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偉法學
Ⅰ 山東工業大學的歷史名人
酒旗風暖名士狂——梁實秋懷念成老數學家校長潘承洞水光雲影共徘徊——沈從文在山東大學文學大師王統照緬懷老院長王哲同志力學專家劉先志寬厚仁和的長者鄧從豪院士「兩彈元勛 」——王淦昌耳鼻喉科專家孫鴻泉沉穩厚實的治史之才——鄭鶴聲認真為人為學的史學家張維華博古通今的法學家——喬偉張協和院長與山東工學院獲得國際殊榮的吳富恆民國史專家——孫思白一代史學宗師——王仲犖童書業先生二三事語音康復專家楊仁中馮沅君從白山黑水走來的朗誦詩人高蘭「骨科聖手」趙常林蕭滌非地之子——記現代鄉土文學作家台靜農先生學映北斗 風范長存——高亨先生和山東大學人的花朵——記美學家呂熒先生
Ⅱ 喬偉是誰
畢業於吉林大學 後來山東大學組建法學院 是著名的法學家
Ⅲ 麻煩介紹一下山大和煙大的法學院情況
山東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學府之一,其前身為1901年創建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我國最早設立的國立大學。在百年山大的歷史上,法科曾是一門顯要的學科,1906年清政府在濟南皇華館設法政學堂,翌年再設法律學堂,時稱第一、第二法政學堂。1913年,兩所學堂合並為山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是為1910年代山東大學六所專門學校之一。然而,隨著其後國運之不濟及山大之分合輾轉,法科逐漸消弭。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齊延平教授。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海外專家4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學院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編輯出版的CSSCI集刊《人權研究》、《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目前在校生17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法學和法律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本科生近700人,並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國及港澳台地區的留學生。學院通過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以及學生活動塑造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學院設有多種海外留學獎學金,每年選派數十名優秀學生到國外大學學習。學院著力使其培養的人才在全球意識、世界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獲得進步。
學院強調學術研究和教學的國際化視野,與美國、歐盟各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所大學與研究機構保持著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學院90%以上的教師具備海外學習和研究的經歷。以交流促發展,建設一所國際化的法學院,是我們一貫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
學院現擁有獨立的法學教學樓和法學科研樓。法學教學樓建築面積10000平米,設有360座學術報告廳、國際視頻教室、模擬法庭、網路教室等先進教學設施。法律圖書館佔地近2000平米,現有藏書8萬余冊,訂有國內外知名專業雜志和報刊200餘種,共有閱讀坐席300個,設有典藏室、五十嵐清日文閱覽室、80座席的數字閱覽室等設施,購有Westlaw、HeinOnline、北大法寶、北大法意等專業資料庫。法學科研樓建築面積2000平米,每位教師均擁有獨立的研究室,另設有實驗中心、多功能會議室等。良好的硬體設施為法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山東大學在美麗的威海校區還設有一所法學院,全職教師40餘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1000餘人。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已進入施工攻堅階段,為支撐青島校區學科建設,延攬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為國家培養急需的國際法、海洋法高端人才,我們擬於青島校區設立山東大學國際法學院。
法學教育關涉一國法律制度之品質、法律職業人格之塑造以及法治文化之養成。沐浴百年山大山魂海韻的法學院,奉行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制度為保障的辦學理念。她努力使每一個學子倍感自豪,每一個教師有足夠尊嚴,每一項制度彰顯公正。與百年山大相比,法學院是年輕的,但她充滿青春朝氣,富有創新精神。我們將一如既往,承擔責任,勵精圖治,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
煙台大學法學院始創建於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學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煙台大學法律系。1999年由系改院。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2人。
法學院設統一的法學本科專業,自198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設知識產權本科專業,2013年中美合作辦學法學本科專業(區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開始招生。煙台大學法學院於1998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
Ⅳ 山東大學法學院在哪個校區
在興隆山校區。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
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周長軍教授。
(4)喬偉法學擴展閱讀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
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沈偉教授。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海外專家4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
學院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編輯出版的CSSCI集刊《人權研究》、《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Ⅳ 唐律的英語怎麼翻譯
Tang Dynasty's law
Ⅵ 山東大學的法學專業怎麼樣
山東大學的法學專業很不錯,師資力量強。
山東大學版法學院隸屬於山東大學,是全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雙基權地(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擁有一級博士授權點、博士後流動站、一級碩士點、法學試驗班等項目。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
Ⅶ 山東大學歷史名人
酒旗風暖名士狂-梁實秋 ,數學家校長潘承洞 , 水光雲影共徘徊——沈從文在山東大學, 文學大師王統照 ,緬懷老院長王哲同志 ,力學專家劉先志 ,寬厚仁和的長者鄧從豪院士 ,「兩彈元勛」——王淦昌 ,耳鼻喉科專家孫鴻泉 ,沉穩厚實的治史之才----鄭鶴聲 ,認真為人為學的史學家張維華,博古通今的法學家——喬偉, 張協和院長與山東工學院 ,獲得國際殊榮的吳富恆, 民國史專家——孫思白 ,一代史學宗師——王仲犖 ,語音康復專家楊仁中
從白山黑水走來的朗誦詩人 高蘭 ,「骨科聖手」趙常林 ,蕭滌非,地之子——記現代鄉土文學作家台靜農先生 ,學映北斗 風范長存——高亨先生和山東大學, 人的花朵——記美學家呂熒先生
Ⅷ 山東大學法學專業怎麼樣
山東大復學的法學專業很不錯,師資力制量強。
山東大學法學院隸屬於山東大學,是全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雙基地(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擁有一級博士授權點、博士後流動站、一級碩士點、法學試驗班等項目。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
Ⅸ 山東大學名人
1、唐紹儀(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於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唐家灣鎮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第一任校長,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 ,國民黨政府官員。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
2、羅榮桓(1902-1963) 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奠基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國家和軍隊卓越領導人。
3、沈從文(1902-1988),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
4、聞一多(1899-1946),又名亦多,輩名家驊,字友三,黃岡巴河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戰士和傑出的詩人、學者,中國民盟早期領導人之一。
5、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