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應有底線
❶ 什麼是道德道德的有底線嗎
個人認為
道德:你心中的正義
法律:當權者心中的正義
道德底線:你心中的邪惡程度=a
法律底線:當權者心中的邪惡程度=b
a>b,道德底線逾越法律底線
a<b,道德底線高於法律底線
道德底線能逾越法律底線,並不意味人就犯法,只能說思想惡劣,素質低下。如果他不去做違法的事,或者違法了但法律沒有證據,法律不能判他有罪。
❷ 什麼是道德,什麼叫底線
所謂道德底線,就是道德的最起碼的基本規范,即對行為主體的最低道德要求。對社會成員而言,社會道德底線是:誠實,厚道,有良心,不損害他人和社會,遵紀守法。道德底線的某些部分與法律接壤,某些部分與法律邊線間存在「交叉地帶」.(摘自《青年研究》)易中天--關於道德底線的評說。底線是屬於內心的。就是我不作惡,決不作惡。我做事情再怎麼樣,哪怕做一些不好的事,也要有一條底線,不能突破。比方說,我偷東西,但我不殺人。就算被人看見了,也不能殺人滅口。或者說,我偷東西,但我不姦淫。就算女主人國色天香,也不能見色起心。再比方說,我偷東西,但我只偷富人的,不偷窮人的,或者決不偷人家的活命錢,救命錢等等。這叫做「盜亦有道」。這個底線從哪裡來?從自己來,只能來自每個人自己的道德觀和道德感。所以底線是由道德來負責的,我們也稱之為道德底線。
❸ 人們常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具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法律是一條標准,道德也是一條標准。如果只是狹隘的認為,只要回不違法,道德標准隨便應對答,那就太可悲了。所以幾乎所有的人都對法律和道德產生了低級的理解。其實人類的文明也是相對的,一切都是標准。試想如果法律的標準是以道德的標准來持平,社會是什麼樣?人人都要有道德,不然就是違法,這是否意味著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幅的提高了?但是當前的法律的違法的標準是建立在完全不考慮道德的前提下的。所以說道德的底線是法律。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完全不按照道德去做,可以完全沒有道德,但是只要他按照法律標准不違法,就可以隨意的不道德。所以說道德褪盡,法律顯現。但是還是那句話,道德和法律都是對一個人來說的行為准則或者說標准。把法律這個最低標准制定的如此之低對社會的進步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❹ 道德的底線是什麼
道德底線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線,是規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內容
1、兩種錯誤說法
①「道德底線是社會基本道德規范」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基本要求,高尚品德是較高要求,道德底線是最低要求。
②「道德底線是法律條文」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嚴重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逾越道德底線的行為並非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都應受到社會的譴責。
2、兩條道德底線
①不要損人利己。你可以「只掃門前雪」,但不能把雪堆在鄰居門口。
②不要損公肥私。你可以「不錦上添花」,但不能把公園的花摘回家。
❺ 道德的最底線是
曾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如此回答:
在我看來,是這樣的:
道德這個東西,正人君子會說禮啊,孝啊,仁啊,義啊……這是傳統意義上的道德。道德的道,意為一個准則、道理,德,意味著品德,我的理解就是「遵守一個信條、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品德。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在很多時候是不能太有道德的,畢竟正人君子很多時候只能贏得尊敬,而不能戰勝小人。那麼,就出現一種處世之道——擁有一個道德底線。
底線在哪裡?
