙方產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還影響和帶動了周圍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二、「以師帶徒」活動的實踐近年來,玉門地稅局在「三個第一」總體思路指導下,緊緊圍繞「建五型班子、帶五型隊伍」的要求,以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為目標,以積極探索幹部培訓新方式為重點,遵循幹部成長規律和教育培訓規律,不斷拓寬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開展了以「傳幫帶、促提升」為內容的「以師帶徒」活動,在傳統的「以師帶徒」模式中注入新理念、新內容,旨在發現青年人才、鍛煉青年人才、培養青年人才、造就青年人才,以求不斷提高年輕稅務幹部業務素質和「實戰能力」,為玉門地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持。(一)真心誠意結對子。按照「以老帶新,以熟帶生」的原則,挑選作風扎實、品行端正、責任心強、業務精湛、經驗豐富、文字功底深的業務骨幹作為,通過自主自願、雙向選擇的方式,共結成了12對師徒對子或工作搭檔,實行一帶一、一幫一的「帶、管、教」負責制,由從思想品德、言行舉止、稅收業務、文字材料、成長成才等方面對徒弟加以培養,使其盡快成長和成才,為年輕幹部創造一個可以深入學習、接受熏陶和快速成長的環境。圍繞「培育人、熏陶人、鍛煉人、提高人、造就人」目標,大力開展文化育人工作,組織「我與地稅20年」徵文活動,將「厚德尚法、清廉為本、求實創新、紮根玉門、興稅報國」為核心的玉門地稅精神薪火相傳下去,發揮地稅文化軟實力,搭建起「新老」兩代地稅人之間的橋梁,凝心聚力,堅定年輕幹部奉獻地稅的信心,不斷積累幹事創業正能量。藉助道德講堂平台,正式了「拜師收徒儀式」,明確師徒關系,使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更好地傳道授業,使徒弟有歸屬感和使命感,充分做到尊師好學,在全局營造了濃厚的「傳幫帶、促提升」氛圍。(二)躬身實踐促提升。關心年輕幹部成長,讓成為徒弟的「貼心人」,隨時掌握徒弟的思想和工作動態,密切關注他們的實際需求,建立和暢通「師徒」結對的談話提醒、談心交流、情況反饋等機制,經常性開展師徒談心交流、溝通思想活動,有的放矢化解他們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困惑和壓力。我局精心搭建平台,成立了悅讀社、籃球隊、乒乓球隊、書畫攝影組和志願者服務隊,創辦了《悅讀》,種植了「地稅志願者林」,組織開展了「中國夢 稅務情」文藝匯演、「五四」青年節「青春獻玉門 實現中國夢」演講比賽、「慶八一憶傳統好作風永傳承」晚會、「好書推薦」等活動,極大豐富了年輕幹部的業余文化生活,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為有效解決年輕幹部存在的「不想學」、「沒空學」、「不真學」的問題,充分發揮工作經驗豐富、業務嫻熟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小課堂」手把手教,毫不保留地為徒弟指導工作、解答業務問題、交流研討疑難問題,並全程跟蹤帶管教,使年輕幹部較快地提高實際工作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通過寫作交流,由指導徒弟,聯名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調研文章,彌補徒弟文字功底不深的短板,促使年輕幹部成長為能說會寫、能言善辯的青年才幹;通過換崗體驗、學干互動,給年輕幹部壓擔子、交任務,提升年輕幹部處理日常業務工作、能勝任擔當多個工作崗位的能力;通過完善徵收一線「一學一訓一換一考」機制,即每天學懂一個稅收政策難點、每周培訓熟悉一項業務辦理流程、每月進行一次崗位輪換練習、每季度開展一次徵收工作綜合業務鞏固考試,切實提高以師帶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使徵收一線幹部的業務技能和納稅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與此同時,堅持重善待而不忽視嚴管,率先垂範,帶頭盡職履責、帶頭遵章守紀、帶頭勤學善思、帶頭轉變作風,及時解決年輕幹部在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組織紀律等方面不良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扎扎實實地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三)規范制度結碩果。建立和完善「以師帶徒」制度,明確規范師徒責任,制訂中「傳幫帶」計劃,完善「以師帶徒」管理檔案,記錄活動進展情況,對培養對象、結對方式、學習內容、培養方式、「出師標准」等實行跟蹤問效,確保「以師帶徒」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注重發現、培育、推薦活動中成長起來的年輕幹部,努力做到新鮮血液及時輸送,後續人才不斷培養,成熟人才壓擔挑梁。及時總結和推廣在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定期召開師徒結對座談會,師徒暢談參加活動的收獲和體會,加深師徒間的情誼,努力營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互幫互學」新局面。自「以師帶徒」活動開展以來,不斷涌現出一批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高的年輕幹部,他們當中有1人進入了國家稅務總局專業人才庫,1人通過注冊稅務師考試,2人通過公開選拔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1人進入酒泉地稅稅收政策專家團隊,2人被授予級「辦稅服務明星」榮譽稱,有4人通過層層選拔參加全省地稅系統業務標兵考試。「以師帶徒」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豐富了學習型幹部培養、學習型機關建設、學習型機關文化培育的內容,為玉門地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強了玉門地稅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在全局掀起了「自主學習、自我加壓、實干奉獻、爭創一流」的良好風氣,全局幹部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極大地提高了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三、深入開展「以師帶徒」活動的建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為進一步鞏固提升「以師帶徒」活動成效,不斷豐富活動內涵,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提出以下措施建議:(一)提升站位,從文化育人高度謀劃定位。帶徒弟的過程,不僅是一種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更是一種文化濡染、浸潤的過程,是一種對人文關懷、職業精神的追求和傳承。因此,一要把「以師帶徒」活動與學習型幹部的培養、學習型機關的建設、學習型機關文化的構建緊密結合起來,將其作為特色載體堅持抓下去;二要把「以師帶徒」活動放在地稅文化建設的整體框架內思考謀劃,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引導道德責任意識,強調尊師尚學,加強律已修身,營造良好人文環境,努力提升幹部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三要把「以師帶徒」活動作為人才興稅工程的有效補充,充分藉助文化內化於心的功效,培育人、熏陶人、鍛煉人、提高人、造就人。(二)豐富內涵,從求實創新角度深入推進。傳承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傳承的動力。實踐證明,「以師帶徒」活動不僅要繼續堅持「傳承務實本色,歷練實踐能力」、「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等理念及做法,還要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完善。在營造氛圍上,要大力弘揚「傳幫帶」優良傳統,讓老師更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更好地傳道授業;讓學生更有歸屬感和使命感,做到尊師好學。在教學任務上,老師既要對學生傳授「通識」,又要傳授「絕招」;既要教業務,又要教做人;既要「授之以魚」,又要「授之以漁」。在培養方式上,要以「師徒互動」為主線,遵循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原則,雙方共同制定學習計劃,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幹部個性化學習需要提供幫助。(三)完善制度,從自我提高深度主動作為。要從制度建設層面入手,總結提煉好的做法,把握推進既定方案,實現「以師帶徒」的制度化、常態化,最終要通過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行為,構建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和制度機制,進而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達到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境界。具體來說,要不斷總結「以師帶徒」實踐中好的經驗做法,對培養對象、結對方式、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出師標准」等進行制度規范;實行跟蹤問效機制,完善「以師帶徒」管理檔案,全程記錄進展情況,分階段開展考核評優和業務競賽;建立師資人才庫,設定師資標准,制定師資選拔辦法,更好地發揮「薪火相傳」的作用,不斷激發幹部自覺學習、修身自律、奉獻進取的內動力,為地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D. 稅務總局1十6制度內容

