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政府基本內涵

法治政府基本內涵

發布時間: 2020-12-21 00:01:09

『壹』 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1、法律必須公開,為公眾知曉;
2、法律必須是普遍的,法律不能回是針對一些人特別制定,必須答是對所有的人同等適用;
3、法律必須是可預期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依據事先公開的、制度化的程序規則,法律不能溯及既往;
4、法律必須是明確的,必須能為公眾所認知和理解,不能模糊不清;
5、法律必須沒有內在矛盾,不僅同一法律內部不能自相矛盾,不同法律之間也不能互相矛盾;
6、法律必須合乎情理,切實可行,不能要求公民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貳』 法治政府的內涵及其制度基礎有哪些

答:要建設法治政府,首先必須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簡單的說,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政府的運行和政府的行為都受法律規范和制約。關於法治,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就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則還是形成了共識。這些原則包括:(1)法律必須公開,為公眾知曉。(2)法律必須是普遍的,法律不能是針對一些人特別制定,必須是對所有的人同等適用。(3)法律必須是可預期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依據事先公開的、制度化的程序規則,法律不能溯及既往。(4)法律必須是明確的,必須能為公眾所認知和理解,不能模糊不清。(5)法律必須沒有內在矛盾,不僅同一法律內部不能自相矛盾,不同法律之間也不能互相矛盾。(6)法律必須合乎情理,切實可行,不能要求公民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7)法律應當保持相對的穩定,規則變更過快,公民便難以學習和遵守。(8)政府的權威置於法律之下。(9)尊重並維護司法權威。司法沒有權威,法律便沒有權威。(10)司法公正,這種公正不僅要求法律適用上的公平,還要求擁有司法資源的公平。

法治作為一個與人治相對應的概念,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通過法律遏制政府權力,政府必須受到法律的控制。這也就是法治政府與非法治政府的根本分野。非法治政府只要求人們守法,而自己不用守法;法治政府則不僅要求人們守法,更要求自己帶頭守法。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把自身的權力自覺地限制在法律的范圍內,以防止權力被濫用。

『叄』 現代化(亦作近代化)指的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其基本內涵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經濟商

(1)17世紀末,英國取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確立並完善了君主立憲制度,政治近代化的完成為經濟近代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18世紀中期,英國率先開始工業革命,經濟近代化的起步使英國逐步成為「世界工廠」,自由主義思潮極大地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基礎。
(2)目的: 「求知識於世界」或向西方學習。
成員:以本國人為團長,主要成員為明治政府要員特別是負責經濟的官員。
晚清政府重視不夠,被動依賴西方列強,消極應付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近代化步伐緩慢而膚淺;日本明治政府高度重視,主動依靠自身力量,積極順應近代化要求,近代化步伐快速而深刻。
(3)由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運漸過渡到計劃和市場相結合並最終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由引進外資和技術到加快產業更新換代,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肆』 十,法治政府的內涵包括什麼內容

十、法治政府的內涵包括什麼內容?

答:要建設法治政府,首先必須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簡單的說,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政府的運行和政府的行為都受法律規范和制約。關於法治,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就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則還是形成了共識。這些原則包括:(1)法律必須公開,為公眾知曉。(2)法律必須是普遍的,法律不能是針對一些人特別制定,必須是對所有的人同等適用。(3)法律必須是可預期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依據事先公開的、制度化的程序規則,法律不能溯及既往。(4)法律必須是明確的,必須能為公眾所認知和理解,不能模糊不清。(5)法律必須沒有內在矛盾,不僅同一法律內部不能自相矛盾,不同法律之間也不能互相矛盾。(6)法律必須合乎情理,切實可行,不能要求公民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7)法律應當保持相對的穩定,規則變更過快,公民便難以學習和遵守。(8)政府的權威置於法律之下。(9)尊重並維護司法權威。司法沒有權威,法律便沒有權威。(10)司法公正,這種公正不僅要求法律適用上的公平,還要求擁有司法資源的公平。

法治作為一個與人治相對應的概念,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通過法律遏制政府權力,政府必須受到法律的控制。這也就是法治政府與非法治政府的根本分野。非法治政府只要求人們守法,而自己不用守法;法治政府則不僅要求人們守法,更要求自己帶頭守法。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把自身的權力自覺地限制在法律的范圍內,以防止權力被濫用。

『伍』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政府應如何提升自身的法治品質和內涵

政府一切權力皆由憲法和法律授予,要嚴格依憲行政,依法行政
行政要做到程序正當、合法,
審慎用權,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
不斷提升行政隊伍的素質,要不斷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打造法治政府有威信的政府

