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法治
⑴ 淺談幼兒教師在園怎樣對幼兒進行法治教育
一、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滲透法制教育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積極性。當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如在教學認識交通標志中要求孩子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孩子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孩子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再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孩子在愉快的游戲中,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孩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在學習兒歌時,根據不同的兒歌,教師可以讓幼兒來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游戲活動把看似枯燥的法制觀念有趣地融入到啟蒙教育中,教師再適時地給幼兒講解一些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幼兒遵守各種行為規則的意識和能力會進一步的得到提升。比如,在彈唱《我是小小交通員》這首兒歌的時候,教師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愛模仿的特點,讓幼兒們自己來扮演交通警察指揮大家過馬路,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安全自我防護能力,還增強了幼兒安全法治意識和文明交通意識,培養幼兒形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又如,在《我不上你的當》《不和陌生人說話》這些兒歌里,幼兒邊聽邊做游戲,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學會了自我保護,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
教師還可以把法律常識編排成情景劇,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但能培養和塑造幼兒的個性才能和創造性,還能通過游戲有效地增強幼兒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比如,讓幼兒將撿到的物品歸還給同伴;又如,扶盲人過馬路,等等。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增強幼兒的道德觀念。
音樂活動中,教師把《打電話》、《禮貌歌》、《汽車叭叭叭》等歌曲編排成短小的音樂劇,幼兒不但樂意接受,還會積極參與表演。這樣不僅能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團結友愛、文明禮貌、遵守秩序規則的教育,而且還能使幼兒通過歌唱和表演,學會「謝謝你」「別客氣」等禮貌用語。
二、在主題活動中,滲透法制教育
為了搞好法制教育主題活動,我園各教研組提前進行了研討,把主題教育活動工作落實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宣傳欄展示。將此次活動延伸到家園互動活動中,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手抄報,在製作手抄報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各種安全知識;我們再把這些手抄報進行展示,圖文並茂,色彩和諧,在觀看宣傳欄的過程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到更多的安全知識,樹立了安全意識。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進一步增強了家長的安全意識。
2.播放安全教育專題片。組織幼兒觀看了《防火知識》、《交通與安全》、《安全自護自救》的錄像片,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幼兒懂得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了解了預防摔傷、燙傷、食物中毒、觸電、踩踏等安全自護知識,讓幼兒初步懂得了體育活動、幼兒園游戲活動防止意外傷害等安全常識。
