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當代中國道德

當代中國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2-16 20:21:10

⑴ 如何認識當代中國道德下滑

南京彭宇案的一審判決、以及後來各地陸續發生的幾個類似案件的類似判決,
是近年來國人道德水準急速下滑的直接誘因,也是罪魁禍首。
即使在新聞媒體的注視之下,見義勇為的普通百姓,
仍然為他們的血性行為付出了很高的代價。
彭宇案最後語焉不詳:彭宇的行為不僅沒有獲得應該獲得的表彰或贊賞,
沒有像雷鋒一樣成為國人學習的楷模,反而因為那場無恥的訴訟弄得身心疲憊,
灰頭土臉;而該案的主審法官也沒有因為他的枉法裁判受到應得的懲罰。
更為嚴酷的事,彭案的一審判決似乎成為了一個判例,
被後來各地陸續發生的類似案件效仿。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
有多少國人願意冒著傾家盪產的風險,
向那些急需援助的危險困群眾伸出溫暖的手?

道德問題主要是靠兩方面,一個是自身的修養,自己的努力,
還有一個是外在的規范。現在中國的道德肯定應該回歸中國的傳統。
現在中國是一個最壞的時期,有太多的不公、冷漠和殘酷競爭的現實。
但是,中國現在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大家都有更多的機會,
可以提升自己。中國的道德肯定要回歸我們傳統的文化,
這就需要自身的修養和外在的規范了。

⑵ 你認為當今中國社會道德的總體情況是怎樣的

我認為當今中國社會道德情況是基本穩定的。總體上算比較好的,但是還有一些個別的例子,在危害中國社會道德。所以還需要加強對道德的宣傳

⑶ 當代中國人的道德選擇——傳統還是西方

當代我們中國人的道德已經不是傳統的道德也不是西方的道德,我們當代人的道德已經具有了新的特點。它是我們傳統的道德的升華,是西方道德的精華。

⑷ 導致當代中國道德淪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過去30年,中國發展的主要是經濟,是物質上的建設;從政府到個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某一些特定的物質、金錢方面。從國家到社會、個人,中國搭建了一個空架子,但卻缺乏靈魂。沒有靈魂,就沒有定力。單從物質上衡量,國家建設是成功的,但這種成功是畸形的成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30年來中國精神文明不斷流失,社會道德幾近顛復。不少家長也許想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但抵不過社會的力量。個體的道德,終究敵不過不講道德的社會環境。官方幾十年來大講的「精神文明」、「榮辱觀」里,從沒有以自由為榮,以人格尊嚴為榮,而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也即建立在一種集體主義基礎上的一種道德。這種道德實際上對挽救道德頹勢作用非常有限。不能說官方幾十年來大講的「精神文明」、榮辱觀裡面沒有合理的尺度,但是它離世界先進文明的大潮流,有很遠的距離。所以到最後,人們看到的還是現實生活中的黑窯童奴,毒奶粉的泛濫,濫殺無辜,工人跳樓„„。
2、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曾經撰文指出:對中國社會最大的威脅可能不是社會動盪,而是社會潰敗。社會動盪是指嚴重的社會沖突會威脅政權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而社會潰敗則是社會肌體的細胞壞死,機能失效。動盪好比是健康的身體被別人打傷了,而潰敗則是自身的組織或細胞出了嚴重的毛病„„。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對克服社會潰敗所必須進行的一些變革,往往由於擔心其威脅社會穩定而被束之高閣,結果是使社會潰敗的趨勢日益明顯。 近些年來,社會潰敗的跡象已經明顯開始出現。其中最核心的是權力的失控。在過去30年改革的過程中,盡管建立起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但權力仍然是中國社會的中樞。因此社會的潰敗首先表現在權力的失控,腐敗不過是其外在的表現。這種社會的潰敗蔓延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潛規則盛行於社會,甚至成為基本的為官為人之道;強勢利益集團已經肆無忌憚,社會生活黑社會化趨勢出現;利益集團的肆無忌憚,對社會公平正義造成嚴重侵蝕;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的喪失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整個社會的信息系統已經高度失真,統計數據的弄虛作假代表了體制性的對信息的扭曲。互聯網時代的「壞處」之一是人們無法再閉上眼睛假裝身邊的世界無限美好:有人會喪心病狂到對懵懂幼童舉起利刃,有人會半夜明火執仗把別人房子拆成一片白地,有人會一本正經地用「拆錯了」為前一夥人辯護,有人正在偷偷摸摸地向賣給別人的食品中添加他們自己絕對不會吃的東西,還有人言之鑿鑿供認殺死了的受害者會在11年後「轉回」故鄉,有人被當成「精神病」不斷被非法「收治」、關押„„。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希望回答能得到您的滿意,有什麼隨時聯系!
沒有疑問請採納,非常感謝
***************************************************************