摘要 親您好,一、堅持「質量第一」,把好黨員「入口」純潔性教育。

E. 中國古代以師帶徒的故事

中國古代以師帶徒的故事

玉門市地稅局開展的「以師帶徒」活動是貫徹落實「不斷深化隊伍建設第一責任」的具體措施,是不斷深化「以學習型機關建設為重點的地稅文化建設」的大膽探索,是對已建立的幹部教育培訓機制的有益補充和積極拓展。實踐證明,用「以師帶徒」方式拓展、培養、開發和造就青年人才的路子,是奠定人才基礎、形成好學氛圍的有益嘗試。

一、開展「以師帶徒」活動的現實意義

(一)局情決定急需培養年輕人才。玉門市地稅局現有幹部職工69人,平均年齡41歲,其中41歲以上幹部37人,佔到53.6%;31-40歲的有23人,佔33.3%;30歲以下的幹部9人,佔13%。年齡結構表現為倒金字塔式,這種老、中、青年齡分布的不合理,體現出我局幹部隊伍逐漸趨向老齡化,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日益明顯。但在年輕幹部的培養方面有困難、亦有優勢,一是幹部思想引導方面壓力大;二是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壓力大;三是依法治稅、強化管理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壓力將會有增無減;四是中老年幹部經驗豐富,老驥伏櫪,優勢明顯。如何准確把握人才培養規律,又好又快、靈活貼切地把「傾情帶隊、嚴管善待」的要求融入「培養人才、成就幹部」的工作實踐是當務之急。