『陸』 法治政府應當具有哪些基本內涵

關於法治政府的內涵,學界的觀點不盡相同。大體來說,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政府由法律產生,政府堅持依法管理、對法律負責。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前提。

第二,各級政府都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程序選舉產生,一切權力都由人民通過法律授予。建設法治政府的過程應成為體現人民意願的過程。

第三,政府的權力是有邊界的,即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活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特徵更加明顯。比如,政府應主要負責制定宏觀經濟政策,而不能過多干預微觀經濟運行;有些事情應交給市場解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第四,法治政府是誠信政府。誠信是政府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礎。政府有義務為大眾提供全面、真實、准確的信息,保證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和穩定性,同時增加透明度,推行政務公開。

(6)法治政府基本內涵擴展閱讀

法治政府建設的前提:

敬畏是法治政府建設的前提,「以對法律敬畏、對人民敬重、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政府,去造福全體人民,建設強盛國家。」這是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的開場白。

在談到建設法治政府時,李克強又強調「要把法律放在神聖的位置,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許可權,我們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

敬畏法律,要求政府行政權的行使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權利與義務統一、職權與職責統一,是政府依法行政中權責一致的基本原則。敬畏法律,要求政府官員必須強化依法行政的意識。政府官員帶頭敬畏法律,這是起碼的執政素養。

『柒』 什麼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致力於全面深化改革而提出的總目標之一,是立足於中國實踐與國情而提出的自身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

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


(7)法治政府基本內涵擴展閱讀: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在明確的國家治理思想指導下,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面臨著增強國家統一性、推進國家均等化、提高國家創新性、促進國家法治化和基層社會自治等多項重點任務。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國家治理實踐,集中體現為整合條塊、化解失衡、供給動力、克服阻力、提高活力和參與全球治理的過程。

一是加強國家整合。

強有力的國家整合能力,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國家整合,既包括實現、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包括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交通體系、統一的市場體系、統一的司法制度,形成一整套標准統一的規則體系和治理體系。實現這些領域的有效整合,需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建設一支穩定的軍事力量,凝聚社會共識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增強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

二是促進均衡發展。

從社會層面而言,國家治理的目標就是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社會成員提供均衡普惠的社會服務和良好秩序。十八大以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則和國家治理的重要原則。在國家治理的制度和能力建設過程中,我國將進一步引導和協調更多的資源、人才、資金、管理、技術等要素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中去,努力縮小不同群體間的實質性差距,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三是推動法治建設。

法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和現代國家的主要標志,體現為現代國家治理的一整套規則體系和有效治理能力,具有運行成本低、實施效果好的特點。通過不斷完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現代法治體系,建立健全統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有力提升社會整體法治意識,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進程。

四是釋放社會活力。

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顯著標志。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其本質在於政府向社會放權,釋放社會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活力。在社會基層,網路化的社會治理模式不斷涌現,社會企業、非營利性組織成為參與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力量,社工、社區、社會聯動格局正在形成。

五是創造多種民主形式。

十八大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得以完善發展,權力監督與制約實效明顯增強,地方被賦予更多的立法許可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制度平台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在加強政治協商、民主監督方面進一步完善制度規定,提高各個界別參政議政的能力和實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維護團結進步、促進共同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是廣泛參與全球治理。

習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使世界成為一個日益緊密聯系的整體,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國家治理的持續有效,為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更加雄厚的基礎;而參與全球治理所帶來的紅利,成為中國國家治理不斷改善的動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捌』 法治中國的內涵與總體布局