3.上好安全教育課。各班結合幼兒年齡特點,以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災、防踩踏、防中毒、防校園暴力、防自然災害、飲食衛生等方面的教育為內容,利用故事、兒歌、圖片、多媒體課件、游戲等形式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安全教育,加大力度進行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
4.引導幼兒找出身邊的隱患。在日常生活中們注重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安全教育中。老師帶領孩子親自找一找身邊(室內、室外)哪些地方容易出危險,怎樣想辦法消除這些危險隱患。師生一起設計了:「小心觸電」的標志,貼在了活動室的電源插座旁;「當心滑倒」的標志,掛在了易摔跟頭的廁所台階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安全」兩個字已深深印在幼兒的心裡。
5.進行防火、防震演練。我們通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動起來參加實際的演練,使幼兒更加清楚的知道當發生火災、地震時必須要做到的逃生方法。逃生時不要蜂擁而出用浸濕的衣物、毛巾捂住口鼻,貼近不安全的事件發生時,應採取哪些措施。例如:發生火災時:撥打電話119報警,說地面逃離。地震時:逃生不要蜂擁而出,不要慌亂的跑到室外,要有一定的秩序。在室外時應保護頭部,躲開危險地物體。在室外遇到地震時,要到空曠的地點等。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園師生、家長的法制意識,讓孩子們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立足教材,適當延伸,滲透法制教育
幼兒園教材中,許多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道德情感,這對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這種「引導」需要教師去正面教育。因此,幼兒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正面法制教育。通過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在邊說邊學中,樹立法制觀念。比如,「交通法規是個寶,自覺遵守要記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起步准備好。先看左,再看右,安全保證很重要。」又如,「警察叔叔來指揮,伸臂抬腕車輛停;左臂伸直右臂彎,車輛緩緩向左行;右臂伸直左臂彎,左邊車輛可通行;行人要走斑馬線,一切行動聽指揮。」通過運用幼兒園課程本身的特點,既准確的表現了作品的內容與內涵,又激起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從而能使幼兒樹立起遵紀守法的責任感。在生動的感情體驗過程中,孩子們既能嚴肅、自豪、情感真摯的感受,又能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
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適當地生成一些教育活動,將一些法律 格言、標語編排成兒歌的形式,進行傳唱,以增強幼兒的法律意識。比如,「法律是一葉扁舟,乘載著你,在人生漫漫大海上安全行駛一輩子。」「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學法明是非,懂法知榮辱,用法保幸福。」「有一種愛叫法律,有一種溫暖叫遵守。」教師在幼兒原有的認識基礎之上,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學習法律常識,對優良、善良的品質進行深入感知,用心歌唱,自然而然,這樣的歌曲對孩子心靈的撞擊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教師還要在音樂課上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識的滲透,讓課堂既不失音樂性,也非常自然地在歌聲中學到了正確的遵紀守法的行為。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歌謠:「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沒忘:過馬路,別亂闖,走斑馬線穩當當。煤氣泄漏不要慌,快快打開門和窗,著火時候要報警,報警准確地址詳。離家外出要鎖門,防盜意識要增強。安全話題要常講,安全大事不能忘。」「小朋友,排排坐,安全話題說一說。過馬路,別亂跑,斑馬線上來通過。高壓線下不玩耍,雨天樹下不能躲。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媽媽都誇我。」「火柴棍,不能玩,電插座,有危險。煤氣不能隨便開,離高壓鍋遠一點。回家就要把門關,汽車面前不爭先。過馬路時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在音樂課上,幼兒是在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基礎上用發自內心的情感去進行歌唱的。所謂歌聲是有感而發,而情又是在音樂的烘托之下逐漸升溫的。