(二)文化傳統促使幹部高度認同。凡學百藝,莫不有師。中國幾千年文明的傳承,有著自己特殊的延續方法,身懷技藝的師傅招收學徒工,讓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這就是所謂的「以師帶徒」。「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等師道經典早已成為我們共同的價值認同。玉門因油而興,深厚的工業文化積淀也使油城人對「師徒」關系有著深切理解。稅務部門具有業務專業性強、幹部流動慢等行業特點,「師傅」一度成為每位新進人員敬仰、尊崇和感恩的對象,師徒之間工作中建立的那種真摯情感,成為每名新稅干成長成才的寶貴財富。師徒相承、技藝永傳,是中華文明質朴的形式和美德。

(三)先進理念及經驗供學習借鑒。在當今社會,「以師帶徒」已經有了更廣泛的應用。瑞士以精工製造業享譽全球,各行各業都有專業師傅培訓學徒工,而人才培養主要得益於瑞士傳承至今的「以師帶徒」。某培訓機構分析,在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最受歡迎的培訓方法是「領導者指導學習法」(以師帶徒),第二和第三位的則分別是「行動學習法」和「管理者訓練法」。「以師帶徒」活動目的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只要方向把握好,就會取得明顯效果,不僅對師徒雙方產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還影響和帶動了周圍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以師帶徒」活動的實踐

近年來,玉門市地稅局在「三個第一」總體思路指導下,緊緊圍繞「建五型班子、帶五型隊伍」的要求,以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為目標,以積極探索幹部培訓新方式為重點,遵循幹部成長規律和教育培訓規律,不斷拓寬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開展了以「傳幫帶、促提升」為內容的「以師帶徒」活動,在傳統的「以師帶徒」模式中注入新理念、新內容,旨在發現青年人才、鍛煉青年人才、培養青年人才、造就青年人才,以求不斷提高年輕稅務幹部業務素質和「實戰能力」,為玉門地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持。

(一)真心誠意結對子。按照「以老帶新,以熟帶生」的原則,挑選作風扎實、品行端正、責任心強、業務精湛、經驗豐富、文字功底深的業務骨幹作為師傅,通過自主自願、雙向選擇的方式,共結成了12對師徒對子或工作搭檔,實行一帶一、一幫一的「帶、管、教」負責制,由師傅從思想品德、言行舉止、稅收業務、文字材料、成長成才等方面對徒弟加以培養,使其盡快成長和成才,為年輕幹部創造一個可以深入學習、接受熏陶和快速成長的環境。圍繞「培育人、熏陶人、鍛煉人、提高人、造就人」目標,大力開展文化育人工作,組織「我與地稅20年」徵文活動,將「厚德尚法、清廉為本、求實創新、紮根玉門、興稅報國」為核心的玉門地稅精神薪火相傳下去,發揮地稅文化軟實力,搭建起「新老」兩代地稅人之間的橋梁,凝心聚力,堅定年輕幹部奉獻地稅的信心,不斷積累幹事創業正能量。藉助道德講堂平台,正式舉行了「拜師收徒儀式」,明確師徒關系,使師傅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更好地傳道授業,使徒弟有歸屬感和使命感,充分做到尊師好學,在全局營造了濃厚的「傳幫帶、促提升」氛圍。

(二)躬身實踐促提升。關心年輕幹部成長,讓師傅成為徒弟的「貼心人」,隨時掌握徒弟的思想和工作動態,密切關注他們的實際需求,建立和暢通「師徒」結對聯系的談話提醒、談心交流、情況反饋等機制,經常性開展師徒談心交流、溝通思想活動,有的放矢化解他們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困惑和壓力。我局精心搭建平台,成立了悅讀社、籃球隊、乒乓球隊、書畫攝影組和志願者服務隊,創辦了《悅讀》雜志,種植了「地稅志願者林」,組織開展了「中國夢
稅務情」文藝匯演、「五四」青年節「青春獻玉門
實現中國夢」演講比賽、「慶八一憶傳統好作風永傳承」晚會、「好書推薦」等活動,極大豐富了年輕幹部的業余文化生活,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為有效解決年輕幹部存在的「不想學」、「沒空學」、「不真學」的問題,充分發揮師傅工作經驗豐富、業務嫻熟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小課堂」手把手教,毫不保留地為徒弟指導工作、解答業務問題、交流研討疑難問題,並全程跟蹤帶管教,使年輕幹部較快地提高實際工作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通過寫作交流,由師傅指導徒弟,聯名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調研文章,彌補徒弟文字功底不深的短板,促使年輕幹部成長為能說會寫、能言善辯的青年才幹;通過換崗體驗、學干互動,給年輕幹部壓擔子、交任務,提升年輕幹部獨立處理日常業務工作、能勝任擔當多個工作崗位的能力;通過完善徵收一線「一學一訓一換一考」機制,即每天學懂一個稅收政策難點、每周培訓熟悉一項業務辦理流程、每月進行一次崗位輪換練習、每季度開展一次徵收工作綜合業務鞏固考試,切實提高以師帶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使徵收一線幹部的業務技能和納稅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與此同時,堅持重善待而不忽視嚴管,師傅率先垂範,帶頭盡職履責、帶頭遵章守紀、帶頭勤學善思、帶頭轉變作風,及時解決年輕幹部在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組織紀律等方面不良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扎扎實實地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

