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但是道德
A. 這件事是違法還是違反道德
這是違法的
這是非法佔有他人財產
B. 請問誰可以給我兩個例子, 一個是不違法但是違背了道德,另外一個不違背道德底線但是違背了法律
第一個:婚前同居
第二個:商品傾銷
C. 不屬於道德范圍但違反法律的案例
賣煙 或其他國家專賣物品 涉嫌非法經營罪 在禁漁期禁漁區捕魚 涉嫌非法捕撈 在禁獵期禁獵區狩獵 涉嫌偷獵 私下兌換外匯 私下發行彩票
D.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法道德的,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是都違法
說法是對的,原因是因為法律和道德是有區別的。主要區別如下:
1、確立機關不同
法律通常由國家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和國家認可的習慣表現出來,成為國家意志。道德通常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是通過社會輿論確立的。
2、實施效力不同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違法行為會引起相應的法律制裁。道德依靠人們的信念、社會輿論以及習慣力量來維持。不道德行為會受到人們的譴責,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強制,但同國家強制有重大區別。
3、階級性不同
法律是階級社會所特有的歷史現象,始終具有階級性。道德則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在原始社會和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道德不具有階級性;只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才具有階級性。
4、統一性不同
只有統治階級的意志才能成為法律,因而一國內的法律是統一的。而道德則不然,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統治階級的道德與被統治階級的道德常常是相互對立的,而居於支配地位的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
5、具有的特點不同
法律具有鮮明性的特點。它是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依法作為或不作為,就會產生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所以,法所規定的許可、命令和禁止必須明確、具體。而道德規范往往只就人們行為作一般原則性的規定,不象法律規范那樣明確、具體。
(4)非法但是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的特徵如下: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3、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4、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與道德、網路—道德
E. 求幾個符合道德卻違反法律的案例
分別從中外舉兩個法官判決典型的案例吧:
美國紐約州的毒殺祖父案:埃版爾默為權了他祖父一大筆遺產用毒葯殺害了自己的祖父,這筆遺產其實已經立遺囑留給他了,但他懷疑這位新近再婚的老人可能會更改遺囑而使他一無所獲,因此他殺害了他的祖父。
而那時法律中並沒有規定「被繼承人為了遺產殺害繼承人就無法獲得遺產」當時法官對該案例確立了一條法律原則,即:「任何人都不得從其錯誤行為中獲得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極其符合道德,卻與法律有悖。
中國一個典型的就是對二奶」繼承權的無理剝奪之案:黃某遺囑中將財產部分給予照顧他的二奶,妻子起訴,法官將二奶繼承權的剝奪。這一直是個爭論的焦點,法官從道德角度作出所謂「公序良俗」的案件,卻被叢多法學家以為不合法。
舉了2個都從法官角度來說很典型的案例,希望滿意。
至於其他從公民角度的案例:如父親殺死惡霸兒子,村民私設「公堂」這樣案例很多去網上搜下吧,這里就不多說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F.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嗎
違法行為不一定是違反道德。兩者定義如下:
違法行為:是指違版反國家現行法律規權定,危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亦稱「非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行為。違法行為中只有違反刑事法規,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才是犯罪。對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按其性質和程度依法處理,必要時給予法律制裁。
違反道德行為是指嚴重背離我國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但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這種行為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扭曲的表現,不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利於建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社會關系。
G.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違法正確嗎
C是正確的;
解析:違法行為與其他一些行為的存在著區別。首先,違法行為不同於違反道德的內行為容。許多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同時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是,並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同樣,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為並不構成違法行為。其次,違法行為不同於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違法行為當然不能發生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希冀的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也並不構成違法。
違法一定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社會危害性是違法的本質屬性。一個社會的法律之所以要將某些行為規定為違法,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行為具有對社會的危害性質。人們制定並實施法,是為了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秩序,進行社會控制、保障並促進社會發展,維護人們的利益。如果一個行為並不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沒有侵犯社會、國家、集體或個人的合法利益,就不構成違法。
H. 違反法律一定是不道德的嗎
對,
反之違反道德,不一定違法
I. 道德犯罪一般怎麼處理
你好,道德犯罪不犯罪,但是受道德譴責。違法行為是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規定,危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亦稱「非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行為。違法行為中只有違反刑事法規,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才是犯罪。對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按其性質和程度依法處理,必要時給予法律制裁。違法就是指違反現行法律,給社會造成某種危害的、有過錯的行為。違法行為按照情節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按照其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和違憲行為。違法行為與其他一些行為的存在著區別。首先,違法行為不同於違反道德的行為。許多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同時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是,並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同樣,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為並不構成違法行為。其次,違法行為不同於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違法行為當然不能發生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希冀的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也並不構成違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