「法制」是一串美妙的音符,跳動在整齊劃一的五線譜上,雖然它的音長、音高都不同,但只要幼兒都在統一的伴奏下用心齊唱,定能唱出一首首動聽的法制歌曲。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出教材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發揮教材中的情感作用,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審美趣味,使幼兒一個個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讓我們的幼兒園教學成為法制教育的優良載體,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優良美德的傳遞者!
⑵ 治理飯圈亂象需要法治祛邪扶正,該如何治理飯圈亂象呢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生活的追求逐漸改變的方向,由原來能吃的飽,穿的暖變為現在的精神方面的追求。而現在的人每天對於手機的接觸是非常多的,手機和互聯網是離不開的,所以每個公民每天上網的時間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應當對於網上的一些東西進行整治,這樣才能夠有利於公民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對青少年進行身心健康的引導。
其實現在很大一部分的飯圈人員組成都是青少年,因為很多小孩子對娛樂圈的接觸是非常多,而且是很感興趣的,所以在飯圈裡面他們成為了一個很大的組成人員,我們需要對他們的思想進行引導,才能夠阻止他們走向誤區。
⑶ 相聲「跳門」典故解析,歷史並不罕見,現代另有什麼規則
相聲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行業,一方面他們強調師承的重要性,講究尊師重道。另一方面他們也流行「代拉師弟」等不嚴肅的拜師行為。師父都去世半個世紀了,名下居然還能有新徒弟入門。像李德鍚和張壽臣就沒少給自己的師父恩緒和焦德海門下添徒弟。
其他還有,現在德雲社的楊進明,為了在鐵路文工團立足,主動從在世的師父李立山跳門到了去世的侯耀文門下,這種操作同樣被業內默許。其他如楊進明的徒弟李偉跳門郭德綱成為李雲傑,孫越因為馬貴榮離婚跳門到石富寬門下等等,都是近些年發生的跳門事件,同樣沒有什麼爭議。
因此,所謂郭德綱跳門侯耀文,本來就是一件行業內見怪不怪的小事,目的是為了進鐵路文工團也是當年公開的秘密,現在再爭論存不存在跳門,還有什麼誰不認誰在先都沒有意義。 這已經是行業內公認的事實,關鍵是這次跳門在行業內也是默許的。後來引起爭議也不是這次跳門,而是打官司。
跳門,從前有,現在有,以後還會有,並不是啥丟人的事情,一些網友就不要為這點小事爭來爭去了。
⑷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串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詩
一
中華兒女雄赳赳,
中國價值數一數。
富強就是富又強,專
民主就是民做主。
文屬明花開遍城鄉,
和諧團結幸福路。
我是祖國正能量,
努力學習不怕苦。
二
中華兒女主義真,
中國價值傳心聲。
社會自由久奮爭,
人民權利謀平等。
公正無私心比心,
依法治國是精神。
我是祖國正能量,
眾志一心可成城。
三
中華兒女換新天,
中國價值譜新篇。
人人愛國我當先,
愛崗敬業做貢獻。
誠信正派品性好,
友善有愛平凡願。
我是祖國正能量,
身心健康人格全。
(丹舟自編 2014.9.9)
⑸ 青少年法制宣傳新童謠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字歌
文明禮貌好
升國旗 要敬禮 唱國歌 要肅立
遇師長 要問好 愛幼小 懂禮貌
同學間 要友好 不罵人 不打鬧
幫殘疾 獻愛心 長輩話 要傾聽
守諾言 講誠信 遇困難 要自信
講文明 惜名譽 考試時 不作弊
學習習慣好
時間到 上學校 不曠課 不遲到
上課前 備用品 上課時 專心聽
會質疑 敢發言 願合作 會體驗
做作業 獨立思 字工整 不抄襲
多讀書 別頑皮 刻苦學 認真記
壞書刊 絕不看 小書蟲 人人贊
交通秩序好
廣播操 快靜齊 做眼操 防近視
課間時 莫追跑 悄悄說 別喊叫
上下樓 不擁擠 放學時 路隊齊
過馬路 要當心 紅燈停 綠燈行
自行車 要騎好 不爭搶 莫賽跑
購物時 隊排好 乘車船 要買票
遵紀守法好
守法紀 愛生命 游戲室 不要進
錄象廳 不涉足 更別沾 黃賭毒
防溺水 不玩火 危險事 不能做
交網友 不痴迷 陌生人 要遠離
放學後 即回家 迷信事 不參加
好與壞 要分清 小公民 人人敬
衛生習慣好