可以損人利己,但不能損過頭,必要的時候要幫人家一把,別太缺德;
可以利人利己,這是最完美的道德標准;
不可以損人不利己,這是最垃圾的、最沒道德的表現,已經逾越了道德底線;
不可以利人損己,因為想在這世上生存下去,就不能自己害自己。
給自己的良心一個交代,要學會內疚和不安,但也要掌握好尺寸,太內疚就會產生副作用,內疚的用處是讓你良心尚存。
盡量不要因為自己而辱及他人的尊嚴,有時候自己的尊嚴可以舍棄,但別人的盡量不要傷害,因為它不屬於你。
時刻記住懺悔和反思,並且要讓自己知道何對何錯、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和意義……
總之,道德底線就是你良心的承受底線,有時候,還是把底線設的往前一些吧。
然後被選為滿意答案。
現在回答你的問題,我只用一句話概括:
道德的最底線,不在於你做了些什麼事,而是內心有沒有愧疚和不安,有愧疚和不安,就是道德的最底線。
❻ 人的道德有沒有底線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人們是否嚴守著做人的底線,是否還依然的保存自己的良知。以誠信為底線的一切獲得,都是良好人緣的必然回報。放大良知的底線,人性就不會泯滅;凸顯良知的底線,靈魂就不會黯然。必須把握慾望底線,知足快樂。夯實道德底線,注意自己的品行,絕不可無視道德的價值,否則缺德的行徑會毀滅自己的一切。 把握底線,做人的大智慧,一切入世者與成功者的真諦。有了底線,我們的價值觀才能確立。我們的行為才能規避風險!越過底線,動搖了自己的人性堤壩,行為必然失去最起碼的控制和約束,人生將是苦澀的,落寞的。你能堅持底線,才能享受到做人的快樂與最後登上巔峰的愜意。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底線,每個人的底線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我想,做為一個人最起碼的底線應該是善良、愛心,誠懇,守法,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底線。 壞人做壞事,就是越過了做人的底線,所以沒有愧疚,不可原諒。
❼ 道德要不要有底線 做人要不要標准
拋開宗教的倫理基礎,妥協至思維方式上的底線至少應該做到:不殺人,不說謊,不偷盜,尊重人他。
當今世界七大罪:有財富而沒有勞作,有享樂而沒有良知,有知識而沒有個性,有商業而沒有道德,有科學而沒有人性,有宗教而沒有犧牲,有政治而沒有原則。
❽ 做人應該遵守的原則和道德底線是什麼
一、做人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
1、做人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因為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2、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
①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②集體保障個人正當利益;
③追求兩種利益高度統一。
二、做人應該遵守的具體原則
1、平等原則 ⊙蹲下說話
著名收藏家、光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講述某人10元錢的碗某人為何破費了1000元。
2、誠信原則 ⊙眼鏡阿婆
浙江烏鎮常豐街117號,「眼鏡阿婆」李國光。
2000年2月,美國出版《百萬富翁的智慧》,1300位百萬富翁把誠實守信擺在第一位。
3、寬容原則 ⊙六尺巷的來歷
位於安徽桐城。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
4、互助原則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美國加州有個叫沃爾遜的小鎮來了一群逃難的人們。善良的村民給這些不速之客送來飯菜,有些人連一聲「thank you!」都沒說就狼吞虎咽。鎮長傑克遜把飯菜送到一位青年面前,這位青年卻說:「你家有活兒要干嗎?」「沒活兒。」「我不能為你做事,家不能吃你家的飯菜。」傑克遜說:「有活,有活,吃完再去幹活。」年輕人說:「幹完再吃!」鎮長說:「那你就先幫我捶背吧。」年輕人吃完飯,留在鎮長家打工。傑克遜勸說女兒瑪格珍尼嫁給這位年輕人:「你別看她現在一無所有,但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因為他有尊嚴!」二十多年後,這位青年成為美國的石油大王,他就是哈默。
人際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小心眼的人不可能有大收獲、大事業。
三、做人應該遵守的道德底線
道德底線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線,是規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
1、兩種錯誤說法
①「道德底線是社會基本道德規范」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基本要求,高尚品德是較高要求,道德底線是最低要求。
②「道德底線是法律條文」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嚴重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逾越道德底線的行為並非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都應受到社會的譴責。
2、兩條道德底線
①不要損人利己。你可以「只掃門前雪」,但不能把雪堆在鄰居門口。
②不要損公肥私。你可以「不錦上添花」,但不能把公園的花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