⑸ 當代中國道德建設面臨哪些挑戰有哪些應對措施

改革開放的深入與市場經濟的發 展使中國傳統美德和中國革命道德雙雙面臨挑戰,社會道德版水平出現滑坡。權對於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學界一直見仁見智。仔細分析不難發現,中國社會轉型及其伴生 的信仰普遍迷失是當下中國公民道德失范的兩大主要原因。我們將西方知識史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會看到,探尋有效利益制衡機制和加強德育是提升中國公民道德水 平的兩大對策。

⑹ 為什麼當代中國的道德風氣敗壞

當代中國的道德風氣敗壞有以下解釋

⑺ 當代中國如何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從整體上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是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維度出發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與法律規范相協調是從法律與道德、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維度、從思想上層建築內部關系的維度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是從文化體系內部傳統與現實、繼承與創造的關系維度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這一系統工程大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建設內容:即有著嚴整的理論表現形式的、作為黨和國家事業指導思想的思想理論體系的建設,與人們的日常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道德體系的建設,以上述思想理論體系和道德體系為基礎的強大的民族精神的建設。

⑻ 當代中國有哪些優秀的道德觀,價值觀

一個人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比任何事情都很重要。失去金錢,還可以掙來更多。失去工作,你總還可以再找一個,然而,你一旦失去了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可是我們有很多人,卻不能系統闡述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以至於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里,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道德觀是以真誠與虛偽、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平與偏私等等觀念來衡量和評價人們的思想、行為。並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社會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一定信念和習慣。 今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一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群眾最關注的社會問題中,有18.5%的被調查者認為「社會風氣問題」最受關注,在所有問題中比例最高。此間分析家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與一些人在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道德出現偏差,榮辱不分很有關系。 希臘駐華大使文化參贊科奇帝斯.斯代流斯對這種觀點表示贊同,他說:「不得不承認中國一部分青年人正變的越來越消費主義。他們在衣食住行上都很追求高檔商品,他們受到很多西方價值觀的影響。」 顯然,在影響和規范人們行為不僅有道德觀,同時還有價值觀在起作用。 價值觀,通常指人生價值觀,即一個人在社會生活的作用、地位和意義的認識。很顯然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有什麼樣生活目標和方向

⑼ 當代中國人真的「道德淪喪」了嗎

「造反有理」從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馬克思所推崇的「普選制」,則因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根本性沖突,至今被束之高閣。 常常聽到人們嘆息:中國的傳統文化被破壞了,或者丟失了。俺一直不以為然。俺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它歷盡滄桑,飽經風雨,仍然頑強地堅守在中國的土地上。梁思成先生曾說:「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屢戰屢敗,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和統治階級對於一切國粹都失去了信心。他們的審美標准全被攪亂了,古老的被拋棄了,對於新的即西方的,卻茫然無所知。」俺認為這話很不全面。首先,中國的屢戰屢敗,並非是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在異族的入侵面前也常常表現出屢戰屢敗,所以才有了南宋、元朝和清朝。但是異族入侵的結果卻很讓中國人得意:入侵的異族被同化,如果不被同化則被趕走。這個「同化」過程,大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功勞了。過去的異族入侵之後,總是主動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地延續下來,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的傳統文化才真實地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但是,盡管許多知識分子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感到茫然,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卻並不僅僅是靠著知識分子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是紮根在中國農耕社會的土壤里的,只要這個土壤還在,這個文化就必然會繼續生長。許多人認為,對中國傳統文化較大的沖擊有兩次,一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另一次是文革。「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推進文化進步方面功勛卓著,但這只是一群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叛」,不可能動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而文革呢,從表面上看,大破了「四舊」,似乎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摧毀性的打擊。但是,只需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文革這種運動,正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上,才有可能發生的奉旨造反。文革初期全國各地家家戶戶無所不在的「忠」字表明:君權思想以改頭換面的形式,繼續起著主導作用甚至被放大了。而這個君權思想,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文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只是表面的、形式的,只是把三叩九拜改成了忠字舞,其實質則是中國傳統文化改頭換面的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的「同化」能力,並不僅僅表現在數千年來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同化,更表現在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改造方面。一千多年以前,古代印度的佛學進入中國,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便將其「選擇性」地吸收和改造,使其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學,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百多年以前,西方工業文明帶著西方文化闖入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式加以化解了。同樣,八十多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也只能被中國傳統文化「選擇性」地吸收和改造。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結為一句話:「造反有理」——正是這種「選擇性」吸收和改造的結晶之一。「造反有理」從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理論基礎。而馬克思所推崇的「普選制」,則因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根本性的沖突(不適合「國情」),至今被束之高閣。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中國傳統文化仍然是「體」,各種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仍然只能扮演「西學為用」的角色。至於人們時常哀嘆的當代中國人「道德淪喪」、「信仰缺失」,也是因為「身在廬山中」,感受特別直接和痛切的緣故。「道德淪喪」的哀嘆,歷朝歷代都有。而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學中的道德說教,從來只是說「君子」而不是說廣大「小人」的,歷數過去的兩千多年,「君子」從來就是少數,偽君子和小人遍布朝野。至於「信仰」,中國傳統文化恰恰有這種特點,即信仰多元而混亂。拜觀音、拜關公、拜孔聖人、也拜趙財神。正因這種多元而混亂的信仰狀態,才使西方來的某個主義,能夠在中國找到契合點,與中國的「國情」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西方來的主義,實際上是被有選擇性地「同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那麼,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真的堅不可摧?那倒也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就是農業為主體的社會,中國當前正處在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進的時期,各種文化之間在激烈交鋒,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現「道德淪喪」、「信仰缺失」的論斷是很正常的。也許只有等到中國真正進入了工業社會,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消失了,中國傳統文化才會發生真正意義上的顛覆性的變化。