內涵 「法治中國」的內涵
目前對「法治中國」的內涵主要有五種不同層面和角度的闡釋與解讀:一是從國家法治、地方法治、行業法治三大重點板塊的層面和角度;二是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治四環節的層面和角度;三是從健全民主、完善法制、制約權力、尊重人權、保障公正的法治五要素的層面和角度;四是從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層面和角度;五是從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統一的層面和角度,等等。應該說這五種觀點各有各的理論優勢,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含義:
1.法治國家。即與「警察國家」相對稱,要求國家權力必須法治化。其主要標志,一是人權保障,尊重人的自由和平等權利,並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保障;二是良法之治,即「已經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三是人民主權,依憲確立分權與制約的國家權力關系,依法執政;四是民權保證,切實保護公民的各項權益,維護國家穩定和社會和諧;五是司法公正,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
依法執政是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要推進執政黨依法執政,就必須建立和完善保障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依法明確黨與人民代表機關、政府、司法機關的關系;確保黨的決策、執政行為公開透明;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依法追究黨內腐敗和濫用權力行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2.法治政府。即政府依法行政,將決策、執行及監督過程都納入法制化軌道。其基本特徵,一是有限政府,政府權力是受到法律嚴格限制的,其邊界是確定、明晰的;二是責任政府,政府權力與責任是統一的,政府違反法律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三是誠信政府,政府必須履行其對公眾承諾的責任,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四是服務政府,政府「以人為本」,明確並履行好其服務的職責;五是陽光政府,全面、准確、及時公開政府信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並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行政是法治中國的重點環節。要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就必須控制政府權力的范圍和邊界,健全行政權力行使的組織、程序、法制監督和問責機制;加強人大對政府的監督,以及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司法審查;推進政府廉政、勤政建設。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公民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真正實現,逐步擴大票決民主並發展協商民主。
3.法治社會。即相對於國家和政府,政黨和其他社會共同體(甚至包括市場經濟組織)行使社會公權力的法治化。其基本要求,一是法律信仰,社會公眾對法律均有一種心悅誠服的認同感和依歸感;二是守法自覺,社會成員自覺履行法定權利和義務;三是社會自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自我管理自治體的公共事務;四是社會監督,公民、社團、輿論自下而上地維護法律秩序、捍衛民主法治權威;五是社會安定,社會呈現運轉有序、解紛機制健全、人民安居樂業的狀態。
法治社會是法治中國的基礎工程。要實現法治社會,就必須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要依法推進國家公權力向社會轉移,做到不越俎代庖、不幹預、不包攬取代;要制定社團法,依法保護和規范社會組織、團體,確保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培植和發展更多的社會組織、團體,形成大社會、小政府的機制;要建立健全激勵和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體制、機制,依法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總體布局:建設法治中國的總布局簡單地說就是「兩個堅持」。
一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級政府的基本准則,這三方面要共同推進,其中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和建設法治中國的核心和關鍵。
二是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其中法治國家是主體,主要是規范和約束國家權力;法治政府是重點,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最多的是政府;法治社會是基礎,全民都要守法、依法辦事。只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都建成了,我們才能說在960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上全面建成了法治中國。

『玖』 法治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法治的基本內涵為: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5、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6、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9)法治政府基本內涵擴展閱讀:

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

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要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靈魂,緊緊抓住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關鍵環節,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訴訟法律制度,規范執法司法行為,進一步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要把促進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作為重要目標,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拾』 法治政府的基本內涵包括哪些內容

1、法律必須公開,為公眾知曉;

2、法律必須是普遍的,法律不能是針對一些人特別制定,必須是對所有的人同等適用;

3、法律必須是可預期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依據事先公開的、制度化的程序規則,法律不能溯及既往;

4、法律必須是明確的,必須能為公眾所認知和理解,不能模糊不清;

5、法律必須沒有內在矛盾,不僅同一法律內部不能自相矛盾,不同法律之間也不能互相矛盾;

6、法律必須合乎情理,切實可行,不能要求公民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10)法治政府基本內涵擴展閱讀:

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依法治國作為中國基本治國方略,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執法是關鍵。國家的法律法規都需要各級政府來實施,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的決策與執法活動是否合法、是否適當,不僅關系人民福祉和社會穩定,也關系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實。

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如果能夠緊緊抓住這個關鍵,在規范政府權力的行使、防止權力濫用方面有切實可行的制度安排,將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產生重大作用。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作為權力主體和管理者,政府部門極易主觀行事,而多年來又沒有形成對政府行為的有效制度約束。

因此,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監督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調整對政府行為的約束與監督的立法角度,即從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禁止性立法轉變為允許性立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只能做法律法規允許的事項,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允許的一律視為不允許。

與此同時,要把法律監督、行政監督和群眾監督、社會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嚴格約束政府行為。

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改革,必須抓住時機,積極推進。但也要看到,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從實際出發,穩妥推進,重要的是堅持方向,把握原則;重要的是不淺嘗輒止,延擱拖沓。

熱點內容
湖南法律碩士報考點的選擇 發布:2024-11-19 14:21:19 瀏覽:512
司法考搜狐 發布:2024-11-19 14:19:01 瀏覽:93
勞動合同法教程 發布:2024-11-19 14:12:48 瀏覽:669
大幾能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4-11-19 14:06:33 瀏覽:403
道德模範的主要事跡材料 發布:2024-11-19 13:51:59 瀏覽:701
違反徵信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9 13:42:13 瀏覽:262
中國民商法年會 發布:2024-11-19 13:34:56 瀏覽:553
2014民法段波 發布:2024-11-19 12:32:28 瀏覽:204
勞動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資 發布:2024-11-19 11:37:43 瀏覽:668
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 發布:2024-11-19 10:55:18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