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建設綜述
Ⅰ 從1949到1954年間;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哪兩項主要成就
《共同綱領》的頒布和54年憲法的制訂
Ⅱ 中國法治建設的意義
就拿現在的腐敗來說,官員手中握有的權利太大,就很容易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光靠道德去約束是不實際的。嚴格的法律是保證社會和諧的最後底線,因此這個底線必須加強。
Ⅲ 中國的法治發展的歷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該綱領提出:「廢除國民黨反動政府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護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國民黨舊法統的滅亡。國民黨舊法統的廢除,宣告了國民政府政權的徹底終結,為新中國的法治建設排除了障礙、奠定了基礎。 為了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法治,我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規。
1954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54年憲法》誕生,奠定了新中國立國、治國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礎,也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新中國的法治發展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也歷經曲折。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確立法律的地位和權威。1982年憲法作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法律的地位和權威通過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確認與保障,並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指導下,我國現行基本法律相繼出台。同時,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還制定頒布了涉外經濟法律法規。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正式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報告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又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經濟、行政、社會領域的法律法規相繼制定。這一時期,我國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條,行政法規353條,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個法律部門已經齊全,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從此,我國法治建設進入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為主要內容、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奮斗目標的新的發展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把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篇章。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所取得的一項極其重大的成就。一個以憲法為統帥和根本依據,部門齊全、數量適度、體例科學、質量較高、內在統一、外在協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與此同時,我國公民法律素質明顯提高。
由上可知,我國法治建設在新中國成立以來走過了輝煌歷程,取得了偉大成就。但同時毋庸諱言的是,我國法治建設也歷經曲折和磨難,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環節也的確程度不同地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我國法治建設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奮斗目標的指引下,不斷把我國法治建設勝利地推向前進。
Ⅳ 中國的法治建設的重要
重大意義抄: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內和改善黨的領導;容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Ⅳ 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哪些進步
中國抄法治建設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人人享有平等權利,人人都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活動,做事不超越法律底線,為了國家安全,制定了《反分裂法》,為了環境保護,制定了《環境保護法》,為了國家的利益,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制定和修改了一百多部法律,這些法律對於建設祖國,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保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向小康社會邁進。
Ⅵ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
是這個嗎?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的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的「反右傾」斗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
1977年 恢復高考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1983年 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52年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3年2月,非典爆發;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8年1月,中國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冰雪災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
Ⅶ 中國法治建設如何做到四個基本格局
法制建設的基本格局是,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法制監督貫穿這四個環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建成,只是有待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還未建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