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測驗法學前

測驗法學前

發布時間: 2022-02-16 10:16:50

A. 在兒童語言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觀察法訪談法測驗法,和語言+樣本分析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3

B.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測量法有何優點

用數據來說明問題,客觀,簡明,真實,能反映出一個平均的調查結果。而且測量法一般有具體的量表,實施起來較容易。

C. 試析心理學研究中實驗法、測驗法、個案法等各有哪些優缺點。

1、實驗法

優點: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於研究心理過程和某些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缺點:對研究個性心理和其他較復雜的心理現象,這種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測驗法

優點

迅速。心理測試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潛在能力和他的各種指標。

比較科學。心理測試比較科學地了解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比較公平。員工招聘中往往會出現不公平競爭的傾向,但心理測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這種不公平性。

可以比較。員工素質的高低通過智力測試以後,測試結果可以比較,因為用同一種心理測試的方法得出的結果有可比性,而其他的方法往往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點,沒有可比性。

缺點

可能被濫用。心理測試雖然是一種科學的測量手段,但是也可以被人濫用。

可能被曲解。有的時候,測量了某一結果,曲解以後,對某人的心理活動和以後的行為都可能產生不良結果。

3、個案法

優點:它能充分包括個案信息。它可以證明或發現「規則例外」。個案研究往往顯得比較有權威和可靠。

缺點:它只描述行為而不探討行為的內部機制。個案研究涉及的是獨特個體生活中的獨特事件,因此,沒有理由期望在研究限定的條件之外,能夠得到同樣的結果。個案研究容易產生誤差。



(3)測驗法學前擴展閱讀

個案法特點

1、研究對象的個別性與典型性

個案研究的對象是個別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個別而是與其他個體相聯系的,是某一個整體中的個別。因而對這些個別對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個體和整體的某些特徵和規律。個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個個體的具體情況,但也要通過一個個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規律。

2、研究內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個案研究既可以研究個案的現在,也可以研究個案的過去,還可以追蹤個案的未來發展。個案研究可以做靜態的分析診斷也可以做動態的調查或跟蹤。由於個案研究的對象不多,所以研究時就有較為充裕的時間,進行透徹深入、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個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紹的追蹤法、追因法、臨床法和產品分析法等。但是,個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獨立的研究方法。為了搜集到更多的個案資料,從多角度把握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就必須結合教育觀察、教育調查、教育實驗、教育測量等多種研究方法,綜合各種研究手段。

D. 運用實驗法研究學前兒童心理應注意哪些事項

如下:

1、要遵循客觀性原則,實事求是。

2、注意系統原則,即是把學前兒童的心理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整體的系統來加以考察,與此同時,研究時需要把兒童的某些心理現象放入各種心理現象的整體中考慮。

3、遵循適宜性原則,即用於研究的任務要適合學前兒童的年齡特徵,同時,在學前兒童心理研究中,任務要具有項目的針對性和特異性,不對兒童提出額外的、非目標性的要求。

4、遵循倫理性原則。

5、研究者在研究設計、研究過程、研究成果等各個環節都要謹小慎微,制定觀察計劃時應充分考慮觀察者對被觀察者的影響,不能夠想當然地行事。

6、由於兒童心理活動不穩定,因此觀察應反復進行。

常用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評價方法:

社會心理測驗根據測驗的目的可分為篩查性及診斷性兩大類。

篩查性測驗僅篩出正常或異常,異常者要進一步的進行診斷性的檢查及病因診斷、治療。篩查性方法快速、簡便,能在短時間內得出結果,篩查出有問題者,可進行診斷性測驗,一般可以得出發育商或智商。

社會心理測驗的結果僅僅反映了被試者當時的情況,而不能預測將來的智能水平。測試的結果受到主試者的態度,測試過程中的氣氛,受試者的健康、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測試的結果僅為潛在能力大略的反映,不能認為是固定不變的。

一種測試方法經過信度驗證、 效度驗證、標准化等復雜的步驟才能應用,因此測試人員對其測試方法和評分不得公開、宣傳或介紹,防止知情者預先練習,或教師、家長以測試內容作為教學內容,使測試方法失去使用價值。

E. 學前教育評價的環節和步驟有哪些簡答題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F. 學前教育測量法名詞解釋

測量法,測量物體的方法
《學習自然測量》是學前班的一節測量活動課,目的是讓幼兒學習自然測量,懂得運用測s量的方法比較出物體的長短、高矮、粗細、多少等,從而激發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做事認真耐心細心的良好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前半幼兒對數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長短、高矮、粗細、多少等還很模糊,如小朋友站在一起有的高、有的矮,小朋友只是有個直觀印象,但到底高多少、矮多少還很陌生,繩子有的長、有的短,但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小朋友也不知道,因此小朋友學習自然測量很有必要。

G. 最早把測驗法引入教育研究的是誰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於1904年出版了《心理與社會測量理論導論》,將測驗法引入教育研究, 且專門討論了「學前兒童測驗」問題。

H. 學前教育的三大核心觀是什麼它具體包括內容

學前教育的三大核心觀是指:學前教育的發展歷史以及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學前教育的特點。
思維分析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這是每個階段的核心,培養孩子對基本分析問題的認知.培養孩子的社會性、人格品質,還有創新。
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內容主要包括:
(1)學前教育科研活動的性質、特點、類型和原則等基本原理。
(2)學前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研究活動的設計和觀察法、調查法、測驗法、學前教育實驗和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等學前教育科研活動主要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種研究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3)不同形式的學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和對學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評價。

I. 什麼是測驗法

測驗法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測驗法的基本要求是信度和效度,即一個測驗的可靠程度和一個測驗有效地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對被測試者的心理現象或心理品質進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且心理測驗領域已出現了明顯的計算機化的趨勢,如在機上施測、自動計分、測試結果分析等。

(9)測驗法學前擴展閱讀:

心理測試形式

1、智力測驗

對人的一般認知功能進行測量,測驗結果常用一個商數,即IQ來表示。智力測驗一般包括知覺、空間意識、語言能力、數字能力和記憶力方面的內容,要求受測者運用比較、排列、分類、運算、理解、聯想、歸納、推理、判斷、評價等技能來解答測試題。

2、職業能力測驗

從內容上看,與職業活動效率有關的能力包括語言理解和運用、數理能力、邏輯推理、空間關系、知覺速度等。職業能力測驗可以分為兩類一般職業能力測驗,如美國勞工就業保險局編制的《一般能力傾向成套測驗(GATB)》;專門職業能力測驗,主要用於職業人員的選拔和錄用。

3、創造力測驗

一般而言,發散性思維為創造力的基本操作模式。創造力包括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流暢力、變通力、精緻力、敏覺力和獨創力。一些簡單的方法就可施測,如單詞聯想測驗、物件用途測驗、寓言測驗、模型含義、遠隔聯想等。

J. 學前教育實驗法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觀察法:觀察法是研究者藉助感官或輔助儀器對研究對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考察、記錄以獲取相關事實資料的研究方法。
文獻法:文獻法是通過搜集、查閱、整理已有的相關文獻以獲得研究對象資料的研究方法。 調查法:調查法是以訪談、問卷、測驗等間接手段獲取某一學前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現狀、成因、發展等方面資料,從而對研究對象的特徵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實驗法是根據研究假設,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藉助觀察、測量等手段,探索、驗證教育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
法律服務護航產業占 發布:2025-02-04 23:31:48 瀏覽:366
法院審判部門 發布:2025-02-04 22:39:56 瀏覽:385
法治宣教外包 發布:2025-02-04 22:30:31 瀏覽:541
肛門周圍長猴子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2-04 22:22:02 瀏覽:805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