(三)規范制度結碩果。建立和完善「以師帶徒」制度,明確規范師徒責任,制訂中長期「傳幫帶」計劃,完善「以師帶徒」管理檔案,記錄活動進展情況,對培養對象、結對方式、學習內容、培養方式、「出師標准」等實行跟蹤問效,確保「以師帶徒」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注重發現、培育、推薦活動中成長起來的年輕幹部,努力做到新鮮血液及時輸送,後續人才不斷培養,成熟人才壓擔挑梁。及時總結和推廣在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定期召開師徒結對座談會,師徒暢談參加活動的收獲和體會,加深師徒間的情誼,努力營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互幫互學」新局面。自「以師帶徒」活動開展以來,不斷涌現出一批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高的年輕幹部,他們當中有1人進入了國家稅務總局專業人才庫,1人通過注冊稅務師考試,2人通過公開選拔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1人進入酒泉地稅稅收政策咨詢專家團隊,2人被授予市級「辦稅服務明星」榮譽稱號,有4人通過層層選拔參加全省地稅系統業務標兵考試。「以師帶徒」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豐富了學習型幹部培養、學習型機關建設、學習型機關文化培育的內容,為玉門地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強了玉門地稅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在全局掀起了「自主學習、自我加壓、實干奉獻、爭創一流」的良好風氣,全局幹部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極大地提高了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

三、深入開展「以師帶徒」活動的建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為進一步鞏固提升「以師帶徒」活動成效,不斷豐富活動內涵,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提出以下措施建議:

(一)提升站位,從文化育人高度謀劃定位。師傅帶徒弟的過程,不僅是一種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更是一種文化濡染、浸潤的過程,是一種對人文關懷、職業精神的追求和傳承。因此,一要把「以師帶徒」活動與學習型幹部的培養、學習型機關的建設、學習型機關文化的構建緊密結合起來,將其作為特色載體堅持抓下去;二要把「以師帶徒」活動放在地稅文化建設的整體框架內思考謀劃,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引導道德責任意識,強調尊師尚學,加強律已修身,營造良好人文環境,努力提升幹部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三要把「以師帶徒」活動作為人才興稅工程的有效補充,充分藉助文化內化於心的功效,培育人、熏陶人、鍛煉人、提高人、造就人。

(二)豐富內涵,從求實創新角度深入推進。傳承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傳承的動力。實踐證明,「以師帶徒」活動不僅要繼續堅持「傳承務實本色,歷練實踐能力」、「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等理念及做法,還要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完善。在營造氛圍上,要大力弘揚「傳幫帶」優良傳統,讓老師更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更好地傳道授業;讓學生更有歸屬感和使命感,做到尊師好學。在教學任務上,老師既要對學生傳授「通識」,又要傳授「絕招」;既要教業務,又要教做人;既要「授之以魚」,又要「授之以漁」。在培養方式上,要以「師徒互動」為主線,遵循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原則,雙方共同制定學習計劃,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幹部個性化學習需要提供幫助。

(三)完善制度,從自我提高深度主動作為。要從制度建設層面入手,總結提煉好的做法,把握推進既定方案,實現「以師帶徒」的制度化、常態化,最終要通過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行為,構建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和制度機制,進而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達到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境界。具體來說,要不斷總結「以師帶徒」實踐中好的經驗做法,對培養對象、結對方式、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出師標准」等進行制度規范;實行跟蹤問效機制,完善「以師帶徒」管理檔案,全程記錄進展情況,分階段開展考核評優和業務競賽;建立師資人才庫,設定師資標准,制定師資選拔辦法,更好地發揮「薪火相傳」的作用,不斷激發幹部自覺學習、修身自律、奉獻進取的內動力,為地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F. 稅務兩學一做道德講堂感言

結合自身崗位工作職責,講出了作為人社部門黨員幹部職工如何將「兩學一做」精神踐行到日常工作中,與人社服務精神結合在一起,在本職崗位上做出的卓越成績

熱點內容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