惜糧食 不亂倒 節水電 儉朴好
護公物 不刻畫 愛花草 護綠化
有雜物 不亂拋 室內外 勤打掃
勤換衣 常洗澡 剪指甲 講儀表
不挑吃 營養好 拒零食 懂環保
好行為 早養成 有教養 益終身
文明禮儀樹新風,
你拍一,我拍一,交通法規是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賽場文明排第二,
你拍三,我拍三,對錯分清有主觀,
你拍四,我拍四,說話不要帶臟字,
你拍五,我拍五,不良行為要約束,
你拍六,我拍六,出門拴繩把狗溜,
你拍七,我拍七,為了文明束自己,
你拍八,我拍八,遵紀守法頂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文明禮儀要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2008年倒計時。
⑹ CCTV的 實話實說,道德觀察 ,法治在線,焦點訪談,今日說法 ,大家看法的郵箱地址
您好,我想說的是,目前在北京豐台區馬家樓橋北的青秀成項目即將竣工,高樓建的很是輝煌啊,但是卻出現了拖欠工資的問題,目前已知已有幾十人的工資沒人關,此問題已經有三天沒有人解決了,相關部門都不矛理睬,在堂堂太子腳下應該是朗朗乾坤,可是對於那幫民工同志來說辛辛苦苦的血汗錢拿不到手,特別寒心啊,希望媒體能夠給予幫助,暖暖他們的心,早日與家人團圓
⑺ 如果有有識之士人,更希望你們能摧毀隆鑫福源工藝品有限公司這些騙子窩點,還社會以清明。法治社會,朗朗
詐騙公司都知道狡兔三窟改名換姓,關鍵是自己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捂緊錢包
⑻ 法治的對聯
1、罔違抄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欺無怍
不容情,不受賄,招搖撞騙,法所必嚴
2、聽訟當審事實,觀色偽,則自然曲直分明
斷案須采言詞,察心理,庶不致是非顛倒
⑼ 關於法制的詩歌短一點,謝謝
1、《長歌行》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法治中國》
作者:祝光樹(現代)
治國之本在於法,立法之根源自民。
良法建設需公平,善法構造要正義。
依法行政政廉明,照章辦事世太平。
奉法安邦穩社會,普法定國固千年。
譯文:治國的根本在於法律,立法的根本在於人民。良好法治建設需要公平,完善法治結構需要正義。依法行政政治才會廉明,照章辦事才會世界太平。奉法治國才能安定國家穩固社會,普法定國才能穩固發展千年。
3、《法律的名義》
作者:海魂
國柱基石,草民天戚,法治入憲。
法律步入歷史至高點,悅入尋常百姓家。
可依必依,那是秩序的范圍。
必嚴必究,那是規則的剛性。
為民忠誠,那是存在的意義。
廉潔高效,那是公正的化身。
讓有理的訴訟人能贏,
讓有困難的人能訴,
讓公平如陽光沐浴眾生,
讓正義如春種落地生根。
無數燃燈者,
年青年壯年老,疲勞過勞病勞。
點燃自我,照亮乾坤。
法律的名義,
保障民生權益,捍衛和諧安寧。
振飛經濟,苦痛善濟,沉冤必雪。
4、《挺起胸膛吧,法律》
作者:王安歌
請允許我大聲呼籲。
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
以一名共和國公民的名義。
在那陰霾籠罩的舊中國,
鐵蹄蹂躪著最底層的奴隸。
皮鞭、鐐銬、法庭、牢獄。
束縛的,是當牛做馬的血肉之軀。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春風吹綠了九州大地,
人民,終於當上時代的主人。
法律,成為捍衛尊嚴的武器。
然而,十年浩劫,寒風又起,
階級斗爭的鐵幕籠罩天際。
法律的公平,遭到挑戰。
歷史的真實,竟被扭曲。
當藍天盪響二次解放的春雷,
當大地灑滿三中全會的喜雨,
「四人幫」被押上了歷史的審判台。
法律啊,你再次讓人民揚眉吐氣。
決不能啊,讓歲月史冊再記兄弟相殘的篇章。
決不能啊,讓歷史舞台重演同室操戈的悲劇。
十年啊,我們用多少鮮血和熱淚。
才迎來了這朗朗乾坤、宇清水碧。
黨啊,需要監督凈化嚴明紀律。
國家啊,需要有機統一依法治理。
民族啊,需要繁榮昌盛進步復興。
人民啊,需要公平公允伸張正義。
挺起胸膛吧,法律。
請允許我大聲呼籲。
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
以一名共和國公民的名義。
5、《法律》
作者:陳弭作
嘰嘰喳喳的鳥兒不停的叫。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
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總覺得變只鳥兒該多好。
你看,不要怎麼艱苦,
看到什麼吃什麼。
我們正在聊著,
忽然,一隻老鷹俯沖下來,
刁走了一隻麻雀。
我們吃驚的看著老鷹飛走了,
它嘴裡的麻雀還在哀鳴。
我心裡略過一片雲,
自然界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稍有不慎,性命休矣。
還是人間好啊!
再怎麼樣還有法律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