⑽ 如何看待當代中國人的的道德現狀和發展前景

我們現在的許多中國人,對道德的看法很矛盾很微妙:一方面承認人不能無道德,另一方面又認為道德在人生中所佔的比重不太大。能給災區捐些款、公交車上能給老人孕婦讓個座,就證明自己已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了,自己是個講道德的人。

這樣想、這樣做,當然沒有錯,只不過跟我們中國文化中的道德觀還差了一大截。

中國人說:道,道路,就是人人在此生都應該所走之路,此之謂「人道」。人道從天道而來。德,得也,由於所走人生道路正確而於己有得,如孝弟忠信即是。只有講道德,人類大群才能和睦幸福、長治久安,從而個人幸福也自在其中了。有良好的社會秩序才會有個人自由,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道德,故講道德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本分事。

正因如此,所以中國人視道德為人生第一要務,慾望、財富、享受等都是等而下之之事。具備了起碼的道德修養,才無愧於「人」之稱號,故中國人說「做人難」,一輩子都要努力做人。我們現代人都認為慾望的滿足才是人生第一要務,只有充分地「享受」了人生才算不枉在此世界來一遭,道德只是第二、第三位之事。這和傳統中國人的人生觀大相徑庭。

如三國第一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自己卻清苦終生。其高風亮節為一般人所不及,故歷代中國人瞻仰不盡。今天我們提起此人,仍然發自內心的敬佩不已 。可見,道德來自於人之內心,是天生的,自然的,絕非外力強加。若諸葛亮當時憑借權勢作威作福,以慾望滿足為第一事,誰還會敬仰他呢?

許多人認為他人有難,自己能伸出援手,這才是講道德。實際上講道德並不需任何外在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本分事,就是最大的道德。做了父親,孝敬父母,愛護妻子,教育子女,這就是講道德;工作中,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這就是講道德;生活中,與人言而有信,為人謀而盡忠,這就是講道德。可見,道德是人人可為之事,只需要盡己本分而已。就這么簡單。

問題是,當代社會中的許多人,連自己的本分也不願盡不想盡。做了丈夫,仍然只顧自己在外面吃喝玩樂,不顧愛人,不顧家庭;做妻子的,動輒威脅離婚,甚至紅杏出牆,還美其名曰尋找真愛;做官的不為民服務,做教師的誤人子弟,做醫生的草菅人命,做警察的警匪一家,﹒﹒﹒﹒﹒﹒大家都認為道德是可有可無之人生末事,慾望享受才是人生頭等大事,可人人都沒有基本道德,人的享受又從何而來呢?

進一步說,道德才是真享受,慾望滿足離享受還隔了一層。你是企業家,你辦好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發財而是出於社會責任感,當你看到成千上萬員工因為你的出色管理而安居樂業時,你的快樂是無法替代的,你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你是教師,當你真正是以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參加工作時,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你最大的快樂,你會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沉,自己有多麼重要。慾望滿足只是動物性本能,道德修養才是人類所獨具的。只有在此處,才將人類與動物區分了開來。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豈不令人深思?

熱點內容
法律服務護航產業占 發布:2025-02-04 23:31:48 瀏覽:366
法院審判部門 發布:2025-02-04 22:39:56 瀏覽:385
法治宣教外包 發布:2025-02-04 22:30:31 瀏覽:541
肛門周圍長猴子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2-04 22:22:02 瀏覽:805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
法官助理立案 發布:2025-02-04 21:13:45 瀏覽:177
房屋外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4 21:12:57 瀏